同为美系豪车系列,林肯为何卖不过凯迪拉克?

   2023-03-15 11:40:44 网络1050
核心提示:林肯、凯迪拉克的确同为美系豪牌,只不过在销量上林肯比凯迪拉克差不少;差的原因在于通用对凯迪拉克的重视程度、远比福特对林肯更高,其次凯迪拉克对咱们国内的 汽车 市场把握的更精准(就好比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而林肯则是完全错过了咱们国内 汽车

同为美系豪车系列,林肯为何卖不过凯迪拉克?

林肯、凯迪拉克的确同为美系豪牌,只不过在销量上林肯比凯迪拉克差不少;差的原因在于通用对凯迪拉克的重视程度、远比福特对林肯更高,其次凯迪拉克对咱们国内的 汽车 市场把握的更精准(就好比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而林肯则是完全错过了咱们国内 汽车 市场最好的时候!

林肯与凯迪拉克都是顶级美系豪牌,也可以说都曾被作为 总统座驾 使用,只是凯迪拉克次数更多、林肯相对少些,不过这足以证明林肯 汽车 在品牌的底蕴方面并不比凯迪拉克差,只不过通用、福特对待二者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就导致了两个品牌在市场中表现出现差异,福特似乎并不愿为林肯付出太多!

通用、林肯的态度

通用完全把凯迪拉克当做宝贝看待,把全集团最高端的技术、最优质的资源都提供给了凯迪拉克,所以凯迪拉克才能逐渐复兴;举一个简单例子,凯迪拉克旗下车型、很少有与别克或雪弗兰同平台的,基本都是独立车型;而福特对待林肯的态度就差了点意思,多款车型与福特共用一套平台,可又没有人家雷克萨斯那么好的口碑、以及营销能力,所以消费者买凯迪拉克是为了与众不同,买林肯是难道是为了买豪装福特么?换壳理念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能玩明白的!

对市场把握程度的差异

凯迪拉克很早就实现了本地化,简单点说就是国产化进程做得更早;而林肯则晚太多、即便是现在旗下只有两款车国产!从05年到15年这10年来、可以说是咱们国内 汽车 市场最繁荣辉煌的10年(井喷期),凯迪拉克连一天都没有缺席、而林肯于14年重回咱们国内市场,而在15年后、咱们国内 汽车 市场度过了井喷期、逐渐变得平稳(最近几年缩水了),所以可以说林肯错过了最好的时候、二凯迪拉克则抓住了机会!

机会多谁都是公平的、只是林肯错过了,在咱们 汽车 市场最辉煌的时候、凯迪拉克同BBA一样被众人所熟知,那时候很多车友对豪牌是敬畏的、是不敢轻易入手的,可这最理想的确立品牌形象时间段却被林肯缺席了;等到15年之后、销量出现下降,BBA等豪牌皆大幅度下调价格、这犹如是豪牌贬值的过程,这时候豪牌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平淡、难以掀起波澜,这时候回归的林肯、就更不被消费者重视了;实际上通用对凯迪拉克倾尽所有,凯迪拉克的布局也完美、车型全面、价格便宜,可即便这样与BBA的销量差异依然巨大,不过凯迪拉克终究靠降价、换回了一部分保有量;至于错失一切良机的林肯,优势就更少了!

两个品牌的知名度旗鼓相当,买谁都没错,渠道布局差了凯迪拉克N呗,还有一个国内的合作伙伴是否给力,你懂的!

林肯买不过凯迪拉克与两车对于市场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有关,就拿林肯的服务网点为例,林肯的服务网点其实并没有凯迪拉克那么多,这对于想买美系高端车的人,自然不会首先考虑林肯,毕竟买车并不是买了就算完事的,后面的售后服务等都是一个需要值得考虑的,网点多意味着在驾车外出的时候,遇到故障等不需要担心车辆维修等问题。在营销上面,凯迪拉克比林肯更加的贴合市场。

以车辆的广告宣传上面,林肯宣传广告少,自然市场的曝光度就会变少,而凯迪拉克广告等营销多,对于买车的人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好比一直有人在耳边说某个品牌的东西,自然看到某个东西以后就会想其某个品牌。再一个从凯迪拉克的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高于林肯,而林肯在车辆的更新换代上面要慢半拍,加上林肯很多的车型一经换代就停产,这对于消费者自然也成了担心的问题。

总结:林肯买不过凯迪拉克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林肯 汽车 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短,虽然有着美系豪华车的身份,但是品牌知名度比较低,品牌影响力也比较低。

同为美系豪车系列,林肯为何卖不过凯迪拉克?

1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是通用旗下的豪华 汽车 品牌;

美国通用 汽车 曾经是全球最大的 汽车 制造商,旗下品牌有:GMC、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霍顿;另外通用 汽车 和上汽集团还合资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品牌有:五菱和宝骏;

2

林肯

林肯是福特旗下的豪华 汽车 品牌;

美国福特 汽车 也是老牌 汽车 了,旗下品牌有:福特、林肯;

3

美系大衰退

凯迪拉克比林肯卖的好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点:

就目前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处境也没多大的区别,美系车在华销量年年衰退递减,国内认可度较低,别说自家的豪华品牌了,就靠走量的亲民车型销量都上不去,哪还有时间管豪华品牌;

因为进入中国市场晚,更新换代慢,宣传力度不够,优惠幅度不够大等原因,所以林肯卖不过凯迪拉克;凯迪拉克能在BBA的封锁下杀出一条血路是相当不容易,其他二线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很不如意,我们一起看一下为什么林肯卖不过凯迪拉克?

晚入中国市场

凯迪拉克在2003年的时候就签署了国产生产协议,在豪华品牌里凯迪拉克算是比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但是林肯进入中国市场并正式国产的时间是2019年,在BBA已经垄断豪华品牌市场情况下,后知后觉的林肯在品牌知名度和口碑上肯定不如早国产进入中国市场的凯迪拉克,消费者自然也更认可凯迪拉克。

宣传力度不够

林肯毫无疑问技术底蕴和技术都是有的,毕竟是福特旗下的豪华品牌,但是仔细一看林肯的知名度之所以上不去,是因为营销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很多消费者甚至不认识林肯这个品牌,而凯迪拉克不同,“洗浴王”、“跳水王”等称号,让凯迪拉克知名度大大增加,而且这些称号让消费者觉得凯迪拉克更接地气,也更容易接受。

优惠力度不够

凯迪拉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优惠幅度大,动辄5万起步的优惠,甚至优惠10万以上的都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凯迪拉克能在BBA的封锁下杀出一条血路的原因,只有打价格战才能抢夺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林肯不同,林肯在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其他豪华品牌的优惠幅度都不低的情况下,林肯的优惠幅度也不高,销量自然也不高

总述

虽然很多人认为凯迪拉克由于价格跳水太离谱,有点算不上豪华品牌,但是所有人都低估了凯迪拉克,或者说低估了BBA,在BBA的联合打压下,几乎所有二三线豪华品牌都抬不起头,雷克萨斯也只是靠ES称一下台面,其他车型的销量惨不忍睹;反而凯迪拉克因为降价的原因,所有车型的销量还算可以,别说林肯,除了BBA之外没有几个豪华品牌能卖的过凯迪拉克。

在这里AI少祝大家早日买到自己爱车,欢迎大家关注AI少,每天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有关 汽车 方面的知识,谢谢!

林肯纯进口的,凯迪拉克国产的,税费都不一样,而车价相当,说明什么?林肯是福特的干儿子,没有用心的去支持这个品牌,基本除了内饰好一些,没有把最好的技术只用在林肯上,基本就是同级别换壳的车,而凯迪拉克是通用的亲儿子,把所有的家底黑 科技 都堆在凯迪拉克上了,所以我买了CT6。

我觉得从这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差距

1.进口和合资的身份。

林肯作为纯进口车型,在各方面的税费还有其他费用方面要超出许多。

凯迪拉克除了一款凯雷德外基本属于合资,所以在费用方面,成本方面控制的较低。

2.产品力

林肯的产品更新换代较慢,而且在车型上新方面比较滞后。凯迪拉克确实也紧紧抓住国人的心理,不断完善产品线,改款也比较积极。不论从年轻的ATS,还是商务的XTS和CT6,产品覆盖力比较完善,而林肯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比较侧重商务方面。

3.性价比

从大多数的顾客购买可以看出,在性价比方面,凯迪拉克在优惠方面确实迈的步伐比较大,较大的优惠确实也能吸引一部分用户,而林肯除了进口的身份,在优惠幅度方面也不及凯迪拉克。

4.宣传

广告也是一个产品能够影响大众的方面,凯迪拉克在广告策划宣传方面确实有较深的功底,但是反观林肯,就要逊色不少。

从 汽车 发展长远来看,合资国产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不仅降低关税,也降低生产运输成本,从而能够给大众实实在在的优惠。再一个,就是要紧跟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超前的销售理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豪华车市场肯定占得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就要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出发,不断提高,不断改进,才能不被边缘化,不被淘汰。

纯进口的怎么卖的过合资的,同等级的车税费就差不少。

万事开头难!

林肯内饰太老,中国这个价位的消费群体偏年轻。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会对汽车进出口有影响吗?

凯迪拉克伍德属于黄标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凯迪拉克伍德生产于1993到1996年之间,凯迪拉克伍德刚好赶上了国内1993年的进口关税下调,因此如今在国内还有着相当的存量,凯迪拉克伍德排量大,块头大,属于黄标车。

汽车市场的‘井喷’指是什么?

单从汇率变动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相对贬值可能会引起进口车市场的价格上浮。但是,进口车的实际价格是根据市场价格定制的,也就是说,经销商从国外的厂家把车进口到我国,然后他们会根据市场订一个价格。而我们消费者是从经销商手里买进口车,并不是直接从国外的厂家买车。

相关记者随即采访了凯迪拉克、林肯、特斯拉等品牌车企。凯迪拉克中国官方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收到关于涨价的通知,凯迪拉克的多款车型都已经国产化了,汇率波动不会影响售价。

特斯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汇率破7,特斯拉目前暂时不调价。而且,今年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厂马上就是要完工了,Model 3

去年5月22日,汽车进口关税下调相关政策公布后,奔驰、宝马、奥迪、林肯、雷克萨斯等汽车品牌陆续宣布相应的下调旗下进口车价格。对此,小编认为,对于大的主机厂来说,内部都有相应的汇率对冲机制,并不会因为关税和汇率等其他政治经济因素,造成进出口车型价格大幅度的波动。

所以,不管破不破7,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根本不需要过多担心,我国的体制本来就是政府干预经济。人民币贬值,反而会有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

奔驰宝马路虎在华全面降价,你怎么看?

你说的“汽车市场的井喷”是指以下这个特定年代——

、05年的发展表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

05年1-11月累计汽车产量完成514.47万辆,比同期增长10.24%;汽车销售完成513.76万辆,比同期增长12.07%。

1-11月,乘用车累计生产352.29万辆,同比增长16.40%;销售351.53万辆,同比增长19.4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累计生产247.43万辆,同比增长20.05%销售245.64万辆,同比增长22.52%。乘用车,特别是基本型乘用车增长幅度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经济轿车成为整个市场的热点,MPV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4.89%和42.37%。

1-11月商用车累计生产162.18万辆,同比下降1.14%;销售162.63万辆,同比下降1.21%。其中客车生产15.68万辆,同比下降5.07%;销售15.65万辆,同比下降4.66%。货车生产106.25万辆,同比增长4.06%;销售106.09万辆,同比增长4.11%。

除了少数细分市场出现快速增长以外,从整体来看,整个汽车市场基本上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2年-2003年出现“井喷”,2004年增长速度降到15%,2005年增长速度为10%左右。但是从绝对量上看,2005年增长50万辆以上,仅次于2002年-2003年的增长量。

2、06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由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充分暴露,到2010年,整个产业将继续保持竞争激烈,部分品牌将边缘化,行业将开始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06年将继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在1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20%左右。

现在汽车行业在建产能220万辆,已有整车产能约为800万辆,而今年全年的汽车销售量能在550万量左右,过剩200多万辆。如果加上目前在建的产能,汽车产能过剩将达到400到500万台的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短期内销售的增长不能够消化这么多的产能。

总量过剩带来三个结果,第一,竞争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激烈;第二,一部分企业将必然走向边缘化,06年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而边缘化的特色,首先是品牌的边缘化,然后,是企业被挤出市场;第三,部分强势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低成本的扩张。

3、总体来看, 2005年的营销,仍然以产品创新为主。新产品与优势价格,仍然是主流的营销手段。但是,2005年也是汽车产业界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创新的观念转变之年,一批企业引入了品牌战役营销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功,主流企业家已经认识到目前的营销并非真正的品牌营销,正在计划2006年的突破

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都纷纷把最为先进的车型号和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能力,各个厂家之间在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同时,各个厂家都已经普遍意识到,单纯依靠价格与车型两个手段,能够获得的增长潜力也已经不多。今后,在产品与价格基础上,如何逐步过渡到品牌创新发展阶段,品牌创新存在哪些问题和陷阱,如何进行品牌创新,将成为各个企业思考或者积极探索的主要问题。

4、2005年中国整个产业品牌营销存在四大问题、四个现象与四大理论漏洞,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时候,应该重点避免。

品牌营销的四大现象:

品牌雷同

品牌不带来销售

防御性很差,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过

难以持续成长

中国汽车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四大问题:

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误区

品牌策略的零散化

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

品牌战略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品牌理论的四大漏洞:

整体品牌营销理论落后

品牌认知存在很大误区

没有支撑品牌的价值体系

品牌塑造体系存在误区

缺乏系统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理论体系的指导

上述现象,已经在中国其它行业企业普遍存在,中国汽车品牌,也难以避免以上问题,因此,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必须力图避免上述问题,才能取得更快发展。

06年中国汽车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十大营销策略与主要表现手段

在传统的以产品、价格和广告为主要竞争手段不起作用的情况,中国汽车营销策略手段也将随着营销战略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十大方面:

市场战略将成为汽车企业的主导战略;

产品创新将从目前技术导向性的产品创新,逐步转向,以消费者需求和总体品牌价值为导向的价值创新;

价格战不可避免,但是单纯降价不再成为增大销售的有效手段;

06年汽车销售渠道将开始整合,渠道建设将不得不进行创新与调整,小规模4S店以及区域汽车市场销售方式将获得发展;

沟通手段将不断的多样化,在市场增长平稳、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出奇制胜的沟通策略成为汽车品牌发展的首要选择

自主品牌对外出口将会得到继续强化;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平稳发展,将使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际汽车品牌将更加本土化;

服务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的重大机会,服务将成为塑造汽车差异化品牌的基础性的手段,同时汽车服务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网络媒体及传统的强势媒体将成为汽车品牌塑造特别是弱势品牌的关键性媒体;

人员培训与人员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销售与服务系统人员技能的培训与提升,成为提升汽车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

构建高水平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形成真正贯彻到底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将成为一个重大创新点;

构建良好的外部供应体系,建立价值链导向的供应体系与顾问机构,将成为另一个突破性的机会点。

中国汽车理论创新:从五代营销理论出发,审视汽车企业的营销现状与创新未来

根据五代营销理论,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正处于第三代营销向第四代营销过渡的时期,即正从管理4P向管理消费者需求发展。在这一过渡过程中,要求我们的企业能够时时刻刻的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并结合自己企业的现状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如何进行需求管理。将成为我们企业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研究部)

一、中国汽车步入稳定增长阶段

1-11月累计汽车产量完成514.47万辆,比同期增长10.24%;汽车销售完成513.76万辆,比同期增长12.07%。10%的增长速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汽车产销增长中居较低,1991年增长40%,1992年增长50%,由于宏观调控,1993年增长速度降到22%,1994-1998年均在10%以下。1998年开始,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本建设投资,鼓励内需,1999年到2001年汽车产销年增长速度在13%-14%,2002年-2003年出现“井喷”,2004年增长速度降到15%,2005年进一步下降。从增长速度看,2005年属于90年代以来的低潮。但是从绝对量上看,2005年增长50万辆以上,仅次于2002年-2003年的增长量,是一个好年景。

2005年汽车市场增长是不平衡的,其中乘用车增长幅度较大,商用车产销略有下降。

1-11月,乘用车累计生产352.29万辆,同比增长16.40%;销售351.53万辆,同比增长19.4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累计生产247.43万辆,同比增长20.05%销售245.64万辆,同比增长22.52%。乘用车,特别是基本型乘用车增长幅度高于去年同期。

在乘用车中,MPV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4.89%和42.37%。MPV的增长主要集中在1.6-2.5升排量,3.0-4.0升大排量MPV增长了51.19%。SUV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1.63%,但是累计销量增长幅度达16.02%。四驱SUV中, 2.5-3.0升产量增长了85.84%。两驱SUV中,2.5-3.0升产量增长188.18%。

1-11月商用车累计生产162.18万辆,同比下降1.14%;销售162.63万辆,同比下降1.21%。

其中客车生产15.68万辆,同比下降5.07%;销售15.65万辆,同比下降4.66%。货车生产106.25万辆,同比增长4.06%;销售106.09万辆,同比增长4.11%。

车型

产量(辆)

同比(%)

销量(辆)

同比(%)

乘 用 车

3522852

16.40

3515334

19.48

其中:基本型

2474262

20.05

2456380

22.52

商 用 车

1621840

-1.14

1622266

-1.21

其中:货 车

1062458

4.06

1060901

4.11

客 车

156784

-5.07

156502

-4.66

从全年汽车产销形势预计,汽车总产量将超过560万辆,其中轿车产销量可能超过265万辆。

1.市场增长点在转移。今年1-10月1.0升以下的轿车销售增长85.15%,1.0-1.6升增长23.04%,其他排量段下降,或微弱增长。这说明油价上涨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排量1.0升以下的微型轿车品种少,车型较老,特别是发动机技术老化,外观也比较陈旧。小排量车的另一个优点是维修价格便宜,这是微型轿车受到欢迎的原因。

国内制造增长率

CKD增长率

轿车总计

11.13

13.85

排量≤1.0

99.07

0

1.0<排量≤1.6

21.56

81.28

1.6<排量≤2.0

-26.64

-30.92

2.0<排量≤2.5

-3.72

113.03

2.5<排量≤3.0

-22.15

851.65

3.0<排量≤4.0

0

0

2.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较高增长速度下,各企业的市场增长情况却大不一样。今年南北大众产销量大幅度下降(30%-40%),而东风日产增长近两倍,现代、通用产销量已经与上海大众比肩,夏利、奇瑞、神龙等增长迅猛,丰田稳定推进,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在重大转变之中。

2005年1-11月基本型乘用车累计产量排行是上海通用(含东岳)、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夏利、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而以累计销售量排行依次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夏利、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

产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东风日产(154.70%)、其次是上海通用五菱(153.73%)、上海华普(117.27%)、奇瑞汽车(115.99%)、吉利浙江豪情(112.33%)、哈飞汽车(67.96%)。主要生产企业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金杯汽车、比亚迪、长安铃木等。销售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是上海通用五菱(196.30%)、其次是东风日产(167.89%)、上海华普(138.76%)、吉利豪情(111.46%)、奇瑞汽车(100.91%)、东风悦达起亚(67.23%)、北京现代(58.81%)。

厂家

产量

同比增长%

销量

同比增长%

一汽-大众

217491

-19.59

204169

-20.89

上海大众

208238

-36.40

214464

-31.94

北京现代

200493

51.77

203514

58.81

上海通用

274622

32.30

259569

28.11

广州本田

188819

14.15

186141

15.22

天津一汽夏利

180407

54.70

171497

51.59

奇瑞汽车

157534

115.99

158705

100.91

东风日产

146921

154.70

140667

167.89

神龙汽车

127646

54.25

128198

64.86

一汽丰田销售

111051

43.86

116047

60.04

浙江豪情

105966

112.33

108642

111.46

东风悦达起亚

93764

67.80

91926

67.23

重庆长安铃木

83799

-14.74

82142

-18.98

一汽海南

52702

6.41

54895

15.14

一汽轿车

52073

8.23

51909

11.82

长安福特

50993

8.50

50821

16.89

哈飞汽车

44303

67.96

43005

56.46

昌河汽车

37542

50.91

38004

48.99

跃进集团

33321

31.78

33514

35.62

福建东南

32463

16.96

33306

22.40

上海通用五菱

23602

153.73

24516

196.30

上海华普

20441

117.27

21799

138.76

金杯汽车

15007

34.06

23697

30.20

比亚迪

9835

-40.51

9694

-43.78

注:为与销售量统计口径相一致,在上海通用的产量中包含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的产量。

二、06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量由于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充分暴露,到2010年,整个产业将开始走向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1、06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竞争更加激烈

从05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06年将继续这一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在10%左右,乘用车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20%左右。

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目前成长最大的是中低端车,包括伊兰特、凯越中级车。明年小型车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会逐渐传递到五六万元的低档小型、微型车,但是这个消费群的增长空间将非常大。预计明年由于这种连锁效应,中低档车会对小型车产生影响,小型车对6万元的空间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整个的竞争也会越来越细化,将来对消费群的多样化的满足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营销关键点。

另外中档车和中高档这个领域的新车型像雅阁、领驭、帕萨特类型不会出现太多,主要受到内部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价格、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豪华车系列,包括宝马、凯迪拉克、奔驰的引入与奥迪的竞争,同时把整个豪华车的市场向下挤压,将使得明年的竞争不仅仅以价格竞争为主。

一方面今年年底,一些厂家为了完成全年任务,肯定会大批量地向经销商压货;另一方面,由于明年7月份,中国承诺汽车关税将降至25%,上半年消费者可能会有浓厚的持币待购的心态;这种情况将导致明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的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

明年各大厂商也会相继推出自己的新品,新品上市自然会拉动整个汽车市场,虽然每款上市的销售势头持续时间不过2、3个月,可是也会让整个汽车市场热火朝天。家庭车、多功能车会在整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相对来说公商务车的市场会相对萎缩,个人商务还将成为主力军。

消费者的购车观念越来越成熟,需求越来越多样性,无论在中高档还是小型车市场。个性化产品的热销标志着当前汽车市场已经步入以个性化需求为主体的买方市场。所以,产品性能低劣、价格不合理、售后服务差的企业将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那些既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味,又能在性价比上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无疑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后胜出。

明年是一个品牌服务的竞争年,因为每个厂家都加大对自有品牌的管理,也要求抓品牌服务的质量,提供给客户更多、更好的服务,加大对目标客户及潜在客户的管理和发展。

2、汽车产能过剩,06年或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年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汽车行业在建产能220万辆,已有整车产能约为800万辆,而今年全年的汽车销售量能在550万量左右,过剩200多万辆。如果加上在建的产能,汽车产能过剩将达到400到500万台的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短期内销售的增长不能够消化这么多的产能。

总量过剩,必然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的加剧,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进入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

06年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开始。边缘化也要以品牌为单位,产能过剩意味着一大批企业被挤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企业会进行低成本的扩张,面对中国现在的汽车产业这种势头有点早。

96年到99年家电行业曾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海尔在96年到99年三年时间兼并了18家工厂,都是低成本收购,整合为大规模生产线,成为家电行业的老大。这种经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成功企业总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瞄准势头、开足马力大踏步实现跳跃性的发展,这也是品牌战略的规律。按照常规做法,加大塑造品牌的操作力度,有能力去吃掉那些可以拓展你的品牌生存空间的企业,成为企业快速进步的加速度。去年,乳品行业也是打价格战打的厉害,也是大规模兼并的一年。今年伊利、蒙牛有可能超过一百亿,他们的生产能力跟不上,其销售额很多都来自兼并这些企业。

三. 2005年是汽车产业界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创新的转变之年

当前,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都纷纷把最为先进的车型和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能力,各个厂家之间在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同时,各个厂家都已经普遍意识到,单纯依靠价格与车型两个手段,能够获得的增长潜力也已经不多。今后,在产品与价格基础上,如何逐步过渡到品牌创新发展阶段,品牌创新存在哪些问题和陷阱,如何进行品牌创新,将成为各个企业思考或者积极探索的主要问题。

99年美国波士顿汽车营销论坛有个口号式的观点,第一句话全球汽车品牌依靠产品的品质拉开差距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波士顿会上,大家认为也是类似于我们营销的研讨会,他们认为各个厂家在品牌上,在技术创新上,彼此的差距,一个是不大,你很难拉开差距,谁的产品销售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品质和技术之上的营销。在这一点上IBM有自己很好的精彩的总结,IBM认为OST的操作系统在那个时代最好的,微软在他看来仅仅是合格的,能打60分的操作系统,在1990到2005年15年的时间,看到比尔盖茨连续11年蝉联世界首富,后来IBM的总裁退休之后写过非常感慨的文章,相反微软在营销或者在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要彻底改变整个计算机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学习制造汽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不但不能够设计汽车和研发汽车,甚至制造汽车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主要通过合资引进国外产品的成熟的车型,引进国外生产线和设备,来制造汽车;

第二阶段,打造中国本土强势汽车制造和生产基地的阶段。从2000年开始,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各个厂家,都加大了,打造和提升自身制造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基础的和发展的速度,引进的设备和机床技术,在世界上都是先进和一流的,以至于业内人士批评说,中国有两个不协调:第一个,中国制造技术的高标准,同中国汽车的研发和设计能力的低技术的不协调,第二个不协调,中国市场整体的弱势市场,和中国4S店高标准地投入的不协调,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个发展阶段当中,汽车产业,已经普遍,提高了和提升了,自己生产工厂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我们生产的设备和水平,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第三个阶段,则是跨国公司,把最先进的车型,推到中国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阶段。在早期,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过程当中,汽车引进合资,都还是国外落后的技术和落户的车型。但是,现在,整个车型的技术水平的发展状态,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全面创新和都是起创新性的技术,成为市场的主流和市场的主题,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状态。

在汽车工业当中,中国汽车算是正在发展初期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依靠产品,但是未来或者从06年开始,我们的品牌将越来越重要,我们也看到在全球建立合资工厂的,都是最好的,最新的产品投入市场。1999年在波士顿大家探讨的观点,在中国汽车市场依靠产品品质和技术拉开差距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大家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产品品质也都是最好的。所以06年中国汽车营销将从产品向品牌创新过渡和发展。

论坛上,各个企业分别就品牌问题谈了观点。学会秘书处尤其感到振奋的是,北京现代在伊兰特过去三年实现爆炸性成长,一举取代捷达占据中级车领导位置后,仍然明确提出,这不是一个战略性的成功,而是一个以产品技术与产品应用为导向的战术成功,不是以品牌为导向的创新的成功。未来北京00现代汽车,已经明确提出要提升与构建品牌战略。

这个判断说明品牌战略作为一个基本战略,已经被企业界营销人士充分认识。

一汽夏利,也在取得优异成绩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国民车第一品牌的概念,而吉利则提出,要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这些新的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汽车产业在营销上一个重大创新,既在产品品质和技术无法拉开差距的背景下,下一个阶段,品牌竞争将在产品技术和创新基础上,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工具。

业内人士对自己发展现状与阶段的清醒判断,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说明中国汽车营销水平整体的进步,同时,这个观点也是符合实际的。今天大部分的企业销售主要靠领先的产品的优势或者产品的驾驶在市场上大显身手,并没有真正的发展到依托品牌,依托品牌价值的稳固的创新带领市场发展,做不到这一点并不是大家意识不够,而是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是这种客观状况导致的,所有的品牌在中国都是新品牌。因此,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将进入到真正的依托消费者接受和体验为基础的品牌大战阶段。

四、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四个现象与五大理论漏洞

4.1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存在四大问题

既然在今天的竞争中,品牌非常重要,那么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品牌营销的现状如何呢?我个人认为在管理思想与操作体系上还是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

问题一: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误区

现在企业天天讲品牌建设,要提升品牌,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品牌,品牌的本质是什么?

现代营销学定义,品牌就是消费者价值印象或特征,是消费者对品牌能为自身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的一种价值特征,是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的价值路标。

一个老百姓人他之所以需要品牌,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和价值,由于商品技术的复杂性、高技术不断推出以及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在本身商品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不具备凭借感观判断产品好坏的条件,所以品牌就成为消费者找到能够代表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商品最重要的工具。如果品牌能够成为消费者的价值和利益的象征,也就是成为消费者某种特殊价值的代表,那么品牌就必然变成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路标;所以从商标到路标,这是品牌战略的一个巨大的飞跃!

实践上存在两种导向的品牌理论,一种是以企业为导向的品牌理论,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这种承诺是企业认为的一种品牌个性或价值;另外一种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理论,是消费者对一个产品或者品牌,能够给自身带来的利益或者价值的特征。两种导向的品牌理论主要区别如下图如示:

两种不同的品牌导向,导致海尔与TCL在95年到01年都在家电领域发展时的巨大差异

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品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企业导向的层次上,没有的品牌价值特征的清晰的设计,往往总是愿意用广告词,或者所谓的广告语的替代品牌的价值特征。

问题二:品牌策略的零散化

尽管品牌战略提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发现各个企业基本上没有一很系统的品牌策略,品牌策略本身是高度零散化的,没有一个中长期的品牌发展规划,没有一个确定的能够长期执行的品牌战略。在操作现象上,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品牌操作活动零散性很强。而在汽车品牌发展的历史上,绝大数成功品牌,主要是依靠,一个持续稳定的塑造品牌的某一个关键价值点,而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才形成品牌价值特征的。

如捷达“皮实耐用”这种品牌价值特征的形成,主要是靠持续的一系列的事件营销和宣传推广而形成的,主要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

第一个,就是不断地,进行出租车耐用省可靠性的长期宣传,先后在98年到01年,推出六十公里五大修,全国无大修出租车评比,哈尔滨48、68辆汽车集团五大修理程达到430,000公里,以及深圳珠海,出租车大赛等4大系列活动,几乎每年一个活动,稳健的推动品牌的发展,并且主题不变,持续贯彻,持续的深化和推动,这些工作,都是品牌,被消费者逐渐的接受和认可,再加上,市场营销和销售体系的高水平的操作,成功地打进了出租车市场,带动整个几大品牌最终在99年成为全国的第一出租车品牌,

第二个方面,收是围绕着捷达的赛车进行了一系列炒作,连续5年,十一次参加赛车拿到七次冠军,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赛车比赛进行了系列的宣传和推广,使消费者相信捷达上经济耐用的家庭轿车,从而拿捷达的品牌,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这些活动,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主线清晰,前后连贯,深入推广,品牌导向,这四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品牌策略的体系化。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这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主题进行品牌推广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往往是根据产品的销售,在短期打一点广告、做做宣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问题三: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

第三个方面,没有构建品牌价值导向的价值链体系,我们现在,实际上是使用产品技术替代了品牌技术,我们总希望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而不是消费者更需要的产品,或者在消费者看来价值更大的产品,因此,我们还没有学会从技术导向的产品和价值创新,转变成消费者需求导向的产品或者价值的创新,我们的很多技术很多概念,往往以信为导向,不以消费者有没有价值判断和价值感觉为导向,这样一种发展状态,显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问题四:品牌战略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对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把品牌作为销售工具,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来考虑。

尽管我们很多企业都在谈论着品牌,但是,企业存在的三个现象,让我们感到品牌并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第一,没有把品牌战略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一个基本的品牌目标。产品的销售量是每个企业的硬指标,是每一个销售公司经理和销售人员的核心目标,但是品牌战略和品牌的标准,几乎没有任……

对于BBA等一系列车型降价,早已是预料当中的事情啦,毕竟目前来说可选择性车款很多,并不像以前一样拘泥于买奔驰、宝马还是奥迪了。。。

1、自从BBA在中国火了以后,持续多年占据了中国中高端车的70%以上的市场,仿佛有点钱了不买辆bba的车出门就没有面子,另外一方面德系车的质量的确是好、特别耐用,不夸张的说开个十几年都是有可能的,就和我们平时说鞋子质量特别好,想买新的却发现老的怎么都不坏,那只能找个借口说车的款式淘汰想换新款。

2、我记得在我身边的人,家里稍微好过一点,宁可买bba低配车也不愿意买其他品牌的中高配,就比如说宝马X1就仗着自己是宝马卖的比大众途观更好的配置都贵。而车主却觉得更有面子,而不是在意性价比。

3、现如今,国家越来越有钱啦,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富裕起来,家家户户小汽车也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小青年们都开着小车出门上下班,逛街、旅游。

4、国产车近年来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大众化的suv神车哈弗H6都卖断货,广汽传祺,等一系列品牌既实用又优惠,人们可选择的空间大了,另外国外的一些其他中高端品牌也将中国市场作为主打市场开发,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路虎、林肯、英菲尼迪都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并且售前售后服务的完善也让有钱人不再纠结款式单调没有新意的BBA啦。

5、中高端豪车间已然掀起一股,没有硝烟的战争啦。大中华区,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大品牌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关税也在进一步的降低,未来的价格战也会十分的频繁,所以降价我看的很淡,只是希望车主们不要买的吃亏就好。毕竟昨天和今天价格差个十几二十万还是令人非常难受的。

以上就是关于同为美系豪车系列,林肯为何卖不过凯迪拉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