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

   2023-04-24 11:38:24 网络790
核心提示:西湖,是自然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问: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世价值是什么?答:这次西湖申遗以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

西湖,是自然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问: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世价值是什么?

答:这次西湖申遗以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它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

西湖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是人与自然长期良性互动的产物。西湖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进、始终活着的文化自然形态。它的自然美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人文、建筑等诸多文化理念,而它的人文美则渗透了许多自然的、物候的意象。

一千多年来西湖一直保持着历史的原真性,其基本元素和符号既没有被湮灭,也没有被改变,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可以说,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西湖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表达,就是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观是最多的;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观是最美的。西湖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保护西湖,从古到今都没断过

问:杭州市在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遗产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西湖的兴衰史,首先是一部杭州人民和历代先贤保护、建设西湖的历史。像唐代的李泌、白居易,吴越国的钱镠,北宋的苏东坡,明代的杨孟瑛,清代的李卫等,都对保护西湖作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都把保护西湖作为重要使命,在西湖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西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世界遗产保护准则的要求,使西湖的自然人文生态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

一是优化城市布局。杭州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和“两疏散、三集中”的思路,使西湖得到了更好地保护,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二是实施综合保护。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连续10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综保工程,环西湖沿线全线贯通,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充分体现了“还湖于民”;通过综保工程,实现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了全面改善,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得到保护,自然生态得到修复;通过综保工程,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杭州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得以保护,“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西湖变得更生态、更亲民、更有文化、更有品质。

保护西湖不仅是杭州城市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更是800多万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历史责任。杭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在专家和市民的呼吁下保护下来的。

申遗成功,杭州美誉度更上层楼

问: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西湖申遗成功,是西湖两千多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纵观5000年杭州建城史、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没有西湖,杭州的兴盛就失去了依托,“人间天堂”的美誉就失去了内涵,历史文化名城就失去了“根”和“魂”,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

近年来,西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唯一的缺憾就是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申遗成功,实现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圆了杭州老百姓的“世纪之梦”,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更好地保护西湖2000年历史连续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特征。

西湖申遗成功

huangliwang:西湖你要更美!生活在杭州我感觉还是幸运滴。

丁勇同学:西湖,并非只有风花雪月,更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

吉树2010:西湖申遗成功了,这当然是好事。从去过的印象来看,西湖现在少了一分宁静和悠闲,多了不少商业化带来的浮躁和喧嚣。下次再去,一定要避开旅游人群,在清晨或者晚上去领略西湖的美。

茜茜她爹:其实,成功或不成功,西湖就在那里,不影响她的美丽。

Sabrina-傅:亲爱的西湖,爱上你不过几个年头,但其实,我已经在你身边成长20余载。每一次走近你,都被你淡妆浓抹惊艳到。那天,我说:其实申遗什么的不过是又多了个名分,但你的地位在每个与你相识的人的心中,都毫不动摇。最爱南山梧桐。

左撇子也有笨蛋:啊啊啊啊恭喜恭喜好想去西湖转悠转悠啊

neko1224:西湖申遗成功,实至名归!

肉肉HZ_roro:西湖申遗成功,是件好事,但希望杭州不要走上其他某些地方的老路,杭州自有杭州的美好。

舒中胜:为官杭州者,有三件事功德无量。一是西湖一圈基本打通;二是西湖周围景点不收门票;三是西湖西进多了道风景。西湖申遗若成功,我希望灵隐的香火钱继续,但外面这道门票是不是可以免收了?

蓝色奇米: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外面在下雨了呢……同时亦得知西湖申遗成功了……祝福这个美丽的水潭吧,个么……同时杭州估计会越来越热闹啦……

八只爪的八爪鱼:那么西湖申遗是成功呢?成功呢?还是成功呢?哈哈,小酒喝起,小菜点起。

在海一方的BOLG:好多年没去西湖了,真想她呀! ——看到老药渣的博文《西湖申遗特辑(上)》有感而发的评论。

尚禾岳涛:西湖最终还是成为世界的。

让西湖成为世界的公园

申遗成功后,西湖将继续免费吗?面对“才闻申遗声,已见涨价来”的热潮,西湖能独善其身吗?两三年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国内媒体至少数十家。

今天,杭州市郑重给出答案,要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我们要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杭州西湖申遗办郑重承诺“六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

“申遗”的本义是为了保护,获得世界遗产的名号,是荣誉,更是义务与担当。如果单一地从经济利益考量,保护让位于开发,野蛮地破坏自然生态,这种短视的行为就明显违背了“申遗”的初衷。

杭州市表示,西湖风景区已走过免费开放的第9个年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114.7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00多亿元,涨幅8倍以上,进入良性循环的旅游经济给西湖免费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后,杭州将继续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坚持“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更好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使西湖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公园。

西湖是杭州的西湖、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

西湖的公共资源,绝不允许占用

“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每一方湖面、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个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共享。”

杭州市承诺,将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另外,西湖申遗办表示,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土地,杭州市将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保护好土地资源,绝对不搞经营性出让,坚决制止房地产开发项目,禁止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西湖要再活一个2000年

西湖申遗办还承诺文物不破坏、博物馆不收费。

申遗是手段,不是目的。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杭州西湖申遗办负责人强调。

西湖申遗成功标志着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是“后申遗时代”的第一位工作。

杭州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契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十年保护获得新生

自古以来,西湖保护和发展的历史,都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完美结合。从唐代到清末,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3次,较著名的有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与工业这两对矛盾长期困扰着杭州的发展,影响着对西湖的保护。从2001年开始,杭州按照“申遗”目标,每年启动一次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十年来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

西湖南线各大公园打通,形成了“十里环湖景观带”。龙井八景修复,慧因高丽寺重现,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八卦田遗址得到保护,还有飞来峰石刻造像、天龙寺造像、雷峰塔遗址、龙井寺、于谦墓(祠)、俞曲园墓、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西湖自然和历史原貌逐步恢复。据统计,十年来共恢复、重建、修缮了西湖景区18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称,力求做到无一景无来历,无一物无出处,无一题无依据。

据统计,十年西湖综保工程,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58.5万平方米,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大规模的西湖疏浚工程。西湖的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西湖的年配水量达1.2亿立方米,湖水实现一月一换;西湖水透明度从以前的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整个西湖的湖面格局重现300年前明朝中叶时期的状况。

杭州还建立了西湖文化景观实时监测管理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对景区的实时监控,并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机制,使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每一寸地面、每一个时点都处在严密、有效的管理之下;建立西湖文化景观预警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制订遗产各组成要素的监测管理标准,开展全方位监测管理,建立预警机制。

西湖之美 属于人民

“浓妆淡抹总相宜”、为历代中国人心驰神往的西湖美景,如今通过世界遗产名录的平台走入世界的视野。

西湖之美,属于人民。尽最大可能尊重和满足人的需求,是西湖保护工程以及“申遗”的重要目标。杭州在综保工程启动之初就提出,要“还湖于民”,还湖于游客。

西湖环湖公园经过整治、修复后全线打通,24小时全天候免费开放。没有围墙、不收门票。西湖美景成为人人能享受、人人能消费的公共产品。日暮晨昏,老年人在西湖边晨炼,年轻人在柳荫中谈情说爱,学生在长椅上读书,儿童在绿地上玩耍,无论贫富,无论什么身份,何种“阶层”,都能在自由自在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

65岁的上城区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退休十年来,她没事儿就带上干粮和水,到西湖边消磨整整一天,和票友们唱越剧、唠家常,“感觉没有比这样的生活更幸福的了”。

西湖风景区各大公园增设了各类便民服务设施。综保工程共增加亲水平台30余处;新修方便市民和游客的游览的林间小路和山径100余条计200余公里;增设完善了大量标识标牌和人性化的景点说明牌,新增园椅上千张,电话亭百余处。残疾人通道几乎覆盖了城市园林的每一个角落。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12年申遗路,景区原住民没有受到打扰和损失,炒茶传统和生活习俗得以保留和延续。各个村庄逐步发展成以龙井茶为特色的农家茶楼、农家餐饮、自助旅社等旅游休闲产业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在从事相关经营中快速致富。

王国平说,西湖不仅仅属于杭州,更不仅仅属于今天这一代人,我们只是受民族委托、受后人委托的历史遗产“保管人”,要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这一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让西湖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为世界所知,为世界人民服务。

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

六大承诺保护西湖

申遗结果出炉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给代表团发来贺信。

在大会现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西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高兴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今天,在杭州5000年建城史上,将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西湖申遗终于成功了。此次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衷心感谢关心支持西湖申遗的中央领导,衷心感谢帮助指导西湖申遗的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打下扎实基础的杭州市老领导、老同志,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献计出力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特别要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作出无私奉献的800多万杭州人、新杭州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是西湖申遗的无名英雄、保护西湖的最大功臣。

王国平说,申遗不是目的,保护西湖、造福后代才是目的。我们要借助西湖申遗成功的东风,更有效地保护好西湖。西湖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已经存活了2000年。西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保护西湖的历史。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兑现六大承诺:“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我们相信,杭州将会一诺千金,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我们深知,西湖是杭州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我们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地保护西湖这个杭州城市的“根”与“魂”,把自然景观更加美丽、人文景观更加丰富的“东方文化名湖”传承给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怎么样?有什么东湖攻略推荐吗?

三伏天最难缠的就是炎热的天气,拥有历史文化与自然美景的彬县,不仅风景宜人,底蕴深

厚,体感温度也是格外的舒适,游人不多,值得推荐!

侍郎湖是陕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这里 “一泓碧水,四面青山,环境

优雅,风光迷人”,是垂钓避暑、休闲、娱乐的胜地。

侍郎湖的动人之处不但在于它的美景,因为它有两个不可思议的神奇之处:一是侍郎胡“涝不

升,旱不降”,无论雨水充沛还是干旱少雨都不会影响我们侍郎湖的水位,二是“夏秋无落

叶”,侍郎湖四面环山,树叶茂密,可是湖面终年干净、无落叶,如同碧玉般镶嵌在山谷间,

美丽而神秘。

还有三大看点:

鬼斧神工—侍郎湖

侍郎湖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堰塞湖,它形成于明代,侍郎湖生态旅游景区四面环山,林木葱郁,

湖面波光粼粼,天光云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关键是这里绝对是孩子游玩戏水的好地方!

漫步湖畔,听林鸟啁啾,耳畔水声潺潺。在这里,我们可以赏美景,划小船,度过惬意午后。

诗经文化风情园

彬县在古时属于豳地,是周朝部落的发源地,浓厚的古典气息与周朝古礼遗风,让这个拥有浓

厚历史香醇的地方,拥有无数充满魅力的古迹。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具代表性的

国风之一豳风,就是描写这里。

宏伟古老的大佛寺

彬县大佛寺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三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我陪老公去武汉出差,在返程之前我们曾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游玩了三天。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浓郁的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色。东湖湖水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浩渺、明净;港汊交错,岸线曲折,有九十九弯之称;且一半的岸线被三十四座山峰环绕。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览群山,视角不同,可体味到不同的山水之精妙情趣。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东湖旅游攻略: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景区简介:

武汉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湖面约为33平方公里,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湖区总面积约为33平方公里,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景区内种植各种树木200多万株,布置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其中尤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 

景点分布:

东湖风景区由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构成,景区内有水云乡、听涛轩、先月亭、寓言雕塑园、可竹轩、小梅岭、行吟阁、濒湖画廊、屈原纪念馆、碧潭观鱼、异国风情园、长天楼、落霞水榭、鲁迅广场、疑海沙滩浴场、九女墩、梨园广场、摩崖石刻与烟浪亭、刘备郊天坛、哲思园、楚天台、楚才园、磨山滑道、楚市、楚城、朱碑亭、磨山索道、杜鹃园、友谊林、水生花卉区、樱花园、梅园等。

东湖门票价格:磨山景区:60元/人  落雁景区:13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07:00-19:00

交通方式:

在武汉市内可搭乘578、402、701、605、701、537、8、电一专线、401、411、14路等公交车前往东湖风景区。

游览时间:2小时

特色:

     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以其秀丽的山水风景和浓郁的楚文化享誉海内外。景区内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开放,其中尤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

活动项目:

    景区内有水上旅游线路2条,a线:东湖水榭码头起止,b线:东湖水榭码头起、汉街中心码头止。船行时间50-60分钟,费用白天65元、晚上80元。

旅游贴士:

    每年3-4月,东湖磨山的樱园是武汉赏樱的最佳去处,规模、品种比武大樱花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