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产品返修率

   2023-02-03 04:18:34 网络1090
核心提示:产品返修率的两种计算方法① 规定时间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质量问题返修率1=×100% 规定时间内产品销售总数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质量问题返修率2=×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出保修期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质量问题返修率3=

如何计算产品返修率

产品返修率的两种计算方法

规定时间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1=×100%

规定时间内产品销售总数

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2=×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出保修期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3=×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

备注:+

1、“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指除本次“规定时间内”的仍然在保修期内的返回数量。

2、质量问题返修率2、3均不包括在2009年度质量目标内。作为历年度的质量数据对比、数据分析使用。

3、年度销售数量包括正常销售、内部使用等,只要走力创的帐,都算作销售。

优点是:

2009年我们能够得到返修率1和返修率2,然后根据返修率1和返修率2来预测、制定2010年的质量目标就会比较合理。以后还是根据这个原则确定下一年的质量目标就好了。所以质量目标制定的相对不准确的就只有09年一年。

缺点是:(以09年目标1.5%为例)

09年年末,我们得到返修率为1.2%,大家发了奖金。但是到了2010年根据返修率2算算还有一个1.5%没有算上呢。其实09年的返修率是2.7%,超出了1.5%,目标没有实现。除非是2010年年底兑现2009年年初制定的质量目标,但是具有滞后性,没有意义。

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② 质量问题返修率=×100%

产品销售总量 + 维修品数量 + 检测改型数量

依据这种算法,不论是不是规定时间内销售的产品,只要还在保修期之内,只要返修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就算作返修。 而且在分母的部分,也把“维修品数量”和“检测改型数量”算在内。存在的弊端就是有可能把上一个销售年度的返修数量算在本销售年度内。一是不能体现本销售年度的质量情况,二是不能作为制定新的质量目标的依据。

优点是算法简单,容易操作。

方法3:

属于上个规定时间的返修数量规定时间内当月返修数量

1月份返修率= ( + )*100%

.上个规定时间的销售量规定时间内截止本月的总销售量

所有返修品必须是在保修期内的。

例如:09年1月共计有返修品100个,其中有80个是去年销售的,有20个使今年销售的。去年共计销售100000个,今年共计销售10000个,则返修率就是80/100000+20/10000=0.0008+0.002=0.0028=0.28%

2月返修率计算方法一样,比如返修120个,其中属于去年销售的90个,属于今年销售30个。去年销售100000个,今年销售(1月+2月)共计18000个,则返修率就是90/100000+30/18000=0.0009+0.0017=0.00257=0.257%

实现方法:

从09年开始,产品的销售日期都可以从条形码上得到。销售部门在送返修品时必须表明产品的销售日期,客户名称,联系方式,用途的等信息。依此来判断是否还在保修期内(主要是没有条形码的那部分产品,有条形码的直接就能读到),是否计入返修率的统计中。

年终总的返修率就是12个月的返修率之和。

相比方法①中的返修率1和返修率2相加更合理。

方法4:

产品返修率=当月返修总量/12个月发货总量*100%(保修期为12个月)

即: 当月返修品数量

产品返修率= *100%

12个月的销售数量

方法5:

产品返修率=12个月返修总量/12个月发货总量*100%(保修期为12个月)

即: 12个月的返修总数

产品返修率=*100%

12个月发货总量

其他:

我个人认为方法3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还有一点就是既然算09年的返修率,虽然有一部分产品卖出去了,只是还没有返回来就认为没有这个事情,如果明年出问题了,那算在明年的返修率中就是了。这一部分是无法考虑

设备维修费用率怎样计算

设备在出现故障到处理完成所耗费的时间,占整个事先指定的维修时间的比。

维修及时率,主要是看规定多长一个时段为及时维修时间段(1 天、三天、一星期还是一个月),用及时维修的数量数量除以应该及时维修数的总量*100%就是及时维修率。

按个体数量统计,维修及时率=在约定时间完成数/维修总数*100%(根据需要按日、月、季、年等时间段统计)。

扩展资料

更换配件、维修配件、根据功能改修,维护和恢复,维护、保养、修理。

家电维修常识包括 手机维修、电脑维修、家电维修汽车维修。对于手机而言,软件更新升级也纳入了维修项目之内,对于汽车而言撬铆喷漆也属于维修范围。

设备维修是指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包括各类计划修理和计划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又称设备修理。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修

二次不良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设备维修费用率= 设备维修费用(万元) /总产值 ×100%

设备维修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为防止设备劣化,维持设备性能而进行的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降低程度而进行的必要检查;为修复劣化,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的修理活动等。

扩展资料:

设备维修的结果要用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反映设备维修工作效果的指标有两类:

1、维修后技术状况指标。

2、维修活动经济效果指标

·设备维修工作的任务是: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

·常出现的设备问题主要有:磨损、腐蚀、渗漏、冲击、冲刷、结垢、变形等等,因各种行业设备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

·传统维修方式主要有:润滑、补焊、机加工、报废更新、误差调正、垢质清洗等。

·西方较先进的维修维护方式: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陶瓷材料技术、稀有金属材料技术等等,如:福世蓝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可快捷高效的实现在线维修、自主维修;一些纳米陶瓷技术可在保持高强度、高硬度基础上,更轻、更耐腐蚀等恶劣环境,让设备更实用、耐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设备维修

二次不良率=(一定期限内的二次不良品数量/一定期限返修产品产品总量)*100%。

不良品率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产品中不良品占所有产品的比率,是衡量生产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降低不良品率的方法:不良品如果已经产生,不论如何处理都会造成损失,关键是在于预防、杜绝不良品的产生。不良品的预防需要各部门的配合。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计算产品返修率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