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上下五千年》中的《子贡生财有道》

   2022-09-18 14:59:38 网络320
核心提示:《子贡生财有道》主要内容: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成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

概括《上下五千年》中的《子贡生财有道》

《子贡生财有道》主要内容: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成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有一回子贡得到一块美玉,就问孔子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孔子说:“卖出去吧!卖出去吧!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

扩展资料:

《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

《上下五千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优秀历史读物。

由林汉达主编的旧版《上下五千年》是一套优秀的通俗历史读物,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等多项荣誉。由林汉达确立的深入浅出、生动流畅的文体风格,开创了通俗历史读物的一个新时代。

时过二十多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对旧版进行了修订,写作年代延至辛亥革命,向后延展了一百多年,使青少年读者比较完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并且增加了科技、文艺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力求满足当今社会孩子们多方面的知识需求。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止于鸦片战争前,已不能满足读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阅读需求,《新版上下五千年》将其延至辛亥革命,并将篇目从262篇扩充到332篇,增加了科技、经济、文化、艺术、民族、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新版上下五千年》更加丰富多彩。

让跨入新世纪的青少年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下五千年》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翻译

除了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很短时间外,孔子基本上是靠学生的接济(子贡是大商人、子路是大官)和四处蹭饭(就是跑官)生活的,孔子父亲做过小官,家里应该有点田产,孔子本人虽然身体强健,不过既然被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基本上没有亲自劳作过。

早年孔子曾经帮人家料理丧事,靠这个挣钱糊口。

后来孔子做过官,所以有大夫的俸禄。

孔子收取学生的学费。

可能还有其他人的资助。

孔子主要靠子贡来维持周游列国等的费用,子贡富可敌国!他出事外国收到的都是君王的待遇!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相当于现在的股神......

孟子主要是各国诸侯等的赏赐,也许不能说是赏赐,很多都是国君很主动给的,书上称“传食诸侯”!一赏赐就是天文数字了!

话说,题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孔子他曾经是做过官有俸禄的。春秋时还没有流通货币,充当货币的介质是粮食。官员的俸禄也是用粮食来计算的。孔子五十二岁至五十五岁在鲁国做大司寇时,得到的俸禄是三千石(约数),待遇颇可观,也难怪他那时生活比较讲究,甚至有条件接济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原思给他做管家,他给出九百斗的报酬。但这是他离开齐国,开始周游列国之前的事情了。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基本是一种颠沛流离的状态,没有稳定收入了,又有一大家子人要养。那么,孔子大大是怎么解决经济问题的呢?

根据史料中零星的记载结合推理分析,大抵有以下几种渠道:

最强有力的一个经济后盾便是他的爱徒之一子贡。子贡是经商的奇才,也是无可争议的儒商鼻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有名的商人时,特别地提到了他。称他“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 七十子之徒, 赐最为饶益。”是孔子弟子里面财力最雄厚的。据《论衡·知实》记载:“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他经商的手段主要是囤积居奇,瞅准时机进行收购,待形成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再高价卖出,赚得差价,没多久,他的资产总额就可以相当可观,而且他确立自己在商界的地位,比后来著名的富豪范蠡还早一些。他不但有天然的商人的敏锐嗅觉,总能够精准预测物价的变动,更敢于冒险投资,颇有些股神巴菲特的意思。孔子一生中,遇到外交或者理财事宜,子贡总会是他的第一选择。因为子贡有财力做后盾,又是天生的辩才,在政治上游刃有余。周游列国的联络工作,少不了由他负责。需要钱财打点的事情,也很多由他从中斡旋。而困窘之时,也常常是子贡帮忙解围。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一行困于陈蔡,七天没有粮食下锅,是子贡背着货物,溜出包围圈,和生活在郊外的农夫换回一些粮食。身为商人,却并不专注于聚敛钱财,而将钱财用在理想事业上,子贡不愧为商儒双修的表率。

另外一种经济来源便是他人的赞助。这种赞助有来自官方的,也有来自民间的。由于孔子的为人和学说的影响力,以及他做官的学生对他的宣传与推崇,不少贵族王孙都对他颇为欣赏,或者为了营造自己尊重知识分子的形象而试图与他扯上关系。《说苑·杂言》和《孔子家语》都记载孔子说:“自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季孙氏是鲁国的国君,一钟大约是八斛(一说十斛或六斛四斗),这个馈赠不可谓不慷慨。《孔子家语》中另有这样的故事:说鲁国有平日生活非常简朴的人,在家做了些粗茶淡饭,觉得味道不错,就盛了一些给孔子送去。孔子欣然受之。又说孔子到楚国时,有渔民献上自己打的鱼,孔子一开始不肯接受,但渔民言辞恳切,也就收下了。看来孔子在民间的声望也颇高,一路上的食宿恐怕不少是普通百姓帮忙解决的。

再一种就是学生的集资了。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虽然自己没有出仕,但他培养的学生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各方面的人才,形成一个智囊团,许多名声在外,纷纷被用人单位招揽了去。据粗略统计,孔子在外做官的弟子有十六人以上,其中有些本身就是贵族,比如司马牛是宋国的皇族、南宫敬叔是鲁国仲孙权族的庶子,位至大夫,孟懿子则是仲孙家族的接掌者,有三公地位。像子路、冉雍、冉求这些较为有名的弟子,更是做到了季氏宰这样的高位,相当于今天的市长或县长。他们自然是有俸禄的,可以想见,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援助孔子。

除了以上来自外界的资助,孔子本身也有一点积蓄。首先前来拜师的弟子们多少会带一些象征性的学费。关于“束脩”的考辩,虽然有学者推翻了之前公认的“十条干肉”这一解释,认为解读为“年满十五岁”更为合适,但无论如何首次拜谒孔子,“委贽”却是必要的。实在清苦的学生没什么可送,但毕竟还有其他一批家境尚可甚至家财万贯的弟子。加上之前提到过,孔子在鲁国任职期间,内政、外交政绩显著,粮食多多。这段时间孔子的经济情况甚佳,从《论语》中提到的来看,他有自己的马厩、家臣,《孔子家语》里也提到冉求和原思曾经替他理财。好在孔子虽然吃穿用度方面都很讲究,却远没到豪奢的地步,所以几年下来,应该会有一笔不菲的积蓄。如果没有这些最基本的储备,恐怕孔子也不会有愤然出走的底气。

翻译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

子贡第一次是境界有所得,第二次境界是无所得,只是老实做而已,那两句诗正是深深的契合了孔子教导弟子的目的与方法,切磋琢蘑之时,正是"学而时习之''之时。

做人的学问在于时时刻刻警惕,在在处处小心,不要得少为足,应该勇敢前进,无有止息,要时时处处认清自己,告诫自己------作学问是不能知足的,正所谓------学无止境。

子贡名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端木赐儒商始祖,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翻译: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子贡

以上就是关于概括《上下五千年》中的《子贡生财有道》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