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陀角风景区的大禹石像

   2022-10-01 03:35:35 网络1120
核心提示:全国最大的大禹石像,居于风景区中部,高达19.99米,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整个塑像浑厚古朴,从大禹炯炯的目光里能够看出,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寅阳楼设在风景区东北隅的海堤外边,取意于“天圆地方”融入天人合一的思想,登楼能观

圆陀角风景区的大禹石像

全国最大的大禹石像,居于风景区中部,高达19.99米,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整个塑像浑厚古朴,从大禹炯炯的目光里能够看出,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寅阳楼设在风景区东北隅的海堤外边,取意于“天圆地方”融入天人合一的思想,登楼能观赏到海上日出之瑰丽、长江落日之壮美。

人造湖居于园中,占地面积为54500平方米,大湖环抱着大禹塑像基座,碧波荡漾,游艇穿梭;小湖倒映着具有欧美风格的海滨度假村,景色迷人,到了晚上更是别具一格,分外妖娆,是游客吃、住、玩、乐一条龙的休闲场所;园林内水泥马路纵横交错,平坦整洁;沿海堤砌筑的混泥拦墙,气势磅礴,宛如一条白色长龙伏在海边。琉璃瓦顶的方亭连廊、水榭长亭均为现代园林建筑,精美无比,综合了园林建筑的精华。1.5万平方米的大草坪,绿草如茵,花木成林,为久居闹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活动场地。

大禹故里北川还有哪些“禹迹”?

宁波必去三大景点有:普陀山,东钱湖以及雪窦山风景区。

1、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2、东钱湖,又称钱湖,享有“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美称,东钱湖由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组成,环湖周长45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为杭州西湖的4倍,湖四周群山环抱,绿树簇拥。

3、雪窦山风景区,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是弥勒佛道场。风景区包括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部分。有千丈岩、三隐潭瀑布,妙高台、商量岗、林海等景观。雪窦山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美誉,是华东主要旅游干线上的一颗明珠。

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与杭州中天竺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等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是弥勒的根本道场,雪窦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闻名中外。根据文献记载、现存遗迹、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习俗传承、专家学者考证,学术界认为: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古代治水英雄、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羌民族祖先大禹的诞生地,北川因此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大禹文化之乡”。

大禹的第143代后裔姒承家到北川寻根时,曾题词:“四川北川我始祖生地,六月初六乃大禹诞辰。”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为北川题词:“禹生北川信而有征”。中国先秦史研究的权威专家李学勤在深入研究禹生石纽后指出:北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至今还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遗迹和传说,民间祭禹习俗传承千年之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张爱萍将军为北川的大禹纪念馆题词“大禹精神,光耀华夏”;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北川题字:“大禹故里”。

唐代以前,北川境内就有不少祭祀大禹的场所,如大禹庙、禹王宫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时任石泉县令的姜炳璋在今禹里镇城南石纽山下建“神禹故里”坊,这是历史上国内唯一建有“神禹故里”坊的地方,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日,北川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境内,至今仍有不少“禹迹”可寻,从禹里场镇往南一里许,便是石纽山,山腰分布着一片不易风化的黑褐色石林,随着云雾缓缓飘过,峰峦忽隐忽现,变幻无常。走近细瞧,发现有两块巨石纽结,《大清一统志》记载:它“因有两块巨石,石尖纽结为一,曰石纽”。巨石的南面,刻有“石纽”两个汉隶体大字,系西汉扬雄来北川考察时所书写。在山腰中,分布着一片不易风化的黑褐色石林。每当雨后,白云飘浮于石林中,石峰忽隐忽现,变化万千,实为奇观。

禹穴沟,因三处古代“禹穴”石刻而得名。横跨清泗沟西岸的古石桥头,刻着楷书颜体的“禹穴”,每字宽40厘米、高52厘米,落款为“颜真卿书”;沿沟行数里,在金锣岩山腰可见最大的楷书“禹穴”,每字高、宽都达180厘米,地方志记载系李白所书;再往前,位于“一线天”崖壁上有虫篆体的“禹穴”,《四川通志》记载“为大禹所书”。沟内峭壁凌空,奇峰对峙,形成两道天然的神秘彩屏,人们称之为“东方伊甸园,人文天际线”。沿沟岩古栈道遗迹继续前行,便到采药山下的禹母床,禹母和大禹曾住于此。在北川境内,还有不长高树,大禹母亲当年企盼丈夫归来的望崇山。

正是由于大禹出生于北川,北川世世代代的人民都将大禹作为自己的祖先和族群英雄加以崇拜。据《蜀王本纪》记载,早在汉代,羌人就把大禹诞生地石纽山看得十分神圣,方圆百里之内不敢居住放牧,犯了罪的人藏匿于此,只要三年不被捕获,就会受到原谅,因为这是大禹神灵的护佑。从唐代开始,北川人民自发地形成了祭祀大禹的传统,每年农历的六月六日大禹生日这一天,北川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缅怀这位彪炳千秋的人文始祖,北川也是四川最早建立禹王庙的三处地方之一。在北川,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民间自发修建的禹王宫或禹王庙,借以表达家乡人民对这位远古英雄的崇敬和哀思。

刳儿坪,系山峰下一片稍平坦的地方,即古籍所称“圣母剖背而生禹”之处。坪内沟底有块较大的赤石,其状如盆,清澈的溪水流入即呈红色,看起来如同血水,这里即古籍所载“修己背剖而生禹”之处。相传,修己在半封闭的洞穴生下大禹后,把大禹放进溪水中清洗;很快,溪水和周围的石块都被染得血红。所以,此处也唤作“洗儿池”。

顺溪水下行二里之沟底,均有带血斑之石英石。在溪边随手抹掉一块石头上的泥,石头现出了血色。当地人说血石神奇,历经四千多年了还能嗅到血腥味,而且有治难产的效果,所以当地妇女怀孕后、生产前常有到禹穴沟拜祭洗儿池和血石头的,以求母子平安。

从1987年开始,北川羌族自治县就系统地挖掘、研究大禹文化,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大禹文化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集20余种。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先后落户北川。1988年,北川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绵阳市风景名胜区;2007年北川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大禹文化之乡”;2009年北川“大禹祭祀习俗”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禹的传说”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北川已经成为人们探古访幽,追寻大禹精神的圣地,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向往之地。(周永珩/文邓伟/图)

以上就是关于圆陀角风景区的大禹石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