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合伙做生意基本上都是不欢而散?

   2022-12-23 08:55:49 网络1100
核心提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创业,因为创业就可以自己做老板,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起码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来做事。由于创业的时候资金有困难,所以起初都是选择合伙做生意较为多一些,而合伙做生意在前期,是因为两个人的关系较好,觉得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但

为什么合伙做生意基本上都是不欢而散?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创业,因为创业就可以自己做老板,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最起码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来做事。由于创业的时候资金有困难,所以起初都是选择合伙做生意较为多一些,而合伙做生意在前期,是因为两个人的关系较好,觉得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但是最终都会不欢而散,因为一旦两个人涉及到利益的情况下,难免心中会产生隔阂。

就算两个人彼此之间不去这么想,但是彼此的另一半也会在旁边煽风点火,所以我建议大家和朋友之间最好不要合伙做生意,否则你不但在生意上不会有进步,而且自己的友情也会受到损失,我曾经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他之前是从事快递行业,为了扩大规模,所以我也是入股参加。

可以说在前期两个人赚到一些钱,但是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他的妻子觉得我在这个生意当中所投入的不多,而大多数的资源也都是来源于我的朋友,所以也是蛊惑着我的朋友和我分开,可以说在这一段生意当中,他们的很多行为已经体现出一种自私的一面,最终我也是果断退出,因为我知道已经离心离德的两个人,在一起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创业。

所以现在我们两个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联系,曾经的好朋友已经变成了陌生人。如果说两个人的生意亏的话,也会互相的推脱责任,这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勇于担当的人,生意也不会做到如此的落魄,所以建议大家在经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索性不去创业都比两个人合伙创业要更好。

创业期间,合伙人一天到晚在公司打游戏该怎么办呢?

时间回到2010年,那时候美团红极一时。因为美团被当时的互联网三巨头之一的阿里领投了。

大概到2013年时,网上就传出了王兴极力摆脱阿里的“新闻”,这里面美团与阿里有什么瓜葛,我们作为一个旁人自然不会清楚。但是通常情况下,一个被控股公司发展起来以后,最大的一个矛盾点是控制权的问题,虽然不清楚阿里跟美团是否有过这方面的矛盾,但是事实就是,到了2015年6月,阿里就开始搞自己的生活服务品牌口碑网,然后同年10月,美团宣布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离开阿里。同年的一系列动作,在笔者看来,绝对不是偶然。

那么在2010年-2015年的时,阿里与美团发生了些什么?我们不妨做下猜测。

2010年到2015年,京东在阿里的缝隙中发展壮大,当年错失了压制京东,所以阿里肯定不想在美团点评上再出意外。美团点评合并后,在阿里最高层的会议上就曾讲到,蔡崇信力主发力口碑、拿下饿了么以牵制美团点评;很快,阿里巨额资金入股饿了么成为大股东。同时,通过“抛售”所持的股份四处唱衰美团点评,配合阿里强大的公关能力,一时间美团点评在舆论上风雨飘摇。

对美团点评来说,其实这是生死之战;对阿里来说,这只是重要的局部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美团点评不是没有机会。对运营效率很高的美团点评来说,账上的钱依然在,仓库有粮,心中不慌。阿里想速战速决,而美团点评强调论持久战,这考验王兴的耐力,也考验马云和蔡崇信的耐心。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阿里搞起了自己的口碑,美团一方面与大众点评合并,一方面又找来腾讯做“靠山”。总得来说就是美团强大起来,不想被阿里控制了,而美团跟腾讯“合作”,使得美团、阿里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在商场中也一直有一句话“你可以不做的我合作伙伴,但是你不能做我的对手”,这或许就是阿里与美团没有最后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用一句解释的话,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衡,然后双方谈崩了。

总结

经过对起因过程的分析推理,在笔者看来,极大可能是阿里想要增加美团的控制权,但是随知到被美团给“套路”了(美团找了新的“靠山”),然后阿里就开始运营自己的生活服务品牌了。

(-23东南偏北)

美团与阿里巴巴爱恨情仇

美团网是在2010年成立的,当时只是一个团购网站,比起拉手网、窝窝网、高朋网,美团只能勉强挤在第二梯队上。

2011年弱小的美团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B轮5000万美金融资,引进阿里出身的干嘉伟担任COO,补齐了线下短板。

正是由于干嘉伟的加盟,美团才能在2012年百团大战中幸存下来,并实现弯道超车。

但美团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就有点忘恩负义了。

美团为了平衡阿里,引入了新的投资方,2014年5月美团获得3亿美金C轮融资,阿里巴巴跟投。

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并引入腾讯投资,这就是之前C轮布的局的果,这次合并阿里巴巴并不同意,于是王兴纠结其他股东强行通过。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退出美团。

小马云王兴

王兴是连续创业者,人人网、饭否网、美团网,在王兴心目中,想要把美团打造成国内第四极,因此怎么会甘愿受阿里巴巴摆布呢?

就连新靠山腾讯都特别忌惮王兴。王兴斥资13亿购买支付牌照,直接与微信对立,在2017年5月15日美团新一轮融资上,大股东腾讯直接拒绝领头,这是对美团不受支配的惩罚。

四处开战的美团

美团除了团购老本之外,还扩展到外卖、电影、酒店、 旅游 、票务、打车、短租等,美团非常急功近利,在没有吃透现有业务就大肆扩张。

总结

阿里巴巴投资美团当然是想控制美团,谁知被美团摆了一道,最后还灰溜溜退出美团。

王兴这个人注定不会受人控制的!

在互联网的BAT时代,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者生态之争,加入哪个生态最有利,创业公司就会选择哪个体系站队,目的都是为了得到资金或者流量,发展自己。不仅美团,滴滴也做过选择,而在BAT时代,也就是PC流量为主的时代,最大的流量来源是搜索,百度占有流量的入口。当年阿里巴巴领投了美团,给美团带来的,除了资金,还有线下运营的能力,对于当时美团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已经不是最大的流量的入口,社交成了最大的流量来源,BAT中的百度没落,互联网变成AT之争。百度入了糯米、阿里巴巴做口碑,收购饿了么,这个时候美团是没有选择的,已经成为百度和阿里的竞争对手,只能合作腾讯。而对于腾讯来说,折腾了多年电商,不断铩羽而归,腾讯需要通过投资电商变现流量,京东、拼多多、美团、58同城成为了腾讯投资对象。二选一的美团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腾讯。

所以阿里巴巴退出盖是互联网生态竞争的结果,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合作,美团要么彻底退出成为竞争对手,要么被整合进阿里体系,显然彻底退出选择与腾讯合作,承接流量变现最为有利。

阿里巴巴是美团第二股东,持股15%,在阿里巴巴通过投资和出人帮助美团建立行业壁垒后,美团一脚踢开阿里巴巴,转投腾讯,最终阿里巴巴和美团分道扬镳,势同水火,阿里巴巴92亿全资收购饿了么对抗阿里巴巴。

2011年在团购里面比较小的美团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B轮5000万美金融资,此后c轮阿里巴巴仍然跟进。

此后阿里巴巴为了帮助美团将自己铁军建立者的副总裁干嘉伟引入美团担任CEO,干嘉伟帮助美团成功建立了铁军,让美团从团购里面脱颖而出。(之后2017被扫地出门)

但美团之后开始忘恩负义,美团开始引入腾讯钳制阿里巴巴。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并引入腾讯投资,但阿里巴巴不同意,会影响阿里巴巴的权益,王兴纠结其他股东强行通过。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复活口碑,60亿元资金让口碑复活,因为本地生活对阿里巴巴来说势在必得,线下的数据是阿里巴巴必然要拿的,支付场景也是支付宝必须要的。

2016年1月,阿里卖出美团的股份,低价作价9亿美元,两年的投入产出超过3倍,全是很成功的投资。但是对阿里巴巴来说,是失败的,因为阿里巴巴错失了盟友,如果当时投资拉手等平台,那就没有美团什么事情了。

此后阿里巴巴92亿美元收购饿了么,饿了么CEO张旭豪基本要出局。

你认为美团踢开阿里巴巴是好的行为吗?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这就是自然的规律,那么是什么支配着这样的规律呢?那便是利益。

跑马圈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BAT这样的格局已遥遥领先,尤其是阿里系和腾讯系,甚至可以用无所不做来形容。马云作为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从淘宝到天猫,从支付宝到阿里云等等所有的战略布局都是围绕着阿里巴巴的生态链建设,我们的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每一个环节马云都有布局,而美团在“百团大战”中杀出重围也看出了王兴的能力水平还是很厉害的,而这王兴还要得感谢阿里系人称“阿干”的干嘉伟,王兴请来阿干做了COO,而阿干成功的让美团杀出重围,并且登上团购第一的宝座。这就是王兴结缘阿里的关键点。

各自为政

帮助王兴完成晋级的阿干,自然会更倾向于阿里,王兴也和阿里实现了“联姻”,一个需要充实团购外卖领域,一个要背靠大树好乘凉,两人也是各取所需。然而事情的发展让这种很快就让他们度过了“蜜月期”,作为美团绝对老大的王兴很快将阿干淘汰出局,并宣布脱离阿里系投奔腾讯系,这一快速变脸让马云无疑是不能容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阿里系像加强对美团的控制来增强自身“中心化”的生态链系统,这种出发点是建立在阿里自身的链条之上的,美团只是一种生态链上的补充。而对王兴来说,自己想让美团更好的发展,不想被阿里控制,成为一个小兵,和自己想建自身的生态链的愿景是矛盾的,“去中心化”选择断交是最好的出路。

两个优秀的人才都心有不甘,一个想要为己所用,一个不甘屈居人下,都有想征服天下的勇气和愿望,矛盾不可避免也!

一人一行者,我是行者,欢迎留言讨论、关注哦

个人觉得马云的一统江湖思想比马化腾所谓附能类似同盟国形式更厉害,因为二十年前马云就说过我们的竞争对手在美国硅谷,现在也是这样,只有在国内思想,行动上,战略上一统江湖,才能杀向美国一统天下!!前提必须有一位牛逼的领导者!!而马化腾的同盟国形式只适合在中国!很难出国打仗,因为不排除在你跟敌人血拼的时候小弟出卖你!所以要想一统天下,先要握紧拳头 一统江湖!江湖就是中国,天下乃整个世界!等阿里一统天下之时,正是我中华登上世界巅峰之时!只能说二马的战略对手,目标不一样!祝愿阿里,祝福中国!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因为阿里和美团的利益无法合理分配,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阿里希望得到美团的大数据和线下客人,美团想得到阿里的线上资源,双方都不让步,就造成了分歧越来越多,最后不欢而散。

前阵顺丰也是因为大数据的问题和阿里闹起来,这些大佬知道以后,都是依靠大数据才能发展好,都在想办法给自己多争取些利益。

最后,这些大公司还会不断融合,他们的分,是偶然事件,美团不背靠阿里,就要背靠腾讯,阿里这样做,其实是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并不是好事。

阿里和美团的恩怨情仇,说来可就话长了。其中的最核心的一点是,马云和王兴这两位大佬,都属于个性很强的人,谁也不太服输,谁也不太愿意被别人管束。

美团团的王兴也清楚被阿里投资的公司,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会被阿里揉碎消化,然后创始人出局;被投公司的创始人对此有怨言,碍于阿里霸道,大多敢怒不敢言。美团翅膀硬了后,心高气傲的王兴想打破这个惯例,从2013年开始极力谋划摆脱阿里。

阿里的战略是,投资然后收购,让其成为自己的一项业务,饿了么,优酷等等,美团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乙7线[微笑][爱慕][送心][我想静静]

这是很多创业者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早期创业期为了多一个人分担经济风险和工作量会选择一些比较熟的朋友加入,多半因为彼此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分歧,还有就是工作的积极性、参与度、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最后却想平分收益,最后不欢而散。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选择合伙人太过随意,对合伙人了解不够或者说忽视了他身上的本身就存在的一些陋习,创业不比生活,生活可以随意一点,创业随意就是公司灾难的开始。

第二:公司设定时的规章制度、章程不够清晰,大家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导致人浮于事。

这种情况建议先私下沟通,看他个人的态度,如果态度不行建议择机劝退,那这里就涉及到合伙人的退出机制,几个合伙人一定要商定好,不然后面随着公司的发展,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最后可能连朋友都没得做。

创业者要高度自律,否则未来无从谈起!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合伙做生意基本上都是不欢而散?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