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护理的六大原则是什么?

   2022-11-29 14:16:22 网络1090
核心提示:管道护理原则:通畅、在位、有效、安全、管道标识管理。1、自主原则: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料,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其实质是对人的尊重。2、有利原则:强调一切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尽量做对病人有益的

管道护理的六大原则是什么?

管道护理原则:通畅、在位、有效、安全、管道标识管理。

1、自主原则: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料,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其实质是对人的尊重。

2、有利原则:强调一切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尽量做对病人有益的事情。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对病人的伤害。一切为病人的利益着想、避免或消除对病人的伤害时护士最主要的职责之一。

3、无害原则:不要做有害于病人身心的事,而且强调了护士的品德,应做到有同情心、仁慈和蔼。

4、公正原则:要求护士面对各种不同种族、肤色、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的人,给予公正的护理。公正的实质是平等,即护士应对病人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因此基础护理应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1)提高认识,默默奉献。

(2)严守纪律,坚守岗位。

(3)工作严谨,严防事故。

护理服务分类及与标准

常见管道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 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2、排出性管道 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 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4、综合性管道 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二、常见管道的护理主要包括:胆道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脑室引流管。

三、导管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按管道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

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尿道术后的导尿管等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但病人病情才是决定导管风险程度的基本点。比如气管插管,对于要马上拔管的病人和呼吸困难而插管的病人存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可以是中危甚至低危,后者就是高危了,同样,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此时三腔二囊管就是高危导管了。

评估: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

评价:对于各种导管至少每班评估记录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T管

T管的作用: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

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甚至更多,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时间不减少,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量: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1000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汁约可少于300ml/d或大于1000ml.,如胆汁量减少,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叠,在排除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胆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若引流量大于1000,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会逐渐减少,而无胆漏则是良好的征兆。

色:正常的胆汁为金黄色或黄褐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

味: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

质: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的征兆,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胆汁浑浊示胆道感染,胆汁中有菜汁、牛奶示胆肠瘘的存在或胆肠反流。

一般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细菌感染后可沿引流管,向腹内深部迁移,并生长繁殖,造成继发感染,疼痛的护理: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清是伤口疼痛,还是置管部位疼痛,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管子缝于皮肤的线太紧,报告医生,可拆除少许缝线;如连接的管子重力牵拉致疼痛,可用胶布把管子固定于床单或衣服上。

2、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清洁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可使用康惠尔隔离膜,该膜具有主动吸收伤口渗液及有害的毒素,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保护作用。

3、长期置管者的护理:置管4周后间断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胆泥或残余结石堵塞导管,致使导管引流不畅;导管的长期放置会导致胆汁的大量丢失,影响消化功能和对内毒素的消除;为了减少胆汁丢失,术后1周,若胆道感染已控制,可将引流袋抬高或夹管,增加胆汁回流。

胸腔闭式引流管

根据胸膜腔的生理性负压机制,设计一种密闭式水封瓶引流系统,即依靠水封瓶中所盛液体使胸膜腔与外界空气相隔离。

目的: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负压,使肺复张。平衡胸膜腔压力,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原则:装置密闭,无菌操作,有效引流,妥善固定,及时记录,管道通畅。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覆盖严密。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

3、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的长度约为100cm,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若管道意外脱出,应立即有油沙封闭胸腔穿刺点,通知医生。

5、病人的体位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6、观察和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是4-6cm。水柱波动反映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若水柱无波动,则提示引流管道系统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7.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a.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紧急处理。

b.拔管后不要让患者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张力性气胸。

胃肠减压管

胃管适应症:肠梗阻,油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效减压。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正确连接负压盒,保证有效减压。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定时挤压,保持畅通。A.定时挤压,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B.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C.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60---120分钟。D.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正常空腹胃液应为无色透明。如含有十二指肠回流的胆汁时,可呈黄色或草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导尿管

种类:

1、普通橡胶导尿管

2、气囊导尿管 导尿适应症:⑴ 急性尿潴留⑵ 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⑶ 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⑷ 盆腔或会阴部手术⑸ 尿道或膀胱损伤 ⑹ 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护理:⑴ 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冬季每周更换一次,夏季每周更换二次, 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⑵ 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普通导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气囊导尿管需一月更换一次。⑶ 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2次,常用0.5%碘伏消毒液清洗。⑷ 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⑸ 拔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拔。⑹ 长期留置导尿管拔除前,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深静脉管置管

目的: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胃肠外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禁忌症: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的。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血症。穿刺部位有炎症,胸部有畸形的。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者慎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不合作或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镇静和麻醉剂。极度衰竭的患者慎用。

置管途径及保留时间: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置管长度为20~25cm。导管留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周,但提高护理的标准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很大意义。

术后护理:

1、更换敷帖:置管后24-48小时更换第一次敷贴,而后应每7天更换一次。在敷贴被污染(或可疑污染)、过多血迹、潮湿、脱落应及时给予更换,以免病菌侵入。以导管进口为中心,将敷贴从四周朝向导管进口处剥离,然后由下至上沿导管方向小心揭掉敷贴。

2、更换敷料:先以酒精对皮肤消毒三次,后以安尔碘对皮肤消毒三次,都是从中心向外围移动,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消毒范围大于无菌敷料一定要避免酒精与导管接触(会损伤导管)。待消毒液干后,贴上新的敷贴,以免影响敷贴粘度。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置管深度,置管时间,更换敷贴的时间。

3、更换敷料:先以酒精对皮肤消毒三次,后以安尔碘对皮肤消毒三次,都是从中心向外围移动,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消毒范围大于无菌敷料一定要避免酒精与导管接触(会损伤导管)。待消毒液干后,贴上新的敷贴,以免影响敷贴粘度。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置管深度,置管时间,更换敷贴的时间。

管路护理:

1、封管: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稀释液(0.9%氯化钠100ml加肝素钠1ml)5ml以上,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缓慢推注,边推边退,脉冲式封管,余0.5 ml~1 ml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

2、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及肝素帽常规消毒后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或三通管有血迹或高分子颗粒残留时应及时更换。

3、平时输液时,特别是输液粘度较大的药物、血制品或营养物质时应彻底冲管,并不应安排在最后输入,要避免液体走空,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引起空气栓塞。

导尿管留置时间期间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1、出血: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管次数较多,加上有些病人的肝脏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引起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液黏稠度,消毒穿刺处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起出血。

2、感染

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或输液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2)注意观察全身情况 ,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3)合理使用抗生素。

3、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1)当怀疑导管堵塞时应先检查外部因素和病人体位,排除机械性导管闭塞。(2)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建议在输入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刺激性或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从导管抽血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3)一旦发生血栓性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血栓,严禁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抽不出血栓时可注入溶栓液后将导管关闭30min 以上,让血栓尽量浸泡在溶栓液中,再行抽吸。

4、导管脱落

因置管时间长,加上患者出汗后所用的敷料和胶布粘得不稳,容易引起导管脱落。(1)中心静脉置管成功后用缝线牢靠固定导管于皮肤,连接输液器后,输注的液体不要挂得太高或太远,输液管要保证有一段适合患者活动的长度。(2)更换3M敷料贴膜时要检查导管刻度,每次更换敷贴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敷料贴膜变潮不粘时,应及时消毒皮肤后给予更换。(3)置管期间,如果发现导管有向外脱出,则不能将脱出部分再向内插入(4)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双手,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5)要注意,导管的意外拔除可能导致局部大出血。

5、空气栓塞

这是最为严重也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输液管接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可造成空气栓塞。因此一定要每日检查所有输液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并避免液体滴空。在应用缺乏气泡自动报警装置的输液泵时更应注意。

脑室引流管

引流袋放置高度:距侧脑室的距离为10~15cm 侧脑室定位:平卧位以双侧外耳道为起点,侧卧位以鼻尖为为起点 脑室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最好少于或约等于300ml 拔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天,开颅术后为3~4 天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道的固定通畅

2、注意引流速度,禁忌流速过快,避免颅内压骤降造成危险

3、观察脑脊液性状:若引出鲜血提示脑室内出血;若为混浊则表示感染

4、更换袋时应夹管以防脑脊液逆流。

5、拔管前行夹管试验或抬高引流袋,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

6、拔管后如有脑脊液漏,应妥为缝合,以防颅内感染。

护理要点:梳理通畅,合理放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明确标识,严防差错;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护理通畅,合理放置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互缠绕,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逆流。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a.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b.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两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

1、各类留置管道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要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2、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

3、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要胶布固定后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才可有效防止管道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1、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起护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2、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

3、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等)。而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是严禁静脉推药的。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1、护士要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分泌物污染。

2、及时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注意事项:

1、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侵入性管道处的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2、严密检查各引流管各衔接处,以免漏气及脱出,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3、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4、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输液输血量要控制,从而保持输入量和引出量平衡。

5、如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保持负压状态。

结语:管道的护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工作.要树立起“每根管道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的意识。切勿应小而不为。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管道是否在位、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记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实行床边交接班。使每根管道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临床护士应实施与护理级别相适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护理分级标准按照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31-2013(护理分级)的通知要求制定。

    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三、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启护理级别医嘱,护士执行。

四、护士长及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护理级别可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分别设有标记。

   (一) 特级护理

      分级原则: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5.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6.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分级原则: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生活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管道护理包括哪些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护士作为白衣天使,她们治病救人工作繁忙,还要耐心照顾病人,同时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是需要严格遵守的,只是基本的常识,下面分享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1

1、 以“责任制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对分管病人全面负责,治疗及护理施到位。

2、 全程体现优质护理服务,态度好、技术高,工作认真负责。

3、 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巡视及时、观察准确、措施有效。

4、 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医嘱执行及时、正确,无遗漏。

5、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书面、口头及床旁交接班。

6、 能及时、准确评估高风险病人及高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护理风险,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

7、 护患沟通有效,健康教育普及,病员及家属认知度高,满意度>95%。

8、 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无错漏想、涂改及刮痕。

9、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病员保持三短六洁。

10、 管道护理良好,无过期未更换及意外脱管。

11、 病室环境整洁,用物放置整齐,各项操作有序。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2

一、技能要求:

1、具备执业能力: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护士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职责。

2、临床护理评估: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与心理评估。

3、紧急救护能力: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4、提供科学护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5、正确书写临床护理记录: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正确的医疗护理文件书写。

6、保证护理质量:能胜任护理工作,勇于钻研业务技术,保持高水平的护理。

二、工作标准:

1、热爱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2、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道德修养及良好的医德医风,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

3、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注意文明礼貌,用语规范,态度和蔼,稳重端庄,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4、工作作风严谨细微、主动、果断、敏捷、实事求是。

5、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一般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卫生预防工作能力,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6、在上级指导下,执行相应岗位的护理工作,配合医师执行治疗并实施护理,操作正规准确,及时沟通,实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要。

7、按规定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交流信息,周密计划,疏通协调,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3

护士工作标准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2010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必须启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2011年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并从医院组织领导、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服务、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工作标准要求,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有序;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实。

工作标准要求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依据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置护士,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程全面负责。

工作标准强调,护理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协助护士完成非技术性照顾患者工作。护理员不得从事重症监护患者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不得从事护理技1、1视频监控方案

视频监控方案分两种,有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性价比: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造价高于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功能较好的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1、2仪器和设备

病区设备只需要摄像机、同轴线、视频分配器、监视器和硬盘刻录机。多端点多个监控点一个监视中心,两极监控技术。医院监控中心接入设备需要摄像机、同轴线(或无线监控)、视频分配器、路由器、视频采集卡、PC机。

2、安装方法

病房中央位置采用吸顶式安装1台球型一体化红外摄像机。相邻的4台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接入1台视频分配器。然后用视频接头和同轴线连接显示器。

3、结果

3、1使每个监控单元循环显示

病区内可以达到以病床为单位监控,也可以选择性重点病床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意外情况系统报警立即通知护士站或监控中心,可以根据报警位置,通过显示器察看病房内患者情况,医务人员立即做出反应。报警信号,包括患者躁动、烟气、夜视状态他人闯入病室等。

3、2危重患者探视

对于危重患者或者监护室中的患者,请患者家属在显示终端上探视亲人的病情,也提高了医院人性化水平。

3、3视频录像和回放

采用硬盘实时记录多路监控信号。根据病房的'请求查询记录在硬盘上的数据图像,供事后调查取证使用。

4、结论

病房实施视频监控技术是现代护理管理病房设施,是一个可以迅速发现每一位患者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它可以夜视实现夜班护理查房。由于它清晰动态图像回放功能,可以评估白班和夜班护理质量,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按照操作常规执行,观察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患者满意度。护士长可以随时发现每一位护士操作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护士,加大了护士长对病房现场控制的有效性。给出了护理工作中标准化评价依据。

总之,现代护理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医院统称为护理管理者,为了应对社会多元化的护理服务要求,应该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护理信息的转化和使用等。病房实施视频监控技术,是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改变和护理职能的扩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护理管理要求,应充分借助视频监控技术,将护理质量、效率与现代化护理管理水平接轨。

包括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护理

供给性管道护理就是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排出性管道是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监测性管道护理是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而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如胃管等。胃管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

扩展资料:

管道护理钟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出汗,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滑脱。

可以在采取常规固定胃管的基础上,用一根细绳在胃管接近鼻翼处,绕胃管环绕一周打结固定后,分将细绳延长至两侧耳廓并打结固定(类似戴眼镜)。

除此之外管道护理要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保持管腔通畅。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

以上就是关于管道护理的六大原则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