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电动汽车是假的新能源汽车?

   2022-12-10 18:56:30 网络540
核心提示:第一,说新能源,先说什么是旧能源。新旧是相对的最古老的能源是粮食,给人吃了能干活,给牛吃了能耕地拉车。蒸汽机发明以前,马车是主流,对吧?百公里两捆草料,刷洗饮遛就算是车辆保养了,使用寿命也比较固定。不过这东西有一个好处,能自己下载,你家大汽

为什么有人说电动汽车是假的新能源汽车?

第一,说新能源,先说什么是旧能源。新旧是相对的

最古老的能源是粮食,给人吃了能干活,给牛吃了能耕地拉车。蒸汽机发明以前,马车是主流,对吧?百公里两捆草料,刷洗饮遛就算是车辆保养了,使用寿命也比较固定。不过这东西有一个好处,能自己下载,你家大汽车给你生了个小汽车,你给加油,加两年小型车变成紧凑级了,没准最后给你长成个中大型。草料这玩意倒是无污染,不过真不环保,那时候伦敦街头满大街马粪。

接下里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咔咔把蒸汽机搞出来了,火车库擦擦不吃草就能跑,给这帮人看傻了。火车烧什么?可能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烧火……我小时候坐过往里面添煤的绿皮车,其实烧煤都是几次更新换代了,搁现在相当于98号汽油,最早你烧劈柴都能跑。

所以,和草料相比,劈柴和煤就是新能源。

接下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被鼓捣出来,这就是今天汽车的老祖先了,最早研发出汽油机的是戴姆勒和迈巴赫,现在让车自动跑不需要那么大一个锅炉了,于是更小巧的汽油机被装到了汽车上,到现在一百多年了,汽车依旧在烧汽油(柴油)。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有了电,不过那时候电价很贵,主要用于通讯照明方面,并没有作为动力广泛应用。

汽油和煤相比,就是新能源。

我们对比三个时代的三种能源,草料、煤和汽油,会发现什么规律?每一代都比上一代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你要说什么环保,按照今天的环保理念看,其实草料是最环保的,对自然环境零污染,可降解,可二次回收利用。所以说,下一代新能源,要求要比汽油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

汽油机现在的热效率普遍都在40%以下,达到36%以上就算不错了。超过40%的凤毛麟角。说马自达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恐怖的50%,我再给它加10%,这10%,可能够内燃机研发人员努力一辈子的,算60%。那电机的转换效率是多少?90%!

说电不环保是偷换概念

道理似乎说得通,我们目前火力发电还是主流,占比超过了70%,火力发电那不是烧煤吗?用烧煤发的电开车,当然不环保了。咱一点点来啊。

第一,谁告诉你新能源一定要环保了?核能新不新?现在核废料无法处理,几百上千年都依然有害,我们只能深埋。那玩意最不环保了,不是还在用吗?一种新能源,环保只是一方面,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成本、效率。我成本比你低,效率比你高,只要在环保那里不比你差就够了。火力发电是有大气污染,但是集中好治理,咱说加上各种过滤减排装置是可以解决的。汽车你怎么解决?只有一个三元催化。

第二,你真在乎环保吗?一个个信誓旦旦地说什么假新能源,这是被某些传统车企洗脑了,您好好反思一下,您真在乎吗?谁也别说谁,弄得跟那个瑞典丫头片子似的,你空调升高一度,是为了环保还是为了省钱?您其实不在乎,如果燃油车使用成本比纯电还便宜的话,纯电车发展不起来。

第三,哪怕烧煤发电不环保,我们应该解决的是发电的问题还是用电的问题?说电动车不环保,你家电灯开空调看电视玩手机都不环保。咱就不用电了吗?显然不是啊,降低火力发电占比啊。你怎么知道我充的电不是三峡发的?不是风力发的?不是太阳能发的?

再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

纯电车适用场景有限,存在续航焦虑问题。这个是辨无可辨的。纯电车目前还远不足以取代燃油车,续航焦虑问题就是短板。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现在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不是说纯电车有多好,而是燃油车问题太多了。不说排放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百岁三十年前的技术原理,当时发明汽车,它是和马车比的,所以能自动跑就行了。后来一代代改进,躲在外观,操控上做文章。我举个简单例子,汽油发电机你说40%的热效率,可是起步的时候,怠速的时候呢?效率太过低下。为什么丰田随随便便弄个油电混,拿电解决起步、怠速时的高油耗,吃了20多年的老本,到现在双擎依旧还很受欢迎。

然而双擎只是节油而已,对汽油机的冲击还是太小。而且日系搭载CVT变速箱,动力方面拿不出手。而且双擎的省油能力有限,它在小排量发动机上效果明显,放在大排量上意义不大。

真正让燃油车瑟瑟发抖的是比亚迪的插混。从面世以来,DM双模经历了三代,在第二代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三擎四驱542。和燃油车相比是高下立判得,比你动力强劲,还比你省油。插电式混动现在已经可以全面取代燃油车了。是降维打击!

如果消费者全都懂车,也懂插混车的话,我可以这样说,15万以上,40万以下的燃油车没人买了。为什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比如说现在的汉DM,22万,50万以内你找不出比它动力猛的,哪怕在100万价位里,有动力更强的,可是油耗呢?所以,只有15万以下——因为插混车贵,图便宜买燃油车。或者说为了彰显身份,就跟花几万块钱买包一样,不在乎车的性能,就要一个牌面。

过去,插混只有比亚迪一家,现在,BBA、路虎、保时捷,包括日系也都跟着出插混了。政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意识到,纯燃油车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耍嘴没意义,说什么电动是假新能源,就和手机一样,跟不上潮流,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虚假宣传!故障频发!车祸甩锅!新华社痛批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

电动汽车是假的新能源车?这种说法在网上并不少见,有着这种看法的人可能有这两个理由。第一、电是通过火力发电获得的,其实并没有改善大气污染。第二、电力的使用已经不算新颖,像我们的地铁、火车乃至助动车都是通过电能驱动,并不能算新能源车。

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对于汽车来说电动汽车的确可以算得上新能源车。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辆汽车被发明的时候,还是采用的蒸汽机动力。随着技术的深入,历史上也出现过直流电、煤气燃料的车,但是成本都太高,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石油的经济价值最高,汽车还是进入到烧油的阶段,直到今天。

虽然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用电驱动的汽车,但是直到近几年真正的纯电动汽车才开始慢慢普及,相比较汽油车电力的确是“新能源”。另外,用电驱动汽车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变革,它改变了汽车设计的思路,改变了人们对于汽车的认识。

虽然大部分电能是靠火力获得的,但是在发电的能源消耗方面并没有增大,而且越来越多的水力、风力甚至核能发电也让火力发电的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小。同时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废气排放几乎为零,相比传统汽油车来看的确是环保了许多。而且,正常来说我们并没有把电称之为新能源,仅仅是把电动车称为新能源车,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总体来说,电动车之所以被称为新能源车,关键还是和传统燃油的区别。另外,专家预测,虽然现在电动汽车替换汽油车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能源出现,可以说电动汽车只是汽油车向新能源车过度中的一个环节,以后一定会有比电更环保、更便捷的能源出现在我们的汽车之上。

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谎言!不接受反驳

作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 汽车 堪称近两年最火热的主赛道之一。新能源 汽车 行业备受追捧,这“火热”的背后也潜藏了不少隐忧。

28日晚间, 新华社发文批评新能源 汽车 行业乱象丛生,在当前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等问题逐渐凸显,“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 健康 发展的隐忧。

虚假夸大的宣传、续航里程“注水”、玩“文字 游戏 ”忽悠消费者、甚至明目张胆将 汽车 故障,车祸原因等直接甩锅给车主等屡见不鲜。

造车新势力质量问题频现

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迅猛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日渐增多。

2020年,特斯拉共召回4次,涉及5.25万辆 汽车 ;去年11月,理想因断轴问题召回10469辆理想ONE;今年1月,小鹏因逆变器相关问题召回13399辆小鹏G3。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至今, 国内因特斯拉车辆失控导致的交通事故累计达10余起,仅在今年1月被爆出的事故就有4起,几乎都是因突然加速、刹车失灵或转向失灵等问题引发。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车企的 汽车 召回计划,4万余辆因安全隐患实施召回的车辆中,纯电动新能源 汽车 超过33000辆。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2020年新能源 汽车 投诉主要问题有:续航里程“打折”,特别是气温较低时,电池电量下降太快,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电池故障、充电故障较常见;变速箱异响、顿挫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车辆“自燃”概率虽然较低,但安全性令人担忧;售后服务水平不高,充电故障等问题多次维修仍不能彻底解决。

2020年,国内纯电动 汽车 总投诉量为1837起,同比增长30.9%,其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车主投诉的纯电动车型有153款,较2019年增加42款。

此外,纯电动 汽车 购车在1—3年内发生故障的车型投诉量最高,达614宗,相比2019年增加183宗;购车3年以上的投诉涨幅同样明显,2020年接到相关投诉302宗,比2019年增长78.6%。从纯电动 汽车 出现问题的时间段和车辆行驶里程统计中可以发现,早期上市的老款纯电动 汽车 质量问题依然严峻,投诉量较高。从具体车型看,遭到投诉最多的是众泰E200,共158条投诉,问题涉及动力电池故障、充电故障等。

鲜有车企主动担责 基本均甩锅车主

很多涉事车企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或“甩锅”或呈回避态度。

新华社在发文中表示,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 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 ;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 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25日,有网友发文称,17日驾驶特斯拉model3失控撞树,气囊未弹出,特斯拉的售后经理告知车主,原因在于车主没有撞对位置。

而马斯克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也首次承认了特斯拉的品控问题。

正解君翻了一下过往的案例,有位车主于2018年底购买了一辆新能源 汽车 ,在“三包”期内,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经常半路熄火且无法充电,随后多次向商家反映未果。后经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商家检查后确认,车辆熄火原因为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连接的插件松动导致自动熄火保护启动。直至2020年初,经营者同意以车辆回购的方式将该车退回,由车主承担10000元车辆减值费用,才得以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 汽车 召回成本较高,同时还伴随着产业链较长、责任方难以明确等问题。“ 汽车 行业对新技术的应用要持更加严谨的态度,需要经过更加深度的验证后,才能使用到车上,不能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测试,这样才能减少投诉。”

激烈竞争背后折射的是行业焦虑

就在几天前,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称电动 汽车 未来竞争会很激烈,估计很快产能过剩。

新能源 汽车 行业乱象背后是该行业在资本市场上一定程度的估值虚高,折射出的更深层次是行业焦虑。

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争,争先恐后引进新能源 汽车 项目,只要是新能源车的项目审核一律开“绿灯”,给地给补贴,生怕自己落在后面,一步落步步落。

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 就要“挤泡沫”,“降虚火”, 对于新能源车行业的“泡沫操作”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经营、治理效能。

根据2020年胡润世界500强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小鹏、特斯拉市值分别上涨2254%、843%、760%。进入2021年,在热度逐渐消退之后,造车新势力近期均呈现出较大幅度的调整,特斯拉自最高点股价调整近30%。蔚来股价较高点调整近40%。

新能源时代最大的谎言是什么?至今为止毫无疑问是续航“虚标”。

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中就有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满意因素排行中,续航不足占比达30.3%,位列第一。我们查询了国内某汽车投诉平台上最近三年有关纯电动车的投诉,在2935条投诉当中涉及到续航不准、续航虚标的就有451条,占比15%。

可以说续航“虚标”的问题从电动车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即使是每年都有专家、媒体呼吁对续航“虚标”的现象要引起重视,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今时今日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不同的只是续航里程虚假宣传的程度,会因为汽车品牌不同而不同,会因为CLTC、NEDC这些标准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但总之一句话,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虚假宣传始终是存在的“铁打的事实”,甚至是一种“常态化操作”。

然而,行业内认为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常态化现象,车主却并不认同。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去年10月,山东青岛的李女士因为看到广汽埃安Y的宣传单上宣传续航能达到500公里,在4S店内看车时店员也向她承诺了车辆续航为500公里,李女士最终购买了一台广汽埃安。但在开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后,她发现车辆充满电还是只能跑200公里左右。李女士先后向4S店和厂家400客服都反映了这个问题,在厂家试驾员实际测试过车辆后,发现理想状态下满电状态只能跑340公里。李女士认为广汽埃安Y虚标里程属于虚假宣传,于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维权。

然而厂家和4S店方面虽然愿意继续测试,但也坚持认为电机电池都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并且也表明了500公里是国家工信部给出的综合工况,实际情况因为天气、驾驶等原因肯定达不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李女士采取较为激进的手段维权,可换来的是4S店方面发来的律师函,要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她侵犯埃安公司名誉。

这并非是个案。在黑猫投诉上,有关零跑 C01、零跑 C11 等车型的续航里程虚标的投诉也不甚枚举。安徽的刘车主购买了零跑C01长续航版本,官方续航力里程是606km,但实际开起来只能跑 200 公里左右。去年年底购买同款车型的郑女士和李女士也碰上了同样的问题。郑女士在满电状态下仅行驶 238km,电量就已经全部耗尽。李女士充满电也只能跑 200km 左右,高速路上甚至只跑 190 公里就直接趴窝。即使是考虑到年底冬季对纯电动车的续航影响较大,但零跑的这个续航里程虚的可不是八折九折,几乎已经是直接“打骨折”了。

许多人可能对去年飞凡汽车车主在成都车展现场集体维权的事情记忆犹新。当时十多位飞凡车主 “上汽飞凡汽车续航严重虚标”字样的T恤站上展台维权。车主们纷纷表示,他们是第一批飞凡ER6的车主,提车不到一年时间就遭遇了续航里程严重缩水的情况,官方宣传NEDC纯电续航620公里,结果实际续航就300多公里,直接打了个对折。

小鹏汽车前几年被车主集体维权的时候,就曾经被曝出过小鹏G3续航虚标、续航严重缩水的问题。然而如今的小鹏G3i同样有续航虚标的嫌疑。小鹏G3i这款车型不同版本的续航里程分别为460公里和520公里,但有细心的网友在小鹏官网最下方的“环保信息”中的部分文件里,又找到了另一个版本的续航里程数据:430公里和500公里。这份数据的出处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其可信度应该无需质疑。小鹏汽车也因此被质疑存在“阴阳”数据。

海外品牌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挪威2023年电动汽车冬季续航测试中,29台车同台竞技,结果出人意料。奔驰EQE虚标最严重,宣传614公里的里程实际只有409公里,缩水200公里。

而全球电动车的龙头特斯拉,今年年初在韩国被罚款224万美元,理由是其发布误导性广告。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表示,2019年8月以来,特斯拉在其当地官方网站上夸大了“其汽车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与汽油车相比的燃油成本效益以及增压器的性能”,并认为特斯拉的汽车在寒冷天下续航最多会下降50.5%。就此前韩国对部分本土销售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来看,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在冬季低温状态下,续航里程下降幅度峰值一般不超40%。这大概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车企因为续航虚标而被处罚。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主机厂都虚标续航,而且都是有恃无恐的样子?

首先说两个客观事实。第一是在电动车的续航便利性、快充时间暂时还无法进一步提升的前提下,长续航是唯一能消减用户里程焦虑,增加用户购买意向的理由。因此主机厂绝对不能在续航这件事情上认怂。第二是就和油耗一样,续航里程确实也受季节、驾驶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管是当初的NEDC,还是现在的CLTC,又或是海外的EPA,这些新能源车的续航标准都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这就为主机厂的虚假宣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动机和条件都具备了,主机厂自然都会有所行动。所谓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当一部分车企开始虚标里程后,慢慢的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跟着这样做,在竞争面前,谁也不会愿意去拿自己的真实续航里程来说事儿。这也就成了一条大家都不会去打破的行规。

至于消费者,一方面是不得不被迫接受续航打折的事实,另一方面如果续航和标称的只是相差二三十公里的,也不至于太计较。久而久之大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购买新能源车的思维:不管什么车,上来先把续航里程打个八折再看。因此,车企睁眼虚标续航,用户闭眼欣然接受的不良风气也就默契的形成了。只有当续航里程虚标得过于离谱,又或是遭遇到其他产品质量问题积累在一起时,用户才会将这种种不满一股脑全部爆发出来。

写在最后:

每逢315,续航虚标的话题总会被拿出来说道说道,但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续航虚标”看似问题不大,但却像是一根隐藏的导火索始终存在着,随时可能被点燃。从法律层面来说,这本身就存在着虚假宣传的性质;从消费者层面来说,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等权益。每当车企和用户在续航问题上出现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会无休止的扯皮。久而久之,也只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车企的不信任感。

都2023年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已经30%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已经逐渐成形,车企应该做的是一方面尽快通过技术提升实际续航里程,一方面对续航里程制定一个更具参考意义的标准,而不是只拿一个美化后的数字来说事儿。是时候将“续航虚标”这块遮羞布彻底拿掉了。(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有人说电动汽车是假的新能源汽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