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多久能干透

   2022-07-02 16:19:42 网络970
核心提示:GB 8277-1987中国 桐油标准,精炼桐油的干燥时间 : 夏天3~7天左右,五度以下的气温可能会有所延长。冬天3~20天左右。冬季 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有可能熟桐油是快干熟桐油,干燥时间在2—5小时左右,极寒天气不超过8小时。棕桐

桐油多久能干透

GB 8277-1987中国 桐油标准,精炼桐油的干燥时间 : 夏天3~7天左右,五度以下的气温可能会有所延长。冬天3~20天左右。冬季 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有可能

熟桐油是快干熟桐油,干燥时间在2—5小时左右,极寒天气不超过8小时。

棕桐油是什么油

一种由大戟科油桐种仁榨取而得的干性植物油。

简史

桐油是中国重要的林副特产之一,加工利用历史悠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罂子桐,“人多种莳收子、货之为油,入漆家及艌船用,为时所需。”清朝,江浙一带以桐油作贡品。中国桐油于1516年开始向外输出,1869年向美国输出的桐油达62.88吨。此后,欧洲、日本相继从中国进口桐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涂料(油漆)工业发展很快。用桐油做原料制油漆,物美价廉,桐油出口额很快上升,促进了中国桐油生产的发展。据统计,1922~1936年,桐油产量由54900多吨增到145700吨;桐油的出口量由37200多吨增到43400多吨。40年代末油桐生产一度萎缩。50~70年代,生产逐渐恢复。1980年以来,桐油年出口量约2万吨。

原料树种

①中国油桐(三年桐、光桐);②千年桐(木油树、皱桐);③日本油桐(罂子桐、小油桐)。

油桐结果年龄因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异。三年桐在播种后3年开始开花结果;千年桐播种后5~6年才开始开花结果。其果实在寒露后至霜降前成熟。收集的桐果,堆放在室外潮湿的地方或堆在室内,使其沤烂。如天气干燥,应加盖稻草和洒水,经15天左右,待果皮软化腐烂,然后剥取桐籽晒干。桐仁含油36.4~66.3%;含粗脂肪61.5%,粗蛋白16.5%,粗纤维4.35%,水分3.74%,可溶性无氮浸出物11.23%。燃烧后灰分占桐籽2.6%。

性质

桐油是淡黄色至棕黄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有毒。主要成分是α-桐酸三甘酯(72.8%)和油酸(13.6%)。还含有亚油酸三甘酯(9.7%)、棕榈酸(3.7%)、硬脂酸(1.2%)。桐油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阳光下曝晒,生成白色固体脂状物质(β型桐油),涂刷后能自行干燥;如贮存时间太久,表面氧化结皮甚至干缩。干性强度超过亚麻子油,氧化速度比亚麻子油快数倍。

加工

分直接榨油和剥壳榨油两种。榨油设备有人工木榨;螺旋榨油机(200型、95型);液压式榨油机(90型和ZWY—100型)(见茶油)。

木榨工艺落后,榨得的桐油色泽较深,油质差,桐籽出油率低(22~25%)。绝大部分为机榨代替。

螺旋榨油机和液压式榨油机的生产程序、原理与木榨基本相同。只是将木榨中最费工费力的脱壳,碎料、制坯、压榨等工序改为机械操作。工效则比木榨提高5倍以上,出油率25~30%,高的可达32%,麸粕残油率较低。从投料、脱壳、碎料、蒸料、压榨到加工成油的多道工序,全部由仪表控制。生产过程如下:

除机榨法外,还有浸出法,用来提取木榨和机榨后的麸粕中的残油。从木榨麸粕中提出桐油7~10%,从机榨麸粕中提出桐油5~8%。浸出后麸粕的残油率在1%左右。

采用木榨低温压榨桐仁,可制得低酸、色浅桐油,用于出口。

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桐油检定标准如下:

色状,橙黄透明不得深于新配制的100毫升中溶有0.4克重铬酸钾的溶液;气味,无异臭,不酸败;比重(15.5℃),0.9400~0.9430;折射率412365,1.5168~1.5200;碘值(韦氏法),163~173;酸值,最高8.0;皂化值,190~195;水分杂质,最高0.35%;精种掺杂试验,不掺有其他油;华司脱试验,7.5分钟凝成固体,切时不粘刀;β型桐油实验,无沉淀析出。

用途

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干性油,具有干燥成膜快,防水性能好,耐酸、碱、盐的腐蚀和电绝缘等特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和国防工业。桐油除用于制造普通油漆之外,还可制造航空油漆,珐琅油漆和绝缘油漆。桐壳含有丰富的钾,可制成高级肥料(磷酸二氢钾);麸粕是优质有机肥料。

大黄米、大麦米的执行标准代号

棕榈油,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东南亚和非洲作为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消费量每年约为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

一、营养成分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原因是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一些研究人员曾针对不同的人种(欧洲、美洲、亚洲)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油是一种完全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食用植物油。

二、特点介绍

棕榈油在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市场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榈油叫做软油,高酸值的油则叫做硬油。

1.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烟点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适。

2.可将棕榈油进行分提,使固体脂肪与液体脂肪分开。其中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体油脂用作凉拌或烹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桐油用于制皂工业。用棕榈油生产的肥皂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3.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为了进一步提高棕榈油的营养价值,研究提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工作已在积极进行,国外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鲜的棕榈仁油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有如固体的稠度,具有令人喜爱的核挑香味。棕榈仁油在贮藏时容易氧化分解,气味变得辛辣。

三、主要用途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4]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58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气味、口感良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挥发物%:0.04,杂质%:0.043,熔点℃:57.6,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过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韦氏法):40gI/100g。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亚油酸(C18:2)占3.942%。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52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

4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33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

24度棕榈油:

质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3(8)杂质%:0.03(9)熔点℃: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变身生物航煤

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年2月12日向中国石化颁发了我国首个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标志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产品获得了商业化应用的“门票”。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此次获得适航批准的1号生物航煤以棕榈油和餐饮废油为原料。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粮食及制品369

基础标准13

1 制粉工业名词术语1 GB/T 8872-1988国家标准

2 油脂工业名词术语1 GB/T 8873-1988国家标准

3 粮油通用技术,设备名词术语1 GB/T 8874-1988国家标准

4 碾米工业名词术语1 GB/T 8875-1988国家标准

5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的名词术语1 GB/T 8869-1988国家标准

6 淀粉(包括衍生物和副产品)术语1 GB/T 12104-1989国家标准

7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1 GB/T 10647-1986国家标准

8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1 GB/T 16764-1997国家标准

9 饲料加工设备术语1 GB/T 18695-2002国家标准

10 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和质量的名词术语1 LS/T 1102-1988行业标准

11 粮油仓储设备名词术语1 LS/T 1101-1988行业标准

12 原粮油料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1 LS/T 1103-1992行业标准

13 面条类生产工业用术语1 LS/T 1104-1993行业标准

产品标准159

与粮食行业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录

1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谷物62

原粮32

14 小麦1 GB 1351-1999国家标准

15 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1 GB/T 17892-1999国家标准

16 优质小麦 弱筋小麦1 GB/T 17893-1999国家标准

17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1 GB/T 17320-1998国家标准

18 稻谷1 GB 1350-1999国家标准

19 优质稻谷1 GB/T 17891-1999国家标准

20 玉米1 GB 1353-1999国家标准

21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1 GB/T 8613-1999国家标准

22 饲料用玉米1 GB/T 17890-1999国家标准

23 高粱1 GB/T 8231-1987国家标准

24 粟(谷子)1 GB/T 8232-1987国家标准

25 发酵业用甘薯片1 GB/T 8609-1988国家标准

26 淀粉业用甘薯片1 GB/T 8610-1988国家标准

27 荞麦1 GB/T 10458-1989国家标准

28 蚕豆1 GB/T 10459-1989国家标准

29 豌豆1 GB/T 10460-1989国家标准

30 小豆1 GB/T 10461-1989国家标准

2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31 绿豆1 GB/T 10462-1989国家标准

32 米大麦1 GB/T 11760-1989国家标准

33 黍1 GB/T 13355-1992国家标准

34 稷1 GB/T 13357-1992国家标准

35 莜麦1 GB/T 13359-1992国家标准

36 糙米1 GB/T 18810-2002国家标准

37 大麦1 LS/T 3101-1985行业标准

38 燕麦1 LS/T 3102-1985行业标准

39 菜豆,缸豆,精米豆,扁豆1 LS/T 3103-1985行业标准

40 甘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蕃薯)1 LS/T 3104-1985行业标准

41 马铃薯(土豆,洋芋)1 LS/T 3106-1985行业标准

42 可可豆1 LS/T 3221-1994行业标准

43 可可粉1 LS/T 3222-1994行业标准

44 可可脂1 LS/T 3223-1994行业标准

45 可可液块1 LS/T 3224-1994行业标准

产成品30

46 小麦粉1 GB 1355-1986国家标准

47 高筋小麦粉1 GB/T 8607-1988国家标准

48 低筋小麦粉1 GB/T 8608-1988国家标准

3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49 大米1 GB/T 1354-1986国家标准

50 玉米粉1 GB/T 10463-1989国家标准

51 小米1 GB/T 11766-1989国家标准

52 黍米1 GB/T 13356-1992国家标准

53 稷米1 GB/T 13358-1992国家标准

54 莜麦粉1 GB/T 13360-1992国家标准

55 食用大豆粕1 GB/T 13382-1992国家标准

56 食用花生饼,粕1 GB/T 13383-1992国家标准

57 高粱米1 LS/T 3215-1985行业标准

58 甘薯片1 LS/T 3105-1985行业标准

59 手工面1 LS/T 3214-1992行业标准

60 面包用小麦粉1 LS/T 3201-1993行业标准

61 面条用小麦粉1 LS/T 3202-1993行业标准

62 饺子用小麦粉1 LS/T 3203-1993行业标准

63 面包1 QB 1252-1991行业标准

64 挂面1 LS/T 3212-1992行业标准

65 花色挂面1 LS/T 3213-1992行业标准

66 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1 LS/T 3225-1990行业标准

67 馒头用小麦粉1 LS/T 3204-1993行业标准

4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68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1 LS/T 3205-1993行业标准

69 酥性饼干用小麦粉1 LS/T 3206-1993行业标准

70 蛋糕用小麦粉1 LS/T 3207-1993行业标准

71 糕点用小麦粉1 LS/T 3208-1993行业标准

72 自发小麦粉1 LS/T 3209-1993行业标准

73 小麦胚(胚片,胚粉)1 LS/T 3210-1993行业标准

74 芝麻酱1 LS/T 3220-1996行业标准

75 豆浆晶1 LS/T 3216-1989行业标准

油料及油脂42

油料12

76 大豆1 GB 1352-1986国家标准

77 油脂业用大豆1 GB/T 8611-1988国家标准

78 豆制食品业用大豆1 GB/T 8612-1988国家标准

79 花生果1 GB/T 1532-1986国家标准

80 花生仁1 GB/T 1533-1986国家标准

81 芝麻1 GB/T 11761-1989国家标准

82 油菜籽1 GB/T 11762-1989国家标准

83 棉籽1 GB/T 11763-1989国家标准

84 葵花籽1 GB/T 11764-1989国家标准

5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85 亚麻籽1 GB/T 15681-1995国家标准

86 蓖麻籽1 LS/T 3107-1985行业标准

87 油橄榄鲜果1 ZB B66 003-1990行业标准

油脂30

88 花生油1 GB 1534-2003国家标准

89 大豆油1 GB 1535-2003国家标准

90 菜籽油1 GB 1536-1986国家标准

91 棉籽油1 GB 1537-2003国家标准

92 葵花籽油1 GB 10464-2003国家标准

93 芝麻油1 GB/T 8233-1987国家标准

94 蓖麻籽油1 GB/T 8234-1987国家标准

95 亚麻籽油1 GB/T 8235-1987国家标准

96 桐油1 GB/T 8277-1987国家标准

97 油茶籽油1 GB 11765-2003国家标准

98 食用棕榈油1 GB/T 15680-1995国家标准

99 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1 GB/T 17757-1999国家标准

100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1 GB/T 17756-1999国家标准

101 菜籽色拉油1 LS/T 3227-1987行业标准

102 食用调和油1 SB/T 10292-1998行业标准

6

序号项目名称个数执行标准代号标准性质起草单位采标情况代替标准备注

103 大豆色拉油1 LS/T 3226-1987行业标准

104 花生色拉油1 LS/T 3228-1988行业标准

105 棉籽色拉油1 LS/T 3229-1988行业标准

106 葵花籽色拉油1 LS/T 3230-1988行业标准

107 米糠色拉油1 LS/T 3231-1988行业标准

108 花生高级烹调油1 LS/T 3232-1988行业标准

109 棉籽高级烹调油1 LS/T 3233-1988行业标准

110 葵花籽高级烹调油1 LS/T 3234-1988行业标准

111 米糠高级烹调油1 LS/T 3235-1988行业标准

112 高级菜籽烹调油1 LS/T 3236-1987行业标准

113 高级大豆烹调油1 LS/T 3237-1987行业标准

114 玉米胚油1 LS/T 3238-1987行业标准

115 精炼米糠油1 LS/T 3239-1989行业标准

116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1 LS/T 3217-1987行业标准

117 起酥油1 LS/T 3218-1992行业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桐油多久能干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