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认捐树有什么意义

   2022-06-30 12:40:37 网络710
核心提示:算是布施吧,反正是好事。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

在佛家认捐树有什么意义

算是布施吧,反正是好事。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

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

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

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

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

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施。得安隐快乐众人喜见。十一以广大心施。得无量广大

之福。十二以美食施。得离饥馑仓库盈溢。十三以浆饮施。得所往之处无诸饥渴。

十四以衣服施。得上妙衣庄严身相。十五以住处施。得田宅宽广楼阁庄严。十六

以卧具施。得生贵族资具光洁十七以象马车辇施。得四神足无拥妙用十八以汤药施。

得安隐快乐无诸疾病。十九以经法施。得宿命等通。二十以花果施。得七觉支花。

二十一以花鬘施。得脱贪瞋痴垢。二十二以香施。得离烦恼臭秽。二十三以伞盖施。

得法自在。二十四以铃铎施。得言音美妙。二十五以音乐施。得梵音深妙。二十六

以然灯施。得天眼清净。二十七以缯彩疋帛施。得解脱衣服。二十八以香水洒如来

塔庙。二十九以香水浴如来身。三十以香油涂饰佛像。共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

一以香水施浴众僧。得富贵家生少病安乐。三十二以慈心施。得颜貌和悦无诸瞋恨。

三十三以悲心施。得离杀害。三十四以喜心施。得无所畏远离忧恼。三十五以舍心施。

得离罣碍证寂灭乐。三十六以种种施。得种种福。三十七以无住无相心施。得无上正

等正觉。佛告诸苾刍。如是三十七种。智者所行微妙施行。汝今受持尔时舍卫国王白

佛言。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佛言。大王。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

诸嫉妒。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

平等。

在寺院里认捐供奉佛像,需要回向吗?

南无阿弥陀佛

任何一个正法道场和寺院都不会去赚钱。

你自己认捐,供养什么是给自己种福田。你若是不愿意供养,也别去错误的以为寺院是靠这个赚钱就好。

======================================

释迦佛用白毫相之一分的功德,就足够让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饱住好了。

在家人千万不能有慢心,觉得自己懂得多,或者善事做得多,社会地位也高,看到出家人似乎不如他,就起了傲慢心。这个是不应该的,学佛是求解脱,不是求成就多。僧人穿起这个衣服,代表的就是三宝。就是我们恭敬的对象。

在家居士护持三宝,哪怕整个庙是你盖的,给出家人住,你仍然要恭敬三宝。有的人说,那我供养了出家人,出家人是靠我养。这个观念就特错了,出家人的福报,是释迦佛给的。释迦佛用白毫相之一分的功德,就足够让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饱住好了。

供养三宝,是三宝给我们福报,花钱盖庙建佛像,是自己给自己培养福报。是出家人对在家人有恩,要明白这一点。所以下次,你供养三宝,要说:“感恩三宝,感恩师父给我培福的机会”。居士要这样想才有功德。

如果到边地下贱的地方,连佛像佛庙,乃至出家人都没有。要怎么培三宝的福田啊。所以,能见到出家人,给我们结缘,要感恩出家人。

在寺院认捐佛像越多越好吗

在寺院里认捐供奉佛像,回向或者不回向都可以:

回向就是诸法空相,空相就是回向

不回向,就担了个沉重的包袱,回向就是卸掉包袱。诸法空相,只有把我们的所有的功德都回向掉——根本就不存在功德和不功德的问题。我们有时候就执著在这里面了,做一点事情我们就认为有功德。

现在回向了西方净土,净土中的莲花都开了……你在那块儿就生起大慢心来了。所以对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瞧不起,我的功德不断地生长。这就是一个弊病。

佛法中所有的善法,目的都是达到诸法空相。佛就是空王,只有诸法空相才是我们的实相,这才是正确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学会回向,不要有任何功德想,马上把它放掉,所谓的回向就是把它放下来。卸下包袱才会有真正的智慧,因为智慧来源于空相。

只有空才能有一切智慧,它是无量无边的源泉。你有相了,你就死在有相里了,成为有为法。有为法就不是佛法。

不回向同样得利益

你回向那个人他就得利益吗?不回向就不得利益吗?不是这么回事。回不回向,因为只要念佛、诵经,如果你诵的无相,是遍虚空满法界的,每个众生都会得利益。

像太阳一样,你能说照这个,不照那个吗?太阳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才叫念佛、诵经。

如果我们每天把修行回向给所有的众生,第一个是去掉慢心,第二个是我们提高自己无人相的这个过程。回向给所有众生就是回向给无人相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一关。

倒不一定说必须回向(才得利益),你不回向实际上也是回向。因为你读完经了,说我读完经回向给谁谁——不回向就不给了吗?不是那样。

就像太阳似的,太阳会说我想照谁就照谁,他和我不好就不照了吗?不是那么回事。

在寺院认捐佛像不是越多越好

认捐佛像的功德,就是造像的功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佛讲造像的功德:

“弥勒!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或有雕刻栴檀香等,或复杂以真珠、螺贝、锦绣织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随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极小如一指大,能令见者知是尊容。其人福报,我今当说。

“弥勒!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终不生在贫穷之家,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因愿力,并不生彼。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黄门、二形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