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

   2023-01-18 09:59:19 网络1140
核心提示:古代的房子在战乱时期都是自己盖,如陕西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又能及时逃走并且减少损失,就己挖窑洞。 宋朝成套住宅售价从500贯到10000贯不等,500贯到1000贯是中等收入人家的住宅,一贯的币值换算成人民币,是以米价来折算的,根据不同时

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

古代的房子在战乱时期都是自己盖,如陕西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又能及时逃走并且减少损失,就己挖窑洞。

宋朝成套住宅售价从500贯到10000贯不等,500贯到1000贯是中等收入人家的住宅,一贯的币值换算成人民币,是以米价来折算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米价,宋朝的一贯钱大约合人民币300——600元的购买力,取其中为450元合一贯钱。那么宋朝的一所成套住宅售价就在22.5万元——45万元之间,上五千贯的都属于豪宅,最贵的是一万贯。南宋通货膨胀,一贯核算到了七、八百人民币,一万贯就合七、八百万人民币。唐、宋时期的官员薪水都很高,宋朝官员还有退休金。知府年薪是300贯,做到高官(二品以上)年收入都在八千至一万贯左右。(不要以为宋朝的房子很贵,宋的经济没的说)

一个十口之家,一年的消费在100贯钱左右,过得非常好,北宋一贯钱可以买一头生猪,600文铜钱可以买一石米,一石米合66公斤。到南宋最贵的时候一头生猪才2—3贯钱,一石米两贯钱。北宋中等人家的资产最低在1000贯以上,南宋在3000贯以上,

唐宣宗大中十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为急等钱用,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房屋转让合同写的是:这套房子按面积计价,每尺价值小麦两硕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家具陈设也随房子一起出让,总共价值小麦二十九硕五斗六升有余。“硕”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跟“石”通用。唐朝时期一石约有90斤,按当时麦价每斤8角折合下来的话,那么每平方米的房价能卖到1555元。而当时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会超过两石小麦,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由此可见,平民老百姓不可能买得起住房。看来房价之高古已有之,如今房价高,也算是对传统的继承。

不过就算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当官儿的总得有一个像样的住处吧。其实这也未必,要看是什么时候。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房屋买卖、租赁的现象,说明那个时候就有住房交易了。不过因为商周时代人口稀少,经济又以自给自足的模式为主,所以在唐代之前,住房交易不算活跃,房价也不算高得离谱,朝廷也能为官员提供免费的官宅。但是唐代经济发展后,房价相应大幅攀升。而官吏也逐渐增多了起来,政府也在高房价与多官吏的压力下,渐渐无力再为官员提供免费的官宅了。

而到了宋朝时期,那些无力自购住房的官员,都是向管理官府房产的行政部门租房。据《宋史》记载,屡从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将刘福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可以居住的私宅。

看来,当上官也不意味着全家人从此不愁住房问题了。而且唐宋时期“休官”的实际含义,并不只是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和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能继续居住在官邸里,这些休官之人不得不为住房问题而奔波。如宋仁宗时的宰相杜衍,因为为官清廉,不置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都没有,只能长期借居在南京车院,直到去世。苏辙退居许州后,看到李方叔的新居,羡慕不已地说:“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苏辙也为自己盖了所房子,不过他心愿虽然满足了,一生的积蓄也花光了,真可叹他到了这把年纪还做房奴。

其实做房奴的又何止苏辙一人。宋朝时期有个叫张仲文的人写了一本书名叫《白獭髓》的书,这本书里就提到了“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意思就是存款和借来的钱都花费在房子上了,现在只能背负债务节衣缩食过日子,不但老婆孩子身上没一件好衣服,连被子都是向别人租来的。

清朝也有房奴。光绪年间,北京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就自己盖,盖不起就借钱盖,等以后慢慢还。有一首竹枝词反映了这种情况:“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

其实在古代,不仅有房奴,还有蜗居。北宋初年有个大学士叫陶毂,他这样描绘老百姓的住房紧张:“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笼,分寝儿女。”意思就是说房子太小,只能在房子的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来让孩子们睡。

贷款买房其实在清代才出现,而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按揭,是到民国时代才有的。

而买房子的时候,其实古代人也跟现代人一样,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第一就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苏氏兄弟,远离首都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买的房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房经历更有意思,当时他的官职是“校书郎”,每月1600钱。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东郊租了4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2个保姆,这样一来每月开销是7500钱,剩下8500钱存起来。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在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这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在城里租房上班。

然后就是要考虑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否满意。古人很重视居住环境,反映这种状况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迁了。

赏点啊!!

房价多少钱一平?

其实在贞观之治的时候,房子的价格也是一天一变,甚至还出现了崩盘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唐朝并没有采取任何宏观调控措施。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房子的价格涨得越来越高,当时房子的价格从现在的几百块一平长到几千块一平。但是后期的唐朝,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导致后来房价一路下跌。从最巅峰的几千元,下降到后来的几十元一平。

在当时如果进行房屋买卖,是需要签订一份转让合同的。而且在当时,唐朝人的工资其实并不高。因为包括当时的士兵在内,工资月薪其实也就是300元以下。所以说如果按照这样的收入水平,恐怕是几十年都买不到一套房子。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状况其实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在唐朝后期的时候,皇上每天连朝都不上了。每天只顾自己玩乐,这就导致了当时的房价在每平1500元的时候,并没有保持多长时间,反而瞬间下落到几百元。再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房子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几十元一平米。

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当时的唐朝没有意识到这个局面,更没有去挽救这个局面。主要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地并没有像现如今社会的房地产开发商这类的行业。其次,国家也不重视房子的价格,完全没有意识到其的价值。因为在当时来说,唐朝只不过是注重土地的价格而言。所以唐朝不是不挽救这个局面,而是房子下跌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统治。

一般而言,如果房价不到万元,相对于大城市的房价来说应该是比较便宜的。

房价和收入水平是否匹配,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房价较低,可能意味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密度较小,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房价相对也会比较低。但是,对于一些旅游城市或者特色城市,即使房价不高,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优越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或者外来人口,从而导致当地人的购房需求增加,而房价相对较高。

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用房价高低来评价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收入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的房子贵不贵,一栋房子多少钱?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