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的风俗习惯

   2022-09-10 12:08:47 网络1160
核心提示:永昌的风俗习惯永昌县农历“四月八”庙会简介来源:永昌县人民政府网位于县城北郊的“敕建金川大寺”(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北海子公园),是永昌县的“八景之一”,也是农历“四月八”庙会的主要场所。每逢农历四月八日,北海子公园内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盛况

永昌的风俗习惯

永昌的风俗习惯

永昌县农历“四月八”庙会简介

来源:永昌县人民政府网

位于县城北郊的“敕建金川大寺”(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北海子公园),是永昌县的“八景之一”,也是农历“四月八”庙会的主要场所。每逢农历四月八日,北海子公园内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十里八乡的农民群众几乎全家出动,前来“赶会”,赶会人数多达10多万。农历“四月八”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由1000多年的历史,是永昌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据《永昌县志》记载:“城北二里许,曰金川寺,唐时敕建。僧惠妙不时募资修建,前后凿池引水,种松柏诸树,蔚然深秀”。又载:“四月八,金川大寺浴佛,四乡仕民多兴佛事”。到明、清时期,北海子寺观不断得到增修,魁星阁、佛塔、太清宫、转轮寺、酒仙阁、雷台、药王洞、火神洞、五佛寺等庙宇“鳞次相接,其地周延五六里,高下布置,据一邑之胜。声闻甘(张掖)、凉(武威)、肃(酒泉)诸州”。每当四月八浴佛会,从这天清早开始,佛家弟子奏着各种法器,撑着旗幡、罗伞、抬出寺藏的长卷佛像,在春日的阳光中浴晒。人们从四乡聚集到这里,观看浴佛盛况,顶礼膜拜,祈祷佛祖保佑,健康吉祥,风调雨顺。整个浴佛活动场面宏大,气势空前。到后来,当地一些精明的商人看准这一有利时机,在金川大寺周围,摆摊设点,从事小商品零售买卖,收获颇丰。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 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四月八,已成为永昌县规模空前的大型商贸交流会。每年从农历四月初开始,县内外商客和一些文化娱乐团体云集与此,进行商品交易、经贸洽谈和文艺演出活动,会期也延长至10日左右。期间,寺庙的佛事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但已不是“庙会”主要内容。

地方风味美食

羊羔肉垫卷子:具有悠久的历史,选择乳奶而还未曾食草的羔子宰杀,经过独特的烹任。其讲究用料,严格配方,精良工艺。味美,肥而不腻,是永昌最具有风味的美食。

鳟鱼:为永昌培育的名贵鱼种。分金鳟和虹鳟。其鱼肉质细嫩,口感滑润,甜、酸、热、凉俱佳,是宴客的上品美味。

长寿面(灰面):为传统的手工长面,用天然蓬灰和食盐饧擀捏成,长可达丈余,细如粉丝,食用佐以色拉,味美精爽,口感厚长。

永昌水饺:为永昌地方小吃,以洋芋和精选羊肉为主,皮薄馅多,香味淳厚,营养丰富,食而不腻,老少咸宜。

灰香豆:选择优良黑豆,佐以蓬灰煮煎,温凉后调入食糖,味色俱佳,食之清热凉血,是解暑消渴的风味小吃。

香豆卜拉子:采择香豆、艾叶、榆钱等天然植物花叶,掺以优质面粉蒸制而成。色、香、味俱佳,为永昌传统的地方美食。

胡萝卜:胡萝卜为永昌特产。色泽鲜艳,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生、熟可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宴客、馈赠均为上品。

皇参:生长于山野的植物根茎。味甜色黄。据传,隋炀帝西巡到骊靬村,地方士民贡献,炀帝食后大加称赞,随之乡人称其皇参,传至今日。生、熟甜蜜都可宜。

永昌县概况综述

永昌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位于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辖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2000.6毫米。

永昌自然矿藏丰富。全县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矿产地9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中小型矿床难以定数。除包括镍在内的铁、铜、锰、锌、铝、铅、钨、铀、锑等金属矿藏外,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大理石、陶土、膨润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水晶石、冰洲石、王髓玛瑙等。储量丰富,潜力无限,亟待投资开发。其中煤炭、花岗石储量尤为丰富,产量居甘肃省前列。

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永昌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力支撑。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年均5.3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6万千瓦。辖区内建有火电厂一座,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以上;现已建成梯级小水电站五座,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以上,成为乡镇企业、合资企业和地方工业发展的能源保障。1996年国务院授予“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称号”。永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东西横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错成网,公路硬化率达100%。

县城距中川机场28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2000门,县城电话普及率达74%,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同时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农村“一点多址”微波电话。西兰乌光缆东西穿越县境。

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敦厚的永昌人民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共历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焉支、嘉麟、天宝、永昌八县相沿至今。悠久辉煌的历史为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文物典籍,提供了历史沿革和自然风情相交织的旅游资。

永昌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潜力颇大,其中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1994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黑瓜籽、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森林覆盖率高达12.1%。南部祁连山原始森林苍郁丰茂,松杉柏桦,破土生金。西大河、东大河、金川河三河沿崖杨柳成林,封山育林工程浩大,成效卓越,造林面积14万亩,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移山,禾稼受害,维护了植被完整,生态平衡。祁连山终年积雪形成的雪水资源,不仅养育了永昌的高产农业,而且也使永昌的水产养殖形成规模。本地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销售市场良好,从美国引进的世界四大名鱼之一的虹鳟鱼早已饮誉丝绸之路。县境内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20余家,以冶金、化工、电力、铸造等行业驰名全国,有力地带动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前发展。永昌县工业示范区在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县工业涉及粮油加工、矿业采掘、建筑材料、金属冶炼、纺织地毯、机械制造、造纸等22个行业,160多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获得全国全省名牌产品的盛誉,也有部分产品问鼎海外。目前,永昌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社会保险保障等各项事业都已同步齐飞;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立体交叉,相辅相成。县内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城市道路宽阔笔直,楼房林立;商业服务渐趋一流,食宿之地、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游览场所众多,分布均匀,质量上乘,强化了城市服务功能。永昌县委、县政府已制定了招商引资和扶持外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诚招天下客商,联袂振兴永昌。以永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本着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合作的前景必然广阔,经济腾飞拭目可待。

http://www.ycrkjsw.com/Html/mzfq/145551144.html

金昌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金昌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国花:代表国家花卉文化形象。国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气质和人民的性格。它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它是民族性格美德的精华,象征着民族团结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国花应该与其文化、历史和遗产相联系。通过一个国家的国花也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国花对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维护国家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国花是一个国家用来描述自己国家象征的花。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你知道什么是国花吗?日本樱花,美国玫瑰,韩国木槿。那么中国的国花是什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谈谈中国的国花。让我们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国花是牡丹。梅花虽然在清代被视为国花,但在1929年,梅花被当时的政府视为国花。因此,牡丹、梅花作为国花至今还没有定论。

然而,总的来说,牡丹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花卉。牡丹的外形和造型非常优美动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它的花香非常浓郁,对于以前的达官贵人来说,牡丹也很受青睐。牡丹象征着财富和繁荣,其中洛阳牡丹最为著名。

梅花曾出现在许多诗歌中。自古以来,牡丹就被许多学者用来形容自己。它以霜雪为荣,其怕冷的精神也为许多人所学习。

不仅如此,牡丹花的品质也非常独特。在许多古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它的存在。因此,许多当代人也将牡丹视为国花。

国花是什么

金昌哪里好玩?金昌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是甘肃省最宜居的城市,有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本文为大家带来金昌好玩的景点排名,盘点金昌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骊靬古城、北武当山景区、金川公园、紫金花城景区、金水湖景区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金川公园

金川公园位于甘肃金昌市中心,建于1983年,占地448亩。公园总体布局以人工湖为中心,分为人工湖、观赏区、憩息游览区,儿童游戏区,生产管理区等。整体布局层次分明,园中有园。人工湖有玉液池,眉湾、丹霞湖、静泊。丹霞湖是人工湖的中心区,东、西有碧春舫和清爽轩,西北面是梅岭,北面是云雀台。三山隔湖相望。园内景致优美,山水相应成辉。形成了一个自然山水的缩影。湖岸迂回曲折,太湖石点缀岸边。湖两岸垂柳婀娜多姿,绿草茵茵。人工湖有玉液池,眉湾,丹霞湖,静泊。

2、金昌市金水湖景区

金昌东湖景区又名“金水湖”、“金水湖景观带”金水湖景区位于戈壁城市甘肃省金昌市市区东部,总占地面积约236公顷,是西北最大的人工中水蓄水景观带。景区蓄水池由五个不同面积的湖面组成,总水面面积约60公顷,总蓄水容量约230万立方米。该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中水储存、利用问题,以其蓄水池为依托建设的集休闲、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兼具储存、调蓄和景观三大功能的城市景观工程。

3、圣容寺塔

圣容寺塔是甘肃省境内保存完整的唐代佛塔建筑,位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有大小二塔,隔山谷相望。大塔平面呈方形,塔基边长10.8米,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砖塔,通高16.2米,第一层南面辟门,密檐用砖砌迭涩,挑出13层,第4、第8层挑出菱角牙子。小塔造型同大塔,通高4.9米,为实心。

4、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距县城北1公里,因清泉汇集,潭水若漫而得名。北海子正处于祁连山北麓东大河冲积扇边缘的地下水出露带,泉水汇流注入金川河。诸泉之中,以马踏泉最为著名,泉水上涌,常年不息,永昌八景中的“柳池映月”、“金水潺声”二景即在此处。 北海子公园还是古建筑群的胜地,因金川寺而获盛誉。

5、金昌紫金花城景区 

紫金花城景区,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津路西50米附近,是按照景城一体化理念打造的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景区总占地面积570.4亩,其中种植各类花卉400亩,人工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占地170亩,区内由一湖——紫焉湖、一岛——樱花岛、三园——香草花卉园、药膳花卉园、“不能忘却的记忆”年代主题园构成。

6、金昌市永昌骊靬古城景区

骊靬古城,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骊靬大道,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城墙宽10米、高5.6米,四面建四个门楼,四角建四个角楼,墙体内部为住房,区内主要有古罗马风格民居、罗马神庙、古罗马一条街、古罗马广场、贝尔尼尼广场等景点。

7、永昌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内置钟、鼓,晨钟暮鼓,声闻四达,籍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8、金昌市博物馆

金昌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00多件,主要包括以鸳鸯池彩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以永昌岩画为代表的商周文物,以青铜马、陶牛车为代表的汉代文物,以画像砖为代表的魏晋文物,以铜造像为代表的明清文物以及大量的民俗展品,特别是在沙井文化文物、镍钴工业遗产展品等方面的特色显著。

9、金昌市永昌北武当山景区

武当山又名金山、北武当山,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北海子风景区西边,也曾是明、清两朝道教、佛教文化重地,山中尤以道教建筑居多。北武当山上是北海子公园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登临山顶向南俯瞰,永昌县城犹如绿树碧水围拢起来的一颗翡翠,闪闪发光,呈金盆养鱼之势。向北远眺,龙首山峰峦多姿,气势磅礴,谷壑幽深,峭峰怪石凌空欲飞。北武当山上,自下而上点缀着一座座风姿不同,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由1100个台阶相通,那里香烟缭绕,钟磬微微;山腰,新栽种的松柏诸树,细枝嫩叶,茁长成长。

10、西大河水库

西大河水库位于永昌县城西南60公里处永昌县西部草原的大河坝滩,古称上房塞子,是一个自然生成的小盆地。水库的东北边缘,有一个天然峡口,叫两个半峡,峡口处筑起了一座长294米、高37米的水库大坝,看上去犹如一道雄伟的屏障,拦截着咆哮的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绿色的高原湖泊。

永昌县(甘肃省下辖县)详细资料大全

国花是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花卉。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国花代表一个国家的气质,人民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是国民人格美德的精华,象征着民族的团结精神,可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国家的国花应该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遗产相联系,通过一个国家的国花也能看出该国的文化底蕴及历史,国花对提升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维护国家的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均有自己的国花,每个国家的国花都含有独特和深切的寓意,这些拥有国花的国家也并非是独有和单一的,有一国数花及一花数国的状况。

世界各国的国花

1、韩国木槿花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这个花的花语非常浪漫,代表着美丽的坚持,或者是温柔的坚持,可以说这种花语也是最浪漫的,和韩国人的性格不是很像。

2、日本樱花

这个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日本人对樱花崇拜已久,日本从古代开始到现在有很多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都反映樱花的,而且人们对于樱花都非常喜爱,在日本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

3、俄罗斯向日葵

向日葵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花语是沉默的爱,爱慕,忠诚,个人觉得这种花的花语和俄国人的性格并不是很相符,但不管怎么说,在俄国大家还都是非常喜欢向日葵。

4、墨西哥仙人掌

墨西哥由于很多地方都是沙漠,所以到处都生长着仙人掌,可以说在墨西哥的国境内,仙人掌打出都是,而且用处非常多,仙人掌的花语是坚强,这种花的花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5、意大利雏菊

雏菊的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在以浪漫著称的意大利这个花语的寓意还是比较适合的,而且在近代史上意大利并不擅长打仗,这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永昌县辖6镇、4乡,共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3.53万人(2017年底),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2017年,永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6亿元,较2016年增长3.5%。2018年10月10日,甘肃省 *** 批准永昌县退出贫困县。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永昌县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甘肃省金昌市  下辖地区 :6镇、4乡 *** 驻地 :城关镇 电话区号 :0935 邮政区码 :7372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西北部 面积 :7439.27平方公里  人口 :23.53万人(2017年底)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骊靬城、钟鼓楼、圣容寺塔等 机场 :金昌机场 火车站 :金昌火车站  车牌代码 :甘C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貌,气侯,自然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人口民族,交通运输,政治体制,经济概况,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人民生活,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风俗习惯,名优特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据境内发掘的石犁和鸳鸯池、毛卜喇、水磨关、二坝、九坝、乱墩子滩、九个井等20多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大量文物考证,在距今万年前到4000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人类就在今永昌县境西大河和东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商周时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时为月氏诸族牧地。 永昌武当山 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逐走月氏,遂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兵河西,逾焉支山,击败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10年后为打通西域,隔绝南羌与匈奴,又将二郡分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县地分属武威郡和张掖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分为13州,今永昌县境先后置4县,即武威郡所属鸾鸟县,张掖郡所属番禾、骊靬、显美县。 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为番禾、显美、骊靬3县地,先分属两郡,后改属武威郡。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凉王张轨依焉支山置焉支、新鄣2县,属永宁中新置之武兴郡,番禾、显美、骊靬仍属武威郡。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晋太元十一年(386年)秦将吕光自立凉州牧,定都姑臧,称后凉。隆安元年(397年),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为南凉;同年,段业叛吕光,改元神玺,为北凉,后凉遂灭,今县地属南凉;隆安五年(401年),北凉沮渠蒙逊灭西凉和南凉,置凉、秦、沙3州,番禾属北凉番禾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领10郡,其中番禾郡领彰(鄣)、燕支(即焉支)2县。 西魏时显美属凉州,番禾郡领番禾。 骊靬城 北周时,力干(即骊靬)、鄣、燕支属凉州总管府武威郡,废显美县,其地入姑臧,番禾废郡置镇。 隋文帝开皇中期(590年左右),复置番禾县,属武威郡。大业元年(605年),将力干、鄣、燕支等县并入番禾县,仍属武威郡。 唐初仍置番禾县。咸亨元年(670年),于县置雄州。调露元年(679年)废州。天宝三年(744年),改番禾县为天宝县,景龙元年(707年)废,先天二年(713年)复置。广德二年(764年)被吐蕃所陷。咸通二年(861年),张义潮逐吐蕃,克凉州,复归唐朝。 五代十国时期,凉州属地均被吐蕃、回鹘、党项诸族占领。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归宋领地,隶西凉府。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项族李元昊攻占甘、凉2州,于景祜五年(1038年)在兴庆府(今银川)建立西夏政权,番禾置永州,属西凉府。 南宋宝庆二年亦即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出兵灭西夏,重设西凉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诸王只必贴木耳筑新城成,赐名永昌府”(《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立焉”(《元史·地理志》),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之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卫,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凉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道,永昌县属甘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全省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昌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1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 *** ,历时40多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 *** ,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 1955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属张掖专署(河西3专署合并)。 1961年又分设武威、张掖、酒泉3专署,永昌又归武威专署所辖。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80年,恢复永昌县人民 *** 。 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划属金昌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永昌县辖6镇(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4乡(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南坝乡),共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地貌 永昌县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 气侯 永昌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2000.6毫米。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已发现的矿产地60多处,主要有铁、铜、镍、铅、锌、钨、铋、磷、玛瑙、岫玉、水晶、石灰石、白云岩、石英岩、萤石、石膏、粘土、膨润土、煤、石油等17种。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矿化点32处,分属于4个矿产类型。 黑色金属类主要为铁矿,有中型铁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9处,矿石总储量2000万吨,年开采量10万吨。其中,东大山中型铁矿总储量1946万吨,Tfe品位35.6%,现已开采,为河西堡铁厂利用。 有色金属类主要有铜、镍、铅、锌、钨、铋等6种,其中巨大型铜镍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10处。金川镍矿(现属金昌市辖区)为中国特大型硫化镍矿床,仅次于加拿大国际镍公司的矿床,居世界第2位。除镍外,还有铜、钴、铂族等14种有价元素。已探明镍储量500多万吨,占全国镍储量的80%;铜储量300多万吨,仅次于江西德兴铜矿,居全国第2位;钴15万吨;铂族金属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储量的90%。矿床之大,矿体之集中,可供利用金属之多,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非金属类有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膏、粘土、膨润土等矿种。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10处。以莹石、陶土为最,莹石总储量251万吨,年开采量2万吨;陶土总储量120万吨,年开采量o.3万吨;石英砂储量2544万吨,待开发。白云岩、膨润土储量也相当可观。 可燃性矿产类有煤、石油、油气——地沥青等矿种。其中,有小型煤矿8处,矿点l处,总储量8497万吨,年开采量20万吨;油气——地沥青矿点2处。石油矿点1处,曾于50年代开采过,日产油200公升。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雪豹、藏雪鸡2种;属二类保护的有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獭、鹅喉羚、天鹅7种;属三类保护的有石豹、黄羊2种。兽类主要有老虎、黑熊、雪豹、豺、紫貂、水獭、猞猁、麝、马鹿、滩黄羊等40多种;禽类多达114种,其中猛禽类有14种,鸣禽类有45种,鹑鸡类有8种,涉禽和游禽类有14种,鸠鸽类有6种,攀禽类有4种。 植物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211.37万亩(不包括山丹马场管理的西大河林区),其中:有林地21.91万亩,疏林地0.58万亩,灌木林地170.85万亩,未成林地8.11万亩,苗圃地0.26万亩,宜林地9.66万亩,活立木蓄积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8.02%。据调查,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树种共24科、45属,约70多种。在祁连山林区形成群落的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鹃等15种;北部荒漠区形成群落的树种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枣、宁条等;绿洲栽培树种有油松、侧柏、杨树、柳、核桃、榆、沙枣、梨杏、苹果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草参、枸杞、甘草、麻黄、益母草、黄芪、大黄、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锁阳、桔梗、土茯苓、赤芍、荆芥等。其中,以麻黄、甘草为多,利用价值较高。此外,鹿茸、麝香、羚羊角等药材也比较丰富。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永昌县常住人口23.53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23%,比2016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3万人,出生率为9.6‰;死亡人口0.13万人,死亡率为5.33‰;自然增长率为4.27‰。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交通运输 2017年,永昌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187公里(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77元,新建、改建通村油路224公里。2017年末,全县注册机动车总量47600辆,其中:机车19379辆,汽车27738辆;在汽车中,公路客运车120辆,货运车3058辆,计程车593辆,小汽车23967辆。本年新增注册机动车1341辆。 政治体制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政能 常务副县长:赵光学 副县长:刘延霞、祁尚荣、耿大明、张登基、尹发武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永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6亿元,较2016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较2016年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亿元,较2016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5.06亿元,较2016年增长3.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3.7:24.7:51.6。人均GDP达到28831元(折合4270美元),较2016年增长3.9%。 2017年,永昌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6亿元,较2016年下降65.86%。共实施投资项目129项,完成投资21.26亿元,同比下降68.30%;其中:新开工项目71项;本年投产项目52项。 2017年,永昌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亿元,较2016年下降32.16%。商品房销售面积6.8万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162.13%,其中:住宅6.6万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154.21%;商品房销售额2.13亿元,较2016年增长173.43%。 2017年,永昌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5.94亿元,较2016年减少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8亿元,较2016年减少12%;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02亿元,较2016年增长8.6%。 2017年,永昌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亿元,较2016年增长1.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24亿元,较2016年增加6.54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1.57亿元,较2016年初增加2.43亿元,同比增长2.5%。 第一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7亿元,较2016年增长5.8%,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12.88亿元,较2016年增长5.28%,林业实现增加值0.14亿元,较2016年增长7.48%,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较2016年增长8.07%,渔业实现增加值0.01亿元,较2016年下降36.26%,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18亿元,较2016年增长7.14%。 2017年,永昌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5.23万亩,较2016年减少0.26万亩,同比下降0.2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05万亩,较2016年减少1.29万亩,下降1.9%;小麦播种面积31.71万亩,较2016年增加0.15万亩;大麦播种面积9.63万亩,较2016年减少1.9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7.07万亩,较2016年减少0.22万亩;薯类播种面积6.43万亩,较2016年增加0.3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7.27万亩,较2016年减少1.03万亩;药材播种面积1.59万亩,较2016年增加0.0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4.79万亩,较2016年增加0.99万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53万亩,较2016年增加1.26万亩。 2017年,永昌县新改建日光温室和塑胶拱棚600座、养殖小区10个,建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施1万平方米;发展高效节水面积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新建冷链贮藏设施9万立方米,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6家、专业合作社34家,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构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正式授牌,农产品线上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永昌胡萝卜被评为“甘肃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永昌高原夏菜远销华东、港澳和韩国、中亚等市场,永昌羊肉在京东等知名网站开店销售,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2017年,永昌县畜禽总饲养量达到221.26万头(只),较2016年增长5.07%,其中:羊饲养量112.97万只,较2016年增长2.78%;猪饲养量10.05万头,较2016年增长5.13%;牛饲养量5.01万头,较2016年增长4.49%;家禽饲养量93.08万只,较2016年增长12.93%。 2017年,永昌县完成造林面积0.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62万亩,四旁植树70万株,新育苗木150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 2017年,永昌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5.49万千瓦,较2016年减少1.26%;年机耕面积达91.3万亩,较2016年增长15.06%;机播面积79.5万亩;机收面积76.39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6.17%。 2017年,永昌县全年渔业养殖面积114亩,渔业产品592吨,与2016年持平。 第二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9亿元,较2016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较2016年增长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省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较2016年增长9.4%;县属工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较2016年下降5%。 2017年,永昌县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46亿元,较2016年减少5.7%;产销率96.3%,较2016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0.90亿元;利润总额-2.54亿元,减亏1.23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6户,较2016年减少5户,亏损面达29.6%;亏损企业亏损额4.46亿元,较2016年减少1.09亿元。 2017年,永昌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9亿元,较2016年增长0.3%。全县13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7亿元,较2016年下降4.15%;签订契约金额2.31亿元,较2016年下降2.31%;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9万平方米,较2016年减少4.79万平方米,下降46.6%;房屋竣工面积1.76万平方米,较2016年减少2.82万平方米,下降61.58%。 第三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5亿元,较2016年增长7.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较2016年增长10.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45亿元,较2016年增长2.9%。从消费形态看:全县批发业销售额23.74亿元,较2016年增长14.4%;零售业销售额32.34亿元,较2016年增长12.4%;餐饮业营业额10.59亿元,较2016年增长14.4%;住宿业营业额0.78亿元,较2016年增长16.7%。 2017年,永昌县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累计12784户,注册资金165.06亿元,分别较2016年底增长5.3%、12.79%。其中,内资企业385户,注册资金36.16亿元;私营企业1889户,注册资金91.1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970户,注册资金29.05亿元;个体工商户9540户,注册资金8.74亿元。 2017年,永昌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亿元,较2016年增长4.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017年,永昌县1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较2016年下降4.7%。 2017年,永昌县全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1个,“神秘骊靬”景区被列入全省20个大景区核心景区之一;有旅行社3家、旅行社营业部2家、星级宾馆9家、旅游商品研发企业21家,星级农家乐8家。全年接待游客222.35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22.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较2016年增长26.03%。 2017年,永昌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1亿元,较2016年增长7.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04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79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0.25万户。行动电话用户24.91万户。年末全县固定及行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6.95万户。网际网路用户达到20.77万户。全年订阅报纸107.5万份,杂志15.2万份。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7年,永昌县实施科技项目13项,科技计画项目总投资676万元,其中安排科技三项费142万元。落实科技实验示范项目18项,引进推广实用技术14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点)2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30户;组织下派科技特派员24名,举办标准化种养殖培训班10期,受训人数2000多人(次)。 2017年,永昌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较2016年增长13.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45%,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永昌县有普通中国小25所、职业中学1所。在校中小学生26269人,其中:普通高中生5877人、职业高中学生1540人,国中生7107人,小学生11745人;中国小专任教师1967人。全县现有幼稚园30所,其中:公办15所、民办15所,在园幼儿4191人。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到97.3%。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永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4座,全县数位电视入户率达到95%,乡镇、村(社区)文化服务场所实现全覆盖,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9个,市级32个,县级48个;建成县级非遗综合传习所1个、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个;“历史再现”博物馆5个。已建成“农家书屋”125个;全年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5.4万余册,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实施体育惠民工程2项,建成农民健身工程10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永昌县共有卫生机构340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所,其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3所,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686张;卫生技术人员13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2人,注册护士49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全县已建成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县111个村共有村卫生所(室)111个,标准化村卫生所101所。婴儿和5岁以下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07‰和5.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全县餐饮业《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以上。餐饮单位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30家,良好的786家,一般的128家,县城以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县城以下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9家,良好的32家,一般的0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 人民生活 2017年,永昌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54元,较2016年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234元,同比减少3.4%,恩格尔系数为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76元,较2016年增加1998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954元,较2016年减少4.1%;恩格尔系数为28.4%;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6元,较2016年增加938元,增长8.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389元,较2016年减少2.6%;恩格尔系数为27.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9.9平方米。年末在岗职工(含四上企业)1.85万人,较2016年减少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656元,较2016年增长7.4%。 社会就业 2017年,永昌县城镇新增就业6891人,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1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2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27人,城镇年末登记失业人员10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1%。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01人,输转6.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37亿元。全县“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企业6家,向社会提供众创项目10个,众创平台从业人员176人、营业收入0.7亿元、利润总额167.9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永昌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746人,参加失业保险8097人,参加工伤保险713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2494人,参保率98.85%,待遇享受31604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128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1451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594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实行统一政策,统一筹资标准,统一报销比例。 2017年,永昌县城、乡低保标准由人均每月580元提高到626元,月人均补差由377元提高到407元,年末全县城市低保对象2905户5856人,共发放低保金3804.62万元;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6184户12614人,共发放低保金5213.07万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7497元,发放优抚资金1277.04万元、残疾人补贴324.83万元。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85个,其中高标准新型互助老人幸福院29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1个,乡镇老年活动中心1个。 2017年,永昌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24元,较2016年增长11.2%,争取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83万元,县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76元,较2016年增加49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个,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17项,贫困人口由年初的262户836人减少至年末的206户650人,实现脱贫56户178人,贫困面降至0.4%。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节子舞 永昌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节子舞由4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长80厘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有“串花子”、“虎抱头”、“打四门”等套花,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相传由古时骊靬人的“鱼鳞阵”演化而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念卷念卷 念卷念卷是永昌民间的一种古老民俗文艺形式。由佛教“变文”演化而来,属于讲唱文学。文体为韵散夹杂,讲时用散文,唱时用韵文。自宋代兴起,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社火 社火在民间广为流传。永昌清河地区的社火有太平鼓,西河地区的有打节子、竹马子,城郊一带为龙灯和小曲子,各社火都串有舞狮、旱船、舞龙、舞熊、坐唱等。 风俗习惯 饮食:永昌民间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黄、小米次之。有时亦吃“拌面汤”、“杂面搅团”、“珍子稠饭”。 婚姻嫁娶:永昌汉族民众,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个别娶妾的。明清以来,基本上沿用宋代“朱礼”婚俗,直至民国时期,没有大的改变。男女15岁左右,开始议婚订婚,17、18岁即可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的婚姻制度。 庙会:永昌传统的庙会甚多,一年就有30多次。较大的如农历正月十六日的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的孩母山庙会;三月“清明”的城隍会;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庙会;农历四月初的孩母山庙会;农历四月八的北海子金川大寺的浴佛会;农历五月初五的北五当山庙会等。保留下来的只有“四月八“北海子庙会。 名优特产 永昌县特产有:虹鳟鱼、发菜、蘑菇、甜菜、麻黄、胡萝卜、啤酒大麦、长寿面(灰面)、皇参、羊肉垫巻子等。 名胜古迹 骊靬城 骊靬城位于永昌县城南10公里的折兰寨(今骊靬干村),现存故骊靬城遗址、驻军营盘、风燧、古战场、炒铁台、骊靬亭以及拟建的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骊靬风情娱乐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已成为河西走廊具有魅力的经典旅游线。 长城 横贯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全长约120公里。永昌县境内的古汉、明长城,1981年被甘肃省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永昌县城中心。明朝万年十四年(公元1586年)建成。楼体三檐二层,塔式宝顶,通高24 5米。楼体四周悬有名家书写匾额12块,楼上置大鼓巨钟,以"晨钟楼鼓"激励永昌人民。钟鼓楼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属省级文保单位。 金川峡水库 金川峡水库位于永昌县县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峡谷中,库容面积6500万立方米。 圣容寺塔 圣容寺塔座落于金川西村的一山岗上,塔因寺而名,建于唐代。其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仿,是河西现存的最早的古塔建筑。高16.2米,为七级方形,空心砖结构,内有壁画及文字题记,隔御山峡河谷对面山崖上有一方形七级砖塔,高4.9米,外形与大塔相似,均属唐代建筑。其次,御山峡谷还有西夏六体文石刻,花大门石刻,北山岩画,高昌王墓等旅游景点。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寺 北海子公园 北海子公园位于永昌县县城北1里许,始建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现存古建筑20多个,主体有明、清建筑金川寺塔、五佛寺、洁音殿、湖心亭、雷台、药王洞、火神宫等,以及现代建筑腾飞塔、一宇观、人工湖、游泳池、旱冰场、儿童游乐园、鹿鸣园、骊 亭、马踏泉亭等。 著名人物 马三立(1914~2003),男,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 *** 党员,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永昌名人马三立 胡执礼(1539-1589),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人,祖籍兰州。前后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万历十七年(1589),卒于就邸。

以上就是关于永昌的风俗习惯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