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印象:石林风情

   2023-02-24 16:02:29 网络410
核心提示:云南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1978年解禁的一部文革之前拍摄的歌舞片《阿诗玛》,使撒尼姑娘阿诗玛和阿黑哥的爱情故事名扬天下,而这个民间传说的发生地“石林”,成了广大影迷的朝圣地,也成为昆明乃至云南 旅游 的一个标志。 石林位于昆明以东80

云南印象:石林风情

云南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1978年解禁的一部文革之前拍摄的歌舞片《阿诗玛》,使撒尼姑娘阿诗玛和阿黑哥的爱情故事名扬天下,而这个民间传说的发生地“石林”,成了广大影迷的朝圣地,也成为昆明乃至云南 旅游 的一个标志。

石林位于昆明以东80余公里,交通往来方便,既有高速公路又有铁路通达,终日游人络绎不绝,是昆明周边最知名的 旅游 景点。

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2.7亿年前,景区面积大约350平方公里,境内奇石、湖泊、瀑布、溪流、溶洞纵横遍布,风景美不胜收。

石林是一个气候四季温暖如春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为16 C,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古代先民居住于此。景区南部的谷底山崖上可以见到古人留下的岩画,留下先人活动的痕迹。

由于年代久远和风雨的侵蚀,岩画已经漫涣不清,山崖上依稀可见暗红色的图案标记。

早在明万历年间,路南某位知州曾经在一处石洞处树碑题字,赞赏此地之风景。如今在石壁上,常能见到不知何人勒石凿字留下的痕迹。

而且还有附上的英文翻译,意思虽然正确,但读起来不像是文人望景兴叹,而更像是公园设置的警示标志。

石林被辟为景点是很早的事情,早在民国时期的1931年,已被辟为“石林风景名胜区”,由政府设立机构予以保护和管理。

中国文化里有一种独特的赏石文化,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亦或皇室贵胄都对奇形怪状的石头非常痴迷。

这种奇怪的恋石癖大约可以一直追溯到夏商周以前,据说《山海经》中已经有皇帝乃我国“首用玉者”的记载。

玉毕竟是比较稀有的石头,有人考证说,古籍《说文》中即有:“玉,石之美者“的字样。既然玉石难求,便退而求其次,于是各种奇石、怪石便油然而生。

石林有一处景点出售貌似五花肉的奇石,标价不菲,远超过市面上的猪肉。据说类似的东西故宫博物院里都有收藏,中国人喜欢具形的事物,甚至连文字都是象形的。这种东西储存起来,不知是否可以在饥荒的年代应付不时之需?

唐宋以来的文学艺术,吟诗绘画除了梅、兰、竹、菊之外,最多的大约就是寄情于山水。文人求仕不成,又不愿意同流合污,便退居荒野以遁。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干系,形成于隋唐之际,自宋至明、清已经形成一整套范式,内中的构图和表现形式大多可以从石林这里找到依据。

隐匿山林,寄望山水都是中国士大夫一族的终极追求,而嶙峋怪石构成的“山水画”又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居山间茅屋、食粗茶淡饭,谓之为雅,成为上流 社会 崇尚的 时尚 。

那些无法舍弃优渥物质生活的商贾巨富、达官贵人,便采天下奇形怪状的石头装点宅院来附庸风雅。

这一 时尚 从士大夫阶层流行的“山水画”延伸到市井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苏州园林”。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结合养蚕缫丝、织锦刺绣,江浙富户人家用积累起来的财富打造精美的私家宅院,一定离不开在园林中装点奇石。

这种古怪的嗜好发展到极端和痴迷的,当属宋朝徽宗皇帝的“花石纲”,使他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皇上赵佶命宰相蔡京抓总成立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二局专责查封、收缴江南民间收藏的奇花异石并陆路、水路运往东京汴梁,修建皇家园林“艮岳”。

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前有一巨石,乾隆题字“青芝岫“。此石来自北京远郊的房山深山,据说万历年间一位名为米万钟的官员爱石成癖,在北京海淀建“勺院”陈列奇石,为了将此石运往海淀,米耗费巨资筑路、凿井,冬季泼水结冰雇人拖曳,待到良乡时已财力耗尽,遂弃置路边。两百年后,乾隆皇帝接盘,拨款命人将其运至新建的颐和园,后人称此石为“败家石”。

经地质学家考证,石林原本由海底沉积物形成数百米的石灰岩,随着太平洋板块挤压大陆板块导致地面抬升浮出海面,加之近三亿年的火山烘烤,湖水浸泡、风雨侵蚀,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石林内部有水塘、暗河、涌泉和瀑布,溶解和侵蚀仍在持续地作用、改变着地貌景观。

石林的成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地壳变动挤压、风雨侵蚀,也有生物作用、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

石林里随处可见风雨侵蚀后在岩石上形成的凹罅和孔洞。

仔细观察山间的怪石,还可以见到巨大的石块基座已被侵蚀一空,但仍可凭借一个支点保持着平衡。

有些石峰已经断裂崩塌。

山间步道上随处可见架空的石块高悬头顶,从下面穿行不禁捏着一把汗。

一个 旅游 团经过时,听到导游对游客说石林近些年变化得很快,许多漂亮的景点已经消失,同时又冒出一些新的景点。

许多新的石块像是竹笋一样从土中钻出来,被称为石笋。碳酸盐在水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速度会很快的,有一种说法,如果空气污染持续下去,再过几百年,石林将会彻底消失了,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

石林地区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即已设县统辖,至1998年才从“路南”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支系繁多,居住在石林的彝族称为撒尼人,有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

最有名的文学艺术作品当属“阿诗玛”,此为撒尼民族口耳相传的长篇史诗,可以在祭祀、婚嫁、丧礼和日常生活中吟唱,很像是欧洲人的《荷马史诗》。

《阿诗玛》的民间流传版本很多,阿诗玛、阿黑哥与热布巴拉、其子阿支的关系有不同说法。1964年摄制的电影主要依照的是云南大学校长、文学家李广田先生提议的版本,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情节类似于延安时代的《白毛女》。

电影《阿诗玛》的重头戏是抢婚,土司热布巴拉命家丁将阿诗玛掠走,阿黑知道后沿着山间小径,策马扬鞭星夜兼程赶去解救被囚禁中的阿诗玛。

电影《阿诗玛》以悲剧结尾,热布巴拉敌不过神勇无比的阿黑哥,只得放走他们,然后命人偷偷凿开山洞,放洪水淹没石林山区,将阿诗玛活活淹死。

阿诗玛死后化作石林中的一处石崖,永远陪伴自己的乡民。阿诗玛成为山神,人们只要对着石崖呼喊,就能听到她的回声,这座黢黑的石崖如今是石林最吸引游客的景点。

阿诗玛的结局是悲伤的,与《阿诗玛》电影相关的人与事同样也是悲惨的。电影杀青后被批为宣扬爱情至上的大毒草锁入了仓库,直到1979年才重见天日,阿诗玛的扮演者杨丽坤被打成“反革命”,折磨得精神失常,从此自银幕消失。

文学顾问李广田文革中被批斗、殴打,直到某天夜里被人发现死于昆明郊外的莲花池湖内,“头部被击伤,满脸是血,脖子上有绳索的痕迹,腹中无水……,待人发现时,他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几小时,死而不倒!”

剧组的其他人员也是难逃厄运,配唱的歌唱家杜丽华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导演刘琼进了干校,作曲罗宗贤在激烈的批判声中辞世,终年只有45岁。

阿诗玛如今已成了云南的知名品牌,由石林县 旅游 局独家持有,创造了难以想象的经济价值。

人世间总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已被人们完全淡漠,甚至不愿启齿。就像眼下的石林,过不了多久也许又是沧海桑田,谁知道呢?

景区交通:自昆明南站乘高铁到“石林站”下车,车站广场有直达景区的巴士。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

(一):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形成于南宋时期的旧西湖十景,各景点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则位于西湖上。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苏堤的特点是一柳三桃,飞柳熏风,柳绿桃红。

南乡子·苏堤春晓

--扬眉

三月好阳光,

春意苏堤细柳黄,

红映桃花垂发鬓,

留香、

来鉴西子潋滟光。

漫步六桥长,

沐浴熏风淡淡凉,

遥望南屏托宝塔

佛祥、

照我心中日月长。

2、曲苑风荷: 

曲苑风荷景色,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宜。

南乡子·曲苑风荷

--扬眉

一鉴宝镜明,

九曲回桥嵌玉瓶,

落叶松生新绿叶,

婷婷,

曲苑风荷舞太平。

大宋有遗风,

水榭楼台恋晚情,

元月曾经千顷泪,

叮咛,

好水还需少保情。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这里泛舟夜湖,舟中赏月。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是观赏月色的品茗香茶的好地方。

南乡子·平湖秋月

--扬眉

十月桂花稠,

一水凝香数绿洲,

几度南屏钟送晚,

轻悠,

秋月平湖锦带舟。

独自莫凭楼,

遥望家乡泪眼流,

那水那山尤是好,

乡愁,

何日重瞥倩女眸。

4、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这时候,站在宝石山向断桥方向望去,低矮的桥面在漫天的瑞雪里似乎已经断掉,景韵非常幽深。

南乡子·断桥残雪

--扬眉

葛岭不遮寒,

风朔西子五水湾,

洒下飞琼千万朵,

阑珊,

天地无瑕裹素绢。

桥断雪残烟,

油伞飘忽锦带峦,

是那素珍千万里,

寻仙,

就在桥头望眼穿。

5、柳浪闻莺: 

在钱王祠一带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

南乡子·柳浪闻莺

--扬眉

柳浪早闻莺,

湖水轻柔旭日平,

绿发横斜堤岸上,

轻盈,

洗去依稀梦五更。

浩瀚古祠风,

遗惠钱塘百业兴,

镌刻青石铭后世,

叮咛,

国泰民安是挚情。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有诗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南乡子·花港观鱼

--扬眉

烟锁映波桥,

雾漫双堤水榭牢,

西里湖边三月柳,

垂绦,

一树樱花分外娇。

鱼水乐逍遥,

钟晚南屏水上高,

三注心香燃暮鼓,

轻敲,

了断尘缘入六潮。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山巅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南乡子·雷峰夕照

--扬眉

日落北禅踪,

印月书缘万岭松,

天地霞光夕照里,

雷峰,

宝塔巍峨细柳中。

疾苦世间情,

来此都能了化清,

普渡慈航留影月,

心明,

一注高香万古擎。

8、双峰插云: 

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乡子·双峰插云

--扬眉

笔墨墨江南,

天目张开两臂宽,

揽起西湖悠绿水,

千年,

歌舞升平世代欢。

湖水起轻烟,

送上云霞玉带缠,

暮鼓晨钟灵隐寺

钟传,

下界黎民百姓安。

9、南屏晚钟: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后周显得元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佛寺群落,晨钟暮鼓。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南乡子·南屏晚钟

--扬眉

晓月映杭城,

桂木香馨撞晚钟,

湖水清幽残照里,

心声,

跌荡千窟葛岭鸣。

无限好风情,

佛国江南万寺宗,

了却繁杂荣辱事,

听风,

絮絮禅音涧谷凝。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明万历年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南乡子.三潭印月

-扬眉

明月照三潭,

石塔升晖倩影珊,

画坊犹歌秋水上

人欢,

不解良宵醉梦寒。

田字写心田,

九曲回桥了远山,

宝塔光辉来照耀,

心恬,

漫步瀛洲嗅玉兰。

云南石林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1

设计意图: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石头来做绘画材料为主,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讲,石头虽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但对于在石头上绘画,孩子们还是感到新奇。这些石头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了自然,发现了自然。并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做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石头画,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绘画装饰,让幼儿体验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活动内容:石头画——奇妙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图案,并能大胆用色。

2.体验在石头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图片、石头房图片、石头作品、涂好底色的鹅卵石、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敲一敲

师:“今天,我带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猜一猜,你们想不想玩呀?”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老师轻轻敲一敲石头)

2、猜一猜

师:“原来呀,刚才的声音是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有关石头的图片。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石头,许多大的石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名胜,吸引许多游客来观赏,小一点的石头,可以盖牢固又漂亮的石头房,而小小的鹅卵石除了铺成小路,还可以做什么呢?

三、石头变魔法

1、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法,你们想看一看吗?”

2、出示小鱼图片

师:“老师先问问你们见过小鱼吗?”“在哪里见过呢?”“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鱼图片)“那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变得魔术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吧!”

3、老师示范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一想你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小鱼。然后用黑色的彩笔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小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色的笔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看,老师的小鱼变好啦,好看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四、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小朋友面前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呢?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色笔在石头上画出小鱼身上的线条、图案,彩色笔涂色;

2、保持石头画面干净;

3、小手脏了用湿纸巾擦。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幼儿进行石头创作,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七、石头小鱼大展览

展示孩子创作的作品,让小画家和大家说一说,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画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2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画。

2、能利用石头进行绘画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重难点:

重点 :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 :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丙烯颜料、铅笔、勾线笔、毛笔、水桶、纸盘。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小朋友们,今天呀,霍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看,是什么?(石头)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小朋友说出石头有这么多用途,石头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欣赏石头画。PPT出示石头范画,欣赏、交流,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三、石头画创作。

师: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现在,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动起手来吧!

(一)认识所需材料

(二)清洗石头、(捡来的石头,首先要把它清洗干净)

(三)上底色。(为了使石头更容易上色,我们用白色颜料给它上个底色)

(四)创作、勾画轮廓。(根据石头的.样子进行想象创作,老师选择一颗圆石头,就用它来画七星瓢虫吧。先用铅笔勾画出七星瓢虫的轮廓,画出头部、身体、眼睛、嘴巴,再画出瓢虫身上的圆点。如果有错误,可以用橡皮擦进行修改;然后用勾线笔蘸黑色颜料再描一遍。)

(五)涂色。(我们用黑色涂出头部,红色涂出身体、白色涂出眼睛、嘴巴。最后用黑色涂出身上的斑点。)

四、小结:

师:可爱的七星瓢虫画好啦!漂亮吗?请小朋友也来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先观察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在上面描绘出自己想象的样子。孩子们,动手画起来吧!

五、幼儿自由创作。

反思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子扬小朋友用石头画了一个七星瓢虫;舒童小朋友利用石头的样子画了一个娃娃。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转岗教师,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习,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近孩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石头画》4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颜料、毛笔、水桶、纸盘、双面胶、塑料垫板。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CD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交流讨论师: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石头)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小朋友说出石头有这么多用途,石头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示范欣赏提出要求

1.出示石头范画,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2.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师:有些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有些石头画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组合粘贴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换颜色时一定要把笔在水桶里涮干净,涮笔时要轻轻的,不要甩到别人的身上,把毛笔头上的水在桶边挡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净。再蘸上颜料画上漂亮的图案,如果有颜色碰到手上要用湿毛巾及时擦手。将石头放到盘子里,添画上漂亮的的花边,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头画,请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石头画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启发引导,拓展想象

1.交流、想象。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石头画?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造型,说给同伴听一听。

2.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师:石头王国要举办一个"石头创意展"需要许多奇特的石头画作品,小朋友们都是小小艺术家,快来大显身手吧。

百度百科搜索昆明石林

2亿7千万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余平方公里的石头“森林”,是石头铸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云南石林喀斯特无论是类型分布的多样性、溶岩发育的独特性、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岩石机理的美学性还是人文风情的融合性、入内观赏的通达性等等方面,在世界同类型喀斯特地区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区域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叠覆盖演化成的地质地貌,更是世界罕见。

地质科学曾将他命名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并说这是三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足迹。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石林中,云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久远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石林,山石冠天下。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石林,风情醉国人。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

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

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的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

石林风景区旧时一直被称作“李子箐”石林,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内,由大石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五个片区组成。以往人们常说云南石林、路南石林指的就是这一带。

旖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相辉映,构成了石林这道神奇的风景线。这块神秘的土地也因此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大石林

大石林

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 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人们行走在峰林间,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番天地。

小石林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

与密集的大石林相比,邻近的小石林(阿诗玛景区)便显得疏朗、清雅。 宽厚墩实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将小石林(阿诗玛景区)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阿诗玛景区)里最有名气的景点

阿诗玛像

当数“阿诗玛”,当夜幕降临,彩灯映照,更是五彩斑斓,妩媚动人。

步哨山

这里散落了许多造型怪趣的石峰,在整个石林风景区里地势最高。

李子园箐

李子园箐在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去夺石林之高峻,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身处其间,感受与大、小石林截然不同。在环林路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据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属原始宗教内容,与广西左江崖画的人物极为相似。也许,这是远古彝人留给我们的言语吧!

万年灵芝

紧邻李子园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顶上有一座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因而得名。夕阳西下,立于灵芝山顶,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惬意之感。

景区信息:

门票:170元(石林主景区)

荣誉:国家AAAAA级旅游区(点)

昆明石林火把节

昆明石林火把节

每年农历6月24是撒尼人的传统火把节,在昆明石林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摔跤、歌舞活动来庆祝,节日的人们身着盛装,四面八方云集到约定的会场,开始庆祝节日,在掀天鼓乐声中,人们欢欣歌舞,不分男女老少,尽情享受。开幕式结束,随后举行斗牛,摔跤等竞技活动,场面十分热烈,紧张,刺激,一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火热场面,巍为壮观。入夜,人们燃起篝火,点起火把,火把随人流形成股股火龙,恰似繁星坠落大地,在昆明石林景区,每年火把节人们都围着篝火纵情歌舞,通宵达旦。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7日下午14:16,新西兰当地时间下午18:16点,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项目,石林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我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第34个世界遗产,云南第3个、昆明第1个世界遗产。

2006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名申报包括云南石林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为世界自然遗产。对于中国云南昆明石林最终获此殊荣,大会指定评审权威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其评价是:石林喀斯特的两个核心区包含了以具有深而尖锐溶痕的高大石灰岩剑状石柱和石峰为特征的“石林”喀斯特景观的范例,它们被挑选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所发现的各种石林地貌的经典样板。石林县的石林表明了这些跨越2亿7千万年的喀斯特地貌演变的事件性特征。……云南石林是世界上石林地貌的最好范例,是这类(喀斯特)特征的模式地,由于有着最长的地貌演化历史而与众不同。云南石林也是中国南方这种地貌的最好范例。

编辑本段

石林景点

黑松岩

因俯视时象一片苍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有些人说“黑”在彝族语中称“乃古”,这种说法不妥!彝族有众多支系,各支系有不同的语言,这里的“乃古”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语言,意为“黑”。飞龙瀑 垂直落差达90余米,宽54米,雨季最大幅宽60余米。是珠江水系中落差最大、气势最壮观的瀑布,被誉为“珠江第一瀑”。

月湖

月湖 海拔1906米,宽1500米,平均深18米,是石林高原断陷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泊。

圭山森林公园

圭山森林公园 山峦形若大海龟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龟山”,后改译音为“老圭山”。

长湖

长湖 阿诗玛的故乡,位于海拔1907米的群山之中,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

以上就是关于云南印象:石林风情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