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周

   2023-04-23 08:04:53 网络590
核心提示:一、问卷调查 很多企业都喜欢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但当收集到用户反馈的需求,企业根据反馈做出调整,新产品却不受欢迎时,企业也就纳闷了。会觉得用户太”善变“。 比如知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家都知道,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极其

第16周

一、问卷调查

很多企业都喜欢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但当收集到用户反馈的需求,企业根据反馈做出调整,新产品却不受欢迎时,企业也就纳闷了。会觉得用户太”善变“。

比如知名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家都知道,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极其相似。1982年,可口可乐为了应对百事可乐的挑战,计划调整口味。于是做了一份关于用户们想试下新的更柔和的饮料吗?大部分的人都同意说愿意尝试新口味。但是当可口可乐将老配方调整成新配方面向用户时,几乎所有的用户都不接受新口味。可口可乐因此损失400万,2个月后,不得已换回了老配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设置的问题和用户不匹配。参与调查的用户和产品定位的目标用户不一定匹配。这种不匹配产生的调查结果将不具有指导作用。

2.调查的样本数量太小。关于调查样本数量的确定可以自行百度,这个与行业,预算等都有关系。

3.参与者随意选择答案,很多时候只是凭感觉选了自己喜欢的答案。

如何解决这三大问题呢?

1.扩大目标样本的概率

为了扩大找到目标样本的概率,需要考究以往用户的特点,从而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

2.题目设置需要精确并重复

所谓精确是指避免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重复是指问卷中关于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方式的问题,检验用户是否在瞎答题。比如调查用户的口味,问题1:喜欢吃辣的吗? 问题2:喜欢吃火锅吗? 如果第一个问题是否 第二个问题是是 那么用户的答案自身就是矛盾的。

3.面对面沟通调研的注意事项

调研时机,调查着装,调查对象,调研方式等等的选择。

4.注意逻辑性

解读调查结果时注意理清相关属性的逻辑关系。

二、用户访谈

大部分用户似乎无法区分事实和观点,往往在事实和观点不符合时,用户们会选择观点。毕竟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渴望。

比如:你问我平常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会说旅游。虽然“事实”是,作为加班狗,我一年也旅游不了几次,但这不妨碍最爱旅游是我的“观点”。

再比如麦当劳的例子:

为了提高奶昔销量,麦当劳专门做了“问卷调查”,询问用户“要怎样改进奶昔,您才会买更多呢?再多点巧克力吗?”这类问题。

奇怪的是,根据这些反馈,奶昔确实越做越好,但销量并没增加。于是,他们请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畅销书《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克莱顿派人在麦当劳里观察了一整天,发现40%的奶昔,都是早上被买走的。奇怪,早上不是应该吃汉堡吗?他做了“用户访谈”才知道,很多顾客早上开车上班,路上很无聊,想找点东西吃。奶昔很稠、能喝很久,有吸管、可以放在汽车杯架上,还不会弄脏衣服,是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麦当劳把奶昔做得更稠了,把奶昔机搬到柜台前,让顾客刷卡自取。最后,奶昔的销量大大提高。

如何设计用户访谈才能找到真正的需求呢?三类问题帮助你了解用户的做法

1.用户遇到什么问题了?

这里可以用5个为什么的提问方法来找到用户实际想解决的问题。

2.用户现在如何解决的?

请用户阐述他的具体解决方法,以及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从细节中找到可以改进的方向。

3.用户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更优方法是什么?

用户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可能暂时不能实现,但是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灵感。

三、可用性测试

所谓可用性是指用户从拿到产品到使用产品这个路径的长短,也就是产品的使用难度。比如,当你拿到一个产品还需要研读产品说明书,发现看了说明书也不知道怎么用,这个产品可用性就很低。

可用性测试是指找一些代表性用户来试用产品,完成产品使用的通用任务或者说产品的主要功能操作,从而找到产品使用问题并解决,提高产品可用性。可用性测试是在正式发布产品,用户大规模使用前,最后一道验证需求的防线。

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呢?

1.找到有代表性用户

找到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他们是对可用性测试产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是指使用原产品时间长,熟悉你的产品功能的人。数量一般定在5-8个人即可。

2.设计典型测试任务

设计产品主要功能测试任务:

1).任务不能太多,但必须是新版本的重要功能且容易出现问题的任务。

2).任务必须是用户会遇到的问题场景。

3.忠于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测试中不要试图教用户如何使用,而是请用户体验你的产品。条件允许的话用摄像头记录下用户整个体验过程,使用了哪些功能,遇到的问题,过程中用户的表情等真实反应。

4.收集测试结果,解决问题。

趁热打铁,解决测试中用户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将用户行为的隐形特性显性化,或者说数据分析就是从用户消费痕迹倒推出用户行为,然后把一切用户的秘密都告诉你。很多时候,用户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表达的都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真正需要的,但用户行为所遗留下的数据却是很诚实的。

比如有个人想在淘宝卖些新奇的东西,比如非洲的木雕,斯里兰卡的手工茶叶,马来西亚的锡器。中国专柜卖1000-2000元的东西,他卖700-800,一半左右价格。他觉得,识货的人一定非常喜欢,但他的生意却不温不火,怎么办?

后来这个人购买了一份淘宝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报告,仔细学习。其中一个数据,如雷电一样击中了他。淘宝上,用户购买最多的商品,集中在100-200元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啊?原来,这是因为在网上买东西,大家终究有点不放心。万一是假货呢?万一不喜欢呢?虽然店家号称7天包退,你也可以投诉,但毕竟麻烦。拿2000元冒风险,有点慌。100-200元就不同了。就算店家真不退,虽然心疼,但还能接受,200元,是互联网时代“零钱”这个心理账户的上限。

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把自己定位为“200元以内却特别高端的物品”。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数据分析三大要点

1.分析搜索数据

用户有需求但是找不到对应的产品满足需求时,第一时间会去搜索平台找答案。分析搜索数据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

百度有个“百度指数”,专门对用户搜索的关键字,做数据统计。比如,你输入“蛋糕”,可以看到搜索“蛋糕”的用户,很多还同时搜索了“星座”,和“烤箱、做法”等等。

有这些数据,就可以分析需求了。既然很多人喜欢星座蛋糕,那就专门做一些12星座主题的蛋糕;既然不少人喜欢自己做,那就做一些蛋糕胚子,让妈妈们享受给孩子亲自做蛋糕的乐趣。

2.分析统计数据

找到用户的需求后,需求量大小就得通过统计数据来获取了。很多行业分析报告,比如易观国际,艾瑞传媒,都提供不同维度的行业数据。

比如,几乎每个人对买房都有需求。但房地产商,该在哪些城市重金拿地,哪些城市逐渐退出呢?很多房地产商会看一个数据:城市的人口流入流出比。人口流入持续大于流出的,这个城市的购房需求在累积,应该投资;反之则在减少,应该谨慎。

3.分析行为数据

分析用户的行为,包括购买平台,购买时间,购买金额等。

有限的研发经费,是投资买域名,开发PC网站,还是做基于H5页面的手机应用呢?这时,你就要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了。

很多人都知道,2017年天猫双11的交易额达到了1682亿,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在屏幕上这个惊人的数字右下角,有个小小的,同样惊人的数字,叫无线成交占比。这个数字在2014是45%,2015年68%,2016年82%,2017年达到了90%。

也就是说,90%用户的行为,已经移到了手机上。根据对这个行为数据的分析,你的决定应该很明显了吧。

场景:

最近拆书帮两位大神都分别开设了目标管理和理财的小密圈,可是在完成对自己原有粉丝的第一次转化之后,大神的小密圈并没有增加,究竟是产品设计给客户的体验感不强所以没有形成口碑效应还是营销不够?

小蜜圈人数没有增加,主要是原有用户没有形成口碑传播(前提是基本上没有使用营销手段),其实是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开发产品,而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再设计产品,逻辑是颠倒的。运用本周所学,挖掘小密圈用户需求。

一、问卷调查

1.扩大目标样本的概率

为了扩大找到目标样本的概率,需要考究以往用户的特点,从而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

两位IP的小蜜圈人员大多是拆书帮引流而来,很多是基于对两位IP的信任加入小蜜圈。可以将小密圈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目的的,另一类是没有太强目的性,觉得增加一个学习项目总是没有害处的吧(比如是说我自己)。

2.题目设置需要精确并重复

所谓精确是指避免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重复是指问卷中关于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方式的问题,检验用户是否在瞎答题。比如调查用户的口味,问题1:喜欢吃辣的吗? 问题2:喜欢吃火锅吗? 如果第一个问题是否 第二个问题是是 那么用户的答案自身就是矛盾的。

在问卷的开头 中间 结尾针对一个类别问题设置三个不同的问题,检验参与者是否随意答题。比如:你加入小蜜圈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吗? 加入小蜜圈的目标是什么? 你期待小密圈给你带来什么?

3.面对面沟通调研的注意事项

调研时机,调查着装,调查对象,调研方式等等的选择。

因为目前小密圈人数较少,采用面对面调研的形式可以更精准地收集小密圈人员的反馈。

4.注意逻辑性

解读调查结果时注意理清相关属性的逻辑关系。

二、用户访谈

1.用户遇到什么问题了?

这里可以用5个为什么的提问方法来找到用户实际想解决的问题。

用5w的提问询问用户,找到用户购买产品的动机。

比如舵主的小密圈举例

为什么加入?-因为想学习个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为什么想学这些?-因为想掌控自己的生活,摆脱瞎忙。 

为什么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因为想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什么想实现目标?-因为想事业有成

为什么想事业有成?-因为想享受高品质生活

这个例子发现有些用户的初衷其实是想享受生活,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加入小密圈是实现这个目的方式吗?

2.用户现在如何解决的?

请用户阐述他的具体解决方法,以及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从细节中找到可以改进的方向。

询问小密圈人员上完目前已有课程后的具体收获和改变,这个改变是他想要的吗?

3.用户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更优方法是什么?

用户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可能暂时不能实现,但是可以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灵感。

询问小密圈人员对目前课程的建议以及自己想要的课程。

三、可用性测试

1.找到有代表性用户

找到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他们是对可用性测试产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具有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是指使用原产品时间长,熟悉你的产品功能的人。数量一般定在5-8个人即可。

因为前期都是两位IP手把手教,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新加入人员如何跟上进度的路径图。

2.设计典型测试任务

设计产品主要功能测试任务:

1).任务不能太多,但必须是新版本的重要功能且容易出现问题的任务。

2).任务必须是用户会遇到的问题场景。

路径图中每个环节设置一个任务。比如今天课程内容是**软件的使用,布置一个可以让大家拉通练习使用的任务。

3.忠于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测试中不要试图教用户如何使用,而是请用户体验你的产品。条件允许的话用摄像头记录下用户整个体验过程,使用了哪些功能,遇到的问题,过程中用户的表情等真实反应。

空杯心态,收集用户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的感受。比如制定月计划时,有效时间不够用,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4.收集测试结果,解决问题。

趁热打铁,解决测试中用户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问题。

提供备选方案,解决新加入人员问题,有可能的话安抚情绪。

四、数据分析

1.分析搜索数据

用户有需求但是找不到对应的产品满足需求时,第一时间会去搜索平台找答案。分析搜索数据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

当用户需要学习某个主题课程(比如个人管理 区块链)时,会去哪里搜索呢?(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其中他最看中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地理因素?时间因素?学费等。

这涉及到用户找到小密圈的渠道。目前两个小密圈主要都是通过社群进行传播,那么已有的用户特别是忠实用户可以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比如每次活动请大家将成果呈现在各大写文章的平台。

2.分析统计数据

找到用户的需求后,需求量大小就得通过统计数据来获取了。

当想要推出一个产品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认可度,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比如免费的共读活动,问卷调查最后放上定金,愿意交定金的就是真实的需求。

3.分析行为数据

分析用户的行为,包括购买平台,购买时间,购买金额等。

用户愿意花多少精力财力在小密圈活动上。

通过以上四种方式,找到用户对小密圈的真正需求,也就是小密圈能够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

我接到了光大银行客服的“诈骗”电话

我是一个内敛的人,

像我这样的人,

是做不了微商的…

因为还未开始做,

我就要不好意思了。。

可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吧。

掌握了一些知识,懂一些互联网,发现了很多机遇,但好像都不适合自己的性格。

无法奔放的无所顾忌的去推销自我,再加之生活还算幸福美满,没有需要逼迫自己必须为之的动力,所以,我一直都是那个按部就班的我。

发现知识星球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大概是2017年三四月份,

那会这个app的原名叫做“小密圈”,

我对这个圈子的第一印象就是和朋友圈好像啊,只不过把朋友圈细分了,大家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去找到自己的那个小团体,

比如你钻研互联网,你可以找到小道消息冯大辉创立的圈子,把相同爱好目标的人聚合在一起,

你喜欢美食做饭,就可以去美食圈,

喜欢摄影,就可以去摄影圈。

比起朋友圈,自己好友里加了同事、领导、同学、亲戚朋友长辈,这种兴趣类的小圈子,发圈时会少很多顾忌顾虑,且能找到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

加入小密圈体验了一阵子以后,

2017年6月6号,

我决定自己也创立个圈子,

当时也没想好做什么,

只是自己是个仪式感比较强的人,

觉得6月6号日子不错,

感觉是个黄道吉日,需要做点什么。

我分析了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美食、摄影、旅游、学习、购物、理财等都还有些心得。

刚好当时在知乎答题,有个过千赞的回答,是CPA考试方面的,考注册会计师是若干年前的事,考完后我就把考试扔一边啦,答题带来的快乐,让我找到了点平淡之外的精神追求。

我考虑到考CPA之路是非常孤单的,有些压力是家人朋友难以理解的,因感觉自己当年考试时就特别欠缺这种人文关怀,所以我创立了个CPA备考的圈子。

微信、微博、QQ等渠道一天左右时间拉了700左右人,大多都是看过我写的经验帖,对我有所信任的朋友,

半个月左右时间,拉了两三千人。

有了规模之后,我就停止了拉人工作,

把时间用在了社群维护上。

初期社群是个空白,需要自己填充一些想法和框架,那段时间我把满腔热情都扑在了上面,收获也是让人欣慰的,圈子虽然不大,但很暖。

这期间,2017年8月份左右,

小密圈app因一些原因做了关闭调整,

重新归来时,改名叫“知识星球”

我也遇到了一点小状况,可以说是让我个人非常伤心的小事,我暂时关闭了我自己圈子的入口,打算心情好点再调整开放,

结果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的改动,正好碰上了app的规则改动,我所建立的圈子从一个免费圈成为了一个付费圈,且无法改回…

当时也没有太多概念,

只是觉得性质改了,既然没法按照自己之前的路子,免费的做大做强了,那就接受这个事实,更努力一点,更负责任一些,也没想过会有人付费加入~

目前时隔一年半,我依然记得第一个付费加入的同学,她主动跟我微信聊,问我圈子里有什么,我跟她发了些截图,她没有多问多说,就付费加入啦。

再然后小密圈的官方运营人员加入了我创立的圈子,据说是因为在后台好奇我们的活跃度,所以加进来一探究竟。进来之后,也被我们默默的温暖到了,她跟我说,从未想过在这个细分领域内有这么多积极努力的人,她鼓励我好好经营。

再之后我迎来了知识星球公众号为我们做的第一次推荐,以及后来星球活跃排行榜里的长期霸屏,

再之后第二次推荐,第三次推荐。。这期间我并没有给知识星球一毛推广费,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有点幸运了,…可能每个平台都会有一段红利期,而我碰巧是那个幸运的把握住了红利期的人。

虽然在CPA考试专业领域内,有很多同学会喊我一句小姐姐或是大神,但相比起知识星球的很多大咖级星主,比如大辉,caoz,小马宋,欧神,邵云蛟,帅张,老关,齐俊杰,亦仁,条形马,

相比之下,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我很庆幸因为运营知识星球和一些感觉这辈子都不会认识的人说上了话,

比如之前很聊的来的一位设计圈的星主,我们那会经常一起讨论如何运营社群,

比如文案超级优秀的小马宋老师,

比如运营思路清奇绝妙的亦仁大大,他创立的生财有术圈子一小时左右付费购买60多w元

过去的2017年,2018年、我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了社群运营上,准确的说,除了偶尔发几条朋友圈,我没有做任何的外部工作,因为我始终觉得只有社群运营的足够有价值感了才值得去付费,为了鼓励大家更好好学习。我组织了若干期学习活动,并制定了一些奖励机制,收到啦很多同学温暖的感谢,这期间运营时、也遇见了一些社群运营的常见问题,也把自己丢到了这个时间黑洞里。

在这个聪明人都在尽力“为自己的时间做乘法”的时代,我感觉我不仅没有乘,还在做减法…

今年年初,

在一位大咖的指点下,我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也很清楚我自己一直是在内耗,凭借着2012年一篇论坛经验帖子,2013年的几个学习方法小视频,2017年知乎的几条回答,一些长尾效应在过日子。

虽然我很随意,很不喜欢被约束的天天写稿,但如若把所有的空余精力都投入到封闭的社群运营中,时间是无法被乘以多份的,我的所思所感只能被局限在那…

所以2019年,

自己打算重新出发啦~

改掉以前但凡写帖子就要尽善尽美的毛病,

改掉如果写的不好就不想继续的坏习惯,

把关注点放在只要写了只要做了上,

就像是的日更计划。

更新就好~

不管写的如何。有没有观众。

PS:前几天参与了日更计划,好惭愧,更新了两天就断更啦,但也让我有了新发现,那就是钻!可以说这是我自己在社群运营时特别期盼的模式,可以增强每一位同学的参与感,可以按照贡献值给一些实时反馈,鼓励用户更好的为社区做贡献,形成共赢的良性循环。

真的很喜欢,所以断更之后我又来了,本文全文是用手机打得,时间有限,只能按时间脉络大体说了个大概,如果你对我所写的内容感兴趣,可以点喜欢支持一下我,很多细节,我争取更新下去,希望可以和你们,在,一起加油鸭。

连载:钻成长笔记

前几天接到光大银行的电话,刚开始第一个电话因为公司正在开会所以没接。过了半个小时电话又来了。因为我的手机平时骚扰电话特别多,有些电话就直接拒接了。可是这个是光大银行官方客户电话,光大 银行卡 上都有标注。

因为本人正在使用光大银行的 信用卡 ,怕有什么事所以这个电话得接,于是接通了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男客服人来的电话。男客服第一句话就说出了我的姓名和基本信息。

想快速办理高额度信用卡,我推荐以下几款,可以在线免费申请,最快一周可拿卡:

快速办卡通道: 交通银行Y-POWER黑卡

快速办卡通道: 中信京东白条联名卡

重点在下面,他问我您今天是否消费了2万多块钱,我想了想,我一天都在办公室怎么可能消费呢?我说没有呀。然后他说你在哪个哪个类型的商城消费的,我说这不可能呀,一整天我都在公司,没出去过,怎么可能使用信用卡。

他说你的信用卡在身边吗?我一摸还真没在身边,不过我又想到我这个信用卡就是放在家里没带呀。他说你给我读一下你的卡号。我给你查一下。因为卡商部落就是干信用卡这行的,这时我想到这不是骗子的惯用手法吗?不过我接到过无数的骗子电话,有手机号打来的,有座机打来的,有400的,也有800的,就是没接过9开头的跟银行标注一样的诈骗电话。

我想怎么骗子技术这么高了,能完全模拟银行客户电话号了。但是我凭借着对信用卡的了解,心想即便被盗刷24小时内挂失银行也会承担的,所以我并不是特别担心。这时我心平气和的跟他说,我在公司,信用卡在家,到家了我查一下吧!

这时他又说了您别着急不用卡号了,我给你查一下,怎么这么快又不需要了。这个客服是真的还是假的呀?把我这个老司机都搞晕了,听了一会音乐彩铃,我们又通了电话。他说我查了,你不是今天消费的是前几天消费的,我想了一下确实前几天有笔2万元的消费。

他说你不用担心你可以做分期,不需要利息,每月只需还多少。。。不停的给我整了一堆推销账单分期的好处。我这个时候顿时就想骂他,但是忍住了,你推销个分期至于这么吓我吗?这圈子兜的有点太大了吧,我说不需要直接就把电话挂了,之后他又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我都没接。。。。

总结:这个客服可能使新来的,银行需要加强业务培训呀,不能培养的客服满嘴跑火车!通过我这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大家,因为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推销电话会逐渐增多。不管是 信用卡分期 , 理财 ,保险,纪念币等,大家不要一时冲动当时架不住推销就同意了,银行那头有电话录音,只要你当时给他一个肯定回答,他就有权利从你账号直接扣款,但是放下电话你仔细想想可能并不需要,但是已经晚了。不管是接到真客服,还是假客服都要擦亮眼睛,小心被忽悠了。

在这里,推一把小密圈。里面有你想要的却得不到的,各种最新下款小贷大全,各种申卡提额独家技术,专享内部资料!移步“小密圈”,搜索“信用卡小贷野路子”,快快加入我们的“圈子”吧!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小惊喜!

以上就是关于第16周 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4大方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