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实测e-Golf续航,是故意找茬吗?

   2023-04-22 04:19:50 网络340
核心提示:最近,电驹哥在零度左右的北京,体验了大众进口版高尔夫电动车(e-Golf)。这款车顶着大众汽车的招牌,很多技术可圈可点,但是电池容量仅为35.8kwh,NEDC续航仅为255km。在北京的冬天里,测试这款车的续航显得像找茬一样。?但我还是想

大冬天实测e-Golf续航,是故意找茬吗?

最近,电驹哥在零度左右的北京,体验了大众进口版高尔夫电动车(e-Golf)。这款车顶着大众汽车的招牌,很多技术可圈可点,但是电池容量仅为35.8kwh,NEDC续航仅为255km。在北京的冬天里,测试这款车的续航显得像找茬一样。

?但我还是想看看,它的真实续航到底怎么样。众所周知,冬天的环境比高速行驶还考验电动汽车,更何况这是一辆NEDC续航255km的电动车。如果熬过了冬天,e-Golf的春天还会远吗?

接下来,就先上干货,节省大家时间。聊一聊它在零度左右气温时的续航。

续航测试

官方资料显示,e-Golf搭载了35.8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整备质量1573公斤,看这个电容+车重的比值,就基本了解它的续航实力。

它的续航显示是动态显示,这一点体现了德国电动汽车的严谨和老实。它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标准、经济、经济+。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会显示不同的续航里程。

12月24日下午,车外气温零上1度,我给它充满电,空调设为23度。充满电后,它没有显示255km的NEDC续航。我分别试了一下,在标准模式下,仪表显示续航里程为213km,换为经济模式,显示216km,又换为经济+模式,显示248km。

先点评一下这个续航显示。气温零上1度,充满电,哪怕最省电的经济+模式,e-Golf依然没有显示255km的NEDC续航,而是动态测算后,显示213-248km续航。虽然数字小了点,但是很诚实,敢把实话告诉驾驶者。

?不同驾驶模式下,不同的续航显示

电驹哥在北京市区和通燕高速测试了多次续航。零度环境下,e-Golf续航大约是180-230km之间,根据你采用的驾驶模式、行驶速度、气温而定。如果驾驶模式选经济,再把空调开暖和点,可以行驶180-210km。如果选“经济+”模式,续航里程会在230km左右,但这个模式下空调制暖效果很一般。如果激烈驾驶,续航就更少。

电驹哥还发现,不同温度下、甚至不同的温度走势下,e-Golf的续航里程差别较大。例如,当气温逐步走低时,是这个样子:

以上是傍晚和晚上测的。下午4点,我在公司快充桩充电,充电时环境温度2.5度。充电后去了竞园,环境温度0-1度,在冬天的夜里停了大约3个小时。然后再走通燕高速回到家,环境温度0度。

?本次测试总行程39.7km,包含16km高速行驶。气温从2.5度降低到0度。续航真实率为55.9%。这个看上去有些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快充,充电量不扎实,然后中间在寒冷环境里停车,消耗了点续航。此外,可能气温越来越低,动态续航测算就更加保守,所以导致表显续航降得快。

但是,第二天,我中午出发去望京,环境温度从0.5度上升到3.5度时,续航真实率又特别好。如下图:

?晚上,我是在家用家用插座充电枪充电,中午出发时环境温度0.5度,到达时环境温度3.5度。总行程37.4公里,也包含16km高速行驶。续航真实率达到了93.5%。这是相当高了。

?估计原因有二:一是慢充充电更扎实,二是中午气温逐步升高,车载电脑在测算动态续航时考虑了气温逐步升高因素,更加乐观,表显续航就高一些。

可见,e-Golf的动态续航显示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受气温影响较大,哪怕气温相差不大,气温走势也会影响续航显示。最终的结果是,续航显示数字比较保守,比较谨慎,也更加真实。

这几个提升续航的技术值得点赞

虽然电池容量很小,续航也不算长,但e-Golf有几个提升续航能力的先进技术,值得一提,也值得同行学习。

一是热力泵系统

看e-Golf的配置表,它搭载了热力泵系统,在空调制暖时,降低电耗。大多数电动汽车都采用PTC电热丝加热暖风,虽然速度快,但电耗高,进而降低续航里程。热力泵系统解决了此问题。作为一种供电热(高压加热器)和电动空调压缩机的附加组件,热力泵既利用环境空气的热量,又同时利用驱动系统部件散发的热量。官方称,通过热力泵系统,e-Golf在冬季使用时续航里程可节省多达30%。

二是带电热丝除雾的前风挡玻璃

冬天开暖风,车内空气暖和,前风挡玻璃会生出一层雾,影响驾驶视线。普通电动汽车前风挡除雾也是用空调热风。e-Golf采用了更新的技术进行车窗除雾。e-Golf在前挡风玻璃中埋有电热丝,可在足够快的时间里,用尽可能少的电能,为驾驶者清理出清晰的前方视野。相比较传统暖风加热的方式效率更高,电耗更低。

开车时,我就疑惑,为什么前风挡玻璃里有一条条的细纹,难道不怕影响视野吗?后来推理,这可能就是加热除雾的电热丝。

三是五档刹车能量回收系统

刹车能量回收是所有电动汽车的功能,但一般都设置“高、中、低”三档。但e-Golf设置了5档,还为它专门加了一个B挡。

对于刹车能量回收模式,刚开始,我找不到调节按钮在哪里。后来发现,就在换挡杆上,通过往左和往右,可以带来三种不同的刹车能量回收模式。

为了提升续航,德国人在这个功能上下了不少功夫,专门增加了一个B挡。从滑行模式到最强的B挡,共有五级能量回收模式。其中,B挡的逻辑基本是按照单踏板模式调的,它可以提供很强的制动力度,几乎一抬电门,车辆就会以很强的拖拽感自动减速,不需要刹车踏板了。

?看它的官方资料,我并没有发现电池温控系统的内容。不知道它有没有配备电池智能温控系统或加热系统。或许,把它的电池温控再提升一下,续航表现会更好。

关于充电时间,可以负责任的说,充得很快,因为电池包容量小。官方称,用40千瓦的充电桩,能在40分钟内把电量从0%提升至80%。我在快充桩试了几次补电,基本上1小时之内就充满了。

整体而言,在零度左右气温环境下,e-Golf的续航里程180-230km。它的优点是续航数字比较扎实,相比其他品牌更真实。照这个真实性推断,夏天续航实力应该更接近于255km的NEDC续航。

因为电池容量小,为了提升续航能力,e-Golf采用的节省电耗的技术都比较先进,值得学习。不过,35.8kwh的电池容量实在太小,哪怕节能技术很先进,也影响了续航里程和驾驶体验。尤其是在冬天,我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一定要充电,否则第二天续航可能不够用。充满电200km的续航,第一天行驶100km,剩下的可能不够明天用。

驾控品质:电动操控王

续航不是e-Golf的优势,但说到驾驶体验和操控体验,那就不一样了。驾驶品质和操控性能是e-Golf最明显的优点。

高尔夫燃油车本来就是操控性能见长。e-Golf沿袭了燃油版的底盘悬架等操控优势,又采用电机驱动,整合了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可以说,是优势二合一,堪称高尔夫家族中最有操控优势的车型之一。

我觉得,把它称作“电动操控王”不算过分。

?从数据看,它的最大功率是100千瓦、最大扭矩290牛米,采用单级固定齿比减速器。0-100km/h加速时间为9.6秒,这个加速数字看上去似乎不算数一数二,但是在实际加速中,它的加速感觉酣畅淋漓,随心所欲。尤其是在时速80km时再踩电门,速度依然提升非常快。通燕高速限速100km/h,但一不留神就会飙到120km/小时。在高速加速阶段,没有后劲乏力的感觉。

它的操控性能也是如此。在市区行驶时,它的表现似乎不算领先,但高速行驶时,你会立即感觉到它操控品质的优异。感觉悬架里面下了很多功夫,不单薄,不僵硬。再说,它的车身长度只有4,270毫米,小巧紧凑,超车变线相当灵活,撒起欢来,就像一个刀片在车流中穿梭。用一个词形容操控性,就是“行云流水”。

总结起来就是,低速行驶时,它的优秀会被埋没和忽视。在高速行驶时,更能感觉到它操控的好。而且体验时间越长,越觉得它的操控优异性慢慢显露出来。之后又体验了几款其它品牌的车型,对比之下,更觉得它操控品质真得名不虚传。

?读了e-Golf的技术资料后,我了解了它操控优异的原因。原来,e-Golf配备了XDS电子差速锁,该装置通常装配在运动车型上。XDS电子差速锁可以让车辆在弯道中行驶时自动判断,并在恰当时机自动对弯道内侧的车轮施加制动力,使内外侧车轮形成一定的转速差,辅助车辆平稳、快速通过弯道。这种制动力驾驶员几乎无法察觉。

它的后悬架是多连杆独立悬架、前悬架是麦弗逊独立悬架,转向系统是EPS电动随速助力转向,真皮运动座椅+腰部支撑,都是操控王的标配。

怪不得。

当然,以上驾驶感受是在“标准”或“经济”模式下的体验。如果在“经济+”模式下,操控表现就收敛了很多,有点像木头刀子切菜的感觉。因为在这个模式下,提升续航里程是主要目的,一切操控体验尽量让步。

?原来,针对三种驾驶模式,e-Golf设定了不同的动力特性。对动力输出特性、能量回收特性等参数自动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标准模式下,最高车速为150km/h,全自动空调处于标准运行模式,电驱动装置的最大功率为可用状态;在经济模式下,最高车速被限制在115km/h,全自动空调处于最节能的经济模式,电驱动装置的功率相应降低;在经济+模式下,最高车速被限制在90km/h,此时全自动空调的加热和制冷功能将关闭,但鼓风机与正常除霜功能依旧可以用,同时电驱动装置的功率也会进一步降低。

总之,e-Golf的设计和考虑都非常精密。因此我觉得,喜欢驾驶操控的人,选择e-Golf比较合适。

安全+舒适配置亮点

作为德国进口车,e-Golf的电池安全性能不用担心,符合欧规安全级别。

因为是一部操控见长的电动汽车,e-Golf的安全配置也比较丰富。全车只有一个配置版本,被动安全配置包括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 驾驶员侧膝部气囊, 副驾安全气囊控制开关,贯通式头部气帘等。

主动安全配置包括电子稳定系统(ESP)、防抱死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电子差速锁(EDL),、发动机扭矩控制系统(EDTC)、泊车辅助及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胎压警示系统、XDS电子差速锁。

实际使用中,全车雷达比较实用,雷达图像会显示车身周围障碍物信息,提醒驾驶者避免剐蹭。电子手刹+autohold也是标配。

?倒车雷达图

在灯光方面,e-Golf配备LED前大灯,并具有高度自动调节+随动转向功能,LED日间行车灯、LED尾灯。

e-Golf的外后视镜也是个高科技亮点,不仅具备电动调节与电动折叠功能,还能使用电加热功能除霜,下方安装了一个迎宾灯,为夜晚上下车提供照明。停车锁门之后还懂自动翻转,在空间较小时,方便出入。

从上述安全配置就可以看出,e-Golf的安全水平挺高。

有一个安全设计值得一提。在刹车能量回收时,刹车灯将视能量回收制动的程度自动点亮,有效防止追尾现象。这个值得很多电动汽车学习,很多电动汽车并没有配备该功能,在回收刹车能量时,容易引发后车追尾。

?舒适性方面,e-Golf搭载双区独立温控自动空调。前排座椅都具备三档加热功能,冬天舍不得开暖风的话,座椅加热可以缓解寒冷之苦。另外,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系统也是全系标配。

e-Golf虽然车身不长,但轴距2631毫米,前后排空间都算宽敞。后排座椅可以折叠,后备箱容积为341-1231升。总之,在空间和舒适配置方面,可以参考高尔夫燃油版。

最后补充一下,e-Golf增加了好几个蓝色元素,尤其是贯穿前脸的蓝色装饰条,让外观很酷。

自动驾驶+车联网

e-Golf只配备了定速续航系统,因此没有自动驾驶功能。不过,e-Golf配备了最新升级的3.0版本自动泊车系统,支持侧方位泊车与垂直方向倒车入库,还有车头垂直驶入及驶出停车位的功能。这让它的智能化加了分。

?车联网方面,e-Golf搭载了大众汽车车联网,匹配8英寸高炫彩TFT触摸屏,支持实时路况导航、自然语音控制、手机热点、手机联接等。支持双系统百度Carlife操作 / APP Connect / Mirrorlink"。

e-Golf拥有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屏,它和8英寸中控屏可以联动,这个比较酷,尤其是导航时很实用。

资料显示,它的手机映射功能不仅除支持苹果 CarPlay及大众汽车Mirrorlink平台,也支持百度CarLife平台。操作方式则以传统的触控屏、语音、物理按键或旋钮结合。

实际体验中,感觉它的语音控制功能不如自主品牌优秀,可能是我还没找到门道。建议可以学习北京现代,直接采用百度的语音控制系统。

?另外资料显示, e-Golf搭载的大众汽车车联网,涵盖呼叫服务类、在线服务类和远程监控类多达20余项功能,并针对用户提供长达4年的免费服务。对于大众汽车车联网的呼叫服务,车内成员可通过车辆前排顶部配备的iCall、bCall与eCall三键模块在数秒内接通呼叫中心,进行不同类别的相关服务。例如:查找附近的加油站、餐饮或休闲娱乐场所等信息,在确认后可由客服人员将查询到的目的地直接推送至车载导航;通过礼宾服务,客服人员可为用户提供酒店预订、航班预订、餐厅预订、预约接送机、代客泊车等一系列体贴入微的贵宾式服务体验,满足您全程出行需求。

因为时间较短,这个功能我没来得及体验。各位小伙伴可以去探索一下。

价格及总结

这款车只有一个配置,补贴后售价24.08万元。经销商处还有优惠。

总起来看,它是一辆以驾驶操控见长的中等续航电动车,安全技术很先进,驾驶品质,做工品质也是进口车标准,就是续航短点。因为是进口车,价格也偏高,影响了竞争力。

我觉得它适合喜欢操控的人,或者城市通勤需求者,或者追求高品质的人。在城市里作为一辆高品质操控代步车,它完全可以胜任,但不适合太远的续航里程。

另外,它在提升续航和安全方面采用的一些技术,非常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盘点4大知名汽车碰撞测试机构,新车安不安全他们说了算!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汽车故障现行的诊断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直观经验诊断法,另一种是仪器设备诊断法。

1仪器设备诊断法

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汽车总成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仪器设备获取汽车性能和故障的信息参数,并与正常汽车技术状况相比较,给出技术性能和故障的诊断结论。随着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故障的诊断仪器设备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应用在汽车故障诊断中。仪器设备对故障诊断的速度快,准确性高,且能发现潜伏的故障,同时也能预测出总成部件的使用寿命。

2人工经验诊断法

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指检查人员凭实际经验感觉和观察,通过简单工具,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通过试问、眼看、耳听、手摸、鼻嗅的方法,对汽车技术性能和故障进行定性的诊断,其具体做法是:

用“三脚油门”通过慢加速从发动机怠速、中速到高速检查发动机的技术状态;通过急加速检查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利用加速滑行测试汽车底盘总成部件的异常,怠速检查发动机的平稳性,同时利用断火、断油试发动机的异响。查问汽车的行驶里程、近期的使用状况和维修情况、故障发生预兆等。

眼看:通过审视观察汽车的漏油、漏水、漏气、漏电部位;各仪表信号的工作情况,排气、跑偏、发动机的抖动及转向摇摆等。

耳听:察听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的声响,化油器的回火声,消声器突突和放炮声,发动机的爆震声和异常的敲击声。

手摸:触感发生故障部位的温度、振动,各配合部位的过热,轴承的松紧度,总成部件的松旷,柴油发动机高压油管的脉动等。

鼻嗅:嗅汽车在运行中,发出的特殊气味,如离合器摩擦片的烧焦臭味,润滑油不正常的燃烧臭味,电路胶质线的烧焦味等。

自汽车诞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汽车研发的重点方向。全世界每年因为汽车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达到数千万。于是全球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用以检测汽车的安全系数,尽可能防止安全系数较差的车辆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由此为契机,全球市场上出现了几家较为权威的车辆碰撞测试机构。比如欧洲的E-NCAP、美国IIHS、美国NHTSA-NCAP等。这些测试机构都有着不同的测试标准,而测试后的成绩也会影响到新车的销量。今天小智就和大家聊聊国际知名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以便消费者在购车时进行参考。

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规程

E-NCAP即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 ,诞生于1997年,是目前汽车界最具权威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之一。该机构由欧洲五个国家的政府牵头创办,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车,都必须将车辆送至E-NCAP进行安全测试。

所有在E-NCAP进行测试的车辆都会得到一个星级评分,从1星到5星。1星车型代表车辆可以提供最低限度的碰撞保护,而5星则是拥有优异的碰撞保护,并且提供主动防碰撞技术。

当然随着车辆安全技术的升级,E-NCAP也会更改车辆碰撞测试的项目以及成绩评定。而测试项目部分,E-NCAP会从乘员安全、儿童乘员安全、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辅助这几方进行评定。

由于E-NCAP属于公益性组织,由政府运营,因此不会与厂商产生利益纠葛,因此碰撞成绩的可靠性较高。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E-NCAP有中文的官方网站,因此可以方便的在网站上查找相关车辆信息。比如在E-NCAP最新公布的碰撞成绩中,名爵HS以及名爵ZS EV都获得了五星的成绩,而爱驰U5只拿到了3星。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

IIHS全称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汽车碰撞机构,首先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不会与汽车厂家产生利益联系。它的背后实际是由美国多家保险公司所掌控,因此每一款车型的测试成绩直接与该车型的保险费率直接挂钩。

IIHS的评测项目包括:正面偏置装击、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鞭打测试、主动安全测试等。而级别有优秀(Good),良好(Acceptable),及格(Marginal)差(Poor)四个级别。

另外IIHS的测试车全是在市场上购入的,并且只购买最低配车型。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相比于前面提到的E-NCAP,IIHS的做法相对比较激进,因为它是站在汽车厂商的对立面。比如IIHS是第一个把25%偏置撞击引入测试项目的机构,而且也没有提前和汽车厂商通知。因此当年无数车型在这个项目上栽了跟头,只拿到了P(差)的成绩。

后来许多厂家开始针对25%偏置撞击进行改进,成绩总体得到提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IIHS又对副驾进行了25%的偏置撞击,又抓出丰田等一系列厂商,只针对驾驶席一侧进行结构加强的行为。

由于IIHS背后是保险公司联盟,保险公司为了降低保费支出,有很高的积极性去挑厂商的安全问题。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因为消费者购车时候可以了解最客观的汽车安全评级。

不过IIHS背后也有自利行为,包括干扰美国立法机构,让汽车必须强制安装防撞梁和倒车影像,以减少车辆损失。这样也减少车辆的保险费用支出,让IIHS背后的保险公司也获利不小。

NHTSA-NCAP?美国新车安全评价规程

NHTSA是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缩写,作为美国的官方测评机构,NHTSA-NCAP拥有非常高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不光是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就连其它国家的消费者都会参考NHTSA-NCAP给出的测评成绩。

1972年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出台了《汽车信息公开与使用成本节约法案》,其中第二章明确规定要求厂家公布车辆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NHTSA在1979年创立了新车碰撞测试(NHTSA-NCAP)。

最早,NHTSA-NCAP的测试项目包含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以及翻滚几率测试。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提升,NHTSA-NCAP在后期还慢慢加入了柱型物体侧碰、综合整体评价星级、增加女性假人、增加腿部伤害评价指标、主动安全项目测试。

不过由于NHTSA-NCAP主要测试在美出售的车型,其中许多车型在国内是买不到的,因此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NHTSA-NCAP的参考性较低。

C-IASI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的中文名称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它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导运营。

C-IASI的测试标准以及运作方式都是参考了美国的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因此,C-IASI被称为中国版的IIHS。

C-IASI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保研)于2015年3月牵头发起,由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联合出资成立的公司。

但是C-IASI中不光有中保研,其中还有中国汽研的参与。一年中,十几台车的测验费用由中保研支付一部分,中国汽研也支付一部分。

C-IASI于2018年正式开始对外公布车辆安全测试成绩,所有的测试车辆,都是由C-IASI通过市场渠道购买,并且在被动测试项目中只测试最低配车型,而后期也有部分厂商主动送检测。

C-IASI的测试项目也与IIHS相同,共有四个项目,分别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而其中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是属于车辆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无关。因此在这个项目上如果是得了P(最差)的成绩,也只是说明这台车维修费用高,未来保险费油可能会上涨。

而C-IASI的25%小偏置、侧碰等其它项目则是借鉴了美国IIHS的标准,包括近期C-IASI也开始针对副驾位置进行25%小偏置碰撞测试。

相比于国内的另一大测试机构C-NCAP,C-IASI的最大优势是其测试项目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高了碰撞测试的标准,倒逼国内的汽车厂商来生产出安全系数更高的车型。

而且C-IASI每次测试都会邀请厂商人员现场参与,如果对测试结果有异议可以现场提出,并申请重测,因此C-IASI的测试成绩也是被厂商所认可的。

C-IASI的出现,也对不少汽车厂商产生了压力,倒逼着厂商生产更加安全的车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而国人也有资格享受安全系数更高的车型。

以上便是一些权威性较高的汽车测试碰撞机构。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最有参考意义的便是C-IASI。比如近期C-IASI公布的数据中,某德系车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创下了该项目的最差成绩,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而某款仅在国内特供的车型却能在C-IASI拿到优异的碰撞成绩。因此小智也在此呼吁各位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把C-IASI的测试碰撞成绩也纳入购车的参考维度中。毕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大冬天实测e-Golf续航,是故意找茬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