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甲酯简介

   2022-09-26 02:55:23 网络330
核心提示: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甲酸甲酯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甲酸甲酯简介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甲酸甲酯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性 18.1 爆炸极限18.2 引燃温度18.3 燃烧热18.4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实验室监测方法23 环境标准24 泄漏应急处理25 防护措施26 急救措施 1 拼音

jiǎ suān jiǎ zhǐ

2 英文参考

methyl formate

3 国标编号

31037

4 CAS号

107313

5 中文名称

甲酸甲酯

6 英文名称

methyl formate

7 甲酸甲酯的别名

蚁酸甲酯

8 分子式

C2H4O2;HCOOCH3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10 分子量

60.05

11 蒸汽压

53.32kPa/16℃

12 闪点

32℃

13 熔点

99.8℃

14 沸点

32.0℃

15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甲醇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8);相对密度(空气1)2.07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甲酸甲酯为低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18.1 爆炸极限

4.5%~32.0%,

18.2 引燃温度

449℃,

18.3 燃烧热

978.7kJ/mol(液体25℃)

18.4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乙酸纤维的溶剂,分析试剂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 *** 作用。人接触一定浓度的本品,发生明显的 *** 作用;反复接触可致痉挛甚至死亡。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22mg/kg(兔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猫吸入2300mg/m3,25小时,1小时30分钟后运动失调,侧卧2~3小时内死亡(肺水肿);豚鼠吸入25g/m3×3~4小时,致死;人经口500mg/kg,最小致死剂量。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WS/T1661999,作业场所空气)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管收集,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23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50mg/m3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66~72ppm

24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2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6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有工业级二甲基甲酰胺的国标或行标吗?

甲酸甲酯,别名蚁酸甲酯,是无色有香味的易挥发液体。与乙醇混溶,溶于甲醇、乙醚。容易水解,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也会使其发生水解。对呼吸道、眼、鼻和下呼吸道有较强的 *** 作用,可引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

碳一化学极重要的中间体,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直接用作处理菸草、干水果、谷物等的烟薰剂和杀菌剂;也常用作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的溶剂;在医药上,常用作磺酸甲基嘧啶、磺酸甲氧嘧啶、镇咳剂美沙芬等药物的合成原料。

基本介绍中文名 :甲酸甲酯(MF) 英文名 :methyl formate 别称 :蚁酸甲酯 化学式 :HCOOCH3 分子量 :60.05g·mol-1 CAS登录号 :107-31-3 EINECS登录号 :203-481-7 熔点 :-100.4℃ 沸点 :32℃ 水溶性 :易溶于水 (300 g/L,20 °C) 密度 :0.98 g/cm3 外观 :无色易挥发液体 闪点 :−32 °C 安全性描述 :极易燃,有害 危险性符号 :极易燃(F+),有害(Xn)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243 外观 :无色易挥发液体 PubChem :7865 蒸汽压 :644 hPa (20 °C) 警示术语 :R:R12, R20/22, R36/37 安全术语 :S:S2, S9, S16, S24, S26, S33 LD50 :1500 mg/kg结构,编号系统,物性数据,化学性质,醛的通性,酯的通性:,燃烧(分解),毒理学数据,生态学数据,分子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贮存方法,合成方法,用途,安全信息,安全防护,健康危害,毒理性,应急处置,环境标准,监测方法, 结构 同分异构体: 乙酸,又名冰醋酸、冰乙酸、醋酸 分子式: C 2 H 4 O 2 分子结构式: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H 3 ; 编号系统 CAS号:107-31-3 MDL号:MFCD00003291 EINECS号:203-481-7 RTECS号:LQ8925000 BRN号:1734623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2.熔点(℃):-99.8 3.沸点(℃):31.5 4.相对密度(水=1):0.98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7 6.饱和蒸气压(kPa):64(20℃) 7.燃烧热(kJ/mol):-973 8.临界温度(℃):214 9.临界压力(MPa):6.00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03 11.闪点(℃):-19(CC) 12.引燃温度(℃):449 13.爆炸上限(%):20 14.爆炸下限(%):5.9 1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甲醇。 16.黏度(mPa·s,25ºC):0.328 17.闪点(ºC,闭口):-26 18.闪点(ºC,开口):-32 19.蒸发热(KJ/mol,31.5ºC):28.26 20.熔化热(KJ/mol):7.45 21.生成热(KJ/mol):378.47 22.比热容(KJ/(kg·K),15~20ºC,定压):2.00 23.沸点上升常数(25ºC):1.649 24.电导率(S/m,20ºC):3.6×10-5 25.相对密度(20℃,4℃):0.9742 26.相对密度(25℃,4℃):0.9664 27.常温折射率(n25):1.3415 28.临界密度:0.349 29.临界体积:172 30.临界压缩因子:0.255 31.偏心因子:0.254 32.溶度参数0.5:20.503 化学性质 醛的通性 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甲酸甲酯含有醛基,能够被催化氧化为CH 3 OCOOH 银氨溶液反应 HCOOCH 3 +2Ag(NH 3 ) 2 OH→加热 CH 3 OCOONH 4 +3NH 3 +2Ag + H 2 O 斐林试剂反应 甲酸甲酯因为是甲酸和甲醇的酯,甲酸部分还有醛基,所以会和氢氧化铜(新制)产生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HCOOCH 3 +2Cu(OH) 2 =HOCOOCH 3 +Cu 2 O+2H 2 O 还原性 甲酸中的羧基是相当的稳定,不会被还原,但是甲酸还有“HCO-”部分是“醛基”,可以加氢变成HOCH 2 -,而变成HOCH 2 OCH 3 。醛基是可以在Ni催化的情况下被还原为羟基的。 反应方程式为: HCOOH+2H 2 ——Ni催化→ CH 3 OH+H 2 O 反应原理是甲酸中的醛基先变成羟基,由于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羟基,所以这两个羟基脱水,又变成一个醛基。此醛基再次被还原,最终变成甲醇。 酯的通性: 水解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或在加热条件下由无机强酸催化反应 HCOOCH 3 +NaOH=HCOONa+CH 3 OH 燃烧(分解)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HCOOCH 3 +2O 2 =点燃=2CO 2 +2H 2 O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兔子经口LD50:1622mg/kg; 2、其蒸气有麻醉作用。 *** 鼻黏膜,引起呕吐、困倦,侵蚀肺部。吸入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视觉等障碍。最高允许浓度为245.4毫克每立方米(0.25mg/L空气)。处在1%的甲酸甲酯蒸气中2.5小时,或5%的蒸气中30分钟时,即有致命的危险。豚鼠在甲酸甲酯128g/mL的环境中接触30分钟致死。 3.急性毒性 LD50:475mg/kg(大鼠经口);1622mg/kg(兔经口) LC50:5200毫克每立方米(大鼠吸入,4h) 4.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猫吸入2300毫克每立方米,25h,1.5h后运动失调,侧卧2~3h内死亡(肺水肿)。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120mg/L(96h)(圆腹雅罗鱼,静态) EC50:>500mg/L(24h)(水蚤);190mg/L(96h)(栅藻) 2.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 个/立方厘米3时,降解半衰期为71d(理论)。 当pH值为7,8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5.1d,12d(理论)。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3.24 2、摩尔体积:65.2 3、等张比容(90.2K):140.2 4、表面张力(dyne/cm):21.3 5、极化率:5.25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 3.聚合危害 不聚合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直接酯化法 由甲酸与甲醇进行酯化而得。将无水氯化钙和甲酸混合,搅拌冷却。慢慢加入甲醇。回流2.5h,蒸馏即得成品。反应时也可以不加氯化钙将甲酸与甲醇加热回流,蒸馏收集相对密为0.947的馏出液,得甲酸甲酯,收率为90%。原料消耗定额:甲酸845kg/t、甲醇600kg/t。 2.二氧化碳法在三氟化硼的甲醇溶液中,以铱络合物作催化剂,通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100℃,5.88MPa下反应生成甲酸甲酯。 3.甲醇羰基化法。 4.甲醇脱氢法。 5.甲醇氧化脱氢法。 6.合成气一步合成法。 精制方法:易含的杂质是游离的甲酸和甲醇。精制时,加无水碳酸钾干燥后蒸馏,或者加五氧化二磷,在水浴上于80~90℃分馏。也可以先用浓碳酸钠水溶液洗涤,用固体碳酸钠干燥后,再加五氧化二磷分馏。 7.无水氯化钙、甲酸混合后,冷却搅拌慢慢加入甲醇,回流25h 进行反应: 然后蒸馏得到粗品,用无水碳酸钠干燥去酸性过滤,即得成品。 用途 1.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可制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 2.用于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溶剂、熏蒸杀虫剂、杀菌剂。 3.有机合成中的甲酰化剂。其他还可用于香料及干燥果品、处理谷类等方面。 4.用作杀菌剂、熏蒸剂、菸草处理。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如MeF水解可制甲酸;胺化制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经碳基化合物偶联制乙二醇、合成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乙二酸酯,经脱水制醋酐,经异构制醋酸等。 5.用于有机合成,用作乙酸纤维素的溶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分析试剂等。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243 3/PG 1 安全标识:S9S16S24S26S33 危险标识:R12R20/22R36/37 安全防护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 *** 作用。人接触一定浓度的本品,发生明显的 *** 作用;反复接触可致痉挛甚至死亡。 毒理性 急性毒性:LD501622mg/kg(兔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猫吸入2300mg/m3,25小时,1小时30分钟后运动失调,侧卧2~3小时内死亡(肺水肿); 豚鼠吸入25g/m3×3~4小时,致死; 人经口500mg/kg,最小致死剂量。 应急处置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即使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燃烧处理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环境标准 前苏联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50毫克每立方厘米。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约为66~72ppm。 监测方法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WS/T166-1999,作业场所空气) 步骤:空气中,用活性炭管收集空气样品,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甲酸 是什么东西啊

有行业标准

标准号:HG/T 2028-2009

工科(2009)第66号

行业标准备案公告2010年第2号(总第122号)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甲基甲酰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安全等。本标准适用于一氧化碳一步法合成及甲酸甲酯与二甲胺反应制得的二甲基甲酰胺。该产品主要用作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浆料、聚丙烯腈抽丝溶剂、丁二烯抽提溶剂以及用作制造电子化学品、医药、染料中间体的原料。

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简介

甲酸,又称作蚁酸。蚂蚁分泌物和蜜蜂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故有此名。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触后会起泡红肿。熔点8.4℃,沸点 100.8℃。由于甲酸的结构特殊,它的一个氢原子和羧基直接相连。也可看做是一个羟基甲醛。因此甲酸同时具有酸和醛和性质。在化学工业中,甲酸被用于橡胶、医药、染料、皮革种类工业。

拼音:jia suan 英文名:methanoic acid;formic acid 别称:蚁酸(formic acid),蚊酸 分子式:HCOOH 分子量:46.03

[编辑本段]危险性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编辑本段]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1]。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编辑本段]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OSHA 5ppm,9.4mg/m3ACGIH 5ppm,9.4mg/m3 TLVWN: ACGIH 10ppm,19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编辑本段]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一级≥90.0%二级≥85.0%。 质量标准:GB/T2093-93 指标名称 合格品 优等品 甲酸含量% ≥85 ≥90 乙酸 <0.6 <0.4 色度(铂-钴)号 ≤10 ≤10 稀释试验(酸+水=1+3) 清晰 清晰 氯化物(以CL计)% ≤0.005 ≤0.003 硫酸盐(以SO42计)% ≤0.002 0.001 铁(以Fe计)% ≤0.0005 ≤0.00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pH: 熔点(℃): 8.2 沸点(℃): 100.8 相对密度(水=1): 1.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24℃) 燃烧热(kJ/mol): 254.4 临界温度(℃): 306.8 临界压力(MPa): 8.6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54 闪点(℃): 68.9(O.C) 引燃温度(℃): 410 爆炸上限%(V/V): 57.0 爆炸下限%(V/V): 18.0 溶解性: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编辑本段]主要用途

【用途】: 用于制化学药品、橡胶凝固剂及纺织、印染、电镀等。甲酸是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医药、橡胶、印染及化工原料等行业。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 (1)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氨基比林、氨茶碱、可可碱冰片、维生素B1、甲硝唑、甲苯咪唑。 (2) 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三环唑、三氨唑、三唑磷、多效唑、烯效唑、杀虫醚、三氯杀螨醇、写嘌呤等。 (3) 化学工业:甲酸钙、甲酸钠、甲酸铵、甲酸钾、甲酸乙酯、甲酸钡、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橡胶防老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特戊酰氯、脱漆剂、酚醛树脂、酸洗钢板等。 (4) 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集、脱灰剂和中和剂。 (5) 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6) 其它:还可以制造印染煤染剂,纤维和纸张的染色剂、处理剂、增塑剂、食品保鲜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制取CO】:化学式: HCOOH(浓H2SO4催化)加热=CO+H2O 其它理化性质:

[编辑本段]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编辑本段]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 LC50:15000 mg/m3,15分钟(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22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610mg,轻度刺激。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CAS No.: 64-18-6甲醇羰基化法先将一氧化碳与甲醇于80℃和4MPa条件下,以甲醇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甲酸甲酯,然后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使甲酸甲酯于90~140℃和0.5~1.8MPa条件下水解得甲醇和甲酸,经分离精制可获得85%以上的浓甲酸。甲醇则返回羰基化反应器。反应式如下: CO+CH3OH—→HCOOCH3 HCOOCH3+H2O—→HCOOH+CH3OH 由于酯的水解是可逆反应,故又可以先使甲酸酯与氨在80~100℃和0.4~0.6MPa下反应制得甲酰胺,再在85℃用70%的硫酸连续水解制得甲酸。 【包装及贮运】:塑料桶包装(25kg 250kg) 甲酸是易燃液体,贮运时应远离热源避免暴晒,雨淋,避免与氨硫酸、硝酸等放在一起,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基本信息4 发布通知5 前言6 标准正文 6.1 1 范围6.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3 3 诊断原则6.4 4 诊断与分级标准 6.4.1 4.1 壹级眼灼伤6.4.2 4.2 贰级眼灼伤6.4.3 4.3 叁级眼灼伤6.4.4 4.4 肆级眼灼伤6.4.5 4.5 伍级眼灼伤6.4.6 4.6 陆级眼灼伤 6.5 5 处理原则 6.5.1 5.1 紧急处理6.5.2 5.2 治疗原则6.5.3 5.3 其他处理 6.6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6.7 7 眼科检查要求 7 附录 7.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7.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眼科检查要求 8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解读 1 拼音

GBZ 54—2017 zhí yè xìng huà xué xìng yǎn zhuó shāng de zhěn duàn

2 英文参考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

3 基本信息

ICS  13.100

C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54—2017代替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9月30日发布,自2018年04月01日起实施。

4 发布通知

关于发布《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17〕17 号

现发布《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24—2017 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代替GBZ 24—2006);

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代替GBZ 54—2002);

GBZ 294—2017 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二、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18—2017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代替GBZ/T 218—2009)。

上述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GBZ 24—2006、GBZ 54—2002、GBZ/T 218—2009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年9月30日

5 前言

本标准的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与GBZ 54—2002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一删除了诊断分级中化学性结膜角膜炎;

一一将角膜缘(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作为主要依据,提出化学性眼灼伤新的诊断分级标准;

一一标准结构作了调整。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慧瑾、王常观、马志中、朱秀安、周安寿、朱豫。

本标准代替历次发布的标准版本为:

——GB 16374—1996

——GBZ 54—2002。

6 标准正文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

6.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及处理。

6.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6.3 3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眼部直接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和眼睑、结膜、角膜等组织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

6.4 4 诊断与分级标准6.4.1 4.1 壹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a)  眼睑皮肤充血、水肿、水泡;

b)  结膜充血、出血、水肿;

c)  角膜上皮损伤(上皮缺损),损伤未累及角膜缘,无角膜缘外周缺血。

6.4.2 4.2 贰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  角膜上皮部分缺损,角膜基质浅层水肿混浊,但仍可见虹膜纹理;

b)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1个钟点并小于等于3个钟点。

6.4.3 4.3 叁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角膜上皮全部缺损,角膜基质深层水肿混浊,看不清虹膜纹理,可看见瞳孔;

b)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3个钟点并小于等于6个钟点。

6.4.4 4.4 肆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  眼睑皮肤、皮肤下组织、及肌肉损伤,和深部睑板的损伤,修复期出现瘢痕性睑外翻,和(或)瘢痕性睑内翻,睑裂闭合不全;睑缘畸形、睫毛脱失或乱生;或结膜出现坏死,修复期出现睑球粘连;

b)  角膜全层混浊呈瓷白色,看不见虹膜纹及瞳孔,或出现角膜穿孔;

c)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6个钟点并小于等于9个钟点。

6.4.5 4.5 伍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继发性青光眼;

b)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9个钟点并小于12个钟点。

6.4.6 4.6 陆级眼灼伤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达到12个钟点,即角膜缘损伤累及角膜缘全周。

6.5 5 处理原则6.5.1 5.1 紧急处理

5.1.1 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后,首先就地立即用自来水或其他清洁水冲洗眼部,患者睁开眼睛充分冲洗;冲洗后检查结膜囊,尤其是穹窿部,如有固体化学物者,必须立即用棉棒彻底清除,然后再次冲洗;一次冲洗时间至少15min。

5.1.2 眼部冲洗及彻底清除化学固体物质后,迅速送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6.5.2 5.2 治疗原则

5.2.1  眼科急诊室接到病人后,仍需及时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及眼表。冲洗后检查结膜囊内是否有残留的固体化学物质并彻底清除,清除后再次冲洗。

5.2.2 结膜囊点入抗菌素眼药水预防角膜感染;结膜囊涂抗菌素眼药软膏防止眼球粘连。

5.2.3 角膜缘累及范围超过6个钟点位,有角膜斑翳或白斑形成,后期可酌情选择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5.2.4 眼部畸形,如瘢痕性睑外翻、睑内翻、眼睑闭合不全、眼球粘连,可实施眼部整形手术。

6.5.3 5.3 其他处理

如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

6.6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

6.7 7 眼科检查要求

见附录B。

7 附录7.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只适用于工作中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或意外事故所致眼部化学性损伤。不适用于眼部以外身体其他组织接触化学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性眼病。

A.2 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后,首先就地立即用水充分冲洗眼部,此为防止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的首要治疗手段。切忌未就地冲洗急送医院,拖延冲洗时间,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导致眼组织损伤更为严重。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是决定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A.3 化学性眼灼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性质、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致眼部灼伤化学物质以酸、堿为主,也可见于其他各种化学物质(见表A.1)。

表A.1 致眼灼伤的化学物质(举例)

分类

化学品名称

酸性化合物

盐酸、氯磺酸、硫酸、硝酸、铬酸、氢氟酸、乙酸(酐)、三氯乙酸、羟乙酸、巯基乙酸、乳酸、草酸、

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柠檬酸、己酸、2乙基乙酸、三甲基己二酸、山梨酸、大黄酸

堿性化合物

碳酸钠、碳酸钾、铝酸钠、硝酸钠、钾盐镁钒、干燥硫酸钙、堿性熔渣、碳酸钙、草酸钙、氰氨化钙、

氯化钙、碳酸铵、氢氧化铵、  氨水

金属腐蚀剂

硝酸银、硫酸铜或硝酸铜、乙酸铅、氯化汞(升汞)、氯化亚汞(甘汞)、硫酸镁、五氧化二钒、锌、铍、

肽、锑、铬、铁及锇的化合物

非金属无机 ***

及腐蚀剂

无机砷化物、三氧化二砷、三氯化砷、砷化三氰(胂)、二硫化硒、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硫酸二

甲酯、二甲基亚砜、硅

氧化剂

氯气、光气、溴、碘、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氟化钠、氢氰酸

*** 性及腐蚀性

碳氢化物

酚、来苏儿、甲氧甲酚、二甲苯酚、薄荷醇、木溜油、三硝基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硝基甲烷、硝

基丙烷、硝基萘、氨基乙醇、苯乙醇、异丙醇胺、乙基乙醇胺、苯胺染料(紫罗兰维多尼亚蓝、孔雀绿、

亚甲蓝)、对苯二胺、溴甲烷、三氯硝基甲烷

起疱剂

芥子气、氯乙基胺、亚硝基胺、路易士气

催泪剂

氯乙烯苯、溴苯甲腈

表面活性剂

氯化芐烷胺、局部麻醉剂、鞣酸、除虫菊、海葱、巴豆油、吐根堿、围涎树堿、秋水仙、蓖麻蛋白、红

豆毒素、柯亚素、丙烯基芥子油

有机溶剂

汽油、苯精、煤油、沥青、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萘、α和β萘酚、三氯甲烷、氯乙烷、二氯乙

烷、二氯丙烷、甲醇、乙醇、丁醇、甲醛、乙醛、丙烯醛、丁醛、丁烯醛、丙酮醛、糠醛、丙酮、丁酮、

环己酮、二氯乙醚、二恶烷、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

戊酯、乙酸芐、碘乙酸盐、二氯乙酸盐、异丁烯酸甲酯

其他

速灭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N'二环乙基二亚胺、己二胺、洗净剂、除草剂、新洁尔灭、去锈灵、

环氧树脂、龙胆紫、甲基硫代磷酰氯、甲胺磷、、二异丙胺基氯乙烷、四氯化钛、三氯氧磷、异丙嗪、

苯二甲酸二甲酯、正香草酸、辛酰胱氨酸、氟硅酸钠、环戊酮、聚硅氧烷、网状硅胶、溴氰菊酯

7.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眼科检查要求

B.1 应充分冲洗眼部及彻底清除化学固体物质后,再做眼部检查。

B.2 按照组织解剖顺序,依次做外眼检查。包括:眼睑、结膜、结膜囊穹窿部、角膜组织。 B.3 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前房、虹膜、瞳孔及晶状体。

B.4 重点检查角膜荧光素着色部位及范围。先用荧光素钠试纸轻触睑缘,然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荧光素着色部位及范围。特别注意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以提示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以12点钟点位描述。化学性眼灼伤发生一周内,每天注意检查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

B.5 临床检查,正常完整的角膜上皮细胞层荧光素不著色,当角膜上皮细胞层损伤,损伤部位的上皮细胞缺失,角膜上皮细胞缺失部位荧光素方着色;角膜缘是角膜的边缘部分,同样,当角膜缘损伤时,其上皮细胞缺失部位荧光素着色。

B.6 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基底细胞层。当化学性角膜灼伤累及角膜缘上皮细胞损伤时,势必累及其上皮细胞的基底细胞损伤,隐蔽于基底细胞的干细胞也随之损伤、而干细胞缺失(角膜缘干细胞缺失)。角膜缘上皮细胞损伤部位,荧光素染色阳性;临床上,根据角膜缘部位荧光染色阳性范围,来确定角膜缘损伤累及范围,即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

B.7 化学性角膜灼伤也可引起角膜缘外周的毛细血管闭锁,导致正常的毛细血管消失,临床上表现为角膜缘外周呈灰白色,此为角膜缘外周缺血体征。角膜缘外周缺血可累及角膜缘损伤,因为两者组织解剖毗邻,故角膜缘外周缺血也提示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损伤)。

8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解读

随着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认识及临床应用,改变了对化学性眼灼伤所致角膜损伤的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的认识。国际上以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为主要依据,提出化学性眼灼伤新的诊断分类。国际新的诊断分类已引入我国眼科临床使用。2002版《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542002)没有涉及角膜缘干细胞,因此予以修订。

以上就是关于甲酸甲酯简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