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引气剂掺量一般是多少

   2022-08-11 05:14:53 网络680
核心提示:混凝土引气剂掺量标准:1.引气剂的掺量应该按照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在室内试拌后来确定,但是绝不是单纯按照厂家的推荐掺量来计算。2.混凝土加入引气剂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所产生的微气泡来阻隔混凝土的毛细水的通道,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因此要求这种

混凝土引气剂掺量一般是多少

混凝土引气剂掺量标准:

1.引气剂的掺量应该按照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在室内试拌后来确定,但是绝不是单纯按照厂家的推荐掺量来计算。

2.混凝土加入引气剂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所产生的微气泡来阻隔混凝土的毛细水的通道,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因此要求这种含气量的多少也就决定了引气剂的掺量。另外,有时也利用引气后微气泡的作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混凝土含气量过多会减小骨料与水化物之间的界面胶结强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还有,混凝土含气量多大会降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因此在以重力为主要性能的混凝土要慎用。

引气剂属于化学物品之一。气泡结构好,气泡半径小,抗冻指标高,用于高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如水坝、高等级公路、热电站冷却塔、水池水工、港口等,也是改善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常用外加剂。

求解啊、越详细越好

河北筑盛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电话0311-86850958

希望能够帮助你

ZS-109A混凝土引气剂

一、产品概述

ZS-109A混凝土引气剂是将传统的松香类引气剂经过一系列改良而制成。使得气泡直径20μm~200μm之间,且十分稳定。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减少泌水率,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防水抗渗性及耐久性。可用作复配引气减水剂、泵送剂其它有引气要求的外加剂,适用于砂浆外加剂。特别适用于东北、西北、西南高寒地区。

引气剂各种指标均达到GB8076-1997标准。

二、产品性能

1、外观:棕色膏状体。

2、水不溶物1%,pH值8±0.5。

3、表面张力0.029~0.039N/m(1%水溶液)。

4、消泡时间:6小时,起泡率:>4倍。

5、无毒、无腐蚀。

三、技术性能

1、抗冻融性能:可满足200次上快冻要求。

2、防水抗渗性:可达到P10以上要求。

3、减水率:6%。

4、可与其它外加剂配合使用。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哪些??

引气剂的基本概念

引气剂也称加气剂,在砂浆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能降低砂浆中凋配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导致更好的分散性,减少砂浆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离析。另外,细微而稳定的空气泡的引入,也提高了施工性能。导入的空气量取决于砂浆的类型和所用的混合设备。

参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87)中的规定,用于砂浆中的引气剂的定义如下:

引气剂:在砂浆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添加剂。

哪位知道混凝土含气量相关的标准,最好能把标准编号告诉下???

混凝土外加剂概述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在混凝土拌制之前或拌制过程中以控制量加入的、用于使混凝土能产生所希望的变化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惨量小,而在混凝土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它的质量控制、应用技术、品种选择较之其他工程材料更为重要。 已制定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十四中化学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高效减水剂、防冻剂、膨胀剂、缓凝高效减水剂、防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减水剂、速凝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是因为混凝土必性的需要,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史;是和混凝土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混凝土外加剂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推动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一般国际上公认的混凝土第三次技术革命—高强混凝土的诞生,其技术依托重心乃是高效减水剂的重大突破。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混凝土外加剂应推1898年的疏水剂和塑化剂,但到1910年才成为工业产品。而较大规模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美国以松香树脂为原料,首先研制出一种AE引气剂,由于解决了公路路面的抗冻问题曾风行一时。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又研制出了以纸浆废液为主要材料的M系减水剂,这咱外加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可塑性,被誉主现代混凝土减水剂的开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先后推出了萘磺酸盐和三聚氯胺高效减水剂,从此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改性技术进入了划时期。迄今为此,为满足高强度、大流态、保塑好的新型混凝土配制需要,多种被称为高性能减水剂的产品已逐渐露出头角。如羟基羧酸盐复合性高性能减水剂、高效保塌减水剂、高分子保塌减水剂,这些新型减水剂一般减水率都大于20%,且具有良好的保塑作用。但究其本质,主体材料仍为萘磺酸盐或三聚氯胺树脂。 我国的混凝土处加剂起步较晚,1950年华北窑业公司研究所制出我国第一个外加剂产品,即长城牌引气剂。该产品首次应用于天津飞机场跑道,使混凝土抗冻性、耐蚀性均有所提高,并在武汉长江大桥和其它水利工程中得以应用。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外加剂发展仍十分缓慢,除了别单位采用纸浆废液生产低品位的塑化剂,绝大部分工程都不使用减水剂,即是冬季施工防冻剂也都是以氯盐为主体材料的。直到1973年,受国际建筑技术和混凝土新型工艺的影响,在我国才推动了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和生产。由于染料工业中的扩散剂被成功的移植到混凝土减水剂行列,从此牵动了以煤焦尚未中各馏分,尤其是以萘及其同系物为主要原料所生产的减水剂获得迅速发展。1974—1976年国家建材院研制了以甲基萘、萘残油为主要原料的MF和建1两种高效减水剂。清华大学研制了以萘为原料的NF高效减水剂、天津建材所研制了UNF、武汉冶金建研制了FDN,鉴于萘原料的缺乏,建材院研制了以蒽油为原料的AF减水剂。交航二局研制了以古马隆树脂为原料的CRS,于此同时,普通减水剂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5年吉林开山屯化纤厂研制了木质素磺酸钙,广东造约厂也制成了同类产品。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广泛生产,使复合外加剂相运而生。针对改变混凝土性能而言,复合外加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背景。各类工程所不同的技术要求,使复合生产厂家大有文章可作。具不完全统计,1973—1987年这十四年间,我国的外加剂厂已从廖廖无几发展到150多家,其中80%以上属复合厂家。而外加剂品种也从廖廖无几发展到16咱300多品牌,这标志着我国外加剂行业已初具规措并趋于成熟。为了更加强化技术管理和规范市场,1987年我国首次颁布了自己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GB8076—87);同时颁布的还有《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定和定义》(GB8075—8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87)。这三个标准分别对混凝土外加剂从种类区分,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上作出了具体规定:现在GB8076—87已被GB8076—97代替。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国又陆续颁布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混凝土防冻剂标准》(JC472—92);《混凝土泵送剂标准》(JC473—92);《混凝土膨胀剂》(JC476—98)等系列外加剂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分类 按(GB8075—87)

JGJ55-2011 第3.0.7有含气量的规定。按石子粒径含气量在4.5~7%之间。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最大不宜超过7.0%。最小含气量,跟粗骨料最大粒径(d)有关:

d=40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4.5%,盐冻环境5.0%

d=25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5.0%,盐冻环境5.5%

d=25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5.5%,盐冻环境6.0%

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扩展资料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合料中空气含量,混凝土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即粗骨料与砂浆。粗骨料粒径的大小对空气含量几乎没有直接的影响,引进的气泡乃是分布于混凝土的细颗粒即砂浆之中,并通过砂浆的性能进而决定整个混凝土的性能。

亦可表示如下:混凝土含气量 = 气泡体积(砂浆)/[粗集料体积+砂浆体积(包括所含气泡体积)]×100% 。由上表达式即可看出,其中包括“不起作用”的不确定因素即粗集料体积。

操作规程

a、混凝土拌和物均匀装入量钵,用震动台振捣15-30s。

b、刮平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气泡。

c、盖好钵盖,向量钵内注水至出水口流水,关紧龙头和排气阀。

d、向量钵内打气加压,表压称大于0.1MPa,用微调阀准确到0.1 MPa。

e、按下阀门杆1-2次,测得压力表读数,根据标定曲线测定含气量值A1。

f、用水压法测出集料含气量C。

g、结果计算:A=A1-C。

以两次测值平均值为结果,两次测值相差0.5%以上,找出原因重做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以上就是关于混凝土引气剂掺量一般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