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2023-05-02 00:16:26 网络890
核心提示:巴黎是法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拥有世界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最高建筑,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参观,埃菲尔铁塔有很多象征意义,尤其受到情侣的追捧。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

巴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拥有世界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最高建筑,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参观,埃菲尔铁塔有很多象征意义,尤其受到情侣的追捧。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并且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据了解,埃菲尔铁塔背后其实有一段深刻凄美的爱情故事。著名建筑设计师埃菲尔的爱人死去了,于是埃菲尔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来建造这座塔,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向爱人告白。这个爱情故事不仅营造了埃菲尔铁塔的浪漫氛围,而且也为巴黎的浪漫氛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埃菲尔铁塔几乎可以在巴黎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抬头都能见到。它其实包含了一句很浪漫的情话:无论何地,无论何时,假若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直在守候。

埃菲尔铁塔

凯旋门

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是法国政府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仰望凯旋门,它高大挺拔,空灵高耸,雄浑壮丽,气势磅礴,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这座庞大的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香榭丽舍大街的大门。入夜,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漫步,就连最挑剔的游客恐怕也难错过香榭丽舍迷人的夜景。夜晚的凯旋门,在光影的照射下,更加迷人,别有一番壮丽!街灯昏黄的光亮绵延着远去,这时收回目光,定会有种别样的浪漫情怀涌上心头。

凯旋门

巴黎也是法兰西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的变化,也在诉说这个城市的故事。

卢浮宫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具象征意义的博物馆,它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藏品达42万件,其中最著名的镇宫三宝是《蒙娜丽莎》、《爱神维纳斯》、《胜利女神》,它同时也是古代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典范,其透明的金字塔为华裔建筑师贝律铭所建。在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风靡全球之后,卢浮宫被蒙上一层无比神秘的薄纱,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卢浮宫,去寻找小说和影片中的蛛丝马迹。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提起巴黎圣母院,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部同名电影,那位翩翩起舞的吉卜赛女郎撩人的舞姿,那位丑陋可怕的敲钟人萎琐的身影。美与丑、善良与卑鄙,让伟大的作家雨果渲染得如此动人。有人称巴黎圣母院的石质建筑是“石头交响曲”,在坚硬的石头上刻画出的柔美的形象,它的栩栩如生与精美绝伦实在让人惊叹。黄昏时分的巴黎圣母院,夕阳把这座雄伟精湛的建筑照得金碧辉煌,尤其是那雕刻得无比精美的图案,把巴黎特有的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

巴黎圣母院

巴黎是文艺爱好者的天堂,众多顶级博物馆带你领略欧洲艺术的灿烂荣光,名人故居让你追寻大师成长的轨迹,你可以在这里遇见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雨果、巴尔扎克等等。

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隔河和杜伊勒里公园相对,是法国巴黎的近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从1848年到1914年间的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无数印象派大师的名作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莫奈的深情和梵高的浪漫,都藏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当你在这里看到那些曾经在书上无数次见过的油画的时候,那种似曾相识,又仿佛久别重逢感觉一定会让你欣喜不已。

奥赛博物馆

雨果故居

雨果故居位于孚日广场东南角,时至今日,在人们心目中,孚日广场最值得纪念的住户仍然是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发表《巴黎圣母院》之后,1832年至1848年,雨果在此居住了十六年,写下《玛丽·都铎》和《悲惨世界》的大部分。故居的大厅有扇窗子,可以清晰地俯瞰孚日广场。那是一个安静的街心花园,二百年来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无声地见证着人来人往时代变迁。

雨果故居

作为享誉世界的浪漫之都,巴黎也是蜜月圣地,你大可不必去热门景点排长队,牵着恋人的手在塞纳河畔悠游漫步,走过一座座桥,或者在法式花园的草坪上晒太阳都是体验这里浪漫风情的绝佳方式。

塞纳河

塞纳河穿过巴黎市区,把整个巴黎市分成了南北两个区,巴黎人一般把北边称为“右岸”,把南边称为“左岸”。为了把塞纳河的“左右”两岸连接起来,塞纳河上建了整整36座桥。如果把巴黎比作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塞纳河就是它的灵魂。静静流淌的河水,缓缓而行的游船,两岸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物、尖顶大教堂、翠绿的草坪、岸边悠闲的行人,就象是一首音画交融、流动的音诗。塞纳河的浪漫是法国人骨子里体现出来的,而黄昏下的塞纳河更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地方。

塞纳河

巴黎新桥

一部法国电影《新桥恋人》让人们认识了这座桥,虽然名字叫“新桥”,但其实它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有了塞纳河,巴黎的任何一座桥都荡漾着浪漫气息。这座建成于1607年新桥之所以能保留到现在,是因为它有着很多桥都没有的智慧,那就是没有铁栏杆。因为法国人有一个习惯,相爱的情侣,会把锁固定在一座桥的栏杆上,然后将钥匙扔进河里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所以只要有铁丝网或者铁栏杆的桥上,必定会有象征能锁住爱情的锁!塞纳河上许多古桥就是因为不堪这些连心锁的重负而垮塌的。新桥虽然没有栏杆可以挂锁,但桥头小广场上有挂连心锁的地方,很多情侣都在这里挂锁留念。

巴黎新桥

卢森堡公园

卢森堡公园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公园,是一座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公园。整个卢森堡公园内,水池、林木、雕塑、鲜花、草地和喷泉等元素,共同形成独特的浪漫气质。公园中央水池和花坛周围有大量的空地,是欧洲公园内很难找到的曲径通幽的意趣也是情侣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享受对方陪伴的最佳地点,白天,这里总是围绕着许多情侣,不论看书、闲聊,或是野餐、小憩,充满浪漫与活力。

卢森堡公园

巴黎还有一些只有巴黎爱侣们才能体验的诗情画意的地方,比如天鹅小径的西端、迷雾小径的黄昏、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爱墙。

天鹅小径

这里有的是一种巴黎爱侣们才能体验的诗情画意。从贝哈钦桥走下几级梯级就到了。在那安安静静的绿荫下向西走,到头就会看见一尊自由女神像,对面就是美丽波桥和那可爱的美人鱼。 刚巧有一群海鸥在你头上沙沙地飞过,你会想起吉龙阿婆娜的诗句:“一天过去,一年过去,逝去的时光和爱都没有回来,美丽波桥底下塞纳河依旧流淌。”

天鹅小径

巴黎爱墙

巴黎爱墙坐落于巴黎市北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小公园里。爱墙面积约为40平方米,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墙上用311种字体、280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蒙马特爱墙的发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是一位法国音乐家,以写爱情歌曲见长。1992年起巴隆开始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多条用300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并于2001年2月14日情人节建立蒙马特爱墙。来到巴黎的情侣都会前往爱墙,有些情侣会拥吻留影,让浪漫的爱墙见证自己的爱情。

巴黎旅游攻略 邂逅最曼妙的万种文艺风情

TOUR TOUR

南法一个山间清泉小镇 极其偏僻 开车要在没有人迹的草原上奔驰两个多小时 当地GPS上会有 非常非常美丽,在山巅可以俯瞰教堂和薰衣草

 艾芝 这里其实游人好多……

 强烈推荐Amiens,可能因为我太喜欢Jules Verne的缘故,特意去了这个小小的城市,感觉不虚此行。喜欢大师作品的话,一定去看看大师的故居,很多当年大师设计的科幻模型非常让人称奇的。

 另外, Amiens的大教堂也是法国最大最美的教堂之一,晚上还有非常棒的亮灯仪式,大教堂上所有的雕塑都精准地彩色化,非常壮观。

 当然,沿着Sommer河随便走走,也格外惬意的。

 一般去法国都是去巴黎,然後花太多时间shopping,巴黎当然是要去,但我的经验是强烈推荐去法国南部的地中海城市,还有葡萄酒产区。大概因为我热爱红酒和海鲜,呵呵。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尼斯,马赛,普罗旺斯,还有波尔多地区。

蒙马特高地的简介

行走在巴黎塞纳湖畔,感受左岸那灵动的风韵景致,仰望艾菲铁塔的浪漫与温柔,与巴黎的复古文艺气息一同沉醉,现在让我们进入到蒙马特高地,体会另一份清新。

巴黎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位于十八区的一座130米高的山丘。这座小山丘风貌多样迷人,被人们称为一个到处都是传说的地方。浓郁的宗教氛围、随性的艺术气息、浪漫的情爱见证、慵懒的游客市民,一幕幕闲适多元的和谐生活画面均在此展现,就好比巴黎都市生活的一个小缩影。

嗯,这里,有大街的繁华,更有小巷的遗韵。

圣心堂——俯瞰巴黎的风情万种

圣心堂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圣心堂(法语:Basilique du Sacré-Ceour),屹立在蒙马特高地的至高点,更是巴黎的最高点。这座天主教圣殿风格独特,教堂建筑为罗马风格,圆顶则为拜占庭风格,建筑周身由白色的石灰华巖筑成,在蓝天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圣洁雄伟,巴黎人也亲切地称它为“白教堂”。漫步拾级而上圣心堂,心灵也会被不断的洗礼。到达教堂,你可以俯瞰远方,将整个巴黎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

交通:搭乘地铁12号线至Abbesses站

小丘广场——遇见画家的心灵栖息地

小丘广场

感受完圣心堂的雄伟,往西走,步行200米,便会到达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广场上充斥着浓烈的艺术气息,街头艺人画家随处皆是,卖画的小摊挤满了整个广场,素描、油画、卡通画任你挑选。这里曾是梵高、达利、毕加索等画家的发迹之处,因此,至今这里仍是画家们的梦想成名之处。在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画一幅肖像,或者即使只是望着那些画家们各具姿态的专注神情,你定会爱上这里的美妙。

爱墙——情侣秀恩爱圣地

爱墙

从小丘广场缓缓而下,在街头的小公园里,有一面用蓝色瓷砖铺满的墙,那便是爱墙了。

它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墙上用311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这里是情侣来巴黎必来打卡的圣地,牵手漫步在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在写满爱情的爱墙面前拥吻留影,许下承诺,让浪漫的爱墙见证自己的爱情,这是情侣在这里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么单身狗们,就找找你所认识的语言的“我爱你”,也算是一种小乐趣吧(哭哭脸)。

不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情侣虐狗的地方,在墙的上面还有一幅低调的画,画中一位身穿蓝色长裙的姑娘,斜倚在一张小桌前,画旁边有一行法语小字: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中文意思是:保持理智,勿要强求。单身狗可以安慰自己是个理智的银儿。

双风车咖啡馆——来和《天使爱美丽》say hi

双风车咖啡馆

在巴黎,似乎每个街头的转角,都会有一家咖啡馆。而在蒙马特高地,人们会苦苦找寻这家咖啡馆---双风车咖啡馆(Café les Deux Moulins)。双风车咖啡馆的名字源于附近的两座古老的风车磨坊“Moulin Rouge”和“Moulin de la Galette”。这个充满质朴法式风味、吊扇嘎嘎作响的小咖啡馆,便是《天使爱美丽》里,Amelie当服务生的地方。

芥茉色的天花板,蕾丝花边的窗帘、古老的壁灯和吧台,让人仿佛置身于20世纪50年代~墙上印着那个永远留着妹妹头、张着古灵精怪的大眼睛、唇边带着一抹狡黠笑容的女孩艾美丽的海报,甚至在卫生间内也有一间透明的橱窗摆放着关于《天使爱美丽》相关的东西,这些店内的爱美丽主题摆设,会让你仿佛与电影的画面久期而遇。在激动之余,坐下来享用一点美味甜点,和朋友聊天消磨时间,观看这座城芸芸众生的各种样貌,对蒙马特的独特风情也会更深一些。

红磨坊——凡尘世事,不如一梦

红磨坊

走到蒙马特高地脚下,远远地便可以望见空中飘着的红色风车,那便来到了红磨坊(Moulin rouge)。这里是巴黎的红灯区,屋顶上的红色风车是它的标志。它是巴黎历史最久远、最负盛名的秀场,还是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的发源地,这里作为夜生活爱好者的圣地,去红磨坊看场演出,感受巴黎的酒吧文化和歌舞文化,应该是巴黎夜晚完美的打开方式。

街头小店——遇见未知的惊喜

蒙马特街头小店

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标志,蒙马特路边那些玲琅满目的街头小店,个个都是极具特色的艺术馆, 那些暗藏于街头巷尾的Vintage小店,会藏着多少你我不知道的故事...

为什么巴黎被称为“浪漫之都”?

巴黎北部的蒙马特(Montmartre)高地相对于巴黎其它各区而言地势实在是高,塞纳河无法逆其而上。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法国巴黎,在埃菲尔铁塔上俯瞰巴黎市区,中间金顶建筑为荣军院

巴黎有小巴黎、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则是一个首都都市圈的概念,它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7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人口约1000万,几乎占全法国人口的1/5。

巴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6世纪起,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此后历代法兰西的封建王朝均以巴黎为国都。

13世纪时,巴黎的人口才7万,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杭州和成都,都是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当然,巴黎在1546年就开始兴建卢浮宫,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巴黎都称得上是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巴黎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大城市,则开始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时代。启蒙运动开启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从巴黎散发出去,巴黎才成为世界精神之都。

从18世纪开始,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都市之一,它独特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波西米亚生活方式

启蒙时代,巴黎就流行举办各种沙龙,启蒙思想家、贵妇与咖啡,成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画面。这种独特的都市文化,让巴黎成为18世纪欧洲最有活力的城市,成为世界的“文化首都”。

这种基因,经历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后,向世界范围内扩散,在此后的时间里,这种文化一直是巴黎城市文明的核心。当然,它也有所发展和变异,其中的一个成果,就是催生了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

波西米亚(Bohemia)本来是一个地名,它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地区,原属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民族的部落,那里是吉卜赛人的聚集地。

追求自由的波西米亚人,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学。波西米亚不仅象征着拥有流苏、褶皱、大摆裙的流行服饰,更是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代名词。

波西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也代表一种艺术家气质,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反传统的生活模式。波西米亚服装提倡自由和放荡不羁的叛逆精神,浓烈的色彩让他们的服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甚至不亚于一场革命。

保守的美国人经常将波西米亚人和毒品以及贫困连结在一起,然而,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最有才华的欧美文学名家都拥有波希米亚气质,因此如果列出一张波希米亚人名单的话会变得非常冗长。

“波西米亚”已成了一种象征,惹人无数联想,它意味着流浪、自由、放荡不羁,成了终日奔波忙碌的都市人心中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它的关键词是浪漫。

在现代社会,吉卜赛人的流浪成为传说,但是在他们曾经飘荡过的土地,却播下了这种自由的种子,最合适的土壤,当然就在巴黎。

1900年前后的巴黎,在蒙马特高地,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蒙马特高地是一个到处都有传说的地方,这个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当时负责巴黎城市改造的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划归巴黎市,从此它就成为了巴黎的一个区,也就是巴黎的第18区。

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100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众多知名的现代艺术家来说,这里却有一种另类的吸引力。“这个区域酷似一个巨大的工作室。”一位评论家19世纪90年代写了一篇文章,描述这片当时还是城市郊区的小山坡。

虽然它保留了其原有的乡村气息,但是它代表了一个与“美好时代”的巴黎世俗生活相反的“逆世界”。梵高、毕加索、苏珊?瓦拉东、德加等艺术大师,都曾在这里居住、画画。

蒙马特高地的“洗衣船”是一幢形状奇特的木板楼,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许多艺术家都曾在此居住

巴黎是一个源头,它并不缺乏模仿者。德国慕尼黑的施瓦宾区、纽约市的格林威治村、苏活区、旧金山的北滩区以及之后的海特-艾许伯里区、英国伦敦的切尔西区和费兹罗维亚区,都先后刮起了波西米亚旋风。

在20世纪,波西米亚成为文化叛逆的代名词,一些还没成名的艺术家,会聚集到这样的区域,在荷尔蒙最旺盛的年纪,他们作画、酗酒,挥霍着生命。更现代的波希米亚社区包括有中国的大理、泰国的清莱、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波西米亚人的服装打扮和行为方式在“反文化”群体中广为流行。无论是心里反叛的欲望,还是对“爱与和平”的向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幻想波西米亚式流浪放纵的生活,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幻想而已,很少有人付诸实施。不过,巴黎一直都有这种浪漫气质,因此,“巴黎”也就成了浪漫的代名词。

现代主义

2015年,巴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主义袭击,恐怖分子在巴塔克兰音乐厅大肆杀人。但是,法国文化部长佩尔兰说,巴黎一定不能停止音乐演出,“文化是我们最好的盾牌,艺术家是最好的武器”。她知道,如果音乐、艺术停止了,那巴黎也就真的走向衰落了,那正是恐怖分子想看到的。

有一本书叫《巴黎的放荡》,讲述了1900-1930年间的艺术巴黎,毕加索、海明威、阿波利纳尔、阿拉贡、马蒂斯、雅里、帕森、马雅可夫斯基、佳吉列夫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作家、诗人,还有当时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求艺术理想的人们聚集在巴黎,尤其是塞纳河边的蒙马特尔和蒙巴那斯街区。

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千面百态,但却同样拥有对自由的崇尚,创作自由、思想自由和生活自由让他们迸发出无穷的灵感和动力,在大胆追求、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之后,终于成就出20世纪最“美好的时代”: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巴黎成为世界上“主义”最多的城市。

巴黎为什么会成为艺术的殿堂,这要从19世纪的“巴黎大改造”说起。经历了近百年的政治革命之后,拿破仑三世即位,他要将巴黎打造成一个现代性的世界首都。

于是,街道被拓宽了,高楼房屋和豪华旅馆建起来了,下水道和城市供水系统被重新规划与修葺,1899年埃菲尔铁塔现身,1900年开通地铁……

整个巴黎都改头换面,由一个布满小巷、形状不规则、陈旧的中世纪小城,改造成了一个街道宽阔豪华、空间疏落有致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现代都市。

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盛况

当时塞纳河两岸有一道奇特的风景,右岸凝聚着奢华,左岸自由而放荡,在这隔着塞纳河遥遥呼应的两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的文人和艺术家,他们成长于左岸的蒙马特而活跃于右岸的蒙巴那斯。

是这批艺术家成就了巴黎,也是巴黎容纳了他们。巴黎的慷慨大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场所,给了他们各抒己见、进行思想碰击的空间。当人们渴望从传统文化思想中挣脱出来,在新型的大工业时代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适时而至。

巴黎,为世界首先带来了包括文学与艺术在内的全方位伟大变革,正如夏加尔的回忆:“在那些日子里,艺术的太阳只照耀巴黎的天空”。

塞尚、莫奈、雷诺阿、毕沙罗以及维亚尔等人的画作,罗丹、马约尔以及莫里斯?丹尼斯等人的雕塑作品充分表现出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前奏之风。

时髦、先锋、富有活力是上述作品中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我们从不同领域的作品中看到全方位反射出来的景象,得以一窥那个年代的时尚,那个年代的奢靡。

1889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艺术馆内的雕塑作品:一个女人扛着步枪,扶着受伤的士兵

1900年的世博会在巴黎举行,是对巴黎的褒奖,也是这个城市的加冕礼。展会是一场盛大的、令人讶异的汇演,不只是商品交易会和科学大会,而且更是当地及欧洲各国、美国和全世界其他各国游客的巨大露天市场。

这座伟大的城市每小时接待6000名游客,满负荷地运行。到展期结束的时候,参观巴黎市中心这处112万平方米展场的人数约为5000万——周末平均每天的游客量达到60万。

作为艺术之都的巴黎,在世博会上也有惊人的表现:雕塑家保罗?莫罗—沃舍尔(1871—1936年),一位29岁的冉冉升起的明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巴黎表现为一位现代的巴黎女子——不是着古代裙装的窈窕淑女或者希腊女神,而是满怀信心地展望新世纪、自信、成熟的女人。

沃舍尔以有“圣女萨拉”之称的女演员萨拉?贝纳尔为模特,请帕奎因时装屋为他的作品设计了一袭最时尚的华服,成就了传奇般优雅与都市时装的奇妙结合。

她像个怪物,也奇异地富于预言性:她,一个高20英尺、体态丰满的资产阶级女人,矗立在新世纪开端的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大门前。不过,批评者们对此并不领情,他们用来描述她的形容词包括:“可笑”“简直就是残暴”“荡妇的胜利”——不过,这不正是巴黎吗?

(作者:黄小凡)

以上就是关于巴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