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分级

   2022-11-10 00:40:53 网络830
核心提示:动脉硬化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2、缺血期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3、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

动脉硬化分级

动脉硬化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2、缺血期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3、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硬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4、不少病人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发生缺血期的表现。

有关动脉硬化的前兆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要和其他指数一起看才有参考价值,单独一个数值的高低说明不了什么

动脉硬化指数和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关,你的偏低要么是血总胆固醇低,要么是高密度脂蛋白高,这两样哪一样都是好事。胆固醇低自然不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高密度脂蛋白高被誉为脂质清道夫,高了也是同样道理。

如果想恢复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可以多吃肉,类食品,另外女孩子不能节食,慢慢就升高了

想优质透析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动脉硬化的饮食治疗

动脉硬化性疾病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此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饮食因素是主要的相关因素。流行病学也表明,居民的饮食组成不同可以影响其发病率。因此,饮食调养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

(1)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最好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就不仅要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

(2)重点减少食物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每次进餐都要严格控制肉类食物。因为即使是最瘦的肉也含10-20%的动物脂肪,应该从食用肉中消除多余的脂肪,把脂肪摄入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要吃鸡皮,因为鸡皮所含脂肪比例高。一星期内吃猪、牛肉不超过3次,其他时间最好是鸡或鱼(不包括水生贝壳类),因为这些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少于猪、牛等肉类。

(3)对肉或鱼最好烧、烤或烘,不要用油煎或炸。因为烧、烤、烘能从肉中清除掉相当数量的人体不需要的脂肪。

(4)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三个蛋黄(包括其他食物),水生贝壳类(龙虾、小虾、牡蛎)每月最好仅吃2-3次,少吃肝、肾和其他内脏,因为,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

(5)少用或不用蛋黄酱拌色拉。最好用醋或酱油等,多用植物油烹饪,少用动物油和黄油烹调。

(6)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糖,多吃标准粉,少吃精粉。这样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热量摄入,也减少了肠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

(7)限制上述饮食亦不会缺乏营养。蔬菜、水果和各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向人体提供热量。也就是说,各类食品以及黑面包、糙米、蚕豆、豌豆、胡萝卜、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桃子、梨、苹果(最好带皮),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在不提高血液胆固醇的情况下,供给人所需要的全部热量。

(8)吃饭要定时,两顿饭之间不要加小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可吃些苹果、生胡萝卜、饼干或其他不提供脂肪含量的食品。

(9)饮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要适当。这些饮料刺激大脑、心脏和循环系统,而且刺激胃酸分泌,使人感觉饥饿。口渴时最好喝天然果汁,无咖啡因的咖啡、脱脂牛奶和水。

合理的饮食能够预防并缓解动脉硬化的症状,但要治疗动脉硬化症还需要科学地用药。实践过程中发现,运用口服速效救心丸治疗脑动脉硬化获得了满意的效果。速效救心丸的行气活血、通窍止痛特性对气滞血瘀所致的脑动脉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资料:

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301/03/rb02/03174608.htm

动脉硬化药膳方-菊参肉片

菊参肉片

〖 原 料 〗: 新鲜菊花瓣50克、瘦猪肉300克、丹参10克、鸡汤(去油)200克、鸡蛋3只。

〖 制 作 〗: 将瘦猪肉去筋膜后切成薄片、菊花瓣用清水轻轻洗净,用凉水漂上,鸡蛋去黄留清,将肉片用蛋清、食盐、绍酒、味精、胡椒粉、淀粉调匀浆好待用,丹参洗净后放入纱布袋扎口后,和鸡汤一起放于锅中煮沸,再用文火煮10分钟,然后将药袋捞出,在汤中放盐、胡椒粉、湿淀粉、麻油,兑成浓汁待用。

〖 用 法 〗: 取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豆油少许,熬至5成热时,投入肉片、姜、葱煸炒,倒入鸡汁,翻炒几下,接着将菊花瓣入锅和匀便能起锅装盆。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黑木耳10克,豆腐60克,煎炒食用,每日2次。

2、海藻煎水服,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

3、玉米研细粉与粳米适量同煮粥,用白糖调味食用。有宁心和血,调中开胃作用,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防治。

4、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每日吃香蕉4个。连续服用数日,有疗效。

5、治急慢性痢疾、肺结核、中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去皮大蒜头3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稀粥。猪油、食盐调味。

动脉硬化食疗方-米醋萝卜菜

〖 原 料 〗: 生白萝卜250克、米醋适量。

〖 做 法 〗: 将萝卜洗净切成小的薄片,放花椒、食盐少许,加米醋浸4小时即可。食用时淋香油。

〖 用 法 〗: 佐餐食用,每日2次。

〖 作 用 〗: 辛凉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 评 注 〗: 萝卜性味甘辛,入肺、胃、大肠经,可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降燥生津,清凉止渴,散瘀解毒,通利二便,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良药。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白萝卜可以降胝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能够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国外不少国家对萝卜的应用与开发,已取得不少成果,各种萝卜饮料异军突起。萝卜可炒、炖、腌制,食用方便。对于脾虚便溏、大便不成形、胃肠蠕动亢进的病人应该慎用,或加入少量生姜之后食用。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海带15克,粳米100克,猪瘦肉50克,同煮粥,用适量食盐或白糖调味食用。

2、木耳烧豆腐:黑木耳、豆腐适量,炒菜食用,每日一至二次,适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http://www.daifumd.com/blogs/kk-1/article_27587.html

http://www.shiliao.com.cn/pg/362/

http://www.eyao.com.cn/Files/2004/11/03/11500084.asp

http://www.10tian.com/sljb/xnxgslf/dmyh/

http://www.jkday.cn/news/Article.asp?articleid=40878

http://hua-y.com/shzl2/jkys/jbsl/200407221100288004.htm

http://www.cddaily.com.cn/rhzm/20050325/GB/rhzm^199^0^RH42.htm

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应从儿童期开始

众所周知,透析液超过99.3%的成分是水,每个病人一次透析需要使用120~150L水,相当于病人的血一年将承受15,000~30,000L的水的洗涤。因此,水的质量对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透析液若被细菌及内毒素污染,可使患者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促红素效用降低,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营养不良,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最终导致高死亡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的微生物学方面有以下要求:

1、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100CFU/ml;

2、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1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5EU/ml。在经济发达的欧洲,透析用水的要求更高,患者普遍使用超纯水透析(内毒素≤0.25EU/ml)。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呈现流行状态,尤其表现为 肥胖、血压偏高和不健康生活方式 检出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必须重视儿童期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

预防儿童肥胖是关键措施,控制儿童血压是首要目标,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

通过儿童期危险因素的防控,能够有效实现成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将为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视角。

成年期心血管疾病起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

儿童期肥胖和血压偏高等容易导致近期各种靶器官损害[表现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增加、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等]。

“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肥胖和血压偏高会延续到成年期,将来会增加成年期cIMT、左心室肥厚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儿童期 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如体力活动少、视屏时间长、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等 )也日益突出。

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高危儿童青少年,如果现在不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干预控制,将来很可能会成为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后备军”。

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必须重视儿童期肥胖、血压偏高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预防和控制。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儿童肥胖是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我国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儿童超重/肥胖易造成早期心血管靶器官的损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

超重/肥胖儿童如果在成年期之前恢复为正常体重,则成年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弱或消失。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BMI正常但成年期超重/肥胖者( 新发组 )、儿童期和成年期均超重/肥胖者( 持续组 )在成年期容易出现cIMT和左心室肥厚等亚临床心血管事件。儿童期超重/肥胖但成年期BMI正常者( 降低组 )的亚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未增加。

结果提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能够显著降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儿童超重/肥胖进行准确评价是了解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精准施策和科学防控的前提。

当前,国内外评价儿童超重/肥胖最常用指标是 BMI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卫生行业标准、专家共识标准、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和WHO标准 。

但BMI指标存在不能区分肌肉和脂肪量、不能明确脂肪分布位置的缺陷。

腰围 和腰围身高比 ( WHtR )是评价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脂肪在腹部的聚集情况及其对腹部重要脏器的危害程度。

虽然WHtR预测成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效果优于腰围和BMI,但WHtR、腰围和BMI预测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血压偏高、血脂和血糖异常等)的效果相当。

超重/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增加与超重/肥胖的快速增长相关。

有研究证实,成年人高血压的发生起源于儿童时期, 儿童期到成年期血压具有“轨迹现象”,从早期到成年期持续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儿童血压偏高与近期靶器官损害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都存在着密切关联。

儿童期血压偏高者发生成年期动脉硬化、cIMT和左心室肥厚等亚临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增加。

同时,与儿童期和成年期血压均正常者相比,儿童期血压正常但成年期血压偏高者、儿童期和成年期均血压偏高者成年期亚临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较高,但儿童期血压偏高而成年期血压正常者亚临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未增加。结果显示,控制儿童血压偏高,能够有效降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肥胖和血压偏高等代谢异常指标之外, 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运动不足、视屏时间过长、吸烟、酗酒、睡眠不足、不健康饮食等,是心血管疾病负担的根源和危险因素 ,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①运动不足、视屏时间过长是超重/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教育部和国内儿童运动指南均建议,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至少1 h。美国儿科协会建议,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宜超过2 h。

目前我国儿童运动时间不足和视屏时间过长问题突出。

耐力素质作为运动能力的1项重要评价指标,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青少年时期的心肺耐力越好,成年期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偏高等)的风险越低。

②吸烟和饮酒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极大。

吸烟会对儿童的心肺功能产生危害,同时还会增加成年期早死的风险。

饮酒不仅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旷课、打架、人际交往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的前3位危险因素之一。

③高盐摄入等不健康饮食习惯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儿童盐摄入量远超WHO推荐上限(<5 g/d),通过减少每天盐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建议建立以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为综合网络的干预体系。

首先,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开设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和健康教育促进等,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血压。

其次,学校和社区为儿童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尤其对于肥胖、高血压和其余代谢指标异常的儿童,应该进行重点监测。

再次,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作为父母或监护人,其是否以身作则,模范引导,对于孩子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席波,宋逸,马军 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应重视儿童期危险因素防控[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9):1428-1432.

以上就是关于动脉硬化分级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