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因城施策祭出楼市“新八条”

   2023-03-14 12:53:06 网络660
核心提示:一度因学区房过热而引发关注的合肥,忽然升级楼市调控政策。4月5日晚间,合肥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学位制调整、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八条政策,这也成为合肥版的“史上最严调

合肥因城施策祭出楼市“新八条”

一度因学区房过热而引发关注的合肥,忽然升级楼市调控政策。4月5日晚间,合肥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学位制调整、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八条政策,这也成为合肥版的“史上最严调控”。

《通知》指出,在执行合肥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

同时,限制合肥市2套住房以上的户籍家庭认购二手房;暂停企业购房资格;将司法拍卖房纳入限购范围。这些做法既有较强的针对性,也修补了原有的政策漏洞。

合肥新政颇受外界关注,因其既体现了因城施策的个案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近几个月来,针对部分区域的市场异动,监管层频繁对楼市调控。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后,“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成为今年政策的重点之一。

作为一个东部二线城市,合肥楼市的升温,被认为是供应不足、学区房周期、人才新政刺激、炒作氛围浓厚等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在年初启动楼市调控并产生效果,市场热点正在向二线城市转移,合肥正是表现活跃的二线城市之一。

在调控路径和调控手段上,二线城市均紧随一线城市。在合肥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其中,部分二线城市的一些条款,力度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

合肥楼市异动始末

合肥楼市的异动,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出现。合肥当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合肥滨湖、高新区等热点区域,通过各种手段炒作房价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中包括捂盘惜售、经营贷入市、散播恐慌情绪等。受此影响,部分楼盘的价格快速上涨,一些人通过倒卖房号获利。

在此之前,合肥房价已维持3年多的平稳。一些购房者认为,随着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房价上涨,作为安徽省“单核城市”的合肥,很可能紧随其后,并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进入2021年,随着学区房周期到来,恐慌情绪蔓延至合肥政务区等热点学区。前述人士表示,除了占学位外,购房者还带着资产保值的诉求,提前入手学区房,这也导致学区房供需关系骤然紧张。他表示,在一些热门学区房小区,已经出现坐地起价的现象。

为此,3月以来,合肥已经多次出手打击楼市乱象。3月2日,合肥出台二手房网签新规,意在避免虚假房源、限制交易情形房源被交易、出售,和一房多卖的现象发生;3月11日,合肥多部门对11家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4家重点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3月18日,合肥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不得参与炒房”的公示;3月23日,合肥房管局再次约谈了恶意炒房的业主。

此次出台的新政,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合肥对二手房划定限购范围,包含了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区等近期的热点区域,同时还将几乎所有热门学区的二手房纳入限购。

新政还涉及了价格限制、住房贷款管理、打击乱象等方面,均被认为是切中当下热点的措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措施是增加供应。按照计划,合肥将在近年居住用地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增长10%,确保全市不少于9000亩,并单列租赁住房用地900亩。

前述人士表示,这一措施十分重要,因为合肥楼市的土地开发速度和库存规模均不足,难以消化骤然释放的需求。尤其是在大量引进人才后,这种缺口更为凸显。

去年9月,合肥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重点产业、重点人群,通过提供人才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柔性引才奖补等措施,让各类人才“边安居、边就业”。其中,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和首套房不限购等优惠政策,在吸引人才落户的同时,也对楼市形成了刺激。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仅有2.8个月,在全国100个热点城市中,仅高于浙江湖州。

二线城市全面加码调控

合肥楼市的上涨轨迹,颇能代表二线城市的一些共同特征。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很多二线楼市的升温,都有着长期平稳后的看涨心态、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楼市、学区房交易周期到来等因素,部分城市还有着人才新政的刺激。

他还表示,在此之前,不少二线城市的库存偏低,供需基本面较为紧张。

贝壳研究院则认为,随着一线城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楼市热点正在向重点二线城市转移。其中,今年2月,二线城市中的西安、合肥、成都等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均在前十名,市场温度较高。

市场热点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从东部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历来是楼市上涨周期中的共同特征。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也大多沿着这一路线。

今年以来,上海通过“沪十条”的发布打响了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此后又以几乎“一天一新政”的节奏,堵住了假离婚、赠与房产等小漏洞,给炒房客以沉重打击。北京、广州、深圳也通过各种“打补丁”的方式,对楼市进行调控。

二线城市的调控热潮,则出现在今年3月,并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持续升温。在合肥推出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

从住建部的督导路线上,也不难看出这种趋势。今年1月下旬至2月,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带队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调研督导。3月初,督导组奔赴杭州、无锡。“两会”刚结束,督导组奔赴成都、西安。3月末,住建部又督导了南昌的房地产调控。

从调控内容上,二线城市也在向一线城市全面看齐,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合肥对新出让的土地实施住房均价控制,与部分一线城市实施的“限房价、竞地价”政策有相似之处。而对于二手房的“定向限购”,则属于合肥首创。

多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楼市传统“小阳春”的到来,以及市场热点的转移,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将加码调控,前期已经启动调控的一线城市,则会进一步对政策进行巩固。

尽管合肥的调控政策有着因城施策的个案性质,但仍然不会突破大城市调控的总体框架。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目前房地产领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炒作,金融属性越炒越强,房价涨幅过高过快。而“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房价过高,二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买不起房子。

他在“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针对这些问题,过去更多是从需求角度来解决,比如限购、限贷等,下一步要在供给侧上想办法。一方面要加大供给,另一方面,加大保障型住房的力度,完善住房的保障体系。

这个城市曾经房价涨幅全球第一如今一限到底!

【算一算你家装修要花多少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价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国家为了防止商人进行炒房对较多城市都规定了房屋限购政策,这项政策出台之后较多地区的房价都受到了影响,然而合肥的房价却在暴涨,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合肥房价为什么暴涨

1.合肥房价暴涨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政策原因、合肥城市发展特点以及地价上涨原因。此外,捂盘惜售是合肥开发商最喜欢采用的手段,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国昌认为,最近一段时间合肥的房价增长非常的快,主要还是因为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造成的,尤其是在政务区这样的热门区域,由于地块有限,因此出现了房屋供求紧张的情况,因此也是造成合肥房价暴涨的原因。

2.合肥学院的房地产研究专家朱德开认为,合肥房价暴涨的原因与土地价格的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16年开始,合肥在竞拍土地使用权时更加疯狂,其中位于肥西县的一处楼房面价就达到了10159元/平方米。

3.说到地价推动房价,大部分专家表示合肥地价的上涨绝对是房价暴涨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合肥人口导入的数量已经持续增加到合肥楼市土地供应不足的地步了。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合肥有50.8%的购房者都是安徽省以外的人员,合肥本户籍的购房者占比为35.8%,剩下的都是安徽省内其他城市人员购买的,因此这也是合肥房价暴涨的原因之一。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合肥房价为什么暴涨,相信大家看完以上的分享后也有了相应的了解,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齐家网网站,小编将一一为你们解答。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合肥公布新一轮楼市新政,针对学区房的“限购”政策为何会引发争议?

17个学区二手房限购、叫停企业买房、拍地即限房价曾经房价涨幅全球第一如今一限到底!

“我们合肥学区该摇号摇号,要涨价的继续涨,这么多年也没降过。”

就在4月5日晚,家住合肥的张女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谈及学区房,仍然很无奈。

几小时后,重磅新政砸向躁动的合肥楼市。

4月6日起,合肥市正式执行涵盖二手住房限购、学位制、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的房地产“新政八条”。

根据“合八条”新政,暂停合肥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7个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市区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暂停企业购买商品房,同时规定商品房备案均价不得突破土地出让前预测均价。

“有中介囤了十几套学区房,政策一出,很多人失去了买房资格,现在全砸手上了。”熟悉合肥楼市的邵明说。

优质学区房供应或更稀缺

新政划定的二手房限购范围,正是此前频频躁动的热门区域——2020年11月,滨湖区、包河区等周边就陆续传出小区业主在社交平台中集体谋划涨价的消息。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曾及时发文表示,将积极应对部分小区业主“抱团涨价”网络舆情,坚决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

但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合肥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的“合肥模式”被“一主城、四中心、一滨湖新区”所取代,滨湖新城掀起的新一轮建设高潮,圆了合肥人的外滩梦,标志着合肥将从环城时代走向滨湖时代。

由于滨湖区没有存量住房,新建商品房和次新房均价一路领涨合肥新房二手房。截至发稿,链家显示滨湖区二手商品房单价已经屡破4万元/平方米,带有学区概念的次新二手房挂牌价接近5万元/平方米大关。

临近金斗公园的“网红盘”信达公园里,记者2019年到访时,多层洋房开盘价格约为2.5万元/平方米左右,目前一套148平方米的3房2厅,挂牌单价为4.5万元/平方米。

如今靴子终于落地,同策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霄霄向记者表示,“合八条”政策酝酿已久,当前合肥新房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回暖带动房价上涨预期,各类购房群体争相入市,现金全款买房依然一房难求,加剧房价上涨预期。开发商及中介面对市场购房热情,通过收取茶水费、捆绑销售、全款优先的方式获取利润,增加市场乱象。新房市场供不应求带动二手房市场成交火热,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学区房成为二手房价格上涨的突破点。

对于学区房限购,此次新政更是一次精准打击。据张女士表示,合肥的孟母们其实相对大城市更轻松,只要沿着一流小、初中、高中走下去,不需要花太多心思,简单来说,学区房就可以搞定所有。

李霄霄提到的独特优势,就是南门小学、红星小学这些几代合肥人心中的顶尖学校;四十二中、四十五中,更是几十年来进入高中神校——合肥一中“直通车”般的存在。

可以说全合肥市以及三县一郊的孟母,都聚焦在这些有限的学区房。

但李霄霄指出,“合肥为应对学区房价格上涨而实行的’一套住房6年内1个小学学位,3年内1个初中学位’政策,可能造成短期有学位的学区房供应更加稀缺。”

禁止企业购房、摇号 限售、拍地即限房价!

事实上,推高合肥市场二手房价格的最大力量,来自新房高温的传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2月合肥新房环比1月上涨了0.6%,同比上涨了5%;二手房环比1月上涨了0.8%,同比上涨了5.8%。

“合八条”对新房价格也开展了精准、严厉的调控。合肥市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接受合肥发布采访时曾表示,合肥这次调控政策具有精准的调控特性,这也将拉开一个新的序幕,形成以“热点学区、热点区域、热点楼盘”为主要调控内容的楼市新政。没有采用“一刀切”的调控政策,没有对全市范围内都限购、限贷、限售。就合肥楼市目前特点来说,从学区房入学年限调控到新房摇号+限售政策,应该讲是能够给刚需购房者一个非常好的心理预期。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暂停企业购房资格、司法拍卖房纳入限购范围等,都说明限购政策不断打补丁,防范钻政策的漏洞。尤其是直接叫停企业购房的政策相对严厉,目前进行调控的地区多以纳税年限和开设年限进行限制,直接叫停的城市并不多,值得后续全国其他城市的学习。”

对于商品住房平均备案价格不得突破土地出让前预测均价,严跃进表示,“这条规定具有创新性。过去各类房价的备案价格政策比较松,往往是申请预售证的时候才开始管控。而现在价格管控提前到了土地出让前,这是限价政策的新模式。”

李霄霄强调,“要求同一幢楼的同一套型价差幅度原则上控制在10%以内,也堵上了开发商通过在同楼栋中以高低配方式突破限价的小动作。”

合肥房价为什么会经历“过山车”现象?

2021年4月合肥公布新一轮楼市新政,其中新政策规定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享有学区内一个小学学位,三年内只享有学区内一个初中学位。此消息经披露之后引起了社交平台上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针对合肥对于学区房的此项“限购”政策,部分网友认为,它将有利于抑制合肥房价的上涨;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学区房的如此规定将有利于缓解各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而笔者认为,为何学区房的限购政策会引发争议?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此政策与当今国家的大政方针息息相关

在2021年住建部已约谈合肥政府负责人,就合肥目前不断上涨的房价进行了批评,当前我国的大政方针是让房子回归到其居住的原本属性上,要实现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这样一种目的。而此次合肥公布新一轮楼市新政其实也是与当今的国家大政方针息息相关,因此它更容易受到社会公众们的关注,让社会公众能看到合肥将以什么样的措施来抑制住自身楼价的不断上涨。

二、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方面的马太效应

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马太效应,即在教育中的头部学校因为它自身的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而使得更多的资源被投入到了该学校之内,最终导致头部学校与底部学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这样一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合肥的此次楼市新政将会对学区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那么它也将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方面的马太效应,实现各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平等化。如2020年湖南长沙长郡中学决定不再招收除长沙以外外地学生也是出于此方面的考虑。

三、此类举措伤害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而纵观网络舆论场,实际上有部分人对于合肥的此类政策是持一种反对态度。因为合肥的此类举措,实际上伤害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在任何新政或者说是政策实现的过程中,它在对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势必会对少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了侵犯,如此次的学区房限购政策,就会对某些试图通过房子来进行投机倒把的人的利益进行了损害,因此他们便会表现出一种反对的态度。

四、房价+教育,两民生类重要话题结合所带来的引爆效果

房价以及子女教育实际上是现在我们民生领域中重要的两个话题,而合肥公布的新政不仅涉及到了房价,也涉及到了学区房,这样便就将房价和教育这两个重要话题结合在一起。涉及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安徽合肥,这个曾经排名靠后的“弱二线”房地产价格洼地城市,去年一跃成为国内甚至全球房价高速上涨的“领头羊”,令人为之侧目。在胡润研究院今年1月发布的2016年全球房价指数中,合肥房价涨幅超过40%,位居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第一。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售价环比涨幅排名中,合肥也首次登上榜首。

去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2日以后,合肥推出“史上最严限购令”,房地产市场迅速由滚烫的高温状态陷入冰冷和沉寂,价格持续回落,成交量不断萎缩。据房产中介称,目前合肥房价普遍下跌15%~20%,个别小区房价竟呈现50%的直线下滑,价格遭到腰斩。

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在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的贴身竞争中,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容纳量较小,人口吸引能力没那么强,房价长期以来不温不火。但为何去年以来房价涨幅如此迅猛和突兀?背后原因是什么?

金融炒房客 “高评高贷”上演 “空手套”

合肥当地人李文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多年来的房价一直很“低调”,在邻近城市南京2008年房价每平方米过万的时候,合肥房价还在3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徘徊,直到2015年合肥房价才突破万元。“那时感觉每平方米万元的房价太高了,一时还难以接受,其实周边城市早就奔3万、4万去了。”李文杰说。

2016年,“蛰伏”已久的合肥房价迎来一轮超乎想象的暴涨。合肥市民张先生对记者形容说:“去年涨得最厉害的时候,我过一条马路的时间房价都能涨个200~300元/平方米。就这样一直毫无节制地冲到全球涨幅第一的位置,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脱离正常轨道的变化总是有原因的。合肥当地一家大型房产中介主管王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去年全国各地涌来的“炒房团”云集合肥,他们所到之处,犹如“洪水浪涌,房价因之迅速攀升,不断水涨船高”。

据王涛观察和记录,去年合肥楼市聚集了两类“炒房团”,一类是“金融炒房客”,另一类是“主流炒房团”。

“金融炒房客”,有单枪匹马来的,也有组团过来的。由于去年房源少,“炒房团”多,所以中介出来什么样的房子,这类炒家都全盘接手,然后再通过银行对这些房子 “高评高贷”,源源不断地把更多的钱从银行套出来,再投资炒房。

王涛称,他们去年做了多批这样的业务,其中有个“炒房团”是从浙江过来的,4个人组成一个团队。背后有几家公司赞助他们一部分资金,用来付炒房首付款,赚了钱再按比例分成。当时,他们一下子要了20套,让中介帮助计算首付、月供以及可以从银行套出多少钱。他们对房子品质要求不高,只希望找到面积大的房子,这样可以从银行套出更多的钱,这类“金融炒房客”属于打金融擦边球的投机者。

王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类“炒房团”大多不需要自己掏钱,如果做得好,还能多套出些余钱。他记得很清楚,有一个“金融炒房客”就通过这种方式,经过一番操作后多套出来20万元现金。

据了解,“高评高贷”,就是通过关系将房子价值评估高些,比如A炒房客从中介接手一套房子市值100万元,他让背后的财团帮其垫付,再找关系将该房产价值高估至150万元,按银行通用标准以房屋价值七成贷款,就能从银行套出105万元,这样还完财团垫付款,他用这种“空手套”还净赚5万元现金。

王涛表示,当时办理这批二手房贷款手续全部加快,一个月之内就办完一套,“炒房团”接手的房子就放在那里等待升值后出手。据了解,这批房子是去年四五月份交易的,买的时候价格还比较低,目前这批房子都没有出手,还放在那里等待涨价。因为入手时价格低,均价在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按目前1.5万~1.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一平方米可以赚5000元左右,一套房可赚50万~60万元。

合肥链家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去年在合肥通过这样的“金融游戏”炒房的这帮“炒房团”,中介帮忙找的房子看都不看,直接付款入手,全权委托房产中介处理。

另一类“炒房团”就是组团出击的“主流炒房团”。他们之间互相联手,组团买房,垄断式购房,控制房源,然后拉抬价格。这类“炒房团”对房子品质要求较高,注重绿化和户型,他们大多是联手整幢、整单元或者整个楼层购买,这样方便谈判压价,一旦入手后,便将这些房间隔成一个个小单间出租,或者整套一起租给别人,以租金来抵充月供,然后坐等涨价,等达到自己满意的收益后再出手。

“炒房客” 亲述炒房套路:组团控制房源,约定坐地起价,借助媒介造势

在合肥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了“炒房客”郭文强,他称,2015年合肥滨湖板块的房价涨得非常慢,年初均价为7000多元/平方米,年末才涨到8000~9000元/平方米,一年时间每平方米才涨不到2000元。

郭文强分析,与南京等周边城市相比,合肥房价在这一轮暴涨前属于比较滞后的城市,所以去年这个房产价格洼地一下子涌入众多“炒房团”,不断卖力炒作,在板块轮动中逐步推高房价,一下子透支了合肥房价几年的涨幅,造成了房价的反常上涨和畸形的板块结构。

郭文强认为,去年领涨合肥房价的板块是滨湖,该板块也是房价迅速蹿升的最大元凶。2015年这批“炒房团”就跑到滨湖板块购买了一批房子,均价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每个小区都有。此后,各路 “炒房团”蜂拥而入,接力炒作。大家互相通气谁都不卖,将这个板块的大部分房源控制住,伺机进行炒作。

此后,滨湖板块没有新房出售,房源基本上都控制在这帮“炒房团”手里。控制房源不是目的,炒房赚钱才是终极目标。于是一段时间后“炒房团”突然放出来四五套房子,直接挂出1.3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房价噌地就上去了。“这样的价格肯定是高了。”郭文强说,这样做是为了刺激刚需用户。接下来,他们到处贴广告,借助各种媒介开足马力造势,周边的中介也陆续挂出来1.3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了。

2016 年3 月16 日,合肥滨湖一售楼部认筹现场,因为购房人太多,场面一度混乱。因为怕人多,原本下午4 点半结束认筹,结果两点不到就被保安关上大门不让进入。

“炒房客”很清楚挂这个价是没人买的。等个十天半个月,该板块哗啦一下子又有三四套房挂出来,价格在1.2万元/平方米,出来后很快就没有了。是不是真卖掉了不好说,但市场已经被带动了。如此这般,“炒房团”直接将房价从8000元/平方米一下子拉升到了1.2万元/平方米,连1万、1.1万元的中间价格区间和涨价过程都省掉了。之后再连续挂出七八套价格在1.3万元/平方米的房源,自然很快又没有了。刚需客户看到房价涨得这么厉害,不敢再观望了,都跑过去买,结果没房源,“炒房团”已将可售房源控制住,直接将价格报到1.5万~1.6万元/平方米。就这样,主流“炒房团”通过对板块房源的垄断,很快将滨湖板块的房价拉起来,最高峰的时候,他们竟然将滨湖房价炒到2.2万~2.3万元/平方米的高价。

郭文强说,通过上述板块房源炒作后,“炒房团”又开始对周边关联板块房源轮动炒作,就这样,在“炒房团”的轮动炒作下,合肥房价在2016年疯狂上涨。

“限购令” 出台部分板块价格遭腰斩

“枪打出头鸟”,合肥楼市的火爆和快速上涨很快引来了“限购”新政。2016年10月2日晚,合肥市政府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0条调控措施,主要包括:合肥市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市区范围内开展限购;暂停异地公积金贷款;加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管理等多项措施。

这个被称为合肥“史上最严限购令”出台后,合肥房价很快转入下降趋势,一直降到今年5月初。

合肥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合肥房价最早是从滨湖板块炒作起来的,所以滨湖板块的水分和泡沫最大。去年10月合肥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力度不断加码,炒房客开始大量抛房。当滨湖房价还盘旋在2.2万~2.3万元/平方米的高价时,“炒房团”便以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抛售。滨湖板块房价也因“炒房团”的抛售快速下跌。合肥部分房产中介称,滨湖板块的降幅最大,多数降幅达到40%~50%,快到腰斩的价格了。今年春节时,滨湖有个楼盘开盘价为1.1万元/平方米,与价格最高时周边楼盘2.2万~2.3万元/平方米的价格相比下降了一半还多。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上述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限购之后,合肥房价在去年底今年初达到冰点,过春节的那几天,很少有人看房买房。虽然滨湖板块价格遭到腰斩是个别现象,但合肥房价陷入低迷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就是关于合肥因城施策祭出楼市“新八条” 二线城市调控全面升温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