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

   2023-05-12 23:48:14 网络580
核心提示: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 工作 总结 哦。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应室工作 个人总结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1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

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 工作 总结 哦。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应室工作 个人总结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1

消毒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它负责临床一线的各种器械的消毒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安危和医护质量,更有甚者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所以,我院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管理 措施 ,以杜绝医疗感染的发生。

一.健全领导管理体制

我院消毒室在院领导下,由护理部及院感办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

二.规范管理

1.补充完善本科管理制度、职责、并结合医院实际,持续改进。

2.对常规记录内容要完善,提供查对和质量追踪的有效保证

三.狠抓环节管理

1.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建立物品下收下送制度,规范洁污通道,下收下送的密闭车实行双通道,不交叉、逆行。

2.严格按照清洗流程进行操作,加大质控力度,使清洗工作更规范专业。做好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3.进行职业防护 教育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工作前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防水衣鞋。

4.清洁包与无菌包按照清洁消毒灭菌日期的顺序各自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内,实行双窗口的交换,严禁混放。

四.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1.根据业务发展的特点,参加院内院外的学习活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更新知识、理论、技术。

2.至少每周开例会,讨论差错事故,总结工作 经验 ,以提高工作质量。

3.护士长每周对科室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五.进行满意度调查,狠抓医德医风。

至少每季下科室对工作质量及人员素质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为临床科室做好后勤保障。

六.20--年全年度共完成灭菌1100锅次,共收发灭菌及消毒物品约3万余次。

20--年 工作计划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 规章制度 。落实 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

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七、护理质量目标:

1.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记录及时真实。

2.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

4.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装载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5.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6.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7.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8.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

9.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2

很荣幸能成为您们中的一员,接任供应室管理工作已3个月了,在此不能全面地给20--年度的供应室做出一个总结,只能向大家阐述一下我自去年10月份以来如何做好供应室链接工作的。前任护士长临退休前传授给我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我很感激她,同时我也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我们工作上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我院即将面临二甲资格复审,而供应室的发展水平直接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通过专业理论培训和去省立医院cssd实践学习,使我这个几个月前对供应室管理工作一无所知的门外汉真正地懂得了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在20--年4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的行业标准中已将供应室从后勤科室提升为医疗质量重要部门,称为院感的“心脏”。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供应室的发展?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年的非典,如果当时院感监控工作就已得到重视,做得到位,就不会发生多例医务工作人员被感染大家再不妨到网上搜索一下,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少次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不仅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医院声益在社会上留下了恶劣的影响。所以依据国家卫生部要求实行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供应室工作虽然不能直接给医院带来显性利益,但也不可否定它给医院产生的隐形经济效益。自10月份接任后,就目前我院供应室简陋的工作条件,硬件上我无法决策,我只能在软件上给予尽可能的提升,具体做到:

一、重新划分工作区域:

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即去污区,主要负责接纳清点,清洗临床科室送入本科的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清洁区包括包装区,敷料制作间,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库房,办公室,---室。并带领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区域功能,认清供应室建筑布局和各项操作流程要符合人流,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的路线,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概念。

二、重新排班:

供应室排班不同于临床科室,是遵循《消毒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职业防护制度》,《院感监控制度》来进行排班的。分为去污班,包装班,无菌物品发放班,这三个班次由注册护士担任,还有灭菌班由有资质的消毒员担任。其中去污班至少由2人同时在岗,包·发班至少也有2人同时在岗。去污班和包·发班的护士是绝对不可互相串岗的。每个班都制定了岗位职责,具体分工具体到某个人。重新排班后为了使本科人员能够尽快适应并理解此类排班的意义,我带领大家认真学习cssd的三项标准和相关的院感核心制度,并要求大家掌握新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三、认真查阅了以前的供应室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保留了符合医院要求的内容,再依据cssd的三项标准重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近一百条,并陆数在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向本科工作人员传达。

四、逐步完善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发放的规范化操作,把好质量监测关。

对灭菌环节严格做到每锅物理监记测,每包化学监测,每周生物监测。新建立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发放登记本,登记发放产品的产家,品名,生产批号,有效期,规格,数量,领取科室,领取人,发放人签名每个灭菌包按科室分别存放,包外都注明科室,物品名称,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消毒员签名,以起到质量追溯作用。严格把好一次性使用物品进库关,保留产品信息并存档,这也是质量追溯的一个重要环节。质量追溯制度是供应室独有的制度,是靠各种数据和科学信息来执行,而这些数据和科学信息来自于设备仪器操作和各项监测。但也有做得不足之处,比如下收下送,因受房屋建筑限制,无直接运输通道,目前还不能按院感要求来进行下收下送,但考虑到临床科室工作量日渐增加,可能不等房屋改建要提前实施。

五、建立每月一次与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做好与临床科室沟通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对工作加以改进。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3

20__年根据护理部、大科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在主管院长、护理部及大科护长的领导下,各项工作能按计划完成,现总结如下:

一、消毒供应室验收工作:对照自治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及评分标准,在主管院长、护理部、大科及院感科的领导下,反复自查自纠,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科内进行各级人员应知应会培训考核,顺利的通过了自治区消毒供应室的评审验收,为医院创“三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三甲工作:根据创甲办及护理部的指示,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三个标准、国家中医院管理局《三级中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标准》,通过自查自纠,不断的整改,不断的完善,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室人员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及完善相关台账资料的整理。同时及时检查督促各区域重点工作环节、工作流程的规范执行,为创三甲迎检做好充分的准备,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厅检查组的三甲评审。对三甲检查中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虚心听取,并及时组织讨论,逐步落实整改。

三、开展20__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积极配合医院开展20__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强调“说话和着说,服务着做”,深入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满足临床需要,并了解供应物品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种医疗用品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有严格的质控标准,由护士长及质检员在工作中随时随机检查,确保医疗用品消毒灭菌效果。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器械清洗质量达98%。

四、质控工作:根据护理部、大科系统以及供应室质控计划开展科内质控工作,一级质控人员每月进行质控检查2次二级质控每月检查一次三级质控每月检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有反馈、有复查。根据科室质控情况完成科室的质控总结。

五、培训情况:根据护理部、大科的培训计划结合科室的情况制定每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包括“三基”“三严”培训、中医知识与中医技能培训计划、供应室人员专科知识培训及应知应会培训,新入科护士培训等。1月完成全院业务小讲课一次。

科内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院内感染流行。

六、教学情况:完成20__年-20__年实习护士的带教总结,根据护理部的教学计划,制定20__年实习生教学计划。明确带教内容,组织实施。

七、新业务、新技术:上半年开展新业务两项,分别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和凯斯普低温生物培养箱,根据生产厂家的指导,分别制定操作规程、流程,并组织科室人员培训。

下半年继续在主管院长、护理部、院感科及大科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针对科室的不足,加以改进整改并逐步落实。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新年好!

很荣幸能成为您们中的一员,接任供应室管理工作已3个月了,在此不能全面地给--年度的供应室做出一个总结,只能向大家阐述一下我自去年10月份以来如何做好供应室链接工作的。前任护士长临退休前传授给我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我很感激她,同时我也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我们工作上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我院即将面临二甲资格复审,而供应室的发展水平直接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通过专业理论培训和去省立医院cssd实践学习,使我这个几个月前对供应室管理工作一无所知的门外汉真正地懂得了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在--年4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的行业标准中已将供应室从后勤科室提升为医疗质量重要部门,称为院感的“心脏”。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供应室的发展?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年的非典,如果当时院感监控工作就已得到重视,做得到位,就不会发生多例医务工作人员被感染大家再不妨到网上搜索一下,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少次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不仅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医院声益在社会上留下了恶劣的影响。所以依据国家卫生部要求实行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供应室工作虽然不能直接给医院带来显性利益,但也不可否定它给医院产生的隐形经济效益。自10月份接任后,就目前我院供应室简陋的工作条件,硬件上我无法决策,我只能在软件上给予尽可能的提升,具体做到:

一·重新划分工作区域: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即去污区,主要负责接纳清点,清洗临床科室送入本科的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清洁区包括包装区,敷料制作间,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库房,办公室,更衣室。并带领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区域功能,认清供应室建筑布局和各项操作流程要符合人流,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的路线,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概念。

二·重新排班:供应室排班不同于临床科室,是遵循《消毒技术规范》,《手卫生规范》,《职业防护制度》,《院感监控制度》来进行排班的。分为去污班,包装班,无菌物品发放班,这三个班次由注册护士担任,还有灭菌班由有资质的消毒员担任。其中去污班至少由2人同时在岗,包·发班至少也有2人同时在岗。去污班和包·发班的护士是绝对不可互相串岗的。每个班都制定了岗位职责,具体分工具体到某个人。重新排班后为了使本科人员能够尽快适应并理解此类排班的意义,我带领大家认真学习cssd的三项标准和相关的院感核心制度,并要求大家掌握新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三·认真查阅了以前的供应室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保留了符合院感要求的内容,再依据cssd的三项标准重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近一百条,并陆数在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向本科工作人员传达。

四·逐步完善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发放的规范化操作,把好质量监测关,对灭菌环节严格做到每锅物理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周生物监测。新建立了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发放登记本,登记发放产品的产家,品名,生产批号,有效期,规格,数量,领取科室,领取人,发放人签名每个灭菌包按科室分别存放,包外都注明科室,物品名称,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消毒员签名,以起到质量追溯作用。严格把好一次性使用物品进库关,保留产品信息并存档,这也是质量追溯的一个重要环节。质量追溯制度是供应室独有的制度,是靠各种数据和科学信息来执行,而这些数据和科学信息来自于设备仪器操作和各项监测。但也有做得不足之处,比如下收下送,因受房屋建筑限制,无直接运输通道,目前还不能按院感要求来进行下收下送,但考虑到临床科室工作量日渐增加,可能不等房屋改建要提前实施。

五·建立每月一次与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做好与临床科室沟通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对工作加以改进。

以上工作无非就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所以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无菌物品给病人进行诊疗活动时思想上做到慎独,行为上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否则,供应室即使在将来依据行业标准投资上百万元设备也失去其最终的意义。

概括了--年供应室工作进展情况,接下来对--年供应室的未来简单地做一下展望。

一·建筑要求:要符合人流和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的布局,并通过省重点部门卫生学审核专家组审核论证。

二·设备及设施配备:可根据本院情况而定。具体内容我已于8月份向院领导递交了一份长达9页内容的 报告 ,题目是《关于cssd验收标准如何落实到我院实际规划中》,在此就不重复说明了。

三·管理体制及管理要求:近几年我国提出了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确切地说应是cssd集中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供应室要承担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包括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它是个独立的医疗技术科室,服务涉及面广,科学性强,责任心重。它的核心专业职能是通过管理无菌物品的生产和使用的所有相关流程,以达到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的目的。而手术室的目标是通过保证手术质量和提高手术流程效率以达到保证医疗质量,控制感染的目地,显然是分工不同的。手术室的发展好坏反映了医院的技术水品,供应中心的发展好坏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cssd的管理体制是在院长,护理部,院感办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效果更好。

四。人员要求:我科目前有5名护士,其中有4名近一两年将要退休,所以急需培养专业的中青年护士,还需要持证消毒员一名,固定护工一名。cssd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工都要接受相关的院感知识培训。

五·随后制定了一份--年度供应室护理工作计划。

说了这么多只是我个人的设想,也是依据行业标准而产生的。供应室要达到高水品的服务质量还需要院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我的发言完了,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5

在院长和院领导帮助和指点下,完成了本院供应室的各项操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一、划分工作区域:分为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即去污区,主要负责接纳清点、清洗临床科室送入本科室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清洁区包括包装区,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并带领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区域功能,认清供应室建筑布局和各项操作流程,要求符合人流,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的路线,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和职业防护概念。

二、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 重申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各类岗位护理工作制度,各尽其职。

1.供应室工作制度、

2.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3.供应室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4.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5.供应室清洁卫生制度、

6.供应室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7.供应室去污区制度、8.供应室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9.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0.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11.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2.消毒供应室查对制度、

13.供应室操作流程规范(职责:供应室护士长职责供应室护士职责回收人员工作职责)

三、科室坚持了每日对去污间、打包间、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95%酒精进行保养,并记录。用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

四、科室建立了记录本:

1:供应室消毒物品交接本,对各科室送入的器械名称及数量有详细登记,并双方签字。

2: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维修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开关机时间,仪器运行状态(电源、水压、压力表),使用人签字。

五、设备:目前本科室已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打包机、超声清洗机及蒸馏水机。

六、新 入职 人员首先熟悉本科室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再逐渐上手。

以上工作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所以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无菌物品给病人进行诊疗活动时做到慎独,行为上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否则,供应室也失去其最终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需完善:

1.逐步完善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发放的规范化操作,把好质量监测关,对灭菌环节严格做到每锅物理监测,每包化学监测,每周生物监测。每个灭菌包按科室分别存放,包外都注明科室,物品名称,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消毒员签名,以起到质量追溯作用。质量追溯制度是供应室独有的制度,是靠各种数据和科学信息来执行,而这些数据和科学信息来自于设备仪器操作和各项监测。还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下收下送,因受房屋建筑限制,无直接运输通道,目前还不能按院感要求来进行下收下送。

2.人员的安排:部分时间需要消毒物品多,而人员较少(建议:科室人员足够且不忙情况下,可安排一个人到供应室帮忙)

以上概括了20--年上半年供应室工作进展情况,接下来对20--年下半年供应室的未来简单地做一下展望:

1.设备及设施配备:据本院情况而定。

2.管理体制及管理要求:近几年我国提出了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确切地说应是CSSD集中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供

应室要承担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它是个独立的医疗技术科室,服务涉及面广,科学性强,责任心重。它是达到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的重心。供应中心的发展好坏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CSSD的管理体制是在院长,护理部,院感办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效果更好。

3.人员要求:CSSD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工都要接受相关的院感知识培训。

4.查阅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保留符合院感要求的内容,再依据CSSD的三项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陆续在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向本科工作人员传达

5.建立每月一次与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做好与临床科室沟通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对工作加以改进。

前台:自试营业以来综合科共接诊178个客人,配合诊治客人140个,做根管治疗48个,拔牙20个,补牙21个,洗牙29个,修复17个,其他27个。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设想。供应室要达到高水品的服务质量还需要院领导给予大力支持。

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相关 文章 :

★ 供应室个人工作总结

★ 供应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2020年供应室工作总结范文

★ 2020年供应室护士工作总结五篇

★ 供应室2020工作总结范本范文

★ 2020供应室年度总结最新范文

★ 医院供应室年终总结3篇

★ 供应室个人自我鉴定

★ 供应室护士年终总结

★ 供应室年终总结的不足之处

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行业标准2020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简称 CSSD 翻译作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虽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具有供应的无菌物品数量大、周转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常被人们称为医院的“心脏”、“肝脏”,其已从原有辅助科室的位置“晋级”到医院关键科室的行列,它将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009年4月1好,卫生部颁布了有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三项强制性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这三项规范要求于2009年12月1号起强制执行(抄于百度百科)

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风险控制的意义

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行业标准2020:

1、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2、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

3、应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应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

摘要探讨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对策防控,杜绝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应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及发放整个管理流程,评估外来医疗器械潜在风险。提高相关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认识,加强对预防措施的学习。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流程,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有效地保障了器械消毒的质量与持续供应。结果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每个环节质量得到保障,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防止院外传染发生。

关键词: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8)14 - 0181- 03

外来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体腔中,留存时间≥30d的可植入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骨骼的维持、支持、和修补的一些高尖、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特殊器械,而这些特殊手术器械非常昂贵。医院从效益和临床需求角度出发,一般均委任厂商以租借形式提供手术器械,这样既解决了这类特殊手术器械需求,又减少了购买这类昂贵器械的成本问题。由于外来医疗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且昂贵,处理存在很大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何杜绝和降低风险,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新难题。

1 外来器械风险管理

1.1外来器械风险

1.1.1 由于外来医疗器械价格昂贵,数量繁多,同一器械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率高,器械公司时常不能在规定时间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结束后有时又直接取走器械,这种使用后未经规范处理的器械即在多家医院来回传递,而不是按“WS310.2—2016”新标准执行消毒处理,因此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还有一些器械由于螺钉数量多,出现反复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的情况,也有磨损螺钉及器械的风险。

1.1.2医疗机构招标并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器械时常无法看到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包装标识、标签、合格证等原始资料,器械信息的可追溯。因此手术使用这类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安全性难以保障。

1.1.3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流程不规范,外来器械清洗处理未设专人专岗,清洗工作缺乏固定人员监督,工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清洗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欠缺器械公司又不能按规定时间将手术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造成没有足够的清洗处理时间,使得清洗工作匆匆完成外来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多纹路沟槽、清洗工勤人员缺乏正确的装卸知识,导致污染残留同时由于外来器械品种过多、过大、过重,包装时常存在超大超重的情况,导致灭菌时装载不规范,影响灭菌效果,还有湿包风险。

1.2外来器械管理

1.2.1 人员的管理制定严格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和在岗人员培训计划,在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前,组织在岗人员学习培训,使其认识风险管理意义,掌握医疗器械正确的处理流程,学习相关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特性及维护保养等知识。

1.2.2器械公司管理所有外来器械公司必须经医院审核准入,并且需符合《医疗器械监督条例》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医疗器械,并注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1.2.3严格按《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接收外来器械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清点器械,当班人员与租赁公司业务员当面清点器械,检查功能是否完好、结构是否完整、动力工具是否充电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并认真填写各种交接清单,包括器械的名称、器械种类及数量、植入物的种类及数量、检查质量、租赁公司名称、交接时间等等注明患者姓名、科室、手术医生、手术时间、双方签名器械清洗有无特殊要求,新器械必须提供说明书,根据器械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清洗处理方法。

2对策

2.1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科室,加强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学习相关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依法执业,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2.2 医院应严格制定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应提前24~ 36h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厂家提供规范、无锈、无腐蚀、性能正常的器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有血迹与污迹,器械盒应符合灭菌要求,并提供植入物及植入眭手术器械清单。同时厂家还必须提供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处理的说明书,医院消毒中心则应严格按说明书参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严格按卫生部“WS310.1 - 2016.12”、“WS310.2 - 2016.12”修订新标准执行。

2.3严格规范消毒清洗流程

2. 3.1加强器械清洗人员的培训,设立专人专岗清洗外来器械器械清洗时拆卸到小化,置于专用容器装载清洗,拆卸器械时应注意相关注意事项,特殊复杂器械请厂家培训指导在器械拆卸前进行清点,已拆卸的器械,装配好后再清点,清点完毕再拆卸清洗,避免器械零件遗失。

2.3.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根据手术安排,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提前26—36h送到医院,以保证足够清洗消毒时间。

2.3.3采取正确清洗方法,根据器械污染程度、材质、形状,选择不同清洗方法。

2.4检查包装清洗完毕进入检查包装区,由检查包装区护士检查、整理、装配,核对无误后在外来器械接收单上签字包装时,必须先由1人检查,在经另1人核对无误方可包装,并注明外来器械供应商名称、外来器械包名称、使用科室、病人患者住院号、医生、核查者、包装者、灭菌锅号、灭菌锅程序号、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等等。

2.5灭菌监测

2.5.1根据外来手术器械的性能和耐高温情况,选择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器械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耐湿选择低温灭菌。外来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灭菌参数要求高,首次应进行灭菌参数检测。金属器械重量不超过7kg,体积灭菌≤30×30×50cm,灭菌物品之间应留有空隙疏松放置,重的器械放在下层,对于细小的或特殊器械采用专用的小盒子单独包装,严禁受压。适当延长自然干燥时间,冷却时间,避免湿包。

2.5.2建立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灭菌循环、监测记录及发放登记薄,记录操作人员签名,包括清洗消毒者、检查包装者、消毒者、监测者、放行时间及放行者等信息。粘贴监测记录:包括物理监测该灭菌锅次的灭菌打印记录单,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及第5类化学指示物,生物监测指示管的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上的标签,分别注明并记录监测结果,必须选择同批号的生物指示剂。

2.6发放使用建立外来器械发放登记本,包括器械公司名称、业务员、患者科室、医生、清洗者、检查包装者、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灭菌锅号及灭菌锅程序等。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确认使用科室申请单,检查器械包外标识,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有无湿包。再次查对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生物监测结果,确认测试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下使用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使用科室。

3体会

外来器械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工作中找出潜在风险,加强人员对规章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的培训。制定风险控制方法,落实管理标准,对于可能引起感染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接收、认知、清洗、消毒、包装检查、灭菌、监测、发放每一环节,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 2016. 12,WS310.2 - 2016.12 ,WS310.3 - 2016.12.

[2] 李晓予,朱勤,闰翠英,等.外来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1):89 -90.

[3] 蒋碧菊.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7,(8):102 -103.

[4] 杨研,卢琰嘉.外来器械处置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 31):146 - 147.

[5] 黄伟坚.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难点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9):82 - 83.

[6]李淑玲,黄自珍,楼丽琼,等.外来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浅议[ Jl.当代医学,2016,22( 36):18 - 19.

[7]陈肖连.外来手术器械存的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 2z):105 - 105.

[8] 刘玉村,梁铭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M].2013

摘要探讨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对策防控,杜绝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应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医疗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及发放整个管理流程,评估外来医疗器械潜在风险。提高相关人员对风险隐患的认识,加强对预防措施的学习。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流程,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有效地保障了器械消毒的质量与持续供应。结果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监测等每个环节质量得到保障,保障患者安全,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及医疗器械供应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交接,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无害化处理后取走,防止院外传染发生。

关键词:外来器械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8)14 - 0181- 03

外来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体腔中,留存时间≥30d的可植入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骨骼的维持、支持、和修补的一些高尖、复杂的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特殊器械,而这些特殊手术器械非常昂贵。医院从效益和临床需求角度出发,一般均委任厂商以租借形式提供手术器械,这样既解决了这类特殊手术器械需求,又减少了购买这类昂贵器械的成本问题。由于外来医疗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且昂贵,处理存在很大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何杜绝和降低风险,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新难题。

1 外来器械风险管理

1.1外来器械风险

1.1.1 由于外来医疗器械价格昂贵,数量繁多,同一器械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率高,器械公司时常不能在规定时间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结束后有时又直接取走器械,这种使用后未经规范处理的器械即在多家医院来回传递,而不是按“WS310.2—2016”新标准执行消毒处理,因此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还有一些器械由于螺钉数量多,出现反复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的情况,也有磨损螺钉及器械的风险。

1.1.2医疗机构招标并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器械时常无法看到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包装标识、标签、合格证等原始资料,器械信息的可追溯。因此手术使用这类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安全性难以保障。

1.1.3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流程不规范,外来器械清洗处理未设专人专岗,清洗工作缺乏固定人员监督,工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清洗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欠缺器械公司又不能按规定时间将手术器械送达消毒供应中心,造成没有足够的清洗处理时间,使得清洗工作匆匆完成外来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多纹路沟槽、清洗工勤人员缺乏正确的装卸知识,导致污染残留同时由于外来器械品种过多、过大、过重,包装时常存在超大超重的情况,导致灭菌时装载不规范,影响灭菌效果,还有湿包风险。

1.2外来器械管理

1.2.1 人员的管理制定严格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和在岗人员培训计划,在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前,组织在岗人员学习培训,使其认识风险管理意义,掌握医疗器械正确的处理流程,学习相关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特性及维护保养等知识。

1.2.2器械公司管理所有外来器械公司必须经医院审核准入,并且需符合《医疗器械监督条例》第26条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医疗器械,并注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注册证、准销证等卫生权威机构认可证明。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或淘汰的医疗器械。

1.2.3严格按《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接收外来器械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清点器械,当班人员与租赁公司业务员当面清点器械,检查功能是否完好、结构是否完整、动力工具是否充电良好、配件是否齐全并认真填写各种交接清单,包括器械的名称、器械种类及数量、植入物的种类及数量、检查质量、租赁公司名称、交接时间等等注明患者姓名、科室、手术医生、手术时间、双方签名器械清洗有无特殊要求,新器械必须提供说明书,根据器械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清洗处理方法。

2对策

2.1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在科室,加强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学习相关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依法执业,提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2.2 医院应严格制定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应提前24~ 36h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厂家提供规范、无锈、无腐蚀、性能正常的器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有血迹与污迹,器械盒应符合灭菌要求,并提供植入物及植入眭手术器械清单。同时厂家还必须提供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处理的说明书,医院消毒中心则应严格按说明书参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严格按卫生部“WS310.1 - 2016.12”、“WS310.2 - 2016.12”修订新标准执行。

2.3严格规范消毒清洗流程

2. 3.1加强器械清洗人员的培训,设立专人专岗清洗外来器械器械清洗时拆卸到小化,置于专用容器装载清洗,拆卸器械时应注意相关注意事项,特殊复杂器械请厂家培训指导在器械拆卸前进行清点,已拆卸的器械,装配好后再清点,清点完毕再拆卸清洗,避免器械零件遗失。

2.3.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根据手术安排,所有外来医疗器械必须提前26—36h送到医院,以保证足够清洗消毒时间。

2.3.3采取正确清洗方法,根据器械污染程度、材质、形状,选择不同清洗方法。

2.4检查包装清洗完毕进入检查包装区,由检查包装区护士检查、整理、装配,核对无误后在外来器械接收单上签字包装时,必须先由1人检查,在经另1人核对无误方可包装,并注明外来器械供应商名称、外来器械包名称、使用科室、病人患者住院号、医生、核查者、包装者、灭菌锅号、灭菌锅程序号、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等等。

2.5灭菌监测

2.5.1根据外来手术器械的性能和耐高温情况,选择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器械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耐湿选择低温灭菌。外来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灭菌参数要求高,首次应进行灭菌参数检测。金属器械重量不超过7kg,体积灭菌≤30×30×50cm,灭菌物品之间应留有空隙疏松放置,重的器械放在下层,对于细小的或特殊器械采用专用的小盒子单独包装,严禁受压。适当延长自然干燥时间,冷却时间,避免湿包。

2.5.2建立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灭菌循环、监测记录及发放登记薄,记录操作人员签名,包括清洗消毒者、检查包装者、消毒者、监测者、放行时间及放行者等信息。粘贴监测记录:包括物理监测该灭菌锅次的灭菌打印记录单,化学监测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及第5类化学指示物,生物监测指示管的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上的标签,分别注明并记录监测结果,必须选择同批号的生物指示剂。

2.6发放使用建立外来器械发放登记本,包括器械公司名称、业务员、患者科室、医生、清洗者、检查包装者、灭菌时间、失效时间、灭菌锅号及灭菌锅程序等。遵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确认使用科室申请单,检查器械包外标识,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和有无湿包。再次查对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生物监测结果,确认测试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下使用植入物及植人性手术器械,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使用科室。

3体会

外来器械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工作中找出潜在风险,加强人员对规章制度、强制性行业规范、标准化流程的培训。制定风险控制方法,落实管理标准,对于可能引起感染风险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将风险管理理念及方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接收、认知、清洗、消毒、包装检查、灭菌、监测、发放每一环节,各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 2016. 12,WS310.2 - 2016.12 ,WS310.3 - 2016.12.

[2] 李晓予,朱勤,闰翠英,等.外来医疗器械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1):89 -90.

[3] 蒋碧菊.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药卫生,2017,(8):102 -103.

[4] 杨研,卢琰嘉.外来器械处置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 31):146 - 147.

[5] 黄伟坚.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的难点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9):82 - 83.

[6]李淑玲,黄自珍,楼丽琼,等.外来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浅议[ Jl.当代医学,2016,22( 36):18 - 19.

[7]陈肖连.外来手术器械存的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 2z):105 - 105.

[8] 刘玉村,梁铭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M].2013

以上就是关于供应室工作个人总结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