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财的什么特点?

   2022-07-06 12:11:14 网络1110
核心提示:收益和风险正相关,在有价证券投资中,股票的投资收益高,但统计发现,真正赢利的人一般只占投资者的1%左右,而且一旦投资决策错误,在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会损失惨重。所谓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绝不是危言耸听。当然,股票市场的投资如此,其他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财的什么特点?

收益和风险正相关,在有价证券投资中,股票的投资收益高,但统计发现,真正赢利的人一般只占投资者的1%左右,而且一旦投资决策错误,在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会损失惨重。

所谓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绝不是危言耸听。当然,股票市场的投资如此,其他项目的投资规律也是这样。

扩展资料

项目投资收益评价,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方案选择,效益评估,获利能力与财务表现的比较等方面,都要进行经济分析,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指标和财务表现,以帮助决策者和项目团队得出正确的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促使项目团队关注项目的经济指标和财务表现,避免盲目投资;帮助项目团队制定科学的投资、融资以及资金使用计划,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益和效率;提供数据和指标帮助项目团队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和科学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收益

小鸡考考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财的什么特点?

在这个账户里,一部分是活期存款,另一部分是七天通知存款,享受通知存款的收益率。

"双利理财账户"是交通银行推出的智能理财帐户。根据客户的资金使用规律,对客户所持太平洋借记卡,在预设活期账户留存金额(最低5千元)的前提下,将多余资金(最低5万元)自动转入通知存款账户。

使客户彻底免去通知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反复转入转出的烦恼,在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有机会获得同期相应通知存款收益,轻松实现个人资产较快增值。

一户双利,“鱼”与“熊掌”兼得:一个账户(太平洋借记卡),两种计息方式,活期存款便利与通知存款收益两者兼得。

支取灵活,账户转款随时随地:双利理财账户内的活期存款可随时支取,通知存款也可根据客户需要,随时通过我行网点柜面或电子渠道转为活期存款以便支取。

掌握便利,账户变动及时通知:“双利理财账户”的客户可享受“银信通”服务,使您的账户变动尽在掌握。

每周结息,收益看得见:“双利理财账户”以7天为一个理财周期,每7天将客户理财资金计一次息,并自动转入下一个理财周期。

作为一款智能理财帐户,交通银行双利理财可让投资者随时随地转款、及时掌握账户变动信息,且每周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帮助投资者轻松实现资产增值。需要注意的是,“双利理财账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们切不可盲目认购。

交通银行(英文名称Bank of Communications,简称BCM,中文名简称交行)创始于1908年,为中国六大银行之一,同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

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交通银行是中国主要金融服务供应商之一,集团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保险、离岸金融服务等。交通银行拥有境内分行机构235家,其中省分行30家,直属分行7家,省辖行199家,在全国239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158个县或县级市共设有3,270个营业网点旗下拥有7家非银子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交银租赁、交银保险、交银投资,控股子公司交银基金、交银国信、交银人寿、交银国际。

又见30亿理财暴雷!高收益理财,如何100%回血?

风险与收益的取舍

想要风险又低,收益又很高的那在理财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说出这话就是在骗你。好事不会那么容易轮到你的。

高风险高收益这是理财永恒的真理,为了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资本就敢铤而走险!

10万存存一年给一万是什么套路

往前追溯,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京系房企鸿坤确实出现了30亿元理财暴雷。当然除了鸿坤之外,实际上最近两年时间,有很多房企都先后出现理财产品爆雷的情况,包括恒大、华夏幸福、奥园、阳光城、佳兆业、当代置业等等都曾出现过理财产品爆雷。而这些房企之所以纷纷爆雷,主要跟最近两年时间我国楼市的融资环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从2019年开始,我国的楼市融资明显收紧,尤其是在三条红线出来之后,很多房企都不符合融资的要求,结果导致到期的资金无法偿付,引发了资金链断裂。另外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整体楼市表现本身就不太理想,很多房企的房子都卖不出去,最大的现金流来源也出现问题,结果导致很多房子债务到期之后都没法偿还,很多理财产品也随之爆雷。

而这些爆雷的理财产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收益率比较高。前两年在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很多企业都发行了各种理财产品,有的是通过信托的方式发行,有的是通过旗下控制的金融公司自己发行,但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行,这些理财产品总体的收益率都比高,很多产品年化收益率都达到5%以上。比如在今年3月份,在鸿坤出现理财爆雷之前,他们还曾经发行过一款短期融资产品,这款产品期限4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0%,能给出如此高的收益,其实并不是房企有钱,只能说明他们资金链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所以只能被迫高息融资。

对于如此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稍微有一些理财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面潜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给你高收益,在高收益的背后肯定是因为风险比较大,没有人愿意给他们钱,所以他们只能不断提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人。所以想要避免踩到这些雷,最好的方式是控制自己,千万不要去接触那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按照目前整个理财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两种产品是保本保息,那就是存款和国债。这两类理财产品只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去购买,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到最后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但即便是存款,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小心,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河南有几家村镇银行就因为“系统升级”导致很多通过线上存款的用户没法提现,至今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时间,仍然没法恢复提现功能。想要完全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那些大银行,比如国有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还有一些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本身的规模大,资本充足率比较高,而且管理相对比较规范,所以正常的存款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不会出现银行被个别股东间接或者直接持股并形成一致行动人,从而实现控制银行的目的。

只不过这些大银行虽然存款非常安全,但是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收益率比较低,尤其是最近两年时间在市场流动性放宽的背景之下,银行的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目前国有6大行以及12家股份的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上不会超过3.6%。如果大家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把钱放在这些大银行里面明显不太合适。这时候如果大家既想要保障安全,又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只有一些小银行能够做到。虽然目前有个别小银行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从整体来说,我国的小银行,比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在选择这些小银行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还是优先选择那些大城市的小银行,不要随便选小地方的小银行,越是大地方的银行,他们的管理越规范,这样风险就越小。

另外就算这些小银行给的存款利率比较高,但目前整体都不会超过4%,最多不会超过4.5%。假如大家去银行存款,银行号称存款利率可以达到4.5%以上甚至5%以上,大家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里面很有可能不是存款,而是其他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如果是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那就不能保本保息,你不能保证本金能够100%拿回来,假如未来这些理财产品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本金的损失。总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投资理财的过程当中,既想要保障本金安全,又想获得高收益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大家只能在收益和安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10万存存一年给一万是什么套路:首先10万定存即使存一年送价值一干的礼品也棋当于平利率上浮了1%,若定期时间较长(例如5年),为了揽储也算不了什么。须知只耍储户资金进入你银行,定存到期后一般仍会在你行续存的概率较大。当然有的新开的银行网点为了能在周边其他银行网点林立的地区打开揽储局面往往会采用贴水或赠送礼品的方式挤进来,从业务上来分 一杯羹,占据一定的市场额。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这是曾经作为银行工作人员的我,提醒广大储户的一句话。

第一,银行为什么要“存款送礼品”?

存款送礼品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出于揽储的需要。

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有4000多家,银行网点有20多万个,不仅银行间存在揽储竞争,同一家银行不同网点之间也存在揽储竞争,而揽储是银行长久良性发展的基石。可以这么说,银行综合实力高低、员工待遇高低、发展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揽储能力密切相关。

纵观存在“存款送礼品”的银行,很多都是中小银行、中小网点,比如地方性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网点多以乡镇和郊区的小网点或分理处为主,那些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平时很少有“存款送礼品”的活动。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规模较大,几乎都有国资背景,品牌优势对揽储有较大的虹吸作用,不需要举办此类活动也能较轻易的完成揽储任务。

有人可能有疑问:“提高利率自然能吸储,为什么要送礼品呢?利率上浮才是最大的实惠,难道存款利率有上浮上限”?

其实不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在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上浮,按照规定,不再对商业银行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也就是说,理论上银行竞争揽储可以通过上浮利率的方式提高竞争力,谁的利率高,自然揽储就相对更容易些。

那为什么不提高利率,反而选择“送礼品”呢?礼品也是成本的一部分。其实原因很简单,说白了银行是在“造势”。礼品多以抽纸、米面粮油等价值较低的生活用品为主,往银行大厅一摆,视觉冲击的效果就出来了,存款送礼品相对于利率上浮更能给储户营造一种“赚便宜”的感觉。

第二,“存款送礼品”是否违规?

存款送礼品是违规的,银行这么做实际是在打擦边球。

央行发布的《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严禁以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 赠送实物 等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另外《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不得采取通过 返回现金或有价证劵、赠送实物 等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来吸引存款”。

从各项规定来看,“送礼品”的行为是违规的,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范畴。之前有银行因为此事被监管部门处罚过,不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难通过处罚的方式完全纠正过来。

第三,10万元定期存款,银行送1000元的礼品,什么套路?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1000元的礼品价值较高,属于银行运营成本之一,要送也要有门槛,比如不可能随便存个万八千块钱就能送价值1000元的礼品,存款金额、期限必然是有门槛限制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不妨以10万元定存3年来算一笔账:

按照当下3年期存款利率,较低水平的银行能给到3%,较高水平的能给到3.58%,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送礼品,那么利率水平就不会太高,假设3%利率送1000元礼品,3.58%利率不送礼品,那究竟谁“占便宜呢?”:

按照3.58%,10万元存3年的利息回报是10740元;

按照3%,10万元存3年利息回报9000元,再加上1000元的礼品,综合回报1万元,比第一种还少740元。

所以利率低,但送礼品,其实储户是赚不到什么便宜的。

当然,也有可能利率相同的同时还送1000元的礼品,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但也存在,多常见于新网点开业,目的是打广告、打知名度,短期内锁定一部分潜在储户。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大家放心的存就可以了,同样受存款保险条例的约束,本息是有保证的。

写在最后:综上,不要被小小的礼品蒙蔽了双眼,绝大多数情况下储户赚不到什么便宜,只是银行一种揽储营销手段罢了,送价值较高礼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低利率,储户在存款的时候不妨多家银行对比下利率高低和综合收益再作出决定。

以上就是关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财的什么特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