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落一子|丰田在中国开放式布局燃料电池商用车

   2022-08-03 14:28:01 网络1050
核心提示:新公司由丰田主导,预计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文|何芳、宋豆豆6月5日,丰田宣布联合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四家车企以及亿华通公司共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新公司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这

再落一子|丰田在中国开放式布局燃料电池商用车

新公司由丰田主导,预计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文|何芳、宋豆豆

6月5日,丰田宣布联合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四家车企以及亿华通公司共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新公司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

这一举措意味着丰田在华氢燃料布局迈出重要一步,也是在混动、纯电动之后,丰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密集布局的重要一子。

据了解,新公司总投资50.19亿日元(约人民币3.3亿元),其中丰田占比65%、亿华通占比15%、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各占5%。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担任新公司董事长,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秋田隆担任总经理,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新公司对于丰田在全球的氢能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没有任何市场具备和中国汽车市场一样的发展速度。”当天,丰田汽车执行董事寺师茂树表示。

01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丰田急于在中国为自己已经有优势的领域开拓市场。”

不过,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看来,丰田汽车在电动化方面有三个优势技术:一、混合动力技术,世界之最;二、固态动力电池技术,踏踏实实在做;三、燃料电池技术,处于领先位置。丰田几条技术路线布局是前瞻性,战略性的。

“这次丰田牵头成立的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合资公司,当然是看到了、看中了、看准了中国市场。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中国推广不同的是,丰田这次导入市场的方式不同,从技术合作入手,这次是战略性的不同。”6月5日,付于武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此番在燃料电池商用车方面的布局更为开放。在五个合作伙伴中,一汽和广汽都是丰田固有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新业务方面继续合作无可厚非。去年9月,丰田中国分别与一汽、广汽集团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两大领域的合作。

至于北汽和亿华通,要知道此前丰田与北汽福田在燃料电池商用车方面的合作已经非常深入,而亿华通也参与其中。去年4月,丰田汽车公司与北汽福田和亿华通达成协议,向两家公司提供氢燃料电池组件,将共同合作推出氢燃料电池客车。

在与丰田的合资公司中占有15%股份的亿华通,是一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生产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提供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这次合作的参与方,东风汽车与同属日系阵营的本田、日产更为亲密,此前很少参与丰田相关的研发合作,但东风汽车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始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02

不可否认,在燃料电池商用车布局方面,丰田的确更加开放,但这还不是全部。

实际上,与乘用车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商业化速度很快。除了这次已经与丰田合作的企业之外,上汽大通、宇通等也陆续推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通客车、比亚迪等企业也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虎视眈眈”,但这些企业并未与丰田成功“牵手”。

不过,接近丰田的业内人士告诉智库君,丰田燃料电池商用车的项目的关键词就是开放和联合,这也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而丰田占有的65%股份,也为更多车企的加入提供了可能。”

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件中这样写道:为了在迅速变化中国汽车普及、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体制、举全行业之力,共同打造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基础。

为何要坚持开放和联合的道路?“对于包括氢能源在内的汽车电动化而言,开放和联合是丰田最基本的基调,原因有两点:第一,要加快市场的投放和技术的应用;第二,要普及,再好的产品技术若不能普及是没用的,包括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和混动汽车。要想加快氢能源运用的普及,必须打破公司间的各种界限,发挥各自所长。”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中国与海马汽车合作 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等合作

第一,丰田在其Mirai刚开始小批量投放市场就无偿开放诸多专利确有深意,正如笔者在前一篇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博客中所言,丰田意欲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引领世界潮流,无偿放开专利使用权意味着将在技术上掌控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向和路径,以及使其相关标准国际化。况且,无论是谁无偿使用,都不可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超越有20几年积累的丰田,这一点丰田有自信。第二,不同于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长,必须有基础设施保障,因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普及仅靠少数几家车企难以成势,无偿开放专利将促使更多企业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和商业化,扩大电堆、高压储氢罐等关键材料和部件的产业化规模,不断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推动在世界范围内加氢站建设和加氢网络形成,丰田无偿开放其技术专利正所谓意欲取之必先予之,是明智之举。第三,关于无偿开放专利技术的期限,丰田给出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底(氢气供应及制造等加氢站相关专利无期限),也就是6年。为什么?在笔者看来,首先是6年足以让一家有能力的企业消化吸收丰田技术专利并实现商品化;其次是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仍然面临一些课题,比如电堆催化剂的进一步少铂化或无铂化以降低成本的课题,高压氢燃料罐的课题:相比丰田早期氢燃料电池技术,Mirai为增加续驶里程,采用高达700个大气压的高压燃气罐,为确保安全的燃气罐结构和尺寸问题成为车辆设计和总布置的难题,同时,也使加氢站的成本居高不下。解决这些课题应该是丰田下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目标,粗略判断这个时间应该在2020年前后,可以说,丰田给出的专利开放期必是审慎权衡的结果。第四,中国车企和关联企业该怎么看丰田无偿开放专利技术使用权呢?笔者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还属于样品开发阶段,技术水平不可与丰田同日而语,产业链基本没有形成,使用丰田专利技术可以尽快填平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技术洼地,降低开发成和风险,有志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谋求发展的企业应该抓住机会。但是,使用专利能否达到丰田水平还要看中国车企及关联企业技术基础和消化吸收能力,也决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车企的事,是产业链整体能力问题,当然,一些有能力的汽车企业应在此中担当重要角色。第五,关于专利使用方式,按丰田的说法,相关企业使用专利时,需要向丰田提出申请:“关于具体使用条件等,将会单独协商签订协议”,对这一点笔者有些担忧:5680项专利具体使用都需要协商和签订协议,丰田和相关方都会耗时费力,实际运作效率可能会与丰田初衷相悖,期待丰田能以更开放的姿态促进有意向企业高效使用其专利技术。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与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FCEV)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等人出席了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海马品牌的车型上搭载运用包括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二代Mirai使用的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

此次是丰田第一次向中国乘用车厂商供应氢燃料电池系统,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计划年内在海南岛投入示范运营,并逐步扩大规模。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依托海南岛的区位及政策优势,共同推动FCEV在中国更广阔市场的推广及应用。

丰田自2019年4月开始向中国的商用车厂商提供氢燃料电池组件以来,逐步完善了中国专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从开发、生产到市场投入以及服务的全流程体系,已向多家商用车相关企业供应产品,朋友圈持续扩大。

今后,丰田将一如既往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推动中国氢能社会进一步发展,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化普及,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建设中国的氢能社会,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基于“环保车只有真正普及才能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的想法,丰田将继续履行作为全球化企业的责任,结合各地区市场的可再生资源普及的情况与政策、响应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及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的全方位电动化产品,让顾客拥有更多样化选择的同时,切实有效推进二氧化碳减排。

上易车App首页点击销量排行,查看最全面的周销量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再落一子|丰田在中国开放式布局燃料电池商用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