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

   2022-12-07 09:41:34 网络1460
核心提示:4的乘法口诀如下:4的乘法口诀有9句,分别为:1*4=4、2*4=8、3*4=12、4*4=16、4*5=20、4*6=24、4*7=28、4*8=32、4*9=36,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4。简介: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

4的乘法口诀

4的乘法口诀如下:

4的乘法口诀有9句,分别为:1*4=4、2*4=8、3*4=12、4*4=16、4*5=20、4*6=24、4*7=28、4*8=32、4*9=36,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4。

简介: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古巴比伦很早就有乘法进位制,但运算过程没有九九口诀简单快捷,不便于记忆。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中国古乘法表:

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十进位制,还发明九九表。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今日世界各国较少使用希腊等国的乘法。

在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乘去口诀表实物是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3万多枚秦简中的一枚,上面详细记录了乘法口诀。与今天乘法口诀表不同的是秦简上的口诀表不是从一—得一开始的,而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

小学乘法口诀背诵方法视频

乘法口诀简短小故事

在孩子上小学之后,乘法口诀可以说是学数学的前提,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迅速记住乘法口诀表有一定难度,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接下来一起看看乘法口诀简短小故事 。

乘法口诀简短小故事1

关于乘法的小故事

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的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 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

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一共叫了12个‘喔’字,4*3=12嘛!我也会。” 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 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一试吧!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 )

小象听了不服气 ,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 )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 )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

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

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它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2趣味数学乘法小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乘法口诀简短小故事2

一个关于九九乘法口诀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是在一场小学二年级的升级考试。主人公是一个每次都被因为年龄送级送上来的小男孩。

监考老师发完卷子,发现少打印了两份。老师看着没有卷子的两位学生一会。却没去重新打印卷子。因为当然学校没有打印机。都是在镇里打印好的。

老师继续了考试,却让没有卷子的两位学生先回家不用参加考试。

没有卷子的两位学生一个是主角。班里排行“第二”,一个是经常抢主角”第一"的一个女孩。

在考试期间,自己的儿子却回来了。主角的老爸问清楚后,很是气氛。一方面绝对儿子不争气,另一方面觉得老师太过分了。竟然因为没有卷子了。就不让自己儿子考试了。

以后这个家长当然找了老师。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让自己儿子再来学校单独考试,

约定的那天,主角来学校。发现第一已经到了。然后老师给了他几张白纸。又给了他一些已经改过的卷子。让他考试。依然没有卷子。

那时的主角竟然连卷子上的勾和叉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只管对着抄。

乘法口诀简短小故事3

怎样迅速记住乘法口诀

告诉其含义。

我们要告诉孩子,乘法口诀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诀表”,顾名思义,这个表有九行和九列组成。而且,整个口诀表像一个楼梯形状,让孩子发现并记住这个特点,就容易使孩子将整个表的结构记在脑子里,加深形象记忆。

一字来开头。

要告诉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时,应该逐行背诵,而且,每行开始的第一个字一定是以“一”开头的,一共九行,每行都是以“一”开头。这样,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就不会摸不着头绪了。

行数跟其后。

还应该注意,每列的第一个式子跟它所在的行有关。刚才说的是每列第一个字是以“一”开头的,那么,第二个字呢?我们发现第二个字是它所在的行数,看如图所框的位置就知道了。通过二、三项这两个特点,可以轻松将每行第一个式子记住。

本数乘本数。

要告诉孩子,背诵乘法口诀时,每行结束的最后一个算式都是以相同数字相乘得出的式子,比如背到第三行,就一定以三三相乘作为最后一个算式,背到第五行,就应该以五五相乘为该行的结束算式。知道每行的结束,就马上反应出下行的开始。

横看有规律。

我们还发掘出了这样的规律,就是横向看,每一行的第二个字都是一样的,比如,第二行,所有的第二个字都是“二”,第四行,所有的第二个字都是“四”,这样教孩子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一些。

相差相同数。

我们还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每一列的得数,从上到下相差的得数,恰好是这列算式所在的列数,比如,在第一列的,从上到下就依次+1,在第三列,从上到下就依次+3,掌握这一规律,更加有助于孩子的背诵和记忆。

小九九乘法口诀表

小学乘法口诀背诵方法

理解记忆法

理解性记忆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物,即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比如: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等,根据这些可以很轻松的找到推算的办法。

例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

对比记忆法

对比即是多对数字进行观察和比较。

故事记忆法

故事对于故事族的精灵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较特殊,他们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

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遇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手指记忆法

“伸出十个手指头,手心朝向自己,从左数,顺序依次为1---10。如果想要知道几个9的乘积,只要弯住第几个手指,看它的左边有几个指头就是几个十,右边有几个指头就是几个一,合起来就是所要求得的积。”

如:二九十八,意义为2个9得18,所以弯曲第二个手指头,弯曲的手指的左边有1个指头,右边有8个指头,合起来就是18 ,即二九十八。

乘法口诀的历史小知识

大九九口诀表、小九九口诀表、九九乘法表分别是什么?

一、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19*19的乘法口诀表) : 二、小九九口诀表: 三、九九乘法表:

扩展资料: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

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

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而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

现在,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现在的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给我一个乘法口决表81句的】

(1)按乘法口诀表中的行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三二得六,……;算式是2*1,2*2,2*3,……. (2)按乘法口诀表中的列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二一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算式是 1*2,2*2, 3*2,……. 用“小九九”教学,有如下三种顺序: (1)按乘法口诀表中的行教.如,2的乘法口诀,就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两句;使用的算式一般是 2*1, 2*2. (2)按乘法口诀表中的列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使用的算式一般是2*2,3*2,4*2,……. (3)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使用的算式一般是2*1,2*2,2*3,2*4,……. 表内乘法的算式按被乘数归类,如被乘数是2的,被乘数是3的……,易使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的规律.因此,教学中一般采用“大九九”的第一种顺序,“小九九”的第一种或第三种顺序.“小九九”的第一种教学顺序,开始口诀少,容易教,但随着被乘数增大,口诀逐渐增多,难度也增加,后学的部分内容多,反复的机会少.“小九九”的第三种教学顺序,每一组乘法口诀都从1至9,类似“大九九”,但采用的仍是“小九九”的口诀,开始新学的口诀多,但随着被乘数增大,新口诀逐渐减少,大部分内容有较多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表内乘法是乘法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在同数连加的基础上,讲清口诀的来源、每句口诀的组成和口诀的编排规律.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口诀,并要他们注意口诀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特别是“小九九”,一句口诀可以表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相同数相乘的情况除外),如二三得六,可以计算3*2=6和2*3=6.。

小学乘法口诀

九九乘法表和口诀 乘法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口诀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输出九九乘法表详解

九九表也称为“乘法口诀表”,俗称《小九九》,以一至九每二数相乘所编成,如“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等,起源甚早,我国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中,均有九九表的描述,元代朱世杰所著《算学启蒙》中,有九九数法。九九表是个位数的乘法口诀,因古代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故名九九表。《管子》等先秦典籍中许多九九口诀片段,史籍中有齐桓公设庭燎,视“九九”为“薄能”而招贤纳士的故事。20世纪50~60年代出土的九九表竹简很多,然而均残缺。

作为启蒙教材,我们都背过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而古代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因此称"九九表"。九九表的使用,对于完成乘法是大有帮助的。齐桓公纳贤的故事说明,到公元前7世纪时,九九歌诀已不稀罕。也许有人认为这种成绩不值一提。但在古代埃及作乘法却要用倍乘的方式呢。举个例子。如算23*13,就需要从23开始,加倍得到23*2,23*4,23*8,然后注意到13=1+4+8,于是23+23*4+23*8加起来的结果就是23*13。从比较中不难看出使用九九表的优越性了。算的时候,我们先用九九口诀表:三三得九、二三得六,得69,然后错开一位,再用一次乘法口诀表,一三得三,一二得二,得23个十,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69加23个十得299。

根据考古专家在湖南张家界古人堤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上发现的汉代"九九乘法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这枚记载有"九九乘法表"的简牍是木质的,大约有22厘米长,残损比较严重。此前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一枚秦简上也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的乘法口诀表,并被考证为中国现今发现的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除了里耶秦简外,与张家界古人堤遗址发现的这枚简牍样式基本一致的"九九乘法表"还曾在楼兰文书中见到过,那是写在两张残纸上的九九乘法表,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上个世纪初期发掘。乘法表在古代并非中国一家独有,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表。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后来发展起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对于运算速度的提高和算法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九九表是个位数的乘法口诀,因古代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故名九九表。《管子》等先秦典籍中许多九九口诀片段,史籍中有齐桓公设庭燎,视“九九”为“薄能”而招贤纳士的故事。20世纪50~60年代出土的九九表竹简很多,然而均残缺。 九九表在西方也叫作“毕达哥拉斯表”。

九九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关于它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设立招贤馆征求天下才。可是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应征。过了一年多。才来了一个人.他把“九九歌”献给齐桓公,作为表示才学的献礼。齐桓公觉得此人十分可笑,就对这个人说:“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

来人很有礼貌地回答说:“会唱九九歌确实够不上什么才学,但是如果您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人都能以礼相待的话,还怕天下高明人才不投奔到您这儿来吗?”

齐桓公觉得此人说得有理.就把他迎进招贤馆,并给予隆重的招待。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果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许多贤才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齐国。

这个故事说明,九九歌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代,在那时九九歌已经广为流传了。最早的九九歌是大数排在前面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而四”止。到《孙子算经》已经扩充至“一一如一”,这大约是公元5至10世纪的事了。大约在13-14世纪的宋朝,九九歌的顺序才反转过来,变成和现代所使用的一样,由“一一得一”开始至“九九八十一”结束。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什么是大九九和小九九

大九九和小九九都是口诀表,分别为大九九口诀表,小九九口诀表。

大九九口诀表就是大九九乘法口诀表,是从1乘开始一直到19乘,大九九乘法口诀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力、分析力和创造力。大九九口诀表如下: 小九九口诀表又称为九九乘法表(小九九乘法口诀表),《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小九九口诀表如下:

扩展资料:

大九九口诀表的作用: 一些地区的中考中已明确规定不准使用计算器,那么掌握大九九乘法口诀表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学有余力的学生趁着年轻记忆力强的时候背起来,一定会有很大用处的。 熟背19*19口诀,数学强国印度的小朋友能把19*19口诀倒背如流,因此,他们在国际数学竞赛中总有出色的表现,在制作电脑软件的领域,无人能与其相比,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雄厚实力的原因,也许可以从19*19口诀找到。

大九九口诀表,小九九口诀表,九九乘法表?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

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

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

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 *** 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

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世界文明古国乘法表比较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

例如希腊乘法表必须列出7x8,70x8,700x8,700x8,7000x8……。相形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x8=56,70x8=560,700x8=5600,7000x8=56000,只需7x8=56一项代表。

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

例如计算 5x13,先将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 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

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x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

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 axb=((a+b)x(a+b)-axa-bxb)/2。

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x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

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

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方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

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少的进步。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十进位制,还发明九九表。

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

今日世界各国较少使用希腊等国的乘法。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

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

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

现在,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九九乘法表的C语言实现 有了c语言,我们可以简单的打印出“九九乘法表”,具体代码如下,在Trubo2.0、3.0、VC6.0下正常。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for (i=1i<=9i++) { for (j=1j<=ij++) printf("%d*%d=%d ",j,i,j*i)printf("n"); } }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大九九 c++代码编写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jishuan(int i,int j) { int a,bfor。

乘法口诀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中国古代发明的乘法口诀历史有多少?中国古代发明的乘法口诀历史有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但是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著的《算法大成》。

乘法的由来和历史

乘法 - 来源

乘法是算术中最简单的运算之一。 最早来自于整数的乘法运算。

什么是乘法

乘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九九乘法表的来源的小故事

九九乘法口诀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但是古代的乘法口诀和现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诀又称“小九九”,它的排列顺序与现在的正好相反,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为乘法口诀的开头的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简称它为“九九”。大约到了十三四世纪的时候,数学家们认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数学上的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所以才改过来变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这一行,一直沿用到现在。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有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口诀吗

1.朝代顺序歌夏朝殷商与西周东周列国分两段春秋战国烽火起秦朝一统又两汉三国鼎立魏蜀吴西晋东晋前后传南朝北朝两并亡随唐一统后五代宋元明清九百年辛亥革命皇朝完2.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一)夏商周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二)春秋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三)战国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四)秦朝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五)汉朝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医圣” 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六)三国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刘徽计算圆周率,一四一六近似值。(七)晋朝王羲之东晋书法家,魏晋各家集精华,创立独特书风格,行草若云惊天下。顾恺之,擅绘画,线条优美形神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体物精微”妙技恰。(八)南北朝民族融合南北朝,各族人民都勤劳,科学文化得发展,社会生产有提高。南朝数学祖冲之,前辈成果多吸取,天文历法机械学,发明创造出奇迹;一四一五九二六,一四一五九二七,精确推算圆周率,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年);《缀术》数学专书著,作为教材传朝日。北魏农学贾思勰,研究农谚和农业,最早耕作栽培法,《齐民要术》全总结。唯物思想数范缜,发表著名《神灭论》,继承荀况王充等,思想遗产多宝贵。北魏雕刻高水平,云岗石窟规模雄,艺术宝库图精巧,洛阳龙门也著名。(九)隋朝雄伟壮观赵州桥,隋朝王匠李春造,拱肩加拱减压力,殃存(世界)最好最古老。历经一千三百年,中外桥史位重要。隋朝发明雕版术,印《金刚经》质量好。605(年)凿大运河,南北交通立功劳,三次派人到流求,五层楼在战舰造。(十)唐朝唐朝分科办医校, *** 编写《唐本草》比欧洲早八百年,著名“药王”孙思邈,医学著作《千金方》,五千处方八百药。唐朝已经制火药,唐末军事始用早。烧制著名“唐三彩”,工艺技术显著高。天文学家僧一行,子午线长最早定。随唐南北又统一,繁荣经济广疆域,封建文化达高峰,成就最大数唐诗;传世诗人二千二,留诗四万八千余,内容艺术都完美,李白、杜甫、白居易……散文韩愈柳宗元,“泰山北斗”名声誉。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书法奇。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圣”尊称吴道子,隋唐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世珍异。(十一)宋朝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世流芳;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京繁华全都装;北宋遍用指南针,各国大船敢远航。《梦溪笔谈》沈括著,十二气历史首创,早于英国八百年,自然科学最辉煌;北宋毕升印刷术,亚欧非洲传播广,比欧洲早四百年,世界文化贡献长。宋朝散文进步大,思想现实确表达;文坛领袖欧阳修,反对空虚辞藻华,苏洵、苏轼和苏辙,王安石、曾巩文章佳,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十三)元朝元朝戏剧最发达,涌现大批剧作家,关汉卿写《窦娥冤》,思想艺术闪光华。元科学家郭守敬,创新编制《授时历》,精密推算与今同,比公历早三百年。元纺织家黄道婆,学习新技实践中,创造发明轧棉机,革新工艺适棉农,传授黎族纺织术,“乌泥泾被”远近名。(十三)明清明成祖时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43年,远洋航行世首创。《本草纲目》李时珍,药物研究再创新,行医走访集验方,详述各种色彩味。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升物》农工经,工艺百科全书誉,巨著畅销日、法、英。近代科学徐光启,知识广博学外技,《农政全书》农学论,有注有图有道理。明清小说最繁盛,众多作品都著名;施耐庵写。

以上就是关于4的乘法口诀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