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明星明明是中国人,却常被人误认为是外国人?

   2022-08-04 13:14:13 网络980
核心提示:一、徐亚洲头发已尽全白,未白之处透着微微的浅黄,头发自耳前耳后同面部的胡须连成一片,胡子也是白色夹杂着微黄,白皙的皮肤,挺直的鼻梁再配上一双蓝色的眼睛。你如果不知道他的名字,看到他第一眼,妥妥认为他是外国人。如果你知道他的名字,看到他第一眼

哪些明星明明是中国人,却常被人误认为是外国人?

一、徐亚洲

头发已尽全白,未白之处透着微微的浅黄,头发自耳前耳后同面部的胡须连成一片,胡子也是白色夹杂着微黄,白皙的皮肤,挺直的鼻梁再配上一双蓝色的眼睛。

你如果不知道他的名字,看到他第一眼,妥妥认为他是外国人。

如果你知道他的名字,看到他第一眼,妥妥认为他是一个来到中国后改名的外国人。

但是,徐亚洲出生于山东青岛,是一名中国内地男演员!

徐亚洲是中俄混血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国人,闺女像爸爸,儿子一般都像母亲,徐亚洲的遗传了母亲的基因,以致于你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点亚洲人的特征。

想像一下,满口青岛话的徐亚洲坐飞机过安检时,安检人员惊讶的发现一个外国人拿着中国居民身份证,还是汉族人,为啥持有的不是护照?

徐亚洲入了影视圈也是得益于他的酷似外国人的长相,28岁的徐亚洲在街上遛弯时遇到了同是青岛人的八一制片厂的制片主任,七几年的时候,在中国的外国人还比较少,这名主任就去攀谈,一聊发现对方的青岛话说的比自己还溜,再一问,居然是中国人,于是大喜过望,因为当时他拍摄的片子就差一个外国人的角色。

他觉得徐亚洲简直是心目中完美的人选,首先外形没问题,比外国人还外国人,其次交流无障碍,青岛话贼6,当时刚返城的徐亚洲和制片主任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开启了徐亚洲的演艺圈之路,成了有名的“洋人专业户”。

徐亚洲进入演艺圈之后,先后参演了百余部的影视剧,比较知名的有《康熙王朝》里面的戈尔尼、《新还珠格格》里面的画家郎世宁、《倚天屠龙记》里的波斯使者等,参演过电影《宋庆龄》、《中国战俘》、《大刀王五》、《火烧圆明园》、成龙《十二生肖》等。

看脸的话,中国观众都会觉得他很眼熟,但是因为一直演配角所以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如今老爷子已经71岁了,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二、王传君

王传君,你认识吗? 

谁啊?没听过

关谷,你认识吗?

啊~~~,爱情公寓里那个日本人吗?

不管王传君自己如何不喜欢《爱情公寓》,但不可否认,《爱情公寓》给了他成为演员的机会,让他变成了我们人人皆知的关谷,他那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以至于大家都以为他就是日本人,因为说话的方式太”日本“了。

事实上,王传君1985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爱情公寓》之前他演过《杜拉拉升职记》但是反应平平,大家还是不认识他,杜拉拉之后接演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神奇从此一炮走红。

有很多王传君的粉转黑是因为王传君拒绝再次参演《爱情公寓》,于是很多人骂他,大概意思是,就算有人说爱公抄袭,爱公不好,你都不能说,因为爱公成就了你,你去diss就是过河拆桥了。

但是我其实还是可以稍微理解一下他的,因为自从参演爱公之后,他的戏路就仿佛被锁死了,他被贴上了标签,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来找他演戏的剧本基本他的角色都差不多,他变成了一个烂片喜剧演员。

也许,这是他踩《爱情公寓》的原因,也许这是他讨厌别人叫他关谷的原因。

但是我也想劝一下王传君,你去黑《爱情公寓》本来就显得特别不厚道了,再去说自己是因为年少无知才拍的,就有点过分了,年少无知能连拍四部?

闹呢?

但是上天还是厚待他的,因为他遇到了《我不是药神》,王传君饰演白血病人吕受益,精湛的演技也让他成功撕掉了关谷神奇的标签,他是王传君是吕受益,但不是关谷了。

哦,他还是第10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获得者。

该怎么说呢,一句话评价一下:一个有演技的过河拆桥的男演员?

演“鬼子”最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骗了好久,以为他们是日本人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剧,有的时候你看到一些角色,是不是也会把自己气得牙根直痒痒,也会把他们的角色带到生活当中去。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有着很高的学历,然后出演过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很多人都以为在剧中他出演的日本人是他的本色出演,因为都觉得他就是一个日本人,而其实他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他在剧中都是出演一些配角,但是这个角色都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也有了一个称呼叫做日本人专业户,而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做陆鹏。

陆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其实他是江苏的,人家里面的条件也是非常富裕的,小的时候对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演戏,于是他就想要当一名演员。不仅仅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很好的。那个时候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然后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后来就接着去读了电影学的博士,紧接着他又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他的英语非常好,就连日语也都是很流利的。在没有开始演戏之前,他在影视学院一直是担任讲师的职位,后来对于日本的武士片,他有着很深的研究,所以这也给他出演日本人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李幼斌表示他非常佩服陆鹏

大家都有看过亮剑吧,那个时候陆鹏饰演了日本人,叫做三本一木。他的表演是非常惊艳的,你压根儿看不出来他不是日本人,因为他的日语也是非常好的。在一次采访当中李幼斌就曾经说过他很佩服的演员就是陆鹏。李幼斌可以这样说,无疑是觉得陆鹏的演技是非常不错的,并且对于他的角色塑造也给到很大的肯定。其实陆鹏也演过很多其他的角色,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日本军官的角色,也许这个角色已经成为了他的代表。

 好演员和流量演员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在现在的娱乐圈,很多人把流量看的比较重,就是谁水就会找谁去拍戏,为的就是这个剧的流量。可是拍出来的剧有的要么看不下去,有的看过了,过了几天就忘了,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而对于好演员来说,他们演的戏就算是一个很小的角色,也会让大家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比如就像陆鹏,他每次演的都是很小的角色,但是这些角色却让大家记住了。一个演员来讲,能让观众记住自己在剧里面的角色已经是成功一大半了。而陆鹏就是这样一个好演员,他在演艺的道路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心,期待他以后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吧。

建国以来,荧幕上不乏 “抗日题材”的作品,比如中年的 《平原游击队》、《 三进山城》、 《铁路游击队》等。

进入新千年后,内地影视行业崛起,抗日剧更是如雨后春笋,后来甚至一度演变成“抗日神剧”。

在这些剧中,有很多“鬼子”形象,有些是邀请日籍演员扮演,有些是由本土演员担纲。很多本土演员由于演技太好,演得太过深入人心,而一度被误会是日本人。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演日本人最出色的6位男演员。

排名不分先后

一、方化

方化原名方德海,192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1994年因病离世,享年69岁。

从1947年开始出演电影,到去世那年还在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客串,他的艺龄长达47年。早年,他与刘江、葛存壮、陈强、项堃是电影里常见的“五大反派”。

方化小时候被家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做一名商人,赚钱改善家里的环境。中学毕业后,他按照父亲的意思考入大连商业学堂,但毕业后他并没有下海,而是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摄影科做了一名小工。

抗战胜利后,方化经人介绍开始投身舞台演话剧。1947年,他被选中出演电影 《 松花江上 》,饰演的是反派角色日本伍长。

该片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反派生涯的开端,从这个时候起他正式改名为方化。

当年方化在大连商业学堂学习时,学校有很多日本人插手教育,态度嚣张而蛮横。这些形象对于他之后刻画“鬼子”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后来他先后出演了《哈尔滨之夜》里的松田、《平原游击队》里的松井、《甲午风云》中的伊东佑亨、《三进山城》里的小野等日本军官形象。

他常常两眼放着凶光,把人物的残暴和毒辣演绎得惟妙惟肖,多部影视作品的累积,让他一步一步成为称霸银幕的“鬼子王”。

因为演了太多次鬼子,“运动”开始后,他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多年后被调回 长春电影制片厂,之后长春制片厂翻拍《 平原游击队 》,所有的角色都换成了新人演员,只有松井一角因为挑不到更适合的人,依旧由49岁的方化担纲。

方化几乎是一辈子都在反派里打转,69岁的时候终于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演了一次正面人物。

姜文是方化的粉丝,他曾在采访说自己对演员有认知就是从方化开始的。当他决定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第一时间向方化发出了邀请。老爷子特别激动,直给姜文鞠躬,说: 谢谢你给了我第二次艺术生命。

本来方化只是客串,戏份并不多,但他提前找姜文要了服装,天天穿着它在家里走着、练习着。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还没有上映,他就因病离世了,终究没有看到自己演的将军。

二、 陆鹏

陆鹏19 68 年出生于 江苏徐州,2005年在《亮剑》中出演山本一木一角而被观众熟知。

陆鹏是 娱乐 圈少有的高学历,他是02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研究生,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精通英语和日语。

他也算半路出家,在从事影视剧表演工作前,他是有着12年教龄的大学讲师。2005年,他出演《亮剑》中的山本一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山本是一个有 军事头脑、非常可怕的对手,陆鹏凭借扎实的演技以及纯熟的日语,将这个角色演得鲜活立体,让人恨得牙痒痒。

剧播完之后,不少观众以为他就是一个日本人。

在这之后,他 又 出演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里的矢野毅,《草原春来早》里的板垣征郎,《军刀》里的山田,《百年荣宝斋》里的井上村光,《松花江上》里的川口正雄,《箭在弦上》里的竹木纯一等角色,俨然已成为“鬼子专业户”。

据说拍摄《松花江上》时,陆鹏饰演的“川口正雄”本来只在前31集中有戏份,因为表现得太出色,导演陈国军不断让编剧给他加戏,一直让他“活”到了大结局。

陆鹏的眼睛比较小,但眼神锐利,非常适合塑造狡猾、城府深的鬼子形象。

除了外型,一口流利的日语也是他扮鬼子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浦研一曾评价他:日语说得比日本人都好。

三、卢芳生

2011年 《 永不磨灭的番号 》播出,在剧中饰演日军团长山下奉武的卢芳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有人问这是他的原声吗?他会日语吗?

答应是肯定的,他不仅会日语,还在日本生活过11年。

卢芳生 1978年出生于上海,在上海读完小学后,其父作为交换教授到日本九州国际大学教学,卢芳生也一同前往。在日本完成了高中学业后,他考入 日本千叶大学读了 经济管理系。

毕业后他非常顺利地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白领工作,本以为以后的人生轨迹会按部就班地往下继续,不曾想有星探发掘他勾起了他的表演欲。

2002年,在父母强烈反对的情况下,24岁的卢芳生还是毅然回了国,准备学习表演。

因为没有表演基础,他一开始只报了北电 进修班,与黄渤是同学。后来他又参加了考试考到了本科班,与 刘亦菲 、罗晋、 朱亚文 、 江一燕成了同班同学。

由于是二次上大学,他比班里的孩子都大不少,比罗晋大3岁,比朱亚文大6岁,比刘亦菲大了9岁。

读了四年本科之后,卢芳生又考了研究生,毕业已经三十出头了。

2011年他在 《 永不磨灭的番号 》里演日本军官开了先河之后,又在《 黑狐 》、《 中国骑兵 》、《 独狼 》、《 剃刀边缘 》等多部剧中演日本人。

从此,他在反派的路上越走越远,哪怕是偶尔演个皇帝,都是腹黑型的。

他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一直算不上大红大紫,但作品观赏性都是很强的。

四、 马卫军

马卫军,1956年出生在甘肃酒泉。

很多人认识他是因为《雪豹》里的近卫文,但其实他出道很早,本是话剧演员的他,早在80年代就已经通过《 红岩》、 《戴勋章的走S犯》等剧中尝试向大小荧幕进军了。

但在这些剧中,他一直是不出彩的配角设定,剧播出之后对他的名气并没有很大的提升。

此后的十几年,只要剧团里没有表演任务,他便会出来接戏过戏瘾。90年代后期,珠江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安居》和《天字码头》等电影里他都惊鸿一现过。

马卫军同样在日语方面造诣颇深,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加上本身有多年的话剧功底,在演鬼子上非常有优势,出来的成品单从口型上就赢了一大半。另外,他在演出之前查阅了大量的 历史 文献,每一个角色都尽量还原最真实的一面。

马卫军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不接“神剧”,那种手撕鬼子的戏他是不能接受的。他说每次接戏前要先看剧本,他能理解艺术的表达要把咱们自己写得强大一些,但也必须是一半一半,不能把抗战表现得跟玩似的。

他说他接的戏90%是以他的死来剧终。

五、 杨清文

杨清文1961年出生于河北承德,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开始以跑货车为生。

80年代初,日本柏市与河北发展成友好城市,预感到有商机的他买了台收音机,每天雷打不动地跟着广播学习日语。为了快速搭上时代的顺风车,他还去报了夜校学习日语,经过两年时间,终于能听说读写了。为了能用上日语,他把货车卖了买了出租车,想着能拉拉日本客人,但硬是没有遇到。

跑了多年出租车后,杨清文小米换步枪换了一辆大客车, 专门拉客人去 承德风景区 ,有时候也会拉一些过去拍戏的影视剧剧组。时间久了,有的制片人会在剧组差群众演员的时候会拉上杨清文客串一把没有台词的角色。

1996年,他拉《天球传奇》剧组进山,又客串了一次,这次还有了台词。不久导演告诉他剧组的资金运转不周了,要他帮忙借钱,剧组把三辆大车抵押给他。一心想改变现状的他回家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借到几十万给了导演。然而,剧还没拍完,导演就消失了。

更加可怕的是不久警察也找上了门,原来抵押给他的车都是租赁公司的。他不仅损失了几十万,还以帮人销赃的罪名被判了三年刑。

服刑期间,妻子对他不离不弃,每周都带着一双儿女去看他,2000年,他刑满释放,继续跑客车拉剧组。

2003年,他拉了《亮剑》组剧,副导演要找会日语的临时演员,杨清文毛遂自荐当场秀了一把技能,导演大喜过望,给他安排了 “黑岛森田” 这个角色。

就这样,年过四十的杨清文从司机一脚迈进了演员行列。

此后他在 《 雪豹 》、《 永不磨灭的番号 》、《 铁血刀锋 》等多部剧中扮演大佐之类的角色, 略带几分阴狠的面容,犀利的眼神,以及流利的日语口语,让观众误以为他是来这边发展的日本艺人。

六、 王孝忠

王孝忠192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曾在 八一电影制片厂 、 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多年。 2016年逝世,享年88岁。

王孝忠也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演员,他14岁考入 “奉天铁路学院”电讯专科,毕业后在锦州铁路局工作过一段时间。解放后他加入东北军区文工团,在团里担任话剧演员,与 王心刚 、张良、田华、邢吉田等隶属同一个工作单位。

王孝忠的经历跟方化差不多,都是早年上过 日本人开设的学堂,里面有一部分教师是退役军人。这些人即便退下了戎装,骨子里还是带着 武断、偏执和粗暴 ,他们的形象在年幼的王孝忠心里扎了根,为他之后在影视剧作中演绎这类角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从1956年参演 《战斗里成长》开始,王孝忠就被定位在反派上,此后他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反派占大多数,其中鬼子更是占了一半以上。《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中村、《地道战》中的山田、《野火春风斗 古城 》中的多田等等。

一个个坏透了的角色,让王孝忠被观众恨得咬牙切齿不说,连他女儿都不愿意跟他一块走路。每次回家都委屈巴巴地说:我同学说你是坏蛋。

除了以上六位演员,其实还有许多演这类角色的演员。说起来,演鬼子演出彩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都是非常脸谱化的形象,坏得很单纯,从人设上来说没有记忆点, 这种情况下就是拼演技的时候了。

你印象中,还有谁是演鬼子演得入木三分,让人误会是日本人的吗?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明星明明是中国人,却常被人误认为是外国人?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