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2022-11-28 12:24:27 网络1200
核心提示: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11-01在安徽省芜湖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新芜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2388号。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

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11-01在安徽省芜湖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新芜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2388号。

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2005649551951,企业法人戴其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汽车变速器、控制阀、汽车部件生产和销售。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5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原名叫什么?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12-23在安徽省安庆市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县经济开发区)。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800154178928G,企业法人储岳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汽车、家电橡胶塑料配件、汽车变速操纵杆及座总成、塑料化粪池及塑料配件的生产、销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徽岳塑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奇瑞的公司叫什么谁是总裁创始人是谁

今天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原名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 目前成长最猛的中国自主开发企业是奇瑞,它经常在媒体报道中被称之为“黑马”,因为这个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企业好像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一出世就开始了爆炸式的成长。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芜湖地方政府想干汽车项目由来已久。在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是一个多亿的产值。这个现象引起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注意,由此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原来的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发现对方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最后决定自己干。回顾历史,芜湖汽车项目演变成为自主开发企业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无知(把干汽车的困难想简单了)和利益的驱动(汽车当时是高暴利产业)。但无知者无畏。今天的奇瑞领导人早已不是无知者,而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的精神却已深入这个企业的组织基因,并且在继续发扬光大。 想上汽车项目的安徽芜湖领导人在1995年1月考察欧洲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福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干起来。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从这个神秘的代号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对这个项目肯定暗中给予了支持。 在芜湖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找到干轿车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1995年,芜湖代表团在参观一汽时发现了一个老乡尹同耀。尹198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此后在一汽工作了12年半,曾任一汽大众的车间主任,当选过一汽的“十大杰出青年”,在一汽小有名气。发现这个有地缘关系的人才后,芜湖方面“死缠烂打”,力邀尹回芜湖主持汽车项目。为对方的真诚所感动,尹同耀最终接受了邀请。当尹到达芜湖组建班子时,整个项目共有8个人,后来以“八大金刚”之称列入奇瑞的史册。“八大金刚”之后的核心团队是到1997年聚集起来的50多人。其中车身部鲁付俊部长、东方之子的项目经理高立新(大高)是尹同耀在合肥工大的同班同学,是被尹“骗来的”。鲁部长原来在安徽安凯客车公司,尹首先找到他,两人掰着手指头“算计”同学中谁还在干技术工作,于是想起了一直在石家庄汽车制造厂的大高。他们还记得尹同耀站在长满荒草的空地上,兴奋地告诉他们哪里是发动机厂,哪里是研发中心,哪里是整装厂……虽然这些还都是凭空画的大饼。正如大高所说,到奇瑞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干自己的车。打动他的不是尹同耀在荒地上画的大饼,而是当他被领进工棚时看到的奇瑞样车模型。当时他只觉得眼前一亮,顿感人生的意义不过如此,于是就加入了这支当时还只有50多人的团队。qq的项目经理高兴华(小高)在1997年则是合肥工大汽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招聘会上被尹同耀盯上,被说动后加入奇瑞。利用他在一汽的人脉关系,尹同耀还请来一些一汽的人帮忙。据说至今还有一汽来的100多人在为奇瑞工作。

江淮奇瑞同时混改,安徽汽车工业酝酿一盘大棋,背后有高人指点?

奇瑞的公司全名称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以及创始人是尹同跃。

奇瑞公司的中文释义:

奇,有“特别地”的意思;瑞,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特别地吉祥如意。

英文释义

CHERY 是英文单词CHEERY(中文意思为“欢呼地、兴高采烈地”)减去一个“E”而来,表达了企业努力追求、永不满足现状的理念。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尹同跃。

公司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等领域,奇瑞汽车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代表。2016年8月,奇瑞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50位。

扩展资料

发展背景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起源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汽车项目。芜湖地方政政府想干汽车项目由来已久。在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近亿的利润使得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人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原来的计划是和一汽合作,但没有合作成功。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在1995年1月考察欧洲汽车工业期间,得知英国福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安徽芜湖领导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干起来。

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只能秘密进行,所以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7年8月22日,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下线,标志着奇瑞已经实现了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第一阶段目标,正朝着通过开放创新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新目标迈进。

奇瑞汽车2006年销售30.52万辆,比2005年增长1.5%;2007年销售38.1万辆,比2006年增长24.8%。2007年,奇瑞汽车出口11.98万辆,海外市场再次实现翻番,销量增加了132%,轿车出口量连续五年居中国第一。

奇瑞公司现有乘用车公司、发动机公司、变速箱公司、汽车工程研究总院、规划设计院、试验技术中心等生产、研发单位,具备年产整车90万辆、90万台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至2007年已投放市场的整车有QQ3、QQ6、A1、瑞麒2、旗云、奇瑞3、A5、东方之子、东方之子Cross等13大系26款产品。截至2007年底,奇瑞公司拥有员工19321人,总资产达到237.15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奇瑞

导读: 大众 汽车 集团(中国)入股江汽控股,开启了国有车企集团首次引入外资参与混改的先河,与此同时,奇瑞 汽车 、华菱星马也相继进入混改模式,安徽 汽车 工业三强同时开启混改模式,背后或许是安徽省正在酝酿一盘深远的大棋?

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变成了事实。

毫无疑问,这将开创外资车企参与国有车企混改的先河,也标志着安徽国资为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再次按下了加速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 汽车 中心。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内5家规模以上整车企业,已有4家进行了改革(奇瑞、安凯、华菱星马、江淮),并成功引入蔚来 汽车 将总部落户合肥、大众入股江淮,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不到1年时间,安徽 汽车 工业发生巨变,这难免不让很多人心中充满疑惑:安徽 汽车 工业将走向何方?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安徽 汽车 工业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做大做强 汽车 工业,带动安徽工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产生质的飞跃,一直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在实际发展中,安徽 汽车 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但安徽 汽车 产销规模依然偏小。

2019年,尽管安徽全年生产 汽车 92.1万辆(包含长安合肥工厂),同比增长8.7%,但规模偏小,仅占全国的3.6%,落后于上海、浙江、湖北的270万辆、100万辆、220万辆,而且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盈利水平普遍不高。

汽车 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地表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对于寄望于发力制造业的安徽省来说,壮大工业脊梁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对 汽车 工业来说,没有规模就不成体系,没有聚集效应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安徽省 汽车 工业以改革求发展的意愿十分迫切。

其次,安徽拥有江淮、奇瑞、安凯等众多自主品牌,曾在中国车市普及过程中创造出令业界瞩目的“江汽现象”“奇瑞现象”,但规模与实力仍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消费升级、行业下行的新形势下,弊端日益凸显,发展乏力。

安徽国资对 汽车 工业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但多年来受制于各方因素,改革未能一帆风顺。如2009年前后,“奇瑞教父”詹夏来在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之后,曾力推江淮与奇瑞“合并”,共同组建“安汽集团”,但被“江淮教父”左延安以“大家都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如同八路军和新四军”婉拒。从企业文化层面来看,江淮与奇瑞南辕北辙,现实操作中的确存在诸多困难,简单的物理合并并不能产生化学效应。

目前,疫情对 汽车 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但终将过去。从长远来看,我国 汽车 产业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普及阶段,“躺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充满未知的 汽车 “新四化”,对安徽 汽车 工业而言既是难得的超车机遇又是挑战。

对安徽 汽车 工业来说,以现有实力,短时间内把传统燃油车的产销规模做上去并不现实,只能先“活下去”,再谈规模,因此兼并、重组、混改等资本运作再正常不过。

但归根结底,中国 汽车 工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烈度持续增大,任何 汽车 品牌的产销规模、品牌发展基本上由市场竞争决定,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创造奇迹。

面对如此形势,安徽 汽车 工业的深度改革势在必然。而当改革步入深水区,能不能结合安徽 汽车 工业的实际,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企业治理结构,是安徽 汽车 工业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国有车企混改,主要是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国有车企的不断壮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江淮 汽车 一度扮演了 汽车 行业和安徽国有车企混改“急先锋”的角色。

2013年底,江淮 汽车 通过吸收兼并的方式整体上市,并引入央企建投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人入股,实现了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和管理层持股,完成第一次“混改”。

但如今来看,引入的战略投资人——建投投资,属于央企背景,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国有资本的作用,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整体过小,激励作用不明显,没有起到以股权连接外部资源的作用,所以混改算不上成功。

原江淮 汽车 董事长左延安曾说,企业到最后比拼的都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而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又取决于它的机制和治理结构。像 汽车 这样的竞争性行业混合所有制要深混,不能简单地浅混。

从江淮引入大众 汽车 参与混改来看,第二次混改的确有左延安的相当思想得到了运用。

因此,作为安徽另一家国有龙头车企,奇瑞的混改显然有意避免重蹈江淮 汽车 第一次“混改”的覆辙。从2018年9月开始,先后经历了4次流拍,奇瑞的混改最终落下帷幕,被拥有国资背景的青岛五道口基金接盘。

奇瑞混改落地后,安凯 汽车 和华菱星马也分别变更了实际控股人和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方。其中,安凯 汽车 的实际控股人由安徽省国资委变为国务院国资委,华菱星马则引入吉利商用车作为新的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国资”背景的安徽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投资70亿元,让蔚来成为一家拥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也使得蔚来总部落户合肥,将进一步提升蔚来的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等,让安徽成为“中国电动 汽车 中心”更进了一步。

再加上此次大众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安徽国资对规模以上的重点整车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

这一系列国有车企的改革在中国 汽车 产业体制改革中十分罕见,安徽省国资委从顶层设计上率先进行了破解,从“管经营”调整为“管资产”,使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安徽的 汽车 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化更加突出,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气,因此被业界统称为“安徽模式”。

当前, 汽车 合资股比已经放开,新四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并不能一劳永逸。幸运的是,安徽人历来具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善于创造的“安徽经验”,才让“老谋深算”的大众、“创新求变”的蔚来选择扎根安徽。

34年前,安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变革,被载入史册。今天,安徽正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着力推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孕育出大家电、中国屏、中国芯、新能源 汽车 等产业集群。

随着 汽车 工业从传统产业到新能源的转型,新能源 汽车 成为安徽 汽车 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自2009 年,合肥进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 汽车 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后,就正式开启了安徽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时代。

2019年,安徽新能源 汽车 实现产销达1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10%,位居中部省份第一,且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较为完善。

未来,在科大讯飞、京东方以及大众、江淮、奇瑞、蔚来、长安、华菱、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将推动安徽向新能源 汽车 工业重镇迈进,同时拥抱5G时代,发展智能网联 汽车 、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抢占 汽车 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写在最后:

虽然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安徽 汽车 工业能在改革中迎来新一轮春天,能走得更好,走到更远,让中国 汽车 工业自主之花尽情绽放,不断做大做强。

以上就是关于安徽迅能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