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的民族舞

   2023-02-20 12:21:16 网络1400
核心提示:适合幼儿园的民族舞有如下:《摇头舞》,《跳脚舞》,《环舞》,《洗衣歌》。这些舞蹈动作都比较少,而且动作不难做,多跳几次就能记住基本的动作了。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

适合幼儿园的民族舞

适合幼儿园的民族舞有如下:

《摇头舞》,《跳脚舞》,《环舞》,《洗衣歌》。

这些舞蹈动作都比较少,而且动作不难做,多跳几次就能记住基本的动作了。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是中国舞的一个分支,有效的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再创作。

民族舞:

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亦可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或国际民俗舞蹈。不同于着重表演的芭蕾舞或是制式化的运动舞蹈,土风舞源自于各国不同环境、生活及风俗,与各国的特色音乐服装也有相互的搭配,表现形式十分丰富。

经典民族舞的代表作。

傣族孔雀舞。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中。

千手观音。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观赏价值很高的舞蹈,它通过多个舞蹈演员以及音乐的配合达到给观众一个视觉上的震撼。

蒙古舞蹈。蒙古舞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民间艺术发展成舞台艺术,不断地在城乡落户,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大家推荐一下有什么好看的蒙古族舞蹈吗

近几年, 儿童 舞蹈的发展令人瞩目,所取得的成绩在舞蹈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圣洁的天主教也会安排儿童表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天主教儿童舞蹈视频,供大家参考!

天主教儿童舞蹈表演视频

少儿含胸弯背的训练 方法

一、含胸弯背的纠正训练:有些小朋友由于平时不注意坐立姿势,往往很容易有含胸弯背的毛病,这些毛病,只要家长及早发觉并督促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可矫正的。家长除了给小朋友做形体方面的练习外,还要经常地提醒小朋友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并可作一些矫正的补充练习。至于有些先天的病理性的驼背,则要及早请医生检查治疗,以免拖延时间。

1、双手扶墙压肩胛带练习:预备动作:双手举过头顶,比肩略宽,扶住墙壁。手不动,上身尽量向前压,同时把胸部挺起,凹腰。这个练习要经常做,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

2、掰肩胛带:此动作可以由大人或小朋友帮助练习,起到矫正的作用。

预备动作:小朋友伏卧地上,另一人可坐在小朋友的腿部(若大人帮助练习,可坐在小朋友的腿侧,一只腿可轻压在小朋友的双腿上,以便固定位置)。小朋友双臂交叉夹头起上身,另一人用一只手抓住小朋友的双手,另一只有顶住小朋友的背部,往后掰肩胛带,4拍。然后回到预备姿态,在往后掰,4拍。小朋友必须抬头挺胸,双臂伸直,肩关节松弛,另一人用力必须均匀。

3、下腰掰膀子:预备动作:小朋友伏卧地上,直膝绷脚,双手夹头伸直,另一人站立其身后。小朋友双臂夹头伸直抬起上身下后腰,另一人抓住其双臂往下轻压。注意肩关节放松,不要憋气。然后回到预备姿态。

4、伸臂掰膀子练习:预备动作:双脚平开直立,两手交叉上举,掌心朝上。两臂伸直用力往后掰,同时立起后跟,胸部向前挺。然后下后跟回到预备姿态。要求:反复做16次。呼吸:向后掰膀子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5、扩胸伸臂练习:预备动作:双手前举与肩平。双臂曲肘向后用力扩胸两次,胸前挺,肩胛骨后锁,2拍。回到预备动作,2拍。要求:4拍做一次,做8次。呼吸:扩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1. 基督舞蹈教学视频

2. 一级儿童舞蹈教学视频大全

3. 幼儿舞蹈视频《兔子舞》儿童舞蹈大全视频

4. 幼儿舞蹈《童年时光》教学视频

5. 儿童舞蹈成品舞 简单教学视频

蒙古舞哪儿可以下载到(视频的)

传统的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等。

筷子舞:多为男子独舞。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打手、肩、腰、腿等部位,有时旋转,有时跪下,敲击地面,节奏由慢渐快。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现也有男女共同表演的集体舞。

盅子舞:称打盅子,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舞者两手各握两个酒盅,随着音乐的节奏,每一拍碰击一下盅子,击打出快、慢、碎、抖等声音。腿部有跪、迂回步等动作。舞者起立,双手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曲调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有时头上还顶碗、顶灯。

安代舞:流行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地区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由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 “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演变而来。其最初产生时有驱除病魔、祈求上天保佑的含义。与萨满教有密切关系。集体表演时,队形呈圆形, 每人手持一条手巾或彩带,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节奏多为□拍,无乐器伴奏。最初舞蹈动作简单,主要以歌为主,所以也称“唱安代”。现已发展到曲调有三十多种,舞蹈动作也达二十几个。

牛斗虎舞:流行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带,距今已有200年历史。舞蹈由四个人表演,一人顶牛头,一个顶牛尾,一人扮虎形,一人扮樵夫。全套舞蹈分四段表演。先由牛、虎、樵出场亮相,牛虎相搏,牛虎卧场小憩,牛虎樵混舞激战等。动作凶猛激烈,生动逼真。整套舞蹈将牛的倔犟,虎的凶猛和樵夫的机智表演的淋漓尽致。

摔跤舞: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一种模拟性面具舞。由一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拼搏场面。舞蹈动作生动、灵巧、幽默、滑稽。表演者身背一长型木制架,架上用布缝制两个木偶形象的摔跤手,两者身着各色官服,头戴雁翎缨帽,两只假臂相互紧抱,各做摔跤状;木架下遮布幔,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脚,四肢踏地,四靴靴尖相向。饰者随鼓乐节奏,摔打起舞。表演动作主要有抱、踢、钩、蹁等。

复制的,请笑纳

6月1日 20:40 蒙古族一直都被成为辉煌的“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舞蹈属于草原舞蹈文化系列。自古以来,内蒙古一直是诸多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纵马驰骋的天地,充满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淳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舞主要用抖肩、笑肩、碎肩、硬肩、软肩、硬腕、软腕、揉腕、马步、跟步等动作姿态,来表现蒙古族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烈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如何跳好蒙古舞: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412

《大家来学民族舞》:http://board.verycd.com/t330072.html

网上有学跳蒙古舞的光盘卖,没找着现成的下载,如果真有兴趣不妨买来学习!

以上就是关于适合幼儿园的民族舞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