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先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
2.用漏斗漏进沸腾的开水里,霎时变成一条条柔软雪白的米丝;
3.然后,捞上来放在冷水里,再捞上来,一层一层叠放在竹蓝里;
4.最后吃的时候配上牛肉丝、干虾米、猪肉丝、炒花生米、炸蒜头油等混捞一起,味道特别香美可口。
五谷粥的做法与配料窍门
1、扁豆芡实粥:白扁豆20克,芡实20克,粳米50克。制作时,先将芡实煮熟,去壳,取仁捣碎,将扁豆用湿水浸泡12小时,淘净备用:再取粳米与处理后的芡实,扁豆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熬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此粥有益气补中,化湿运脾之功,可奏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效。用于夏月日常保健尤宜,亦可用于脾虚湿困所致食少纳呆,脘腹痞满,大便溏泻,舌淡苔腻等症,今可用于急慢性胃肠疾病、消化不良等。建议每日1剂,于空腹1次顿食,可长期食用。
2、扁豆香薷汤:白扁豆30克,香薷15克。制作时,先将白扁豆洗净倒入沙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扁豆熟烂,再下用纱布袋装好的香薷,再煎煮3-5分钟即可,弃药包备饮。
此汤有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效,可奏发汗散寒、健脾护胃之效。用于夏月感冒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尤宜,如今之空调症即属此证,患者常见恶寒发热,肢凉无汗,脘呕恶,大便稀溏,舌红苔腻等症。因此汤为治疗性药膳,放不宜长期饮服。建议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续饮服3-5剂为宜。
3、二豆粥:炒白扁豆50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制作时,先将扁豆、绿豆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至二豆开花,再下粳米,煮至米烂汤稠即得。
此粥有消暑清热,益气除湿之功效,可奏祛暑湿,和脾胃,除烦渴之效。夏月日常保健用之尤宜,可预防暑湿伤中之疾,亦可用于暑湿伤中所致的烦热口渴,咽干口苦,脘痞纳呆,恶心欲吐,大便失调,小便短黄等症。建议每日1剂,可分餐饮粥,长期饮服为宜。
儋州市美食
五谷杂粮粥食材与做法:
百合薏米粥
1。材料:薏米50克,百合15克,水、蜂蜜适量。
2:做法:
(1)将薏米、百合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薏米熟烂。
(2)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
3.功效:健脾益胃,泽肤祛斑,可用于治疗妇女面部雀斑、痤疮、湿疹等症,对青春少女美容有益。
绿豆薏米粥
1.材料:大米20克,绿豆15克,薏米30克。
2.做法:将大米、绿豆、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成粥即可。
3.功效: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
芡实山药薏米粥
1.材料:山药100克,芡实100克,薏米100克,冰糖适量。
2.做法:
(1)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
(2)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
(3)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大约30分钟。
(4)倒入切片的山 药,继续煮20分钟即可。
芡实茯芩粥
1.材料:粳米100克,芡实30克,茯苓50克,食盐2克。
2.做法:
(1)选好的粳米,以清水反复淘洗干净,换清水浸泡30分钟,捞出,沥干备用。
(2)将芡实、茯苓一并磨成粉,一同放入碗内,用温水调成糊,备用。
(3)煮锅中加入1000 ^-1200毫升清水,将粳米放入,用大火烧沸。
(4)将制好的芡实茯苓糊倒入锅里,搅拌均匀,改用小火熬煮30- 40分钟。
(5)待米烂粥戌时,放入适量的食盐调味,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3.功效:补气血,养肾阴。
蛋黄小米粥
1.材料:小米60克,鸡蛋一个。
2.做法:
(1)砂锅中加入两碗水,烧开。
(2)小米洗两遍,沥去水,备用。
(3)鸡蛋放锅上蒸熟,也可以放水中煮熟。
(4)锅中水开后,放入小米,中火烧开后,改小火煮。
(5)煮10分钟后,边煮边用勺子搅拌,直至熬得黏稠。
(6)鸡蛋剥去壳,取出蛋黄,放碗中用勺子碾碎。
(7)小米粥盛到碗内,上面撒上碎的蛋黄即可。
3.功效:对症新妈妈产后虚弱。
小米红糖粥
1.材料:小米8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
2.做法:
(1)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开水锅内, 旺火烧开后,转小火 煮至粥稠。
(2)再加入红枣炖煮。
(3)食用时,加入适量红糖搅匀,再煮开,盛入碗内即成。
3.功效:养胃健脾,益中补血。
大麦山药五谷杂粮粥
,1.材料:大米50克,麦仁100克,山药100克。
2.做法:
(1)将麦仁洗净用凉水浸泡两小时。
(2)浸泡好的麦仁和白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放入足量的水,大火熬开后,中小火熬四五十分钟。
(3)山 药 削好皮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备用。
(4) 45分钟后米粥已经变得黏稠了再倒入山药再煮15分钟即可。
3、功效:助消化,热量低,清理身体杂质。
薏仁绿豆大麦粥
1、材料:大米80克,薏仁20克,绿豆20克,大麦仁10克,葱花少许,食盐3克。
2.做法:
(1)先将大麦仁、薏仁、绿豆洗净泡一个小时。
(2)泡过的大麦仁、薏仁、绿豆一同入锅,煮到 豆皮开始裂开、脱落。
(3)把淘洗干净的大米放入同煮,煮烂即可。
3.功效:解腻,清肠道。
大枣银耳五谷杂粮粥
’1.食材:粳米100克,银耳10克,红枣15克,莲子10克,枸杞10克。
2:调料:白砂糖适量。
3.做法:
(1)干银耳用冷水浸泡半天,择洗干净。
(2)红枣洗净,泡软去核。
(3)莲子、拘杞分别洗净,泡软备用。
(4)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5)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红枣放入,先用旺火烧沸。转小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银耳、白糖、枸杞,稍煮即可。
4.功效:健脾,生气血,通肠,清宿便。
黑芝麻粳米粥
1.材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2.做法:
(1)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
(2)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 旺火 煮沸后,改用文火 煮至成粥。
3.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预防早衰。
五谷糙米粥
1.材料:糙米50克,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各30克,冰糖适量。
(1)将糙米、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均淘洗干净,分别用冷水浸泡2-3个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将所有糙米、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下入,先用旺火烧沸,然后用小火煮45分钟,边煮边搅拌。
(3)待粥软烂后,熄火,加冰糖调味,继续焖煮5分钟,即可盛起食用。
3.功效:健脾和中,调养脾胃。
海南省那里的海南粉[米烂]好吃?
儋州粽子、海南煎堆、儋州黄皮鸡、长坡米烂、锅边馍、清补凉等。
1、儋州粽子: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且风味独特。儋州粽子种类繁多,体态硕大,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尤以伏波虾米红鱼粽、香肉粽、鱿鱼粽、干贝粽等最为出名。儋州粽子色香味俱全,且所有食材绝对保证原生态,没有任何的人工添加,现已成为海南畅销的地方特产之一。
2、海南煎堆:海南风味小吃很多,较为独特的要算煎堆了,海口又称珍袋,一种油炸米制品。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食用时,须用剪刀剪成小块或用手掰破分片。
3、儋州黄皮鸡:大成镇的黄皮以果大、肉厚、汁多、味甜著称。说到正宗黄皮鸡,儋州人一般会推荐大成镇的黄皮鸡。而在大成镇,又以推赛村南吉村民小组的黄皮鸡最有名。黄皮鸡的做法比较简单,正宗的黄皮鸡鸡肉要用当地土鸡,这种鸡个头不大,一般是长到2斤多,养在房前屋后,极少喂饲料。
4、长坡米烂:海南儋州市长坡镇是宣伦江畔边一座小镇,小镇以风味小吃“米烂”而出名。米烂又叫米烂仔,其制作方法复杂而细致,将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状,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搓成米烂团,入铁锅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烂,加入适量的“熟浆”,并搓烂均匀,在金属制成的“米烂镜”里轻摇,让软软的米糊成丝状漏入盛大满沸腾水的铁锅中,约五分钟捞出,就是细丝状的米烂。
5、儋州白馍:制作时用新鲜糯米磨制成浆,以虾米、鱿鱼、五花肉搅拌,然后在蒸盘里先浇薄薄一层,蒸熟后再浇一层,一层层叠加蒸制而成。要先后分成十多二十层蒸熟直至满盘。最后在馍面上涂上蒜头油,洒上葱花,虾米,吃时再配以醋酸、辣椒、酱油为佐料。蒸熟的白馍看上去洁白嫩滑,吃起来香甜可口。
6、锅边馍:锅边馍有甜咸两个味道。甜的用一种叫喇啊叶的植物叶子和粳米打成米浆,然后把一大锅水烧开,用勺子把米浆浇在锅边,等其受热结成块,再用锅铲铲进开水里。这道工序重复多次才做成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锅边馍。
7、清补凉:清补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海南菜。作为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传统的胜利路清补凉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子丝、鹌鹑蛋、西瓜等做成,放置冷却后加入冰块和椰子水成为一碗正宗的清补凉。
海南粉品种很多. 有通常耳熟的:海南粉.后安粉.抱罗粉.港门粉.港门酸粉 等等
由于品种多 这里我就简单给您介绍我本人最喜欢吃的 海南粉和港门粉吧~
海南粉:
历史由来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它是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海南粉源始于福建闽南。相传明末有一位陈姓的住户迁居澄迈老城,以加工米粉为业。由于生意好,拜师学艺者众多,海南粉便遍布全岛。《正德琼台志》记载,当时全岛共有121个较大的墟市,都设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摊。岁月悠悠,遍布各地的海南粉也换上了当地名字,唯有海口仍保留旧称。
以往,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当地人将海南粉当早餐吃,当正餐吃;平常吃,过节吃;自己吃,待客吃。就象广州人请朋友上自家时常说:“到我家饮汤!”一样,海府人说的是:“上我家吃粉!”。
一般来说,海南粉还包括灵山粗粉(即抱罗粉),陵水酸粉,澄迈粉, 加积牛腩粉 等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撒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食物特色
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琼海市、琼山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在吉祥长寿的珍品。 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细如丝(与驰名的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相比,其纤细的程度是上述米粉所不能比拟)。其食法,北方人叫“凉拌”,海南人叫“腌粉”,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葱花、肉丝、香油、酸菜、香菜等。正因为海南粉的细,所拌的料才能入味,经拌均后其味醇香扑鼻,余味无穷。吃后再加上一勺用海螺煮的海螺清汤,更是鲜香无比。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制作工序
将大米(不限量)用沸水烫过,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后磨成米浆,装入布袋挤压成含水量50%的干浆,用沸水煮至半熟,放进粉碎机中加水磨打烂成稀浆,再装入布袋中加重压,滤出纯净米浆,去除米渣、杂质,加入少量番茨粉,搅拌后装入下端有筛眼的布袋中,慢慢压迫布袋,使米浆通过筛孔成细条状挤出,徐徐落入沸水锅中烫熟,捞起用冷水冷却后沥干,即成粉条。
食用时,抓适量净粉条于碗(碟)中,依次加入适量的老抽(掺有味精的红酱油)、蒜泥、用蒜头爆香过的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用肉丝、笋丝、虾仁、生粉配制成的热芡汁,牛肉于丝,炸尤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仁末、脆炸面片及碎香菜,用筷子夹着粉条搅拌调匀后便可进食。
港门粉:
三亚许多小吃都是海南其他地方传入的,只有港门粉才能算是最地道的三亚小吃了。正宗的港门粉是很多三亚人的最爱。
港门是三亚市的一个海滨小镇, 又称保港镇,位于三亚母亲河宁远河的出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三亚最重要的渔港之一。大家总调侃着这个镇名是“香港和澳门的简称”。港门离海比较近,港门人以打渔为生,其饮食自然和海鲜息息相关。因此那儿盛产各类海鲜和汤粉。
港门粉最早就是渔民做出来的。港门粉和其他地方相比细且软,轻轻一嚼就咽进肚子里了,与三亚的休闲度假风格匹配得很。港门粉的主料是手工制成的米粉,配料有炸猪肉粒、墨绿色的酸菜、黄色的豆芽菜、香脆的鱼饼、炸花生、嫩绿色的葱花、海鱼汤等。
一般海南的汤粉多是用瘦肉和猪内脏作辅料,可是因为离海比较近的缘故,港门粉另辟蹊径,竟然用海鲜来做辅料。细嫩的粉条配上新鲜海鱼做成的鱼饼片,加上花生、炸虾皮、豆芽、腌制好的酸菜或者白花菜,再加上用猪大骨和海白螺熬10个小时左右而成的高汤。熬成乳白色的醇厚鱼汤入口特别清甜,为原本平凡的米粉增色不少,也许正是这样的清才能衬出粉和海鲜辅料的香吧。最后再撒上其他色彩鲜艳的葱花、胡椒粉、红辣椒或是黄灯笼辣椒等配料,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港门粉怎么能不教人垂涎欲滴呢。
以上就是关于海南儋州米烂怎么做如何做好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