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仓如何进行运营?

   2023-01-29 14:58:22 网络550
核心提示: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结合配送端、门店端、后端供应链和仓储管理,全面提升仓储和订单流转的工作效率,通过共享物流、仓储、配送等资源,使区域配送更加快速、高效。01、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全渠道触网传统线下门店往往受到消费升级、地理位置、货品优惠

前置仓如何进行运营?

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结合配送端、门店端、后端供应链和仓储管理,全面提升仓储和订单流转的工作效率,通过共享物流、仓储、配送等资源,使区域配送更加快速、高效。

01、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全渠道触网

传统线下门店往往受到消费升级、地理位置、货品优惠等因素影响,导致门店销售额难以提升。

通过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真正打通线上线下交互壁垒,实现线上线下多店铺订单、库存、商品统一调配管理,合理分配资源,让线上门店带动线下销量,用线下门店提升用户体验。

02、库存清点智能化,告别混乱管理

传统仓储货品规格多样且SKU繁多,出库后难以追踪,这也导致了库存不准、管理混乱等问题的频发。

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对货品流转的整个流程进行管控,实现库存的流转动向、采购策略、货品调拨等操作的统一调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精准度。

03、智能策略覆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传统配送模式的地址可达性、成本、时效等因素往往难以精准判断,人力成本和配送成本被大量浪费。

方维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精准记录前置仓分布位置和数量,智能匹配订单,为其提供最优的配送方案。同时支持建立货品分类及类别管理,提高了分拣工作效率。

04、自动生成数据报表,门店效益一目了然

面对日常及活动的大单量冲击,传统的数据管理容易出现数据混乱、统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多次计算统计才能了解门店的运营情况。

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为用户提供全面精准的可视化数据报表,货品成本、营销数据、门店盈亏清晰可见,秒级计算速度,实时记录数据变化。

05、完善会员体系,提高门店转化率

用户管理及精准营销能够有效提高门店转化率,如何搭建会员体系、利用数据分析精准刻画用户画像,是运营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通过方维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打造完善的会员管理体系,线上线下门店联动,流量统一管理分析,以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平台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并针对消费行为推出合适的营销方案,从而提高商品复购率和用户沉淀。

多元化应用,展现广阔发展前景

纵观全行业,无论是每日优鲜这样的新物种,还是沃尔玛、永辉超市这样的传统企业,亦或是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这样的新旧结合体,都已经开始了前置仓模式的布局。

前置仓电商供应链系统,帮助企业进行服务升级,有效提升配送效率、搭建强大仓管体系,线下商超、水产批发、蔬果专卖、酒水配送,各行业均可适用,帮助企业加码布局前置仓电商领域。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品质拼团”是今年上半年最火的商业模式之一,无论是电商还是生鲜行业,都涌现了很多“品质拼团”的新模式,从最初的社区团购到现在的社区拼团,再到如今的生鲜拼团——生鲜电商时代正在这样一个领域开启。奇麟鲜品顺应生鲜电商的市场趋势,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搭建品质拼团架构,拓展品质拼团服务,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9月份20天拼团猪肉近15吨、蔬菜近14吨、面粉17吨+、水果近10吨、饮料24760瓶、副食66000袋/瓶……;20天保定拼团营业总额突破100万元。奇麟鲜品提供生鲜优质选品,为用户构建起第一道产品质量的把关之门,在全流程溯源监管上也具有优势,根据团单上的二维码进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从下单到拼团成功,整个购物流程清晰明了,对品质拼团用户来说,这份可追溯凭证不仅可以保障拼团用户的权益还能帮助他们对团购平台进行更好地监督与管理,从而提高用户粘性以及积极性。而在传统生鲜电商平台上,许多消费者很难享受到折扣优惠,奇麟鲜品则不仅从源头选品上提供优质价低的商品,也从各运营渠道上推出联合活动加大优惠力度,让消费者能用实惠价格买到新鲜安全蔬果。生鲜商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全程配送时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奇麟鲜品为了确保每个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安全、新鲜、美味、健康的生鲜食品,采用了“前置仓”+“自提点”的方式,让用户能够在自己家中享受到及时、新鲜的生鲜食品。

作为优质生鲜电商平台,奇麟鲜品还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如:会员专属权益、全网各生鲜平台资源链接等增值服务,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奇麟鲜品平台的专属折扣福利,还可以享受奇麟鲜品APP、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在线服务工具,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新鲜好价。

盒马鲜生已实现盈利,其新零售模式新在哪儿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1

生鲜电商江湖已经变天了。

2020年疫情影响下,挟着显山露水的高调打法,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从不隐讳自己对于更大零售市场的觊觎野心,众多互联网大厂决心重注买菜赛道,生鲜电商无疑成为了最为拥挤的赛道之一。

根据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国内生鲜电商发生了13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了136.3亿元,足以佐证这片市场曾经的无比繁荣。

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们不断扩大的亏损、跌跌不休的股价,不断被爆出的裁员及停止运营消息,让其模式的可行性饱受质疑,资本的热钱也转变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鲜电商行业曾经遭遇大规模亏损,当时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还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离使得“网上买菜”出现了一波繁荣。但不到两年时间,大批量平台正在加速离场。

同程生活宣布破产、呆萝卜重整失败、松鼠拼拼资金链断裂、宝能生鲜多城闭店、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近日以来,生鲜电商赛道“顶流”叮咚买菜、美菜网也纷纷被爆出裁员传闻……

从风光到撤退,剩下来的生鲜电商还能坚持多久?

各执一词的裁员风波

近日,叮咚买菜、美菜等纷纷曝出裁员传闻。

据媒体消息,最近,脉脉上一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称叮咚买菜在大规模裁员,具体到各业务板块:采购裁员50%、算法裁员30%、运营裁员30%、招聘裁员10%-20%。还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

对此,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针对公司减少上万人的传闻,叮咚官方也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除裁员传闻外,叮咚买菜跌跌不休的股价也给了外界一个信号:生鲜电商正在走下坡路,未来充满未知。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在2020年快速扩张,并在营收及GMV方面超过了先于它成立的每日优鲜,2020年其130亿的GMV已经是每日优鲜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后,叮咚买菜仍坚持一路扩张,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已有1375个前置仓,较上年同期的711个增加了近两倍。

但随之而来的是履约费用增长翻倍、亏损的不断扩大。虽然2021年叮咚买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累计亏损超106亿元。

没有漂亮的成绩单,直接导致了叮咚买菜股价的“一泻千里”,股价从30.04美元一路跌至现在的8.58美元,期间几乎没有反弹。

与叮咚买菜的处境一样,同属赛道“顶流”的美菜网也内忧外患,压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网就曾被爆出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其面临的盈利难、客单价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难题,已经让资本市场逐渐失去耐心,烧钱换流量的时代难以为继。

重振市场步履维艰

事实上,叮咚买菜从去年开始,已经在主动调整战略重点,叮咚买菜主动调整了战略重点,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进一步显露出其在盈利压力之下的重心转变。

但从目前来看,生鲜电商们很难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双双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IPO招股书。彼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人民币。每日优鲜在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也分别高达22.16亿、27.77亿 、15.90亿。

当时市场猜测,随着兴盛优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大厂猛虎环伺生鲜赛道,并善于运用低价补贴的重兵压境,传统生鲜电商用户面临大量分流境地,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天生模式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鲜电商迫切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陆资本市场,也并没有转变生鲜电商深陷亏损泥潭的局面,生鲜电商们集体亏损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市的成功并没有带给这片市场多久喜悦,“每日优鲜”IPO首日破发,市值蒸发了1/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本质上在于生鲜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整体上现在竞争激烈,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约成本,收获到的用户体验提升却十分有限。

生鲜电商至今仍是用户投诉“高发地”。

在2021年“电诉宝”受理的投诉中,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被投诉的生鲜电商平台排名依次为叮咚买菜、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盒马鲜生、兴盛优选、朴朴、京东到家、美菜网、Flowerplus花加、十荟团、永辉超市、大润发优鲜。

其中,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售后服务、虚假促销、订单问题、客服问题、网络欺诈、网络售假等问题是2021年全年生鲜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

在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鲜电商们急需找到体验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供应链,更轻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告别烧钱换量时代,生鲜电商下半场将是实力和细节的近身肉搏,一时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2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2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总部搬迁、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都直在裁员。

无独有偶,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叮咚买菜也被传大规模裁员。据新浪科技消息,有员工称相比巅峰时期,公司少了上万人。不过,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然而,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有分析认为,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美菜、叮咚买菜陷裁员风波

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遇冷的生鲜电商行业,不时传出裁员消息,这次是美菜和叮咚买菜。

根据报道,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又裁了40%的人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称,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

去年9月初,界面曾报道,美菜网就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其成都研发中心整体被裁撤,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有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所涉及人员中不仅包含新入职员工,也包含着二级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中高层,“有的部门只留了领导一个人”。

同时一份内邮件显示,与裁员相对应,美菜网业务收缩同步进行,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彼时,美菜网回应称,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而对于最近这次裁员传闻,美菜网并未回应,但消息显示公司正筹备上市。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已经决定将在港交所申请上市,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公开递表。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美菜网自2014年起有过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5亿美元,最近一笔是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金额为6亿美元,对应估值约70亿美元,投资方为老虎环球基金和高瓴资本。

此后,美菜网并未再次宣布公开融资事项。2019年中下旬,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资金链紧张,但遭到了其创始人兼CEO刘传军的否认。

三年多时间未获公开融资,美菜网多次转型情况也不乐观。从商业模式看,走重资产自营的美菜在C端拼不过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B端又不断有美团快驴、海底捞蜀海等玩家加入。业内预计,在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C端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后,美菜网或将冲击资本市场寻求补血。

而已经上市的叮咚买菜,也没逃过裁员或“组织调整”的命运。

2021年6月29日,在募资金额缩减超7成后,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日股价一度冲至46美元,不过目前已较23.5美元发行价“腰斩”。截至1月13日美股盘前,叮咚买菜的股价收报11.32美元,市值26.72亿美元。

市值大跌背后,叮咚买菜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的状态。根据去年11月份披露的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净亏损高达20.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看,叮咚买菜三年时间累计亏损已超百亿。2019年其净亏损为18.7亿元,而2020年的净亏损为31.8亿元;2021年的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3.8亿元、19.4亿元和20.1亿元。

财报之后的2021年12月份,叮咚买菜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当时公司回应称,个别变动属小范围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不过近期,关于公司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据新浪科技,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采购50%,算法30%,运营30%,招聘10%-20%。裁员对象中,试用期员工成为重灾区,“试用期6个月,在最后一个月下手裁员,还想尽量不给赔偿。”

在多个岗位裁员之下,有内部员工表示,公司少了上万人,此外还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无薪排休。

对此,1月13日,叮咚买菜回应称,个别岗位变动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同时,一线岗位不存在强制员工进行无薪排休的情况,平时会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员工的意愿与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然而,有评论表示,否认裁员之后,叮咚买菜依然面临核心拷问,还要亏多久?

新一轮洗牌拉开序幕

相对于裁员、业务收缩,那些已经退场的生鲜电商玩家,结局更加惨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萝卜App发布停运公告。公告显示,由于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终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营业,呆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各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并在近期内陆续关闭。

“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呆萝卜创始人李阳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资问题上。

据了解,从2020年1月23日起,呆萝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历经近21个月时间的挣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购、销售、支付、营收等业务,试图引入新的投资方,不过最终依然走向停摆。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亿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不得不宣告破产。

除此之外,橙心优选大面积收缩、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饿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停止运营五个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单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生鲜品牌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幸存者。

不过幸存者也不好过,新的洗牌序幕已经拉开。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上海地区祭出“斩钉价”,被业内解读为“向叮咚买菜宣战”。据悉,盒马的此次降价范围覆盖上海59家盒马鲜生门店、21家盒马mini店及其周边盒马覆盖地区用户,活动持续至年底。

从流出的朋友圈截图显示,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话,表示积极应战,“老二最大的梦想就是拼死跟老大干一场”。

盒马鲜生方面却对外回应,“斩钉”降价并非“斩叮”,只是回馈消费者、斩钉截铁降价而已。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马成立至今,从没有进行过价格战,一直追求价值战,面对生鲜行业多业态的激烈竞争,盒马同样有价格战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互联网时代“剩者为王”的`潜规则下,生鲜电商没找到更合适的打法之前,同样逃不过价格战、烧钱换流量的宿命,这也是整个行业屡亏不止的因素之一。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成祺认为,这轮价格战过后,生鲜电商玩家们会反思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是否可行,现有的经营战略是否违背了生鲜电商的初衷。直接的结果就是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的发展重心会回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

不过尴尬的是,融资市场遇冷后,对一些玩家而言,长时间烧钱换市场可能已难以为继。统计数据表示,行业参与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以跻身第一梯队的叮咚买菜为例,2021年Q3财报中公司的账面资金累计为68.17亿元,剔除短期投资部分剩下的现金及现金仅30.98亿元,但对应着流动负债中的付账款是27.97亿元,短期借款是27.18亿元,还有应付的薪资和福利2.08亿元,经营租赁部分的负债8.41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支付完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后,叮咚买菜并没有多少余力再去补贴打价格战了。

积极尝试,向盈利靠拢

“生鲜电商如果只是烧钱做规模做增长一点也不难,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在百亿到千亿的淘汰赛中,那些业务还不能实现盈利性增长的玩家,经营会越来越困难。”2020年4月,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的一封内部信中,直指行业痛点。

尽管如此,经过了前期的几轮激战,现存的玩家们在物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及获客等环节都有了一定积累,但目前尚未有企业步入稳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鲜产品天然的高损耗率、非标化,拿菜毛利本来就低,还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涨;外加消费者价格敏感、客单价提升有瓶颈等因素,决定了生鲜电商是一门非常难赚钱的生意。

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21Q3公司毛利率为18.2%,同期综合费用率却在50.9%,对应每单位 GMV 履约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报中,叮咚买菜提出战略转向,变成“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放弃之前以扩张为主的目标。

从当前形势来看,各家都在进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约成本的尝试。

一是绕过中间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目前生鲜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产地,自己“下田种菜”,叮咚买菜投资超10亿元在沪郊建了块自营菜地。

二是扩充商品品类,提升客单价。比如通过扩大销售附加值更高的预制菜新茶饮、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线下,降低履约成本。2022年首个工作日,盒马CEO侯毅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盒马鲜生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升级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

业界分析,此举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走进店里消费,不仅能实现更好的加工服务体验,还能省去线上订单的配送成本。

但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难以断言。重要的一点是,在实现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生鲜电商行业刮起裁员潮3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招聘部门将裁员20%到50%。

叮咚买菜则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第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电商产品后台系统概述(笔记)

盒马鲜生开始“转正”了。

“12个月以上门店Adjusted EBITDA已经全部转正。”近日,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站在阿里投资者大会上做分享,这是今年6月份盒马事业群独立以来,侯毅最为隆重的一次亮相。在700多位投资者面前,侯毅还抛出了不少关键性的数据。

截至今年8月底,盒马鲜生已在全国22个城市开出171家门店,初步完成全国布局,同时全国化活鲜冷链基本建成。在过去一年时间里(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盒马鲜生活跃买家数达2000万,年度留存率60%;线上GMV占比从51%攀升至61%;同店GMV增长13%,店均运营成本下降30%.....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无不传递盒马模式的成长性和价值性。

网红“转正”意味着盒马模式的初步跑通,而随着盒马门店全国网络初步搭建完成,是否意味着盒马新零售“打印机”时代如期而至?

为数据而生

在高德地图的一间办公室,有个代号为“五道口”的项目在这里创立并孵化,那时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的2015年,“五道口”寓意“五餐到口”,它是一个从餐饮突破的项目。

据一位当事人回忆,当初面试的会议室地毯脏兮兮,桌子摇摇晃晃,空调也不给力,但是,这一群创业者却眉飞色舞,每个人眼里放着光。因为,“五道口”有一个宏大的梦——改造传统线下商业。

“场景+APP”是它改造线下的秘笈,通过APP来创造平台和用户的连接,从而让人可以数字化、货可以数字化、支付可以数字化。

如今,“五道口”项目已经覆盖到全国22个城市,开出171家门店,服务了超过1000万个客户,它就是网红新物种——盒马鲜生的前身。

走进盒马鲜生店,头顶上的传送带会吸引人前往驻足围观。在小操作台前,订单响铃提醒之后,等候在前的店员,迅速打出订单,之后由其他店员接力,进行捡货、打包等一系列操作,完成之后,打包好的订单经过头顶的悬链系统送到后仓(盒马是前店后仓)。为能在三公里半径内实现30分钟送达,骑手们早就等候在仓边,待命。

盒马模式针对80、90后的白领人群,主打“餐饮+超市”,在营销上,线下堂食用平价海鲜来引爆,线上订单则依赖30分钟到家的即时配送服来单点爆破。在盒马鲜生“爆款”模式的顶层设计中,要实现的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者的全数字化链路。

因而,它对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在流通上,很明显地看到盒马在物流上的突破,一是内部分拣效率;二是对外即时配送的速度。

正是因为效率,盒马鲜生需要通过开店的密度来覆盖三公里的生活圈,也就是后来被“包装”为“盒区生活”场景。盒马创始人侯毅此次投资者大会介绍说,盒马上海已覆盖所有主城区,核心城市在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一叶知秋,盒马上海的线上线下链路最先跑通。继而,上海盒马模式迅速进行扩张。

据了解,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高达60%。基于此,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告诉地歌网,盒马模式是创新的,它放弃传统客单价的理念,提了“日活”“十日三活”“30分钟到家”的概念。

可见,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盒马鲜生肩负导流以及零售数据化的任务。

根据电商平台累计的用户、快递地址等线上数据来提供大数据选址、选品;根据热力感应等黑科技等来抓取用户到店的信息;根据算法来调度以提高仓储、物流效率;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在购买环节实现用户上云......用阿里的话说,通过数据来实现对“人货场”的改造。

盒马鲜生不仅仅是“超市和餐饮”的线下零售载体,还承担了物流、用户运营、输出体验等功能,从本质来看,盒马鲜生是阿里触达线下的一个入口,也是用户转化、数据化的中心。

实际上,阿里的目的很明确,用技术、互联网来改变线下零售业,尤其是在效率和客户体验上做文章,待到模式跑通之后,其将迎来复制时光,那时也将是阿里新零售对线下零售的“大反攻”之时。

如今,盒马鲜生神话般崛起,作为零售数字化的样板工程,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新零售标杆,其在阿里体系内的地位也不断地得到提升。

盒马鲜生的地位,也折射了阿里新零售的战略地位。

换轨道

随着盒马鲜生的成绩不断披露,其战略路线,可窥。

盒马鲜生的策略是,前期打造IP的概念,从更大的服务半径内筛选和吸引需要自己服务的中高端消费者,继而缩小开店的半径,离筛选出来的消费者更近。简言之,盒马鲜生先打造IP,做大覆盖,再增加密度。

首先,它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用户体验,不管是到店还是到家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其次,针对目标客群提供一系列的极致产品,如波士顿龙虾、帝王蟹、法国生蚝等,进行标准化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第三是提供一整套增值服务,开辟海鲜加工区域、提供线下堂食、体验厨房,3D互动区等;第四,通过APP建立一个高粘性的用户圈层,特别是年轻白领阶层。

盒马鲜生这一新物种开始普遍被业界看好,称其“重构生鲜电商格局”“场景杀手”“超市变革者”......

盒马鲜生走上神坛,也开始全国撒网。

显然,重模式的盒马,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模式跑通离不开阿里巴巴的钱袋子。

2018年上半年是盒马鲜生狂飙突进的高峰时期,彼时它以每“4天开1店”的速度跑马圈地,伴随盒马鲜生的扩张步伐,阿里在“购买商品和设备”一项的费用也随着剧增,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此项花费从56.16亿元骤然攀升至97.59亿元,环比增长高达73.77%。可见,盒马门店对阿里现金流的消耗。

然而,速度并不能掩盖问题。盒马前端问题迭出,其中有管理问题,也有产品问题,因而也引起了盒马模式成功与否的讨论。

根据中国连锁协会百强数据显示,盒马鲜生2018年销售业绩为140亿元,考虑盒马开店量、开店时间和门店面积等综合因素,经过测算,盒马2018年平均坪效在2万至3万元。作为对比,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标准超市坪效为1.4万元,大卖场为1.3万元,便利店为2万元。

两组数据对照,整体来看,在坪效这一核心数据上,盒马鲜生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差无几。换言之,阿里重金打造的盒马鲜生,泯然众人矣。不难预测,随着新店的增加,盒马鲜生的坪效数据将会持续下滑。

即使侯毅也在强调盒马鲜生的四大指标:坪效-单位面积产出不断提高;人效-怎么配置人力;时效-所有商品最短时间内打包完成;流效-供应链怎么流动。

但,不挣钱的商业总归是耍流氓。

事实上,盒马鲜生也在进行调整,一方面,盒马鲜生门店扩张降速,同时今年4月还关闭了盒马昆山店;另一方面在扩张的道路上,盒马为不同场景的线下场景“量身定制”不同的盒马业态。

此番调整也投射到财报上,根据阿里2019年二季报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与设备花费”项上,反映出新零售投入水平的指标数据为58.56亿元,略高于上一季度的56.88亿元,远低于2019三财季的100.11亿元。

显然,烧钱不可维续,转轨盈利才是正解,盈利也是盒马模式能够复制的前提条件。

经过三年多的攻城掠地,如今,盒马鲜生已转变高举高打的势头,转向盈利的实质性落地。不过,摆在盒马眼前有两大挑战。

其一,盒马要保持阿里核心电商新业务中C位增长的势头,持续成为阿里抓取线下流量的入口;其二,盒马鲜生要去掉烧钱的网红体质,进一步压缩成本,以期待更大范围的复制,比如,进一步扩散到菜市、前置仓、生鲜超市等多个零售业态。

“盒马模式在‘(下有)紧绷的成本警戒线’与‘(上有)确定的流量极限’之间的狭窄地带艰难盈利。”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毋庸置疑,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挣钱,阿里并不需要用数据化的标准来孵化盒马鲜生。熟悉阿里的人,无不清楚阿里的投资逻辑。通常来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都以控制为目的。阿里注资高德、UC、银泰、饿了么等都经历了先少数股权投资,后整体控制的命运,当然也有“不听话者”,像美团、ofo等。

显然,盒马的孵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战略。

新零售之新在于数据化,然而,新零售再新也逃脱不了零售的本质。但是,在流量抓取这个指标上,门店越多触角才能越广泛,现在看来,四年时间盒马跑出171家全国门店已经在资本助力下,和时间赛跑的状态可见。不过,如今盒马鲜生保有的2000万的活跃买家数量,依然不足以支撑这一模式的神话。

从某种意义而言,盒马鲜生换轨道一是回归零售本质,二是进一步完成阿里抓取“增量用户”的使命。

数据阳谋

近日,在云栖大会上,阿里的号角也从“五新”阶跃到“百新”,似乎新零售之风已过时。但是,“数字化”这一光鲜的外衣并没有褪去。

阿里巴巴CEO张勇曾经在接受地歌网采访时,谈到阿里新零售投资的三个标准:①能否获得新的增量用户;②能否提升用户体验;③变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显然,“增量用户”是关键字眼。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韩微认为,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原因是在电商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下,阿里需要尽可能地抢占线下市场份额,从而做出一种探索性尝试。

零售线上化其背后隐藏的是规模和用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殆尽之时,传统零售又到了不得不变之时,加上移动支付、技术等零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空军(线上零售)对陆军(线下零售)的打击即具备了充分条件,也具备了必要条件。

“用户和规模”是新零售背后两大核心诉求

其实,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整个电商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是一个下降的趋势,据相关分析,到了2019-2020年,行业增速可能会跌到百分之二十几。一边是降速,一边是高估值,阿里业绩承压,需要找到稳住增速的办法。因而,新零售战略呼之欲出,也成为阿里的“五新”之首,率先落地。

从阿里的财报数据中,可窥新零售推进近三年来的效果。

根据阿里的最新财报,2019财年,阿里Q4营收达到了934.98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也达到了200.56亿元。阿里的增速大概是同期中京东的2.5倍,唯品会的6倍。即使和全球的互联网巨头相比,亚马逊(17%)和Facebook(26%),阿里在全球互联网的增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用户增长情况也明显,2019财年,阿里系电商的活跃用户达6.54亿,比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增加1800万,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达到7.21亿,比2018年12月增加2200万。

有如此体量,还能保持如此增速,新零售“流量”战略的效果看得见。

反过来,阿里财报数据的增长,也侧面印证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解读。

叶国富分析道,马云为什么要去收购大润发,收购实体?要的是数据。在A股和港股,所有上市零售企业加起来是2000亿港币,但是,蚂蚁金服的估值是1万亿人民币。如果我是马云,超市我全收了,赚不赚钱不重要,重点是数据,在金融行业赚的钱比做零售赚钱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

数据、数据、数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显然,阿里、京东、腾讯、苏宁等互联网企业入局新零售,它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短期的盈利上,大量的真金白银砸向线下,就是要抢了线下用户的触点,并以此为依托来推进数据化。数据就是增长,就是长线的利润价值。

有了数据,就有了巨头们所设计的图景,未来的零售是线上线下一盘货,从产到销实现零库存,用户所见即所得的高效......

从本质看来,新零售是一场数据阳谋,而盒马鲜生是支持这场阳谋的“一号工程”。

“打印机”模式

复制才是盒马模式的终极使命。

唯有复制才能打通阿里一路“收编”的诸如银泰、新华都、大润发等线下商超、百货等零售业态场景,也唯有复制才能让阿里数字经济体在“活跃用户”这个指标上得到更多的源头活水。

一路走来,盒马鲜生摸着石头过河。自从2017第二季度,盒马鲜生和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并表之后,盒马模式的实验显然提速。

去年12月,盒马接管易果生鲜,在生鲜供应链上,盒马鲜生有了更多的支撑;今年6月,阿里调整组织架构,将盒马升级为阿里体系内部独立事业群,侯毅先生继续担任盒马总裁;不久前(9月12日),盒马鲜生和饿了么进行单向度的战略打通。

盒马线上和饿了么数据的打通,其意义无外乎在于,盒马鲜生得到了饿了么这一流量入口的扶持。至此,盒马生鲜在线上至少拥有了五个渠道入口,即盒马APP、手淘首页的淘鲜达、天猫超市中的鲜美菜场、饿了么APP、支付宝APP中的饿了么频道。

一系列的动作折射了两个问题:首先,盒马鲜生作为“导流”入口仍需阿里生态的助力,远未达到张勇所给出的盒马独立流量的标准;其次,阿里生态体内各组织之间的协同将成为盒马模式复制的掣肘。

拿易果生鲜并入盒马生鲜来说,经过8年的探索之后,易果生鲜接受了阿里这一战略伙伴,第一次开始融资。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2013年的A轮融资之后,阿里及天猫已经先后参与过易果的四轮融资。对易果生鲜而言,资本是救命稻草,而对阿里来说,显然,投资易果的战略卡位价值已经出现,随着盒马鲜生的节奏加快,易果生鲜“阿里化”宿命也到来了。

显然,这是“奉命行事”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层面上,两大组织之间的配合不仅是在团队、管理、文化等维度的不同,更在于二者在数据化要实现一盘货,二者之间的线上对接能力,接口的承压能力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盒马在不断沉淀新零售改造和复制的基础设施能力。然而,线上线下的零售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盒马模式的复制仍然困难重重。

不难发现,盒马鲜生在内外部都在调整,以追求阿里数字经济体生态之间的协同。

对内,盒马在标准门店之外,战略部署了盒马F2、盒马迷你店、盒马小站、盒马菜市、盒小马等多种业态,辐射范围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再到广大乡镇。

“今天的盒马,我们不单单是一个盒马鲜生,我们是一个全系列的,我们进驻各个城市,各种不同的商圈,不同的业态,符合不同的消费群体。”侯毅表示。

比如,由大润发运营的盒小马定位于三四线城市的生鲜超市,已经在江苏、安徽开出17家门店;不久前在上海亮相的快闪店,相当于把主力店的鲜食档口剥离出来放在人流更旺的地铁口运作,相比主打office办公人群的盒马F2,可以看做盒马在便利店领域的升级版。

对外,盒马鲜生在尝试进行协同,复制。

今年 6 月,大润发借鉴盒马模式及经验,将遍布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的 100 间大润发门店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门店,出售来自盒马日日鲜等自营食品之外,也为门店周边 3 公里范围的用户提供 1 小时送达的服务,试图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提升经营效益。

此外,在盒马的门店之中,宁波甬江店及杭州拱墅区运河上街店都是与三江购物合作的,而贵阳荔星店就是与星力集团合作的。

可见,盒马鲜生是阿里重金孵化出来的零售数据化星星之火,并试图走向大卖场、便利店、百货公司等横向复制的可能。

那么新零售燎原之势何时出现?

不难推测,待到大润发、盒马鲜生以及银泰百货等零售数字化的链路成熟之后,阿里新零售底层能力锤炼出来之时,其燎原之势自然会出现。

待到那时,伴随而来的是,阿里新零售增量用户的到来,活跃用户的增长,带来的必是新零售的红利释放。

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未来新零售将逐步取代传统零售业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迈出的重要一环。摇篮亲子共享社区,打破传统早教模式,面向0-6岁亲子家庭做社区教育定制,提供共享空间、共享优质教玩具、绘本、课程,共享三公里优质资源。打造中国母婴新零售模式,开辟母婴行业新格局,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源:IT老友记)

本文将分别从电商商业模式、什么是电商后台、电商后台系统架构有哪些进行描述记录。

电商行业由系列的供应商、服务商、分销商、消费者组成。服务商即大型综合购物网站(淘宝、京东)、垂直购物网站(唯品会、叮咚买菜),分销商即各类流量入口(微信、抖音),以及一些相关支撑服务包括支付、物流等共同构建了电商生态圈。

主流的电商模式包括:B2B、B2C、C2C、O2O、C2M。

B2B(business to business):促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以1688、找钢网为例,促成供应方与采购方通过平台达成商品或服务的交易;

B2C(business to consumer):促成企业与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活动。以苏宁易购、京东为例,企业通过入驻平台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B2C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

C2C(consumer to consumer):促成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商交易。以淘宝、微商为例,C2C模式是对B2C模式的一种补充,让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平台,为用户提供商品或服务,大限度的扩充了平台商品品类;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一种电商交易模式。以美团、饿了么为例,通过线上获取用户消费线索,线下展开服务的一种模式;

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客户反推工厂个人化定制服务和商品的一种电商模式。以必要商城、淘宝心选为例。

实际上给一个平台做严格的商业模式定论是不准确的,通常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以某一商业模式为主,其他商业模式为辅的结构。产品经理需要在设置电商后台系统的前提下,先对平台的业务模型了解透彻,平台的目标用户是谁?靠什么盈利?

当前,电商行业已经呈现全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冠疫情之后,生鲜电商的快速崛起,让中国电商行业看到了新可能。民众的消费场景已经不仅仅存在于APP、小程序、pc网页商城了,更多的需要和线下零售、及时配送相结合。

新可能要求人、货、场三者的协同融合,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变化是场,如何营造好这样的一个消费场景。

通常,我们进行网络购物的流程是注册-浏览-加购物车-下单-支付-配送-收货-评价。

这简单的一个操作流程就需要电商生态的数个系统进行操作流程才能完成,其中的参与角色包括:货物供应商、商家、平台、物流、支付、我们自己(消费者),后台涉及的系统包括:会员、商品、支付、订单、营销、仓库、物流、评价等,从用户注册到订单结束,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准确无误的记录,才能保证商品完整无缺的送到用户手中。

后台系统对于不同的用户而言,是不一样的。对于用户来说:商家和平台都属于后台系统,对于商家来说:店铺管理就属于后台系统,对于平台来说,内部管理工具和电商业务后台属于后台系统。

电商业务后台系统的作用

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对业务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后台产品架构,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后台功能的合理性,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支撑。

一个好的产品架构可以支撑业务的横向发展,不至于重复造轮子,造成研发资源的浪费;

设定产品架构的初期,也要设定业务边界,定义每一个系统的业务范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大型的业务系统,即使单一系统发生问题时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同事产品人员和研发团队可以更加专注,权责分明。

商品中心:spu、sku、商品属性、类目(前后台)、价格

订单中心:管理订单类型、订单状态、获取订单的商品用户营销支付物流相关信息、进行库存更新、订单下发

支付中心:管理支付数据、调用支付接口、获取支付信息、支付对账

会员中心:等级、权益、积分、卡券

调度中心(多仓库时存在):调度仓库、物流发货

库存中心(WMS系统):出库、入库、盘点、与调度中心互动

促销中心:营销活动、优惠券、专场活动、促销专区

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自定义配置页面

评价中心:管理商品评价和用户反馈

店铺管理:入驻店铺管理、店铺权限

采购中心:自动采购、供应商管理

财务管理:订单对账、采购对账、清账、统计

物流中心(TMS系统):运费模板、物流对接、海关对接

风控中心:信用建设、反欺诈、恶意刷单、恶意评价

客服管理系统:管理退货退款、售前售后咨询、呼叫中心、在线客服

每个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交叉,又相互影响。

以下单流程为例:

1.用户进行下单时,需要去风控中心自动校验是否商户黑名单或ip地址异常

2.在商品中心获取商品信息,在营销中心获取打折促销信息,在会员中心获取会员权益

3.根据商品锁库存规则在调度中心或支付中心锁定库存

4.在物流中心选择运费模板,生成待支付订单

5.订单支付后,订单下推至调度中心,根据规则选择发货仓库

6.wms系统根据根据发货单选择出库和物流,同时把订单号给到物流中心继续跟踪

7.用户签收,即订单完成

8.产生售后,回溯订单

用户下单信息在多个子系统间流转,每个子系统通过数据架构产生关联,共同为业务流程服务。

后台系统架构应该如何设立?

启动初期:主功能优先、简单架构

产品初期:现有架构上丰富功能

产品中期:模块分离,拆离子系统

产品后期:业务复杂,重构产品架构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要脚踏实地,仰望天空。

根据业务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产品迭代,具有预见性,支撑中长期的业务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前置仓如何进行运营?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