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这个城市怎么样?

   2022-07-15 09:20:35 网络610
核心提示:如果你在呼和浩特生活上十几年,你会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说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差,只是感觉这个城市的生活让人压抑。当你离开这个城市了,倒是可能还有点怀念,而怀念的恰是那些让人不快的事,如此说倒是庆幸离开了。 呼市城市建设这些年倒是有变化不

呼和浩特这个城市怎么样?

如果你在呼和浩特生活上十几年,你会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说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差,只是感觉这个城市的生活让人压抑。当你离开这个城市了,倒是可能还有点怀念,而怀念的恰是那些让人不快的事,如此说倒是庆幸离开了。

呼市城市建设这些年倒是有变化不小,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挺大,城市景观越来越漂亮了。而这漂亮则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之上,如果把那么多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往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待遇和福利方面倾斜,这个城市倒是让人满舒适的,然则事实恰是相反的。

很多呼市人爱装,装门面,摆阔气,爱吹嘘,冒充有钱人,风气非常不好。巴掌大个城市,你瞧私家车有多少,简直没下脚的地方。果真需要那么多私家车吗?一个城市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本没有多大,但是都拼命买车,结果造成交通过度拥堵。

在呼市办事,如果你想讲究效率,估计够呛,不管到哪办事,都能看到小有权力的办事人员,都给你拉着个脸子,像你掘过他们家祖坟似的。如果想提高办事速度,就找关系找门路,把本应正常途径办的事非得弄成不正常。

呼市收入不高,消费却不低,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越来越感觉到生活有压力。消费高源于不能自给,全靠从外省输入,这就足以说明当地人很懒惰,不愿意自给自足,只为坐享其成。不过呼市倒是有一样比较出名,那就是卖保健品全国出名,号称药都,其实就是骗子成群忽悠出来的。

呼市这个地方,鱼龙混杂,原住民本没有多少,大都是移民而来。试想,一个没有多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拥来那么多人,素质能高到哪去。因此,生活久了后,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真没有纯粹的民族文化,而是把全国各地的劣风都带来聚集在一起了。

物价:最低的收入标准,最贵的消费标准,什么都贵,房价,物价,比得上一线城市

交通:堵,规划不合理,天天修路,修了十几年了吧,到北京火车要一夜,去北京没高铁,动车,现在在修地铁,

人文:有点排在。这里的人不好相处,生活节奏慢,部分人早晨还要喝一口,中午要睡一觉,骂两句就不干了,

气候:天很蓝,夏季都没有开空调的,凉爽,

呼和浩特市,内蒙的首府。怎么说呢,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老家是河北省,解放初父母就来到了呼市。我是在这个城市出生长大的。

那时呼市只有旧城,新城之分。骑车一小时绕一圈呼市城。公交车就两辆,一路和五路。住的都是四合院。二十年内呼市基本没变化。

呼市最大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后,呼市成立几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高架桥,二环路都建了起来。由于私家车的增加。道路建设,道路加宽,公交车辆的增加,方便了大家的出行。开发区都是新规划。高楼,小区建设,道路建设都较合理。相对老区,绿化好,道路宽,环境好。年轻人首选在这里买房置业。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最好的感觉冬暖夏凉。冬天半年的供暖时间,降温不用出门,平时阳光充足。夏天安空调的人家很少。最热的七月份就持续几天。雾霾天气很少,空气质量常年都很好。还喜欢吃这里的牛羊肉。虽然是原产地,但比北京等大城市还要贵。

不好的感觉呼市当地人普遍素质不高,没礼貌,懒惰。前十来年呼市大街上狗屎很多,不小心就踩一脚。有些带小孩的家长随便让孩子在街上大小便。这些现象现在还存在。随地吐啖,随便扔烟头,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素质极底。呼市99%是汉族。看不出是民族地区。近几年外来人口很多,大多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

还有这里工资最低,物价最高。房价很贵,工薪阶层大部分买不起房。今年的菜,水果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有的上涨幅度达到50%。

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最喜欢还是这里的气候,这里的牛羊肉。习惯了。

我生长在呼和浩特,小的时候感觉新城和旧城是两个世界,新城说普通话,旧城说此地话,大了以后发现新城和旧城还是两个世界,新城用来工作,旧城用来观光。这个城市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十几年了,感觉永远都在挖。曾经有一个笑话,大领导坐飞机去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当从飞机上看到下面这个城市一片废墟的时候,领导哭了,旁边秘书赶快解释:领导,您先别哭,这是呼和浩特。

呼市最有特色的不是蒙餐,是焙子、稍麦、羊杂碎。呼普也是很有特色的语言,一个“是………”,能让我在天津被老乡听出来。一个“费”能让所有呼市人知道你疼了那么一下下。

呼和浩特是本地人口中的“呼市”,是其他内蒙人口中的“呼和”,是外地人眼里的大草原。是我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家乡。

地下埋的五百万没事挖出看一看,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位农民工在呼市修路。和母亲通电话从第一年说路快修完呀修完就回家了。和母亲通了五年电话也没回去。虽说是个笑话可得确是呼市现状。呼市除了房价和收入没又达到一线城市水平但是物价真的是和一线城市看齐。房价更是一天一个价按呼市普通市民收入买房真是困难挺大。呼市有些人素质真是不敢恭维谁便闯红灯出口成脏,机动车见缝插针并线不打灯。好的一面生活节奏慢气候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适宜居住。

在首都机场遇到同往呼和浩特的浙江装修老板马先生,聊得很开心,便问到他去呼市是出差还是 旅游 ?他告诉我在呼市做装修工作已经20多年了,呼市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我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座城市。他略加思索地讲到:“我喜欢呼市的饮食,尤其是早餐,起床后从楼下小铺点上二两烧麦,要上一壶茶,幸福、悠闲的一天生活就开始了”。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但马先生却是因为喜欢呼市的 美食 ,而爱上这座城市的,确实 美食 能留住人、更能留住心。

马先生接着说:“我也喜欢呼市人的性格,天生开朗、无忧无虑,感觉每个人过得都很幸福。比如几个朋友小聚时,毫无目的和主题,但大家聊得很惬意,非常的放松,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真诚和善意”。我自己一直在思考,选择不同的城市居住,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马先生感受让我体会到他已融入了呼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了。我也注意到,马先生反复讲到“幸福”两个字,也许这是对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最准确、最佳的评价。

仔细想来,呼市人的幸福确实来自于豁达的性格,知足常乐、能够放得下、舍得去的精神状态;也来自子女踏实、平安的上学或工作的路上,抑或半小时可以抵达任何想去的地方,或三五知己小聚时唱上一首高亢、深沉的蒙古族民歌,甚至在清晨踩在吱吱作响的积雪心中荡漾的小小喜欢,也许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小确幸、小喜欢构成了呼市人的幸福吧!

当然,近年来城市发生的巨变是呼市人幸福的基础。首先是城市变大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拉开了,大城市的气势和格局已经形成,记得小的时候总觉得大青山好远好远,现在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重要空间。呼市不仅变大了,也变美了、变靓了。公园、绿地、湿地和休闲广场不断增加,街区绿化和美化的成效居民感受深切,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断吸引着眼球。正因为呼市变美、变靓了,也成为我国著名的 旅游 城市,夏季去呼市的机票必须提前预定,且从不打折,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三是变得更有内涵和自信了。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大昭 历史 文化街区、蒙元文化特色景观街等既体现了地域特色文化,也塑造了鲜明的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开拓文化等特色,更重要是反映了呼市 历史 上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比如就拿浙江马先生喜欢饮食来看,除蒙餐外,在呼市还有清真餐如烧麦、羊杂、馓子等,也有刀削面、炸糕、莜面和烩菜等随着山西人和陕西人走西口带入并改良的地方特色餐。因此,从饮食我们可以透视出呼市具有多民族融合、地域交融和开放包容的特点。

总之,呼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这种幸福不在于她多么富有,也与繁华和 时尚 不搭边,呼市的幸福是来自于居民的开朗、舍得、包容和开放的性格,也源于勤劳的多民族人民的不懈努力。

答,呼和浩特被称为“青城”,是内蒙古的首府。这里虽然没有大都是的繁华,但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让你感受到家的“味道”。消费适宜,景点多多,非常棒!下面先介绍一下概吧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首府。秦汉时为匈奴活动的场所:汉元帝时,派宫女昭君前往匈奴联姻,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于此,隋唐时,这里是突厥活动的地方,北宋时,为辽国所统辖,清代康照年间开始建械,命名为绥远城。1954年,恢复了蒙古族本来的城名“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其喇嘛寺庙众多,故又称“召城”(“召”,蒙古语意为“寺

庙”)。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到达呼和浩特的必游景点:

1.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玉泉区五塔寺后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塔高16.5米

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其塔后山墙上的古刻蒙古文天文图尤其珍贵,价值连城.

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 历史 价值。

这个景区需要收门票:35元

2、大召

大召位于玉泉区大召前街,是蒙古地区著名的寺院。“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否”意为‘大庙”,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主持创建的。明代称弘慈寺:清代改称

无量寺,又称银佛寺。寺内的银佛.龙雕.登画被称为“大召三绝。

本景点也是要收35元的门票

3. 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位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距大召仅100米。“席力图”蒙古语意为“法座”、“首席”因四世达赖的老师希迪图格卜楚长期住持此庙而得名,汉语名称为延寿寺,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的寺庙。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这里

举行盛大的佛会。

这里也是需要门票的,30元

4. 昭君墓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南岸,墓园植被茂密,景致幽雅,一片葱

茏,故被称为“青冢”。王昭君,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汉元帝时,

昭君被选入宫为宫女。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国王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匈奴单(首领)为妻、她做了许多有利于两族和越的事情,结束了汉匈两族的长赚纷争、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成为一代和平使者。

也需要门票:65元[调皮][调皮]

5、哈素海 旅游 区

哈素海 旅游 景点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内,距呼和浩特市区78千米、哈素海,蒙古语意为玉海、玉湖、原为黄河故道、湖面面我3300多公顷,平均水深15米,盛产鲤鱼、草鱼、河蟹、江虾等、在星片状分布的芦苇丛中,有大量的大天鹅红嘴鸭、银鸥、沙鸡等鸟类栖居、 旅游 区内有歌舞表演、豪华大游船、手划船、海上飞伞、游泳、鱼池垂钓等游乐项目。

哈哈:这里免门票喔(首选),本景区是我此次呼和浩特之行中,是喜欢的景点。生态、空旷、幽静、清新融一体。令人陶醉,舒畅!

除了以上必玩景点之外,呼和浩特还有很多的景点,值得走走转转的。例如:白塔、乌素图召、乌素图森林 旅游 区、喇嘛召、蒙牛工业园、白石头 旅游 区、南山生态百亭公园、大窑文化遗址、清真大寺、内蒙古博物院、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赛马场、大皇城、云中城、将军府、玉泉井等等。

浙江人来呼市工作5年说下。先说好的吧,或许只有一个,地处西北的呼市4-11月期间气候还不错,尤其夏天比南方闷热舒服太多。

然后讲下这些年蒙西几乎跑遍,绝大多数时间待呼市感受。整体感觉就是杂乱,城建几乎完全无规划到处修路炮弹坑一般,全国前五堵城,并且行车完全没规矩可言,尤其无法忍受这边太多开车的那种低素质。

厕所革命,前一两年盲目棚改,到处缺证的房子,外地领导几乎无法在此地驻足,我住的回民区咱家小区去年停电近30次。。。说真的这是一个省会城市啊,来这里工作我绝不希望说起你时满腹牢骚,没有期望达到多高水平,可平整的路面,时常清淤不散发臭气街道,或许稍微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规范就能好很多的 旅游 ,科学设置的红绿灯和拐弯。。。这些不都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做的最低线吗?

真心希望内蒙能更好,但又对时至今日这边很多意识仍旧无法跟上内地或许会越来越拉开距离有着深深担忧

说到呼和浩特市,首先会想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青城,为什么会称为青城呢?呼和浩特有蒙古族的意思,在蒙语里被认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也有一种说法是呼和浩特背靠大青山,紧邻大青山,所以称其为青城。

初次接触呼和浩特是上大学时期,高考报志愿报到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和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堵车,一样的车多,唯一不同的是修修补补不间断,从开春可以一直修到寒冬,挖了铺,铺了再挖,总是没有修好的时候。当然,呼和浩特也是一座待发展的城市,高架桥,环形匝道,轨道交通也相继在建设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投入使用,减轻城市拥堵、公交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其次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低工资高消费。呼和浩特是一个三线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刚需用品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从其他省市调运,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导致一些蔬菜、水、生活用品要比其他城市贵出了不少。还有就是重工业没有发展到极致,又遇上了近几年环保力度加大,很多企业去产能,有一部分员工失去就业岗位,不能为家庭负担经济支出。另外一方面,呼和浩特本土大企业很少,效应、利润上不去,员工工资相对应也低下,与一线城市相比,创业创新的企业少,没有发展成规模化,创收相对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呼和浩特的低工资高消费可以在买房上充分展现出来,一平米的房价10000元,普通上班族不吃不喝需要2个半月,住房不易,且住且珍惜。

呼和浩特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呼市人待人热情、好客,可以带你吃最好吃的羊肉串、涮羊肉、手把肉,品最沁香怡人的酒,定不醉不归。

欢迎补充

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正在努力的发展奔跑当中!近两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跟别的省会城市比仍然任重而道远!冬天不是很冷,夏天很凉爽,建高铁,到北京不到三个小时,修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345号线被叫停了!到处修路,到处挖,东西高架桥,南北高架桥正在修,三环路也在修,堵车程度全国排第五,房价高,东西发现不平衡,东面能称得上三线城市,西面就是乡镇级别,城里到处是别墅一样的公厕,有很多市民马路上撒尿,一直评不上文明城市,所以就衍生了很多的公厕,政务工作服务水平低,我家四口人到派出所办事,我家四口人在不同日期去派出所办事,四个人全都碰到停网不能办理,对于我家四口人而言停网率100%,交了四次燃气费,因为两次停电交不了!每个城市都有好有坏,我希望我在的城市越来越好!

呼和浩特和包头你会选择哪座城市定居?

综合来看的话,应该是包头。包头是内蒙古第一大品牌级城市,也是内蒙古最发达的城市,包头有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国企扎堆,民企遍地开花,这样形容包头最不为过了,钢铁、铝业、稀土、装备制造、兵器制造、核工业、煤炭、纺织、建材等产业是包头的经济发展脊梁,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发展迅猛,交通体系上包头动车、民航、公交三网交错,覆盖整个城区,包头地铁也正在筹划建设当中。另外包头的物价要比呼市低很多,但是工资水平却和呼市不相上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中国西部城市第一名,城市综合商圈、小吃街、商业网点等包头要比呼市好一些,教育上呼市略胜一筹,毕竟呼市是内蒙古的首府,政治干预力量比较大,很多大学都落户呼市,但是高中教育上包头更好一些,比如众所周知的包一中、包四中、包九中、包钢一中,呼市也就呼和浩特二中、内师大附中好一点,再说人文,包头是个汉族聚居城,也是晋商文化和草原文化结合的草原大都会,很多优秀的晋商文化被保留下来,地方名吃很多,比如背头烧卖、小肥羊火锅、铁西排骨馆、莜面、铁锅焖面等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比呼市更为成熟,包头是内蒙古第一个文明城市,也是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位居内蒙古第一名,很多知名景点也都汇聚于此,比如南海湿地景区、乔家金街、石门水库景区、梅力更风景区、五当召、美岱召等,包头是中国最富裕城市前12强,也是呼包鄂经济区的总指挥中心和总调度中心,对外开放程度上也是包头更高一些,包头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生活上应该比较舒适的。

内蒙古的所有城市

要说从呼和浩特和包头中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呼和浩特,因为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和浩特全市土地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65平方公里,旗县区面积15121平方公里,市内有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四个区,还有五个旗县。

所以我认为在呼和浩特定居的话工作机遇会更多一点,其次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严寒、少雪。

而包头由于重工业发展壮大,气候和空气状况也受到了影响。最后,从发展潜力来说,更要选择呼和浩特,因为近年来呼和浩特发展迅速,城市规划建设也更加趋于合理化,更加国际化。

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也是再一点一点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变得更加密集,商业和服务业也高速发展。综上所诉,我个人认为,在呼和浩特定居更好。

我在包头华建俱乐部旁边的街坊出生,然后妈妈随军来到了呼市,然后每年假期都回姥爷家,一晃都几十年了,以前觉得娜琳那特别繁华还有王府井百货华联,但近几年呼市变化太大,娜琳那边几十年一直那样,没变过,而且逛街时人们的口音从小时候天南地北的口音到现在全是麻池口音,感觉越来越像县城了... 所以我选择呼市

我会综合我的工作性质来进行选择,留在呼和浩特较其他城市(包头)可能机遇更多一些,而且呼和浩特也在朝着蓬勃发展的趋势前进,所以我个人比较看好呼和浩特,但是本人并没有说包头不好,个人感觉留在包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比较拒绝去偏远地区,薪酬也不好的。

毕竟我们还年轻,为什么要这么苦着自己?这时候就会有人说思想境界不高,我还是一句话: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提倡高尚,而不是盲目的高尚。因为有时候盲目的高尚是为别人添麻烦,因为当你不能自给自足的时光,请不要假清高,假高尚。因为你还有可能是一个 社会 的弱势群体,需要 社会 的救济,这时候你不感觉自己影响了我国的 社会 主义发展吗?

我们外交的政策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说一说就爱跑题了,本人认为呼和浩特和包头对我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城市。呼和浩特的交通是真的不好,道路规划也不好,这方面就比较强。

有梦的地方,哪里都是春天!

呼和浩特,包头,各有各的独特风格,具体到那座城市定居,就看亲们各自的工作、学习、家庭、爱人、子女等情况了。

我的家乡在呼和浩特,工作,家庭都在这座宜居的小城,我自己要选择的话,只有一个答案——呼和浩特。这是一座让我已经深深融入骨髓的小城,或许终将不会离开。每天上下班行驶在鼓楼立交桥上,我仿佛在一条悠长悠长的哈达上穿行,这条哈达紧紧地披在呼和浩特的胸前,目睹着城市变迁与世纪交接的重要节点。它那五彩斑斓的裙角轻盈欲翔:一头,飘向城东的发达;一头,导引着城西的开发;一头,招徕城南的富裕;一头,延展城北的开放……我尽情享受着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愉悦与激情,我被TA深深的吸引进而别无他去。

休息天,我喜欢到这座城市中的一些大小菜市场,这里是最有烟火味的地方。当心情郁闷时,每每走进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菜市场,我的心仿佛给那些红红绿绿、水灵新鲜的蔬菜瓜果给抚平了,顿时想象着各种菜儿们回家后将变成怎样的美味佳肴。这就是一个平凡人在一座平凡城市中的平凡生活,我随着这里的太阳进行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年复一年,始一而终,我为自己这样的按部就班,甚至循规蹈矩乐此不疲着。身在呼和浩特,心在呼和浩特,没有因为城外的诱惑而跑偏走远。

以上就是我要在呼和浩特定居最真切的心里话,你呢?去包头,还在来呼和浩特?聊聊吧。

原来工作在包头,现在生活在呼市!但是内蒙最喜欢的城市还是包头。治安,交通,物价,房价,环境质量简直比呼市强太多了!

首选:呼和浩特市。(我确实在呼和浩特市定居)

理由:

一、无重工业。

二、气候较包头好。风沙小。空气湿度较包头好。

三、人口少,市区面积不大,市内办事单车骑行即可。

缺点:

一、物价比包头高。

特别说明:包头的重工业多,主要企业如下:

包钢(铁矿含氟),202,303,包钢稀土(稀土矿含氟、磷、钍)。等等

当然是呼市了,虽然呼市以前不如包头,但现在比包头好多了。包头就像东北一样,工业衰落之后在走下坡路,看看包头的医院学校商场公交,再看看呼市的,就知道了。内蒙古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学都在呼市,而且呼市三甲医院数量是包头3倍还多。呼市地铁开通了1号线和2号线,而包头地铁被叫停。呼市白塔机场的客运量是包头东河机场的5倍。很多包头人又要说教育了,呼市只有一二附,而包头有包钢一中包九中一机一中北重三中包一中包四中一堆好学校。可是现实呢,包头搞中考跨区分,每个高中90%的学生都是本区的,对外区只有10%的统招没有分招,而且对外区的统招分数比对本区的高20分左右,这严重扼杀了九原东河的学生接受好教育的机会。反观呼市,一二附对全市4个区统招分招,虽然对回民玉泉的指标名额少于新城赛罕,但也很公平,一二附在玉泉区有160多分招名额,而包钢一中包九中一机一中加起来在东河区都招不了100人。最后,国家重视发展省会,呼市以后甩包头越来越远。

我上学是在呼和浩特上的学,那时候的呼和给我一种破烂不堪的感觉!毕业后分配工作到了包头,同比较下,从两座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优势,从内心而言还是感觉包头好,所以最后选择定居包头。

最近这几年呼市的发展势头,蒸蒸而上势不可挡!奇葩哥印象里,呼市的交通秩序十分混乱,从下午四五点开始,一直能堵到晚上九点以后,这可不是瞎说,奇葩哥由于工作原因,2010年在呼市工作了两年时间,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开车到市区,真的那种堵车,堵的能让你怀疑人生的感觉!让奇葩哥心中触目惊心。

或许会有人喷奇葩哥的这种说法,认为奇葩哥在抹黑呼和浩特,抹黑内蒙古的首府城市。

真的不是那样的,十年以前呼市开车的老司机,就应该有和奇葩哥同样的感受,或许最近几年呼市发展的相当顺畅,火车站也进行了改造,不再是那一个,让游客感觉套路,诈骗,宰客的脏,乱,差形象了!在以前的呼和浩特火车站,说心里话,“治安极差,交通秩序更差,人员流动 社会 百态尽显”,比如说:在车站摆残棋诈骗的,摇乒乓球的,卖节能灯的等等一系列骗人手段,琳琅满街数不胜数。

认为奇葩哥说的这些是真话的,请在留言区公平公正的留言,这个 社会 是发展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变换的,再比如说:曾经的包头重工业形象享誉全国,包钢的钢铁那就不用说了,一机厂,二机厂军工企业,曾经辉煌的202铝厂,包头的棉纺厂等等一系列,曾经让包头感觉荣耀的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包头确实落后了,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四线城市,如果再不努力,进行质的飞跃,有可能不远的将来就变成五线城市啦!

我们再比较一下两座城市的绿化程度,人们宜居的幸福程度,交通管理与 社会 治安的安全程度,综合进行一下衡量。

呼市现在城市的绿化程度相当的全面,城市周边的几个比较大的湿地公园,以及城市内的绿化覆盖率,不用奇葩哥说,所有去过呼和浩特的有目共赌,确实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论是街道的卫生,还是宽敞明亮的大街,从市内的休闲场所,再到全民锻炼身体的市内小公园,设置合理,配置也是相当的到位。

再加上呼市是内蒙的首府,老百姓办理各种业务,非常的便利,金融经济绝对是内蒙古第一,先天优厚的 历史 条件,也让如今的呼和,坐上了内蒙古第一大城市的宝座。

我们再看一看包头,虽然在城市绿化上绝对不输于呼和浩特,但是整体的经济繁荣上,整体的城市建设上,以及人员流动上,已经和呼和浩特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我们包头落后了我们一定要承认,只有低头砥砺前行,痛定思痛,努力整改以往的过错,才能在将来大踏步的前进!

最后作为一名包头市民,从心里来说我是热爱包头的,更希望包头在城市建设,能够再快速一点,尤其是包头火车站周边,建设力度要再大一些,和平村脏乱差的平房,尽早的完成合理化的改造!一个城市火车站是很重要的形象窗口,奇葩哥个人认为,一个城市要想给人第一眼印象,效果良好,那么首先就应该把火车站以及火车站周边,大力度的建设好,首先应该有一个火车站公园,最起码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吧!

从发展潜力来看,当然是选呼市啦!呼市近年发展迅速,城市规划建设也更加趋于合理。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是包头无法比拟的,大青山的山前绿化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城市绿化更加密集,商业和服务业也高速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呼和浩特白塔的简介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1.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自治区中部土默川平原,北依阴山、南濒黄河。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8.96万,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被誉为“中国乳都”。

2.包头市: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位于自治区中部。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8万人,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头矿产资源丰富,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素有“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美誉。

3.乌海市:地处宁蒙陕甘经济区结合部、沿黄经济带中心区域,是自治区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1万人,城镇化率94.7%。

4.赤峰市: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称,因市区东北部有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赤峰市位于自治区东南部,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12个旗县区,常住人口430万人,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盟市。

5.通辽市:位于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总面积5.9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1万,辖8个旗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蒙古族人口155万,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通辽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6.鄂尔多斯市: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位于自治区西南部,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6.87万人,辖9个旗区。

7.呼伦贝尔市: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蒙语意分别为水獭和雄性水獭。位于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全市常住人口253万人,辖14个旗市区。

8.巴彦淖尔市: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自治区西部。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8万,辖7个旗县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黄河流经345公里,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有耕地1100多万亩。

9.乌兰察布市:古语意为红色山口,位于自治区中部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万人,辖11个旗县市区。乌兰察布是一座枢纽型区域中心城市。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是我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通道。

10.兴安盟:满语意为丘陵。兴安盟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辖6个旗县市,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市。兴安盟是革命老区,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

11.锡林郭勒盟:蒙古语意为高原上的河,位于自治区中部,是我国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地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1103公里,有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12.阿拉善盟: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自治区最西部,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交汇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8万人,辖3个旗,是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拥有国家一类、内蒙古第三大常年开放陆路口岸—策克口岸。

扩展资料:

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有着2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和建城历史。战国时期建云中郡,是秦始皇设立的36郡之一。北魏时期建盛乐城。辽金元时期建丰州城。明后期阿勒坦汗建呼和浩特(明廷赐名归化城)。清代建绥远城,民国至解放前属绥远省。1949年和平解放,1954年蒙绥合并,恢复原名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处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呼包鄂、呼包银榆经济区中心,是“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2017年全面启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打造“一核两翼”规划布局,规划面积496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39条,天津“无水港”落户沙良物流园区,“如意号”货运专列通往法兰克福,培育出辐射内陆、连通欧亚的跨境物流大通道。

参考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盟市概况

白塔所在地方,是辽金元三代的丰州城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7公里处的白塔村。原为辽代丰州古城内一座佛教寺院中的藏经塔。塔高55.5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的砖木塔。整个塔体,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正面嵌有篆书的“万部华严经塔”石匾。塔身表面浮雕有精美的佛像 、菩萨 、金刚、力士像及蟠龙柱等。雕塑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塔内壁上至今保存有金代石碑6块和历代游人用汉、契丹、女真 、巴思八、蒙 、藏等多种文字书写的题记200余条 ,[1-2]翔实地记载了丰州城当时的城市建设、风土人情等历史情况。该塔是我国现存辽塔中最精美的一座,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多年的人为损坏和自然侵蚀,现在仅存粗状的塔身,其残高为43米。释迦如来舍利塔所在地方,是辽代庆州城的西北部,建于1049年。该塔创建至今已有930余年,但仍基本保存完整。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烂,与白垩土粉饰的塔身相辉映,更显得瑰丽多彩,令游人神怡。为保护好这一古建筑,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市有关单位,邀请了考古、历史、建筑专家,对呼市东郊白塔进行了考证,确定了修缮方案。自1985年--1987年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工程进行彻底修缮。今天,宏伟的辽代白塔,正以它古老而崭新的面貌,重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

以上就是关于呼和浩特这个城市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