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到底开建了多少新汽车工厂?

   2022-12-29 01:45:27 网络570
核心提示:大概没有人会愿意经历2020年的开局,好在春天终于来了。伴随着东风雷诺的黯然收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新的汽车工厂正陆续开工建设,很有些江湖只见新人笑未见旧人笑的意味。4月15日,《新闻联播》报道, 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

2020年到底开建了多少新汽车工厂?

大概没有人会愿意经历2020年的开局,好在春天终于来了。伴随着东风雷诺的黯然收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新的汽车工厂正陆续开工建设,很有些江湖只见新人笑未见旧人笑的意味。

4月15日,《新闻联播》报道, 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开工,工厂建成后,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可达到20万辆,产值6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进一步助力红旗品牌电气化转型。

鉴于红旗新能源工厂开工引发的关注,擎动梳理了2020年开年至今的新建汽车工厂开建情况,发现有四个特征:

一是新建工厂以新能源工厂为主,主要生产电动车型,这也符合当前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长期规划。

二是这些工厂从签约到开建的速度非常快,比如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从报批到开工只用了20多天,而往常需要3个月。南宁天际汽车新能源工厂,该项目2020年1月15日签约,从签约到开工仅44天,仅次于红旗20多天的速度。

众所周知,工厂对于投资者可以扩大产能,提升规模效应,对于当地政府则包含税收、当地就业、产业链升级等一系列问题,落户两家造车新势力的南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南宁市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各环节提速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将建设、规划、土地、招商等多部门联合,为企业及时开展全方位服务。

三是新工厂开工大都比较低调,既有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目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励,自主品牌尽管先期占据了一定主动,但随着合资品牌后期的跟进,工厂产能提升,新能源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埋头苦干更适应当前实际。

四是工厂大多预计2022年竣工投产,包括不得不提的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建设也正在进行。可以预计2022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量、规模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量级,产品车型多样、性能提升、续航里程增加,届时也会出现新的难题,各车企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将前所未有。

擎动制图(说明:由于以上工厂开建信息均来自公开信息,表中工厂并未囊括全部所有工厂开建。)

具体来说:

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长春开工

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项目于4月15日在长春正式开工,计划于将于2022年竣工投产。该项目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将主要生产红旗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年产能将达20万辆,产值为600亿元。按照一汽红旗未来五年计划,接下来其将继续推出覆盖全家族系列的21款新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将占18款,占比达85%以上。未来,新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助力红旗品牌的电气化转型。

北汽新能源智能工厂亦庄开建

北汽新能源将在亦庄正式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一期总投资额27.2亿元,项目选址地块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毗邻北京奔驰高端制造工厂。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6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焊、涂、总三大工艺并形成年产5万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计划2022年3月竣工投产。

开沃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工

山东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亿元的整车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能为20万辆,主要生产车型为4-6米新能源商用车、物流车、MPV和SUV等。据悉,除威海生产基地外,山东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2018年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呼和浩特投资5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项目;2019年2月,其总投资70亿元的徐州基地正式开建,建成后年产能为30万辆。

福田汽车氢燃料商用车工厂部分产品投入冬奥

总投资12.7亿元、综合年产能2000辆的福田汽车氢燃料商用车及测试能力建设项目,日前取得实质性推进。该项目已进入监理招标阶段,整体计划工期552日历天。按照流程,下一步福田方面将进行项目施工方的招标,并在招标公示完成后最终进入到施工阶段。根据上述招标文件中显示的整体计划工期552日历天估算,福田汽车的这一项目最迟或将于2022年年初投入运营。

五大工艺厂房南宁天际新能源工厂开建

南宁天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位于南宁邕宁区新兴产业园,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包五大工艺厂房,配套建设研发中心、试验试制中心等,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基地。项目计划在2022年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以上。天际汽车在南宁的项目是它的第三个地方工厂。前两个分别在浙江绍兴(2018年4月开工)和湖南长沙(2019年3月20日开工)。

年产能10万辆南宁合众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建

南宁合众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位于南宁青秀区伶俐工业园,建设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智慧工厂,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及树脂、PACK车间、产品试制试验中心、综合办公楼和附属设施,以及相关生产工艺设备。

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预计年内开建基于比亚迪e平台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1月20日发布的《设计招标公告》显示,丰田汽车和一汽集团计划投资84.95亿元在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新建一座新能源工厂,该工厂已被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该新能源工厂年产能为20万辆,总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生产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此次设计招标的工期时间要求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规划,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投资,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生产范围将包括基于丰田e-TNGA平台的车型,以及有可能生产丰田与比亚迪联合开发、基于比亚迪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擎动观察: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工厂的开建是保证产能提升的必经之路,谁能笑到最后,只能等待时间考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即将开工建设 投资约26亿欧元

11月8日,上汽大众新能源 汽车 工厂在上海安亭落成。该工厂是大众 汽车 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 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于去年10月破土动工 现已开始进行 汽车 试生产工作 。据悉, 项目总投入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将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

大众 汽车 到2020年底将把电动车产量提高至约100万辆,从而超过特斯拉目前正努力想要达到的年产量50万辆的目标,除此之外大众 汽车 正准备把明年在中国的电动车产能提升到60万辆,而为了争夺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份额, 大众 汽车 更是定下计划 到2028年生产2200万辆电动 汽车 ,其中一半 1100万辆 在中国生产。

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确潜力巨大,据EV sales网站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的销量情况显示, 全球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111.75万辆,较去年同比增长54.9%, 其中 中国电动 汽车 销量61.7万辆,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5.2%。

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方面特斯拉以16万辆、市场份额占有率14%排名第一,而比亚迪14.1万辆紧随其后, 特斯拉、比亚迪成为上半年全球唯二销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车企。

北汽、上汽分列第三、第四名,销量均过6万,除此之外,吉利、江淮等国内车企也出现在了榜单前十,分别以4.7万台、3.2万台的销量拿下第七名与第十名, TOP 10榜单中中国车企占据半壁江山

不过美国似乎也注意到了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打算来争一杯羹了。 美国 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提出了投入623.92亿美元(约合4412亿元人民币)来促进该国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和消费的计划。 其中170亿美元,会用于确保这些新能源 汽车 在美国生产,还有45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善美国的充电基础设施。

但如今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争夺已经显得愈发激烈,包括丰田、宝马等著名车企都已在向新能源 汽车 转型,若美企也加入并且想要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623.92亿美元的投入,更需要的还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据悉,新能源 汽车 最重要的还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 汽车 的成本中占40%左右。而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占比那么高,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上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数据显示, 中企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占比接近67%(三分之二),就连特斯拉也选择了中企宁德时代的电池,而相比之下美国生产的锂电池仅占全球的5%。

探究丨在华建造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 能帮助奥迪打赢下一仗吗?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奥迪官方获悉,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于6月底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奥迪在该项目中投资约26亿欧元,包括成立新公司和新生产基地。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是奥迪在中国第一家拥有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新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达15万辆,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基于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的电动车。根据规划,奥迪A6 e-tron以及奥迪Q6 e-tron系列的三款车型将率先投产。

奥迪预计,到2030年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将增长到58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市场将达到310万辆。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销量将首次超过传统燃油汽车,电动化转型势不可挡。2020年9月以来,奥迪通过一汽-大众长春基地生产奥迪e-tron。现在,伴随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落地,奥迪在中国将拥有第一家专用于纯电动车型生产的工厂。这座占地150公顷的生产基地将基于PPE平台本土化生产纯电动车型,拥有更为丰富的本地化配置、功能和技术,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需求。根据规划,奥迪A6 e-tron以及奥迪Q6 e-tron系列的三款车型将率先投产。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数据,一汽-大众奥迪新能源的日均关注度为3.86万,在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17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上汽通用五菱广西建新能源工厂年产电动汽车20万辆

中国的 汽车 市场饱和了吗?

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我相信有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2018年,我国 汽车 市场的累计销量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随后在2019年底,我国新冠疫情爆发, 汽车 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同年和第二年的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根据2022年初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1年的 汽车 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了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滑趋势。

造成市场回暖的原因有无数个,但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个——新能源车的销量开始奋起直追。

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的累积销量达到了352.1万辆,同比增长了169.1%。

而仅在今年上半年的1~5月份,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59万辆,同比增长了105%。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的累计销量大概率又会突破 历史 记录。

所以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答案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的燃油车市场似乎已经饱和了,但新能源车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这份成绩固然让人感到惊喜,但背后的销量组成则略显尴尬。

事实上,新能源车销量突飞猛进的最大功臣,是来自于特斯拉和一众自主品牌,包括传统豪强比亚迪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

曾经在销量上呼风唤雨的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却成为了后来者。尤其是当造车新势力的新车接踵而至时,豪华品牌的存在感开始逐渐走低。

在后知后觉感受到新能源车必将成为大势所趋之后,各大豪华品牌也迅速转变了策略,押注新能源车市场并纷纷借鉴了特斯拉的做法,开始在国内建厂造车。

而率先行动起来的,自然就是御三家BBA。

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为26亿欧元,新工厂占地面积150公顷,建成后的规模将会超越奥迪位于德国的内卡苏姆工厂。新工厂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规划年产量将超过15万辆。

需要强调的是,这座工厂将以奥迪为主导。因为从股权上看,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是奥迪品牌在中国第一家拥有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占比60%)。这样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运营层面,奥迪都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奥迪建厂的速度显然不是最快的。

在此之前,奔驰已经确定会将顺义的原北汽自主品牌生产基地改建成北京奔驰顺义工厂,主要制造新一代纯电平台的EQ系列车型,其中国产的全新奔驰EQE已经正式下线了。

而宝马斥资150亿元打造的华晨宝马里达工厂也已正式投产,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沈阳生产基地的第三个整车工厂,目前华晨宝马i3已经在这里投产。

滤清时间线后我们会发现,虽然今年6月BBA同时在新能源车市场有了不小的动作,但奥迪工厂的投产时间会比奔驰和宝马晚两年左右。

曾经在销量上一路领先的奥迪,能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反超对手吗?作为奥迪首家在国内控股的公司,奥迪又该如何利用曾经的本土化优势呢?

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 是奥迪智慧工厂的胜算之一

我们把事情反过来想,既然奥迪的新能源工厂投产时间较晚,那是不是就说明在工厂的各个环节上,奥迪拥有更先进的组装技术和生产流程呢?

事实确实如此,奥迪的新能源车工厂是BBA中唯一一个专门制造新能源车的工厂。

据了解,新工厂中所有流程都将通过全新的信息技术架构实现智能互联,并贯彻“零排放计划”,推动可持续生产。

根据规划,奥迪甚至还将在未来几年实现物流自动化,从而让工厂的理念焕然一新。

目前,奥迪已经在三个平台下规划了纯电动车,分别是奥迪e-tron GT的J1平台(也是保时捷Taycan的平台)、奥迪Q4 e-tron的MEB平台、以及即将量产的A6 e-tron和Q6 e-tron的PPE平台。

在这三个平台中,MEB平台的通用性最广泛,除了奥迪品牌的部分电动车,大众ID.家族的产品也是采用该平台打造。

而J1平台则是纯电GT跑车或四门高性能纯电轿车的专属平台,它更多是树立品牌形象,追求极致性能的图腾,应用在家用车上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PPE平台是未来奥迪新能源战略最主要的基础平台之一,它的产能与未来奥迪e-tron系列的销量紧密相连。

而奥迪新能源工厂的项目启动,算是为PPE平台的产能打好了基础。在未来,该工厂会主要生产本土化PPE平台的纯电动车。

而除了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车间外,工厂还将配备自己的高压电池装配车间,专为中国市场的PPE平台车型使用。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表示,“这些基于PPE平台的智能电动车型将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具有更为丰富的本地化配置,功能和技术。在新的战略指引下,未来,奥迪在中国,将更中国。”

这句双关语真正的含义是,即使奥迪在新工厂的股权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作为在中国市场耕耘了二十多年豪华品牌,奥迪仍然会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事实上,这也是奥迪相较于奔驰和宝马的一大优势。

目前可以确定,首批投产的PPE平台车型会包括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

到2025年,奥迪将在中国推出5款完全由本土化设计并生产的纯电动车,全球市场将会推出30款左右的新能源车,其中纯电动车超过20款。

此外,据温泽岳透露,奥迪还将在未来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高端生态系统,实现纯电动车与用户数字生活的紧密相连。

尽管奥迪并没有公布更多的规划,但奥迪似乎也意识到了,未来纯电动车将会不只有出行工具的属性,它更像是一台智能终端。那除了造好车、卖好车这个任务之外,如何让奥迪的纯电动车深入到用户的生活中,也是奥迪下一个十年需要发展的重点。

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 还会沿用现有的运营模式吗?

就发展现状而言,如果奥迪已经意识到纯电动车的多元化属性,那么在纯电动车的运营模式上,未来奥迪势必也会做出改变。

事实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此前采用的经销商制度虽然发展平稳,但久而久之滋生了许多行业乱象,比如新车加价、收费制度混乱、售后成本高、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一等等。

在新能源车时代,一座优秀的工厂无疑会解决车辆“身后”的问题,但良好的销售环境和运营模式会解决车辆“身前”的问题。

在我与身边多名年轻购车消费者的交谈中发现,许多人愿意选择造车新势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服务、销售模式等环节。

他们认为品牌线上直营的方式不会有过多的“陷阱”,我们大可以像买一台手机一样去选购一辆新能源车。

至于实际的车辆体验、试乘试驾,一切都交给线下的门店即可。经常往返于 时尚 商圈的朋友不难发现,现在消费者除了逛街、购物、吃饭、看电影之外,看一看商圈内有哪些新的 汽车 品牌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而如今已经有很多车企采用了类似的销售模式,包括大众品牌为了推广ID.家族,后来也在线下建造了ID.Store(X);

上汽奥迪在成立之后,也将都市门店打造成车辆展示、试驾、交付的体验中心,不再承担售后服务。所有的购车流程均由线上APP完成,以实现产品价格的全国统一。

显然,加大 汽车 厂商在整车销售中的话语权,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更直接的好处。

在奥迪的新能源工厂项目启动之后,如果能在运营模式上更贴近消费者,那就可以实现车辆的组装、生产、销售、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只要运营得当,这无疑会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儿。

在奠基仪式上,温泽岳表示:“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在中国的本土化,带动区域发展。在长春成立奥迪一汽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就是奥迪推动本土化进程的重要基石。”

往大了看,这其中包括增加研发的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重点发力智能互联和电子功能等等。往小了看,本土化的细节也包括车辆的卖点、用户的维护、运营思路的转变等等。

前者虽然在企业战略层面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后者可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为产品买单。

事实上,全新的线上销售模式不止是中国专属,在海外市场也早已推广开。

去年,本田在澳洲取消了4S店售车模式,现有的经销商将不能再销售新车,客户只能从官方自行预定。 而后不久,奔驰也放出消息,决定在2022年初采用全新的直营模式。

因此,在奥迪的新能源战略中,产品之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新的运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相比于产能的递增,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总会拥有更大的能量。

写在最后

虽然奥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不算突出,但其在全球市场的战略部署却十分积极。

除了宣布将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之外,奥迪也决定从2026年开始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

到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的生产。

它至少表明了,奥迪并没有在坚持传统与拥抱未来这件事上犹豫不决。而在PPE平台的纯电动车推出之前,奥迪一汽的新能源工厂显然会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空白的几年内让消费者了解到奥迪纯电动车的价值,或许是奥迪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但已经凭借销量杀出过一次重围的奥迪,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会杀出第二次。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与中国广西省签署了一项协议,建立一个新的装配厂,生产宝骏品牌汽车。投资金额达80亿元。据广西省政府下属的广西日报报道,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将投资80亿元人民币在广西柳州建设工厂。该工厂满负荷投产后,每年可生产40万辆汽车、40万台汽油发动机和20万辆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SAIC五菱是SAIC、通用、柳州市政府三方合资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50.1:44:5.9。这家合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微型面粉制造商。2010年开始生产宝骏品牌乘用车。目前,柳州工厂年产宝骏品牌汽车40万辆。宝骏品牌产品包括乐驰微型车、宝骏630紧凑型车和两厢车,也生产730MPV。根据通用汽车发布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宝骏品牌总销量为81569辆,同比增长18%。同期,合资公司销售五菱品牌微面粉120万份,同比增长14%。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到底开建了多少新汽车工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