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和蔚来成立江来竟是为了复制领克?

   2022-11-28 08:50:23 网络1120
核心提示:--------------------------------- 近日, 安徽江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和蔚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合肥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拟定名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

江淮和蔚来成立江来竟是为了复制领克?

---------------------------------

近日, 安徽江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和蔚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合肥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拟定名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制造”)。

根据公告显示,江来制造的注册资本拟定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江淮拟定认缴2.55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51%,蔚来 汽车 拟定认缴2.45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49%。江来制造的董事会将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江淮有权委派3名董事,蔚来有权委派2名董事,董事长将由江淮委派担任,副董事长则由蔚来委派担任。 这也就意味着江淮将主导江来制造未来的发展。

在这次合作当中, 江来制造将会通过整合江淮和蔚来双方的资源,以一个全新的 汽车 品牌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这个品牌将同时肩负着江淮品牌向上以及蔚来品牌向下的责任。 要知道,品牌转型无论是对于江淮还是蔚来都是一个困局。

成立于1964年的江淮足以称得上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自主 汽车 品牌,但是它无论是品牌还是销量却都和吉利、长安、比亚迪这些后辈车企们相差甚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存在感也并不高。当然,江淮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只不过它在近几年的几次合作中都没能取得主导地位。

在和蔚来的合作中,江淮扮演的就是“借腹生子”的代工角色,它通过自己过剩的产能以及造车资质和蔚来交换到了制造高端豪华电动 汽车 的经验;不久之后,江淮又和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它虽然没能获得这家公司的主导权,但是从中收获了产品品质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支持。

江淮旗下的车型一直处在定位较低,主打性价比的尴尬局面,所以冲击高端以破局是江淮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江淮冲击高端的经历,那就又得回到它和蔚来、大众这些车企的合作上。

从目前来看,它跟这两家公司合作的结果只让消费者看到了江淮蔚来中的“蔚来”和江淮大众中的“大众”,而江淮 汽车 作为两次合作中的配角,“江淮”这两个字在消费者眼中依然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这次合作和前两次合作的模式截然不同,江淮在这次合作中不再是一个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它无论是在股权分配还是人员组成方面都掌握了主导地位,这很有可能成为江淮品牌破局的关键。

蔚来和江淮的情况截然相反,它主打的一向都是豪华高端的品牌调性,但它同时也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将品牌向下发展。 蔚来想要平民化转型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旗下的车型平均售价高达40万元,这个定位比特斯拉还要贵15万,但是在中国 汽车 市场内销售的主力车型售价却普遍在10~20万元之间,蔚来旗下产品的价格和档次显然不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所能接受得了的。

为了能够品尝到这块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蛋糕,蔚来只能放低身段,将品牌定位进一步下探。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高端品牌想要平民化总是要比平民品牌冲击高端要轻松得多,但是蔚来的平民化转型之路却并不好走。为什么说蔚来的平民化之路不好走呢?这还得从它沉淀时间不长,却异常浓郁的品牌文化开始说起。

在小雷看来, 蔚来是一家很有性格的车企,因为它很懂得维护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这是小雷非常欣赏它的地方,同时也是在短时间束缚蔚来发展的地方。 蔚来“海底捞”式的服务可以说是“视用户为上帝”的典范,这些服务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培养高端用户的品牌忠诚度。除了服务之外,蔚来还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照顾用户的情绪,比如说为了让用户感到“有面子”而树立的高端品牌形象;再比如它以绝不降价的营销态度杜绝用户产生被割韭菜的可能性,维护了用户的利益。

蔚来这一系列高格调的措施虽然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高端、大气、服务好的品牌形象,但是同样也导致了它现在想要向下发展,却骑虎难下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蔚来并不像是奔驰、宝马这些有着上百年豪华品牌造车底蕴的车企,也没有特斯拉那样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它一旦推出了售价仅十多万的车型,那它这几年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高端品牌形象随即就会轰然崩塌。

那么,蔚来这个“高端”困局就没办法破解了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跳出蔚来的用户群体,重新成立一个新品牌不就行了?

江来制造就是能够同时实现江淮品牌向上以及蔚来品牌向下发展战略的中和剂。 品牌向上和品牌向下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中和剂又是什么意思呢?在小雷看来,江来制造的定位应该是有点类似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领克,如果拿领克来举例,相信大家就明白了。

沃尔沃虽然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品牌,但是吉利控股却并没有直接使用沃尔沃技术的权利。那么吉利控股是通过什么方式将沃尔沃的技术下放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它车型上的呢?很简单,成立合资公司不就行了?而领克正是沃尔沃和吉利控股合资诞生的品牌。

领克不仅是把沃尔沃技术过渡到吉利的桥梁,同时也是沃尔沃品牌向下,吉利品牌向上战略下的产物。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沃尔沃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品牌,但是沃尔沃却不归吉利管这种关系应该很复杂;事实上江淮和蔚来的关系更复杂。

很多人都知道,合肥国资去年花费巨资成为了蔚来的救命恩人,然后才有了蔚来入驻合肥,并和江淮合作的事情。那么合肥国资为什么竭力促成蔚来和江淮的合作呢?因为它同样也是江淮的股东,所以 江淮和蔚来的代工合作本质上就是合肥国资的左手在跟右手下棋,这一手棋不但让两家公司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还让它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而江来制造则又是合肥国资的另一手棋,只不过在这手棋中,合肥国资显然更加偏向江淮。

当江淮和蔚来同时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困局之后,江来制造这个品牌中和剂就应运而生了 。江来制造让江淮和蔚来两个品牌在不改变原有调性的情况下,同时发展品牌向上和品牌向下的战略。这个新品牌传承的不只是两个品牌的发展意图,还传承了两个品牌发展多年的技术底蕴。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

中国车企有几家是自主研发的?有哪些车企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

北京:

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汽车、福田汽车、北汽新能源、北汽绅宝、北汽威旺等品牌,合资品牌有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

北京40/北京80越野车深受广大越野爱好者的喜爱。

三一重工,生存大型运输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

河北:

长城汽车,旗下有哈佛、WEY、长城、欧拉品牌。其中哈佛作为自主SUV品牌,打败了多少合资品牌SUV。

中兴汽车,主要制造皮卡车型,国内部分地区的C1教练车多以中兴皮卡为主。

双环汽车,曾经的“神车”。

天津:

夏利汽车,天津当初的汽车制造业很辉煌,多年前拥有一台天津的夏利汽车是许多人的梦想,目前夏利已经停产,留下的只有记忆。

目前天津汽车只有一个品牌骏派D60,隶属为一汽集团。

河南:

宇通汽车,宇通以生产客运车辆为主,宇通客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合资品牌有郑州日产,主要生存SUV和皮卡车型。

湖北:

东风汽车(前身是位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是一个汽车大省,东风旗下主要有启辰、风神、风光、小康等品牌,还有东风品牌货运车辆。

合资品牌: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标致雪龙铁、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等品牌。

还有两岸合作的汽车,东风裕隆纳智捷。

湖南:

猎豹汽车,湖南最为知名的汽车品牌,猎豹汽车品牌一生比较坎坷,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值得庆幸的是猎豹汽车依然还在。

江南汽车的知名度相对于猎豹汽车就低调很多了,目前没有在售车型。

江西:

江铃汽车,江铃的货运汽车还是非常有名的,英文缩写的JMC和GMC有点类似,但不是一个品牌哈。

陆风汽车,陆风汽车是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合作品牌,陆风SUV的段子非常多。

汉腾汽车也在江西。

昌河汽车是一个合作品牌,北汽集团占比70%,江西占比30%。

合资品牌:江西五十铃,主要生产皮卡车型。

安徽:

奇瑞汽车,奇瑞有非常多的知名车型,其中奇瑞QQ是多年前少女的梦想座驾。

合资品牌:奇瑞路虎捷豹。

江淮汽车也在安徽,新能源品牌蔚来就是由江淮代工生产。

福建:

东南汽车,东南汽车是改车一族的最爱车型之一。

福建奔驰,福建奔驰主要生存奔驰商务车型。

四川:

野马汽车,此野马非彼野马。

重庆:

长安汽车,重庆在汽车制造上是非常牛的,长安汽车也深受国人的喜爱。

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等品牌。

力帆汽车,儿时经常看到力帆的摩托车,后来也开始造汽车了。

斯威汽车,华晨汽车集团旗下品牌。

比速汽车。

贵州:

云雀汽车,当年和斯巴鲁合作过。

成功汽车,主要生产小型货运汽车、微面、皮卡等车型。

广州:

广汽集团,同样的造车大省,广汽传祺车型销量一直非常不错。

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讴歌、广汽菲克等品牌。

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新能源车型技术在世界上都是有具有领先地位的,电动公交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福迪汽车也是广州车企。

广西:

五菱汽车,柳州五菱有多牛,相信大家都知道,柳州五菱、上汽集团和通过集团合作之后生产的五菱宏光被称之为“漂移神车”。

海南:

海马汽车,当年海马S5是许多国人的第一台SUV车型。之前还有一个合资品牌海南马自达,后来分手了!

黑龙江:

哈飞汽车,隶属长安汽车集团,哈飞以生产微面汽车为主,也生产过一款神车,哈飞赛豹。

吉林:

一汽集团,中国汽车工业的大佬级,红旗品牌自然不用多说,奔腾SUV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

合资品牌: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等品牌,据说雷克萨斯也可能在一汽国产。

辽宁:

华晨汽车,与宝马集团有着深度合作,旗下中华汽车生产各类轿车及SUV车型,还有华晨金杯也广为人知。

合资品牌:华晨宝马

黄海汽车。

台湾:

裕隆汽车,与东风汽车合作的纳智捷名气确实很大。

台湾中华汽车,与三菱有着深度合作。

陕西:

陕汽集团,主要生产重型车辆,目前也在向乘用车方向发展。

山东:

中国重汽,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主要生存大型运输车辆和设备。

江苏:

目前有一个品牌大家非常熟悉,南京依维柯,是一个合资品牌。

之前英国品牌名爵MG被南汽收购,南汽后来被上汽收购。

观致汽车,总部就在江苏常熟。

上海:

上汽集团,荣威、名爵和大通等品牌大家都耳熟能详,还有上汽通用宝骏。

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上汽通用雪佛兰等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是柳州五菱、上汽集团、通过集团三家公司合作的汽车品牌。

浙江:

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轿车业务,吉利生产的车型价廉物美,国内消费者非常喜爱。

领克汽车,吉利旗下领克主打年轻运动汽车市场。

众泰汽车,汽车界流传最多段子的品牌。

还有很多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没有介绍,比如甘肃、云南、 香港澳门等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部分地区以汽车生产基地为主,或是以其它工业为主,同时也欢迎大家补充自己家乡的汽车品牌。

中国一共有多少种汽车品牌?

中国车企有几家是自主研发的?有哪些车企是东拼西凑的“组装车企”?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三电系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谓的三电系统指的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整车控制器。一辆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调试与验证,才能够更好地执行指令。目前世界范围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没有自己的三电系统设计能力,而我国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却拥有着成熟的三电技术。那么除了比亚迪,我国还有哪家车企的三电系统也是自主研发的呢?

首先,这次我们要提到的是蔚来汽车。蔚来虽然属于一家造车新势力,且资本与根基都并不深厚,但不可否认的是,蔚来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在生产与制造方面更是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为了研发三电技术,蔚来建造了XPT(南京先进技术制造中心),专门用于负责电驱动系统和电池的研发与制造。XPT的研究主要涵盖三方面,EDS电驱动系统,ESS储能系统和VIS智能化集成系统,其中EDS电驱动系统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虽然蔚来为了获得生产资质选择与江淮汽车合作,但其实合作仅限于汽车的组装与整车生产,核心技术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蔚来委托江淮汽车代工生产,重要的零部件由XPT工厂生产和测控把关,例如蔚来ES8和蔚来ES6,全部采用XPT工厂生产的零部件和三电系统。

最后,虽然蔚来仅仅成立了不到5年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也实属罕见,他们自主研发的三电核心系统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目前,XPT工厂已经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电系统零部件制造基地,也给蔚来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综上来看,在我国的新能源车企当中,除了比亚迪之外,蔚来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在资本不够深厚,经验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还能够自主研发三电技术,着实令人钦佩。

魏派、蔚来、领克,哪个能走的更远?

北京:

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汽车、福田汽车、北汽新能源、北汽绅宝、北汽威旺等品牌,合资品牌有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

北京40/北京80越野车深受广大越野爱好者的喜爱。

三一重工,生存大型运输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

河北:

长城汽车,旗下有哈佛、WEY、长城、欧拉品牌。其中哈佛作为自主SUV品牌,打败了多少合资品牌SUV。

中兴汽车,主要制造皮卡车型,国内部分地区的C1教练车多以中兴皮卡为主。

双环汽车,曾经的“神车”。

天津:

夏利汽车,天津当初的汽车制造业很辉煌,多年前拥有一台天津的夏利汽车是许多人的梦想,目前夏利已经停产,留下的只有记忆。

目前天津汽车只有一个品牌骏派D60,隶属为一汽集团。

河南:

宇通汽车,宇通以生产客运车辆为主,宇通客车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合资品牌有郑州日产,主要生存SUV和皮卡车型。

湖北:

东风汽车(前身是位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是一个汽车大省,东风旗下主要有启辰、风神、风光、小康等品牌,还有东风品牌货运车辆。

合资品牌: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标致雪龙铁、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等品牌。

还有两岸合作的汽车,东风裕隆纳智捷。

湖南:

猎豹汽车,湖南最为知名的汽车品牌,猎豹汽车品牌一生比较坎坷,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值得庆幸的是猎豹汽车依然还在。

江南汽车的知名度相对于猎豹汽车就低调很多了,目前没有在售车型。

江西:

江铃汽车,江铃的货运汽车还是非常有名的,英文缩写的JMC和GMC有点类似,但不是一个品牌哈。

陆风汽车,陆风汽车是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合作品牌,陆风SUV的段子非常多。

汉腾汽车也在江西。

昌河汽车是一个合作品牌,北汽集团占比70%,江西占比30%。

合资品牌:江西五十铃,主要生产皮卡车型。

安徽:

奇瑞汽车,奇瑞有非常多的知名车型,其中奇瑞QQ是多年前少女的梦想座驾。

合资品牌:奇瑞路虎捷豹。

江淮汽车也在安徽,新能源品牌蔚来就是由江淮代工生产。

福建:

东南汽车,东南汽车是改车一族的最爱车型之一。

福建奔驰,福建奔驰主要生存奔驰商务车型。

四川:

野马汽车,此野马非彼野马。

重庆:

长安汽车,重庆在汽车制造上是非常牛的,长安汽车也深受国人的喜爱。

合资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等品牌。

力帆汽车,儿时经常看到力帆的摩托车,后来也开始造汽车了。

斯威汽车,华晨汽车集团旗下品牌。

比速汽车。

贵州:

云雀汽车,当年和斯巴鲁合作过。

成功汽车,主要生产小型货运汽车、微面、皮卡等车型。

广州:

广汽集团,同样的造车大省,广汽传祺车型销量一直非常不错。

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讴歌、广汽菲克等品牌。

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新能源车型技术在世界上都是有具有领先地位的,电动公交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福迪汽车也是广州车企。

广西:

五菱汽车,柳州五菱有多牛,相信大家都知道,柳州五菱、上汽集团和通过集团合作之后生产的五菱宏光被称之为“漂移神车”。

海南:

海马汽车,当年海马S5是许多国人的第一台SUV车型。之前还有一个合资品牌海南马自达,后来分手了!

黑龙江:

哈飞汽车,隶属长安汽车集团,哈飞以生产微面汽车为主,也生产过一款神车,哈飞赛豹。

吉林:

一汽集团,中国汽车工业的大佬级,红旗品牌自然不用多说,奔腾SUV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

合资品牌: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等品牌,据说雷克萨斯也可能在一汽国产。

辽宁:

华晨汽车,与宝马集团有着深度合作,旗下中华汽车生产各类轿车及SUV车型,还有华晨金杯也广为人知。

合资品牌:华晨宝马

黄海汽车。

台湾:

裕隆汽车,与东风汽车合作的纳智捷名气确实很大。

台湾中华汽车,与三菱有着深度合作。

陕西:

陕汽集团,主要生产重型车辆,目前也在向乘用车方向发展。

山东:

中国重汽,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主要生存大型运输车辆和设备。

江苏:

目前有一个品牌大家非常熟悉,南京依维柯,是一个合资品牌。

之前英国品牌名爵MG被南汽收购,南汽后来被上汽收购。

观致汽车,总部就在江苏常熟。

上海:

上汽集团,荣威、名爵和大通等品牌大家都耳熟能详,还有上汽通用宝骏。

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上汽通用雪佛兰等品牌。

上汽通用五菱,是柳州五菱、上汽集团、通过集团三家公司合作的汽车品牌。

浙江:

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轿车业务,吉利生产的车型价廉物美,国内消费者非常喜爱。

领克汽车,吉利旗下领克主打年轻运动汽车市场。

众泰汽车,汽车界流传最多段子的品牌。

还有很多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没有介绍,比如甘肃、云南、 香港澳门等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部分地区以汽车生产基地为主,或是以其它工业为主,同时也欢迎大家补充自己家乡的汽车品牌。

正好昨天刚刚试驾完WEY VV5S。蔚来最近也搞了个试驾,不过我没有试驾到,领克目前还在产品的宣传层面。我结合亲身试驾和感知谈下看法。

先说WEY。

我试驾的文章还没发布,以下配图是我给这款车命的标题。

我觉得长城的毫无品牌是最务实的,也是动作最快执行最猛的,几乎确定下来就发足马力去干,管他前面是荆棘遍地还是其他。所以新品牌发布没多久就已经有两款主销车型了。而且4S店的建设速度也铺得有声有色。

WEY能成功吗?我觉得这是毫无疑问的。原因很简单,长城将此前所有积累的SUV经验都倾注到这个品牌了,而且用料设计确实都非常用心,真正做到了很有豪华感。只要你体验过WEY的VV7和VV5系列车型就能非常轻松的下这个结论,现在只是产能还没有扩开,所以你看不到惊人的销量,毕竟这些车型的定价并不夸张。

我的担忧是,WEY目前定位跟哈弗确实区分明显,但是价位却没有隔开,会不会WEY起来了的同时把哈弗顺便给比下去了?

------------------------

再说领克。

接触到领克全是在车展,这个品牌的调性是非常清晰的,他跟WEY强调的传统豪华不一样,领克这个品牌非常新潮非常会玩。

车展的领克展台前,几乎看到的就是一个小型的游乐场,里面有漂亮的“外国车模姐姐”给小孩子荡秋千,里面有自带充电功能的跷跷板,里面有能将自拍分享的照相亭。你感觉领克相当的不务正业。

实际上领克的观念是买车可以在网上买,可以给你送货上门,还可以跟 汽车 签约,自由使用和更换。是不是跟我们想象中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我比较佩服品牌制定者的想象力。在我看来,这些理念很新鲜很有创造力,但是消费者真的会如品牌所宣扬的去做,拿出自己的爱车与他人共享吗?或者消费者真的会不去实体店,在网上买一台 汽车 吗?如果是我的话,我暂时不会。

关于领克,我相信如果真的实打实的去玩这些的话,那么基本上是必死无疑了。 但吉利是谁,目前的市场掌控力和营销水平都是自主品牌里面最顶尖的,不至于这么务虚。所以我觉得领克有可能会开创一种全新的 汽车 玩法,当然风险也有可能直接跟此前吉利分品牌战略一样无疾而终……

--------------------------

最后说下蔚来 汽车 吧。

实际上蔚来确实很高端呀,一来就去刷新了纽博格林北环的最快圈速记录。

最新造出来的几款车基本只能拿来看的,这种天价几乎就没什么人能买得起

想想看吧,这种高端货给谁玩的?谁去买的?

所以蔚来这完全就是来刷品牌,刷眼球,刷实力的,这个品牌不需要什么销量,不需要什么成功,只需要通过不停的刷品牌让你知道蔚来的电动技术还是很牛逼的。

然后他们就可以专心的卖他们的入门级电动车产品了。这个做法类似于奥迪之于大众。

---------------------

最后,我的结论是:如果成功的定义是实打实的销量,那么WEY无疑会遥遥领先。如果是其他一些虚幻的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能不能走远,恐怕看一台车是很难预测的。另外,一个类型车的走向,也受到政策和技术的制约,而品牌的制约更来自于创始人的宏伟目标,魏派、领克、蔚来谁更靠谱呢?

天时——蔚来 汽车

蔚来 汽车 虽然是没有任何根基的 汽车 品牌,但它独占天时,在中国一大波纯电动车骗取国家补贴的时候,蔚来 汽车 却在做精品,直接打击国际市场。当FF 汽车 泡沫已经破裂的时候,蔚来 汽车 产品上市了。虽然出品远不如概念车那么惊艳,但也绝对跟任何一家电动车 品牌拉开了档次。只是国人在选择精品纯电动车的时候,可以在特斯拉和宝马i3之间多出一个选择。

另外,到了2025年,消灭传统燃油车的政策一旦下来,那个时候的蔚来 汽车 ,恐怕已经成为了中国特斯拉了。未来7年里,我只担心蔚来 汽车 的产品体验和产品质量问题,如果这些都OK,蔚来 汽车 将是走的最远的车了。

地利——领克01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内部合资的一部新的品牌车型,领克01不缺乏技术支持,也不缺乏品牌溢价能力。从各地收集来的信息上看,领克的经销店都在不同程度的变相加价销售,这也说明了,领克第一款车是相当成功的,这得力于吉利品牌这几年的进步,也得力于沃尔沃品牌的技术导入。

相对于蔚来 汽车 ,领克品牌更有稳定性,毕竟有两家母公司在保驾护航,技术科持续性也足够。并且一出生就在国际市场露面,这让领克品牌拥有更长久生存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领克的挑战,依旧是新能源车这块,如果不能立刻投入新能源动力,恐怕2025年会遇到变数。

人和——长城魏派

魏派 汽车 是这三个品牌中,唯一得到确切市场验证的品牌,11月份,魏派两款车型销量双双破万,成功成为长城品牌全新增长点。这不但是长城的一次成功,也是自主品牌的一次奇迹,毕竟魏派两款车都不是用优惠换取的市场。而长城哈弗在SUV市场保持的10年销量领先,也说明长城 汽车 是可以长久信赖的品牌。

今天的长城魏派以及长城哈弗能够在销量上领先,但我们实在无法保证未来10年,他们用什么去继续引领市场,除非它能给我们看到他们的技术导入源头,否则我不敢下结论。

白希文总结:

关于这三大全新品牌的未来走向,根本不是靠主观臆断能预测得了的。从稳定性上讲,领克更加可信,有里有面。另外,我不担心蔚来 汽车 的未来,我只担心它的现在,如果这几年能扛过去,就一帆风顺了。魏派眼前活的最好,但能不能活得长久,我最担心,关键看长城 汽车 的技术基因能否增强。

以结果导向论来看,WEY其实已经成功。

4月份,VV7上市,8月份,VV5上市。二者销量都在稳步上涨,11月份,VV5和VV7销量都过了万。截止到11月,WEY品牌的总体销量已经达到6.51万辆,对于一个全新的国产高端品牌而言,已经是非常傲人的成绩。

可以做个类比,观致在今年1-11月的总销量为1.33万辆,这还是在WEY只有两款车,分别于今年4月、8月才上市的情况下。

销量看,WEY品牌已经算是成功了,虽然后面还有油耗造价的困扰,但这整体局势已经没太大影响。普通人买车大概就看个面子,颜值是正义、性价比是真理。VV5和VV7在颜值上,绝对能给足大家面子,对比没什么信仰已经核心竞争力的韩系车,配置又高出一大截,足以让大家乖乖掏钱了。

领克有沃尔沃技术支持,路也比较好走

领克01在11月月底才刚上市,12月份还差两天,详细的整体销量还没出来,不过一些侧面信息来看,大家对领克的热情一点也不比WEY差。

今年广州车展上,领克01公布预售价并开启预订通道时,6000辆限量版曾在2分钟内被“抢售一空”。如今,距领克01正式上市已经过去近一个月,吉利曾多次表示领克01的订单数暴涨,据悉,订单数已超过1万辆。

领克01是和沃尔沃XC40共享CMA平台架构的,三大件通用,沃尔沃的City Safety一整套安全配置也在精简之后放在了领克01上。作为一台换标的沃尔沃XC40,领克的产品实力毋庸置疑,且是觉得强于VV7的。

领克01现在面临产能不足和4S店变相加价两个问题。产能是一直困扰吉利的老问题,当年吉利博越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领克上市,可能还要再经历一次。目前领克01在路桥工厂与沃尔沃XC40共享制造基地,路桥基地规划产能20万辆。另一方面,除了整车的产能受限,由于领克01所搭载的VEP4 2.0T发动机源于沃尔沃,加之沃尔沃今年的销量增长也很不错,因此领克01的发动机供应也有一定压力。

蔚来,饼画得很好看,就等去实现

蔚来的话题性就足了,在一堆互联网车企里,它是最将量产车推向市场的。除去已经破败的乐视之外,蔚来在一堆互联网造车的企业里,营销做得最好,融资能力也最强。

一切还是以产品实力说话,来看看首款量产ES8

亮点

1、价格和购买方式

ES8有两款车,售价分别为44.80和54.80万元,看起来不便宜。

让人惊奇的是,基于换电技术,蔚来ES8增加了一种新的购车方式。如果选择电池租用方案(购买车身,但不购买电池),基准版的价格为34.8万(车身价格)+1280/月(电池租用价格);创始版的价格为44.8万(车身价格)+1280/月(电池租用价格)

车身的价格一下就降低了10万,如果在加上国家+地方补助(北京约7万元),那ES8的起步售价直接下探到30万一下,这个价格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2、女王座椅

ES8针对副驾驶座椅和前方空间进行改造升级,取消了传统车型的手套箱,在中控台下直接掏出一个大空间,方便女士放包。并在座椅前方配有腿托和脚托,副驾座椅直接得到S级后排的待遇。

3、充电/换电解决方案

这可能才是蔚来和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为了解决电动车的续航不足问题,蔚来 汽车 给出了和目前所有人都不同的解决方案:

a、电池支持弹匣式换电,3分钟内即可换好,而蔚来计划是在2020年建成1100座换电站。

b、组件NIO Power充电车队,在车辆没电时可以呼叫NIO Power过来为其充电,充电10分钟即可100km续航。

4、智能互联

蔚来ES8将搭载全球第一款车载人工智能系统NOMI,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 情感 引擎,可自动调节车内温度、检测到雾霾时会自动净化车内空气、甚至还能帮助车内人员自拍……

5、自动驾驶

电动化、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缺一不可,ES8将搭载蔚来自己研发的NIO Pilot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包含:3个向前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1个驾驶状态检测摄像头等,ES8还是全球首款搭载Mobileye EyeQ4无人驾驶芯片的量产车。

蔚来的出场方式足够惊艳,但受到的质疑和亮点也一样多

质疑

1、价格、品牌认同

蔚来ES8的售价已经到了40-50万价格区间,面临的对手都是豪华品牌中流砥柱车型。而要做豪华品牌,可不止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品牌性格和品牌认同这种事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雷克萨斯、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这些豪华品牌哪个在技术上没有自己独到之处,但是和BBA比起来就是差一大截,还是被判定为二线豪华皮牌。

蔚来作为一个而全新的品牌,自身认同度先没稳固起来,还甩不掉“江淮代工”的名声,要获得大家的认同,真的有难度。

2、江淮代工品质、全铝车身

说到江淮代工,ES8设计上采用的是全铝车身,这玩意儿,对于豪华品牌尚有难度,而江淮从来没有过制造经验,最终做出来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考证。

3、产能

蔚来将自己的产品交个江淮代工,某种程度上是把自己的命脉交给了江淮,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展车也都是试制样品,ES8的大规模量产还没开始,车能能否跟上也是个问号。

4、续航

蔚来为了满足换电需求,全系车型都只用了一种型号的电池,容量的标准就是能在最小的车型上塞下最大的电池,而ES8作为蔚来最大的车,主装备70kWh的三元锂的电池就非常吃亏了,NEDC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只有355km,对比一下,Model X可以装下100kWh电池组,续航是565km。

5、换电模式何以为继

最最最重要的问题,蔚来换电模式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换电的想法,其它家不是没有,特斯拉很早之前就考虑过,算了下成本,最终放弃。蔚来的计划是2020年建成1100座换电站,有没有持续的信心和勇气做下去,这是个问题。

结论

给个小结论吧,WEY从4月份开始卖车,如今已经有VV7和VV5两款车上市,销量双双破万,基本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品牌了。

领克目前来看一切都在正轨上,产品实力比WEY强上一大截,只要产能跟上,4S店不作妖变相加价,超过WEY也不是每可能,最差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自己温饱。

唯一还有待考证的还是蔚来,ES8虽然上市了,但蔚来自己工厂还没建成,首批车得靠江淮代工,全铝车身的制造难度很大。蔚来自己许下的一堆承诺,比如换电这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非常大的气魄和财力、精力才能实现,还有,它还准备完全摒弃4S店模式,自己开体验店,主机厂自己和消费者直接沟通……蔚来的棋下得很大,颠覆性更强,但遇到的阻力也会非常、非常、非常大

我觉得是领克走的更远,长城魏 汽车 定价太高,在加上油耗没有优势,只要领克一上去就直接影响魏的销量,领克在外观和内饰上一枝独秀,引领风骚,设计非常 时尚 前卫,特别是内饰已经超过奔驰,奥迪了,如果在动力调教是做足功夫的话,一定是走的最远。

领克既然要做革命者,就必须得有一个革命者的样子。你天天的瞎逼逼,就让爷在这儿猜。就算老子相信你车质量做的好,品控做的好,外观也很nb,安全也很到位,但是价格上做不到颠覆,你就去洗洗睡了吧。我预测,定价如果在15万起,月销量,绝对只有几百台,能买的人都是情怀,两年下来差不多能卖一个1万台。到时候路上跑的比观致西游,比玛莎拉蒂还少见,这样一来,你6亿的外观设计费,均摊到每个车上的成本就是6万,可想而知你赚不到钱。如果你这价格的颠覆者,定价11万左右,前半年供应绝对不足,我敢保证未来两年月均销售2万台以上,前提是不要作孽,出一个垃圾质量车,这样一来,两年差不多销售50万,平均每台的外观设计费就只有12000,这一下就把平均成本拉下了48000,你便宜,4万块,成本就能降低,48000,你不仅能成为市场的颠覆者,更能成为市场的占有者。合资国产你通吃。说到这里,很多吃瓜群众就不干了,他们肯定会说,想造好车成本都不止11万,怎么可能会有赚,可能这些大家就不懂了,一台车的成本,是由销量来决定的,一个研发费用,投入100万,一年只能卖一台的车,它的成本起码一百多万,如果研发投入一个亿,你一年能卖20万,那它的成本,就低很多很多了。销量均摊,研发设计成本是一方面,吉利不是经常吹牛逼,说cma平台有多好多好吗,其实cm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生产流程的优化。让这一个底盘的生产研发成本降到最低,这样一来更大幅度降低,造车成本。以上这些才是一个颠覆者该做的,你现在不做,以后会有其他人做,所以现在你不颠覆市场,以后会有人颠覆市场。就像手机界的小米,我清楚的记到当时,智能机普遍在四五千块以上,CPU都是单核的,后来小米推出一个双核的世界首款价钱直接降到两千以内,它带来的市场震撼效果大家都懂的,一个小小的手机,让大家从那个时候抢一直到现在还在抢,而且从那个时候起,普通消费大众对国货的定义,就完全改变了,所以吉利别再逼逼了,赶紧干点儿实事吧。

个人观点,长城的车就一个空壳子,说实话魏派外观确实好看,但是看了8哥的测评和逛完 汽车 之家的论坛后可以看出这车就是个假大空。长城的车系乱的很,走量的车全是suv,同样的动力组成能整出一大堆车型,身边很多H6车主,对长城的车没有啥好的评价,除了车身大。

领克还没上市,不过其外观相对于魏派来说更为激进,人们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发展势头相当迅猛,有着沃尔沃的技术支持相信领克在硬件方面会比魏派要好。

这三个品牌无论是从筹备时间,投入市场来看都是非常短的,四年左右,除了领克系列新车呈加速推进外,魏派跟蔚来走的依旧是稳扎稳打的路线,两款的产品线也都比较单一,都以SUV车型为主

还有就是能源结构上,魏派跟领克都是主打燃油车的自家高端品牌,虽说高端,但市场定位还是十几万的中端市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过30万豪华车档,都不能算高端,而蔚来作为国内大名鼎鼎的电动车制造商,从第一台网红车,EP9开始,便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道路,虽然起初跟小鹏,威马这列互联网 汽车 一样不被看好,但初始定价却高的吓人,例如ES8起初定价就来到了50万中档豪华车领域,这在之前的国产车领域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最初的产品很多都存在设计缺陷,虽然外观做工,对得起价位,但是车辆综合性能却远不如特斯拉,这也间接导致,品牌高端,销量低端,持续在小众市场徘徊,而且代工厂之前是找江淮 汽车 ,这也间接导致产业链形象塑造上总让人感觉差那么一些意思,找一汽或者广汽这类知名大厂或许会好很多,不过后期已经在自建工厂了,应该会有很大转变,而且蔚来的售后服务一直处于行业前列,广受消费者好评

在说下长城的魏派系列,起名用的是长城 汽车 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魏派的市场定位是自主高端豪华SUV,价格上亲民,像VV6,VV5有颜值,有动力,线下跟长城以及哈弗的门店独立开来,真正从售前售后上提升产品档次,目前来说,整个产品线还比较单一,只有VV7,VV6,VV5以及VV7GT四款车,而且设计风格大同小异,内饰做工用料虽然豪华,但结合其运动化的外观,已经过了三四年,又是否需要做出一点改变呢,一种风格太久多少会审美疲劳

最后说下领克,吉利跟沃尔沃共同研发的合资品牌,有轿车,SUV,旗下从01到06车型众多,仅今年上半年就发售两款05跟06两款新车型,线下门店的扩张速度飞快,这很吉利,在设计风格上主打年轻市场,产品研发设计环节都比较激进,起初的三缸版本车辆不受市场待见,后期吉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重新用上了四缸机,整体市场表现热度高,但销量表现平平,当然,这是跟合资车比,毕竟领克车价也不低,高端的20多万,普通的也得15万左右了,这三款车目前来看发展潜力都很大,没有谁发展更好的说法,如果真要我做个决定,我可能更看好蔚来,来到合肥,自行建厂,研发,百亿融资,国内电车产业链整合,如果投资成功,大概率会成为电动 汽车 领域的第二个特斯拉,具体三言两语的说不完,你们来评论吧,个人观点,杠精勿扰哦

和WEY一样,吉利的高端品牌领克,热度也是一直不减,这款车采用和沃尔沃XC40相同的CMA平台,光是这一点,就能够让很多消费者高潮。吉利这几年凭借着和沃尔沃的捆绑,赚了不少粉丝,这些都直接体现在销量方面了。

如今推出了高端品牌领克,水到渠成。估计即将上市的第一款车型,销量应该不会差的。说这么多,WEY和领克分别有着长城和吉利这么大的车企作为靠山,而蔚来这方面就显得是个短板,并且是第一次研发 汽车 ,经验方面很难说。所以你如果把这三个品牌放到一起比较,我有什么理由相信蔚来会走的更远呢?

走的远不远,看量产,看使用口碑,看性能

目前这三个牌子,真正做到量产的也就是WEY、领克;至于蔚来,等大面交付再说吧。

魏派和领克都是传统车企的所单独研发的高端子品牌。在这块上个人更倾向于领克。

原因来自领克背后的吉利,众所周知领克是吉利基于沃尔沃的平台研发,本身在 汽车 三大件方面相对而言更成熟,并且使用了沃尔沃技术。

而魏派背后的长城,这几年虽然H6、H9 等SUV 型号热销,但同样在口碑上的的两极分化,而魏派在设计上虽然大气,但行驶质感逊于领克;

有句评语叫做不开的起来的话,魏派看着有七八十万SUV的范儿,包括做工;但一开起来的感受就是十万的车。

长城以前的车不说。但至少从魏系列的车看来诚意满满,对同价位合资车构成了威胁,对消费者的建议反应也很快,尽管技术上还有不足,但只要保持下去生存下来不是问题,再看领克尽管更有技术优势,但产品一直没有上市,不好做判断,蔚来更是走高端和 科技 路线的,距离实际老百姓的生活还太远,但看他投资人在业内的资历,应该不会太差

以上就是关于江淮和蔚来成立江来竟是为了复制领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