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二仑山和崛围山景区分别有什么特点?

   2022-06-29 13:07:10 网络890
核心提示:崛围山景区的特点:崛围山景区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西,从下元汽车总站乘12路或从胜利桥东汽车总站乘454、835路到呼延村下车西行即到。每年10月前后这里都将举行一年一度的“崛围红叶登山摄影节”。二仑山的特点:二仑山是首批国家AAA

山西省太原市二仑山和崛围山景区分别有什么特点?

崛围山景区的特点:

崛围山景区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西,从下元汽车总站乘12路或从胜利桥东汽车总站乘454、835路到呼延村下车西行即到。每年10月前后这里都将举行一年一度的“崛围红叶登山摄影节”。

二仑山的特点:

二仑山是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坐落在古城宾州西南。二龙山因二龙湖而得名,二龙湖又名二龙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城镇供水、渔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库。占地25平方公里,一湖碧水,三面环山,既有二龙戏珠、长龙卧波、银峰插翠、碧波唱晚等十大丽景,又有宝岛飞虹、湖面飞鱼等四大奇观。是消暑、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地方,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

太原古八景的现状

你是外地来的么?如果是外地到太原,想爬山的话,可以考虑到崛围山。

到胜利桥东坐454小巴,呼延下车,可以问小巴的司机怎么走,很好找,早晨走中午就到了山顶了,吃个农家饭,大概10元/人的标准,然后从山顶有去汾河二库的车,也很便宜,15元每人能让他把你送到二库,还能等你们玩完送到中北大学附近的窦大夫祠,转完后还可以逛逛附近的傅山园,爬爬中北大学的二龙山,玩二龙山后面的千佛洞,这些都很近,步行就可以,而且到处都是学生,你问路的话都会很热心的告诉你的。然后可以坐835或454小巴回到胜利桥东,到晚上8点都还有车。这趟线下来太原北郊的景点就完成了,一天也够了,适合春天一日游!~

古往今来,永祚寺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直被“双塔寺”所取代。

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两塔犹如一双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吸引着每一个专访和途经太原的宾客。

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文笔双峰。

凌霄双塔,也曾使历史上不少涉足于太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墨客骚人为之赞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为其颂咏;明代江南七大文人之一的李维桢曾为其吟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艺术家傅山先生曾为其作画;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将杨成武将军曾为其挥毫;……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数百年来,绝大部分人把永祚寺的“凌霄双塔”,当作同时创于世,属性一样的艺术珍品和文物珍品给于珍视。但是,考其故事,研究其创建之因,并不如是。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创建于先的“文峰塔”,一个是继建于后的“舍利塔”,不仅非同时所建,而且属性也根本不一样。所谓“文峰塔”,是“起自堪与家言”的风水塔,即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它的造形虽然取之于佛教的浮图,但是,与佛的教义和佛门没有丝毫的关系。而“舍利塔”则是佛门的圣物,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这正是永祚寺“凌霄汉塔”,近在咫尺,本质相去甚远的差别。古八景之二

崛围红叶

崛围山风景区位于市区西北24公里处。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崛围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山顶建有多福寺和七级舍利塔,寺内藏有寺观壁画和傅墨迹。崛围山风景区距市区较近,气候宜人,是游人观光、消遣的去处。该景区各景点各具特色,进出道路便利,景区附近小滩、名吃具有山西特点和风味,极有吸引力。

晚秋时节,这里最美的景致当数崛围红叶了。自古以来,三晋观赏红叶的最佳之处就在崛围山红叶最集中的地方,每当深秋来临,灿烂的阳光下,这满山遍野地红叶,如火流,如红浪,如彤云,如紫霞,把崛围山装点得分外妖娆。

崛围红叶是太原市的古八景之一,也是全国十大红叶景区之一,这个植物是黄栌,它是一种野性的小灌木,它的叶子在九月份以后就会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最后变成深红,在它落尽以前,显现出它最美丽的颜色,傅山先生他一生都钟爱红叶,他曾经邀请清代的著名学者顾炎武、严而梅来到这里来观赏红叶,同时,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傅山先生对红叶情有独钟,遥想当年先生常常漫步山中,为这斑斓的色彩而陶醉,沉迷。“年少休言欲倚霞,一寒一曝惹人嗟。春秋多历情能老,霜叶真红二月花。”可以说,傅山先生偏爱红叶是与他独立寒秋,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性格相吻合的。如果说霜染秋叶叶更红代表了傅山的品格,那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时红于二月花”则更多的表现了人们对红叶的真爱。几百年来,每到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时节,并州的百姓不约而同地走进这满山的红云中,走进层林尽染的图画里 古八景之三土堂怪柏

土堂的净因寺就是当年傅山先生隐居于崛围山时的一处住地。这座古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据明嘉靖二十年《重修土堂阁楼记》中的记载,汉代此处土山崩塌,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达30多米,其形似佛像,当地人传为山崩现佛,有佛教净土因缘,便在此建寺,所以当地人也把净因寺叫做大佛寺。寺内大佛高达9.46米,坐姿端庄,神态安详,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土质大佛。

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土堂村,始建于北齐。寺分前后两进,前院有天王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罗汉殿、地藏殿等。寺址西侧有明嘉靖年间依山崖而筑的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供一佛二菩萨。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为太原一景。

净因寺里的“土堂怪柏”也是太原市的古八景之一,不知道当年傅山先生所钟爱的古堂怪柏指的是不是它们,那么这个土堂怪柏它究竟在哪里,是因为它的树形很奇怪呢?还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这个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很有意思,所说当年净因寺周围有一片柏树林,柏树长得非常茂盛,但是究竟多少棵柏树,谁都数不清。一位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来到这里,他就试图把这些柏树数清楚,他数了整整一天一夜,并且将数过的柏树贴上小纸条做为标记。可是第二天来到这里发现还是有很多柏树没有贴上纸条,那么这片柏树林也就因此而称奇,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片柏树林了,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来领略土堂怪柏的风韵。。古八景之四烈石寒泉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兰村,汾河峡谷左侧。山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晋国大夫窦抽,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纪。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就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古八景之五天门积雪

双龙泉、千(虫蜀)谷均为北都晋阳附近名胜。双龙泉即今太原市阳曲县西北的南、北龙泉。两泉相距仅五百米,周围山峦起伏,林木荫翳。泉旁有大安寺,建于唐初,寺内有佛塔一座,俗称“唐僧宝塔”,为贞观年间高僧玄奘法师传经之所。千(虫蜀)谷是太原西北的一条峡谷,古代为晋阳通西北诸州的孔道,其东口为著名的天门关,隋炀帝曾在此开辟交通,修设栈道,故名杨广道。此地山崖如削,谷径幽深,“天门积雪”为古代晋阳八景之一。就在这山崖如削、谷径幽深的天门关下,当时的并州总管杨广架设栈道,修筑了北上的驰道,史称杨广道。当年,第三次北巡的隋炀帝杨广就是由晋阳出发从这条驰道北上,率领十万吏卒宫女巡幸宁武天池的汾阳宫,并在那里住了五个月。 古八景之六汾河晚渡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回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古人观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

本诗作者:明代诗人张颐。簇如蚁:喻众人拥挤在渡口。中流:半渡,渡河中间。轧轧:象声词,这里指摇橹的声音。沙际:沙边。横流游幸秋:指汉武帝刘彻游幸汾河的事。俦:相比。红蓼:开着红花的蓼草。下:落下。 古八景之七蒙山晓月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

蒙山南连风峪太山顶峰,北为冶峪,开化峪。石灰岩山体,夹有白沙岩层。开化峪至晋祠南的牛家口,炭酸盐出露段有称"地下水道"(晋祠泉水断裂带上),此断裂带,是西山地区地下水主要排泄通道。长达三公里左右的断层,有山北上冶峪东的东北向和山中原寺底村南的东向断层。经济林木有白皮松、侧柏、白桦、沙棘等。有角篱、柴胡等中草药。野鸭、山鸡、老鹰、山雀飞翔在灌木丛中,山猪、野兔、狍子出没在崇山峻岭之中,蒙山藏有大量的煤炭、青石、白灰、石膏、耐火土等丰富资源,同时蒙山脚下开化峪自古就有传统的烧制陶器工艺。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古有蒙山晓月"之称。蒙山是块风水宝地,自古历代帝王、将相曾多游蒙山建庙、凿窟造佛。史载:"汉刘聪征刘琨不克,掠晋阳之民,逾蒙山西遁。"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晋阳蒙山凿造西山大佛,北齐后主高伟"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大佛像处即古大岩寺处,此前东魏高僧昙鸾弘修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即此处。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隋代高僧导绰又在开化寺师事慧瓒时"继昔鸾师净业"。这里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为北周大将,率兵在蒙山与北齐作过战,因之隋文帝于开皇二年(582)为其父杨忠建祠,称"武元皇帝祠",后称"圣寿观"。隋秦王杨俊在晋阳任并州总管时支持慧瓒法师在仁寿元年(601),为北齐所凿的"晋阳西山大佛"建大佛阁。唐李渊和李世民在晋阳都瞻拜过大佛。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显庆五年(660)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时"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寺刘知远,重修庄严阁,高五层共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另外蒙山还有北齐天统二年(566)建甘泉寺,有甘泉等。 古八景之八

巽水烟波

太原城中历史最悠久的湖泊当属儿童公园的文瀛湖,文瀛湖是明代展扩太原城池后由东南半壁雨水汇集而逐渐形成的两片积水,当时的名字叫海子堰,当年李自成的部将陈永福就是在这里处死了一千余名明朝宗室。海子堰的两片积水在清代被贯通,因为靠近贡院而被命名为文瀛湖,成为旧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1912年孙中山来太原时,就是在文瀛湖畔向各界群众做的讲演,此后,这里先后被命名为文瀛公园、中山公园、新民公园、人民公园,最终在1982被定名为儿童公园。

以上就是关于山西省太原市二仑山和崛围山景区分别有什么特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