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80年代的济南,回味记忆中的那个老泉城

   2023-01-31 21:46:01 网络540
核心提示:济南,别称泉城,因地处古高冲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是山东的省会城市。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是80年代的济南,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泉城的样子。图为80年代的经二纬二路口,照片中正在建设中的两座高楼,东侧是东

老照片:80年代的济南,回味记忆中的那个老泉城

济南,别称泉城,因地处古高冲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是山东的省会城市。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是80年代的济南,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泉城的样子。图为80年代的经二纬二路口,照片中正在建设中的两座高楼,东侧是东图大厦,西侧是邮电管理局老办公大楼。

80年代的济南城区东北角,远处的那座尖顶的山就是华山,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80年代的济南街景,位于历下区解放东路的老济南印刷物资公司。

80年代的山东电视机厂。山东电视机厂生产的泰山牌电视机,曾畅销了近30年,如今这个品牌也已经消失了。戚简歼

80年代的济南街景,大观园东边的过街天桥。

80年代的济南,停在路边的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上海牌轿车在当年是距离百咐改姓生活最近、最为老百姓所熟知的轿车。

80年代的济南大明湖。大明湖位于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

80年代的济南,大明湖畔钓鱼的人们。

80年代的济南,一处公园里的游人。

上海轿车是国产的吗?电视剧里面演的民国时候的上海轿车,是不是中国产的?有谁知道请赐教!

1980年买不到汽车,1980年代我国还简谨没有私人汽车,那时候国家也不允许有私人汽车,再说闹扰那时候人们收入液咐旦也比较低,不要说买汽车了,买个自行车都需要好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并且自行车还兼职家里载物的功能,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

上海牌小轿车的前世今生

首先纠正你一下,电视剧早迟里面演的民国时候的上海街道上跑的老爷车,不能叫做“上海轿车”。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生产轿车,街道上跑的都是吉斯,雪弗兰,斯科达等品牌。

国产的上海牌轿车是80年代我们在街头常见的车型之一,由于“红旗”轿车的特殊性其只能供给中央使用,所以体形稍小的上海轿车就成为了许多省部级单位的公务用车,在80年如果代能开上老上海那是一件让人十分兴奋的事,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老上海”同样是家喻户晓,知名度丝毫不比“大红旗”差。

“老上海”轿车分为SH760与SH760A、SH760B三种型号,我们当时在街头最常见到的是SH760A轿车,它主要是将SH760的车灯改进为方形,在车身造型上用直线取得了原来的美式曲线,从而更加符合当时的流行潮流,但在发动机与车身结构方面没有进行改变;SH760B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采用了塑料中网以及桑塔纳的尾灯,而继SH760B之后上海轿车陆含李一直到停产都没有再进行改款。

“老上海”轿车是借鉴、仿制1955-56年梅塞德斯奔驰220S型轿车得来的。该车搭载上海发动机厂制造的685直列6缸汽油机,排量2200CC,90马力,最高时速130km/h,4轮独立悬挂。前侧窗前部2侧设活动三角窗,可从内部用手柄控制开闭,将空气引入车内。车内的乘座方面以今天的眼光看十分宽敞甚至是奢侈:高高的车顶、可并排乘坐3人的空间、厚厚的沙发式全通座椅。

老上海轿车在车身设计上带有浓郁的50年代美国车风格,这在当时封闭的环境下可算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但是由于在市场开放的改革过程中,并没有及时跟上步伐,从70年代末期开始,面对进口日本汽车和国产SANTANA的冲击,老上海开始被司机们嫌弃——跑的慢、视野窄、操控性差、故障多...... 最终在1991年11月25日,最后一辆披红挂彩的上海牌轿车缓缓下线,老中累计生产77054辆,上海轿车从此停产。不过,对于60-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老上海”车代表了一个时代。

提起上海牌轿车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前身凤凰牌。1958年,一汽人将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作为礼物,送到了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中国也有自己的小轿车了!这一消息,不仅牵动了国家领导人、与会的代表的心,也大大激励了上海汽车人,上海也要制造中国自己的小轿车。一年不到的时间,在敲工、精工和电工的相互配合下,上海的第一辆轿车雏形初现。

上海人为他们造出的第一辆轿车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凤凰。在车头的发动机盖上,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欲飞,与一汽东风车上的那一条金龙形成了南北呼应。 锤声叮当手工打造第一辆“上海”

早春的上海细雨霏霏天气微寒,在一间暖和的屋子里,我见到了原上海汽车厂的技术厂长,一位亲身经历上海牌轿车从诞生到消失整个过程的老人—蒋国菊。在与蒋老的交谈中,尘封的历史被唤醒,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仿佛将时间拉回到了几十年前……

1958年的一天,一辆奔驰220S被运到了上海汽车制造厂,接下来这辆车被进行“活体解剖”,解剖过程极其细致和零碎。当时几十个上海最有实力的工业企业都参与了分解这辆奔驰车的过程。这种生产方式叫大联合,每个企业都会领到一个相关部件的攻关生产任务。就连车门锁也被相关的厂家拿去研究了。 任务瓜分后完成的结果是:上海汽车底盘配件厂用7个月完成了悬架、转向器、前减振器、传动轴、制动器等18个总成。1959年9月28日,上海内燃机配件厂试制出发动机;上海郑兴泰汽车机件制造厂试制出变速器和螺旋伞齿轮,上海汽车装配厂用5个月完成了车身制造和整车组装。然而,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却推迟了上海牌的出生。

1963年,上海含镇的轿车工业重新启动,老牌技术员被重新请回了工厂,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械厂等大型企业在技术上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当时上海机电局长的支持下,上海工人硬是搞出了自己的六缸发动机。很快,第一辆车诞生了。重新焕发活力的上海汽车人,给重新下线的轿车取了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上海牌。 11月25日下午2点30分,上海汽车厂总装车间举行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下线仪式。上海牌轿车问世33年来,共计生产了79525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

上海牌轿车有着与前苏联“伏尔加”轿车车型相似的外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人能够造出这样的轿车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两款以“上海”牌命名的新能源车。一款是“上海牌”纯电动汽车,该车采用了先进的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电动推进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多动力源和多用途的先进汽车驱动架构,可分别用于燃料电池、油电和纯电动汽车。另一款是“上海牌”燃料电池汽车,该车是通过谈晌粗对通用汽车第4代燃谨圆料电池动力系统重新优化、匹配,并独立完成底盘和车身适应性开发的最新产品,最高时速150公里/小时,最大续驶里程达319公里。

以上就是关于老照片:80年代的济南,回味记忆中的那个老泉城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