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时如何规定的

   2022-10-24 03:30:03 网络580
核心提示:如果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则资产已经减值,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慎闹重新确定其价值。对于减值资产的认定,通常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则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

我国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时如何规定的

如果资产的

帐面价值

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则资产已经减值,在

资产负债表日

需要慎闹重新确定其价值。对于减值资产的认定,通常应当以

单项资产

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则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

资产组

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理论上应针对每一单项资产或资产组都重新确定可收回金额,再与帐面价值对比确定该项资产是否减值。但从

成本效益

方面考虑,实际工作中可首先界定

资产减值

的认定标准,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再进一步计算减值的金额,并且予以确认、计量和披露。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永久性标准

所谓永久性的资产减值,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永久性标准认为,只有永久性的

资产减值损失

才能予以确认。按此标准确认资产减值,可以避免企业为了自己的目的确认暂时性的资产减值损失,还可以防止在损失发生前就将其记录。但是分清哪些是暂时性损失,哪些是永久性损失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主观性较强。

(二)可能性标准

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认定。在可能性标准下,资产减值的确认被分为帐面价值“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不能全部收回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确认,第二种情况应当披露,第三种情况既不确认,也不披露。可能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同,确认时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作为基础,而计量时采用

公允价值

。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大于帐面价值,那运郑么即便公允价值小于帐面价值,也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三)经济性标准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就应当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在经济性标准下,资产被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可定义性;可收回金额小于帐面价值的差额用以计量减值损失,具有可计量性和可靠性;另外还能提供相关的信息,具有相关性。

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造成的影响,会计人员很难判断哪些是永久性的资产减值,哪些是可能性的资产减值。采用永久性标准可能导致管理层拖延减值损失的确认;采用可能性标准又会导致确认与计量基础不同的资产高估。所以我国旁孝颂对于资产减值的认定是采用与

国际会计准则

相同的做法,即以经济性标准为主。以经济性标准对资产发生减值进行确认和计量,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此需要对

资产减值迹象

加以判断。

新会计准则下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是哪些?

资产减值计算方法: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此漏让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搜唯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例子:

2010年初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100w,2月份B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财务状况不佳计,A公司提坏账准备

10w,3月份B公司财务状况不见好转继续下滑,A预计此项账款的可收回金额为70w。

3月份A公司应提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可收回金额=100w-10w-70w=20w

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2009年以后可以抵扣了,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扩展资料

资产减值的计算标准:

一、永久性

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

二、经济性

即在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

三、可能性

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森局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哪些

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野纳岁产减值》,对资产减值又进行了一些新的修订。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颂睁企业应茄旅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底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没有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做出具体规定。2002年《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也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

而2006年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些迹象包括: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降,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它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实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或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减值损失都包括坏账准备、存货顷喊知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渗橘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矿区权益减值等

资产减值损失的规范有两个准则 针对金融资产的:这里面分三类,

1、是持有至到期投、贷款、应收款项,是按照帐面价值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去比较。

2、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帐面价值跟公允价值去比较,当公允下降的很快且预期不能回升的时候确认减值,

3、是存货,是按照帐面价值跟可变现净值去比较的。针对上述固定资产那一类资产的,是将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跟帐面价值比较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而可收回金额是此资产未来现金流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1 准则因素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专门针对资产减值这一科目发布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项一旦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后期不允许转回,但是对短期资产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在资产减值科目方面,还是给企业在盈余管理中留有雀消空间。1.2 行业因素 企业资产减值与市场动荡息息相关。行业类型决定经营项目,经营项目决定企业资产类型。由于行业差异的原因,企业的资产中存在减值风险的类型不同,导致计提比例有所不同,所以由于行业因素而给予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存在着差异。1.3 公司因素 公司因素中包含着管理层压力、企业经营目标、融资需求、股东利益等。上市公司的利润表现直接对其融资状况、企业未来发展、项目执行的......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对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时如何规定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