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综合布线产品的指标是什么?

   2023-02-18 19:20:49 网络470
核心提示:六类系列产品技术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快速通信的需求和速率宽带传输高信号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宽带也在不断的增加。综合布线系统铜缆双绞线由5类发展为超5类,目前6类双绞线也逐渐为用户所接受。200

六类综合布线产品的指标是什么?

六类系列产品技术说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快速通信的需求和速率宽带传输高信号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网络的通信平台——综合布线系统的宽带也在不断的增加。综合布线系统铜缆双绞线由5类发展为超5类,目前6类双绞线也逐渐为用户所接受。2002年6月,ANSI/TIA/EIA568-B铜缆双绞线6类线标准已经正式出台。

一、六类标准简介

新的六类标准在两个方面对以前的草案进行了完善:TIA指定六类系统组成的成份必须向下兼容(包括三类、五类、超五类布线产品),同时必须满足混合使用的要求。六类布线标准对100欧姆平衡双绞线、连接硬件、跳线、信道和永久链路作了具体要求。

(1)新的六类布线国际标准在许多方面做了完善,主要有:

①对六类性能的测试频率最终确定为1MHz~250MHz频率。

②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为了确保整个系统有良陵做好的电磁兼容性,这个标准还同时对线缆和连接的匹配提出了建议。

③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

④在以前的布线测试中有基本链路(TIA)、永久链路(ISO)和信道模型(TIA/ISO)。在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从而两个标准在测试模型上达成了一致。

(2)六类标准中规定了介质、布线距离、接口类型、拓扑结构、安装实践、信道功能及线缆和连接硬件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同超五类标准一样,新的六类布线标准也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二、六类产品

Cat6六类系统包括六类双绞线、六类模块、六类配线架和六类跳线。

六类模块

新推出的六类可以用于系列面板、配线架上安装。六类模块后端线盖保证线缆与模块的牢固连接和一定的弯曲半径。

六类配线架

六类配线架分成1U 24端口和2U 48端口,它采用各种组合,可以最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布线要求。配线架背面设计了独特的进线环,保证有效地进行理线,并保证正确的弯曲半径。前面和背面端口标签可以简便地识别各个可拆卸的配线架端口,维护起来非常简便。

六类跳线

所有跳线都是为杰出的性能和可靠性而设计的,其性能和可靠性均在发货前经过测试。跳线分为护套保护的终端型及带编号的设备型,有各种长度和颜色,另外还提供定制长度。

三、工程施工注意的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部分重要问题包括:

(a) 电缆拉伸张力

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NEXT、FEXT) 的能力,及严重影响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这会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网系统传输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网。此外,这可能会导致线对散开,可能会损坏导线。

(b) 电缆弯曲半径

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电缆中线对的绞距。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导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另谨模外,这可能会改变电缆内部4 个线对绞距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噪声抑制问题。尺晌衡建议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安装后的电缆直径的8 倍。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 毫米。存在问题的最关键区域之一是配线柜,因为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会导致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

(c) 电缆压缩

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电缆过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影响其性能,一般会使回波损耗更明显地处于不合格状态。回波损耗的效应积累起来,每个过紧的电缆扎线对都会提高总损耗。较好的方法是保证在使用电缆扎线对把电缆捆在一起时,没有出现任何电缆护套变形的情况。

(d) 电缆打结

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有时可能会打结。如果电缆打结,应该视为电缆损坏,应更换电缆。安装压力会使安装人员弄直电缆结。但是,损坏已经发生,在电缆测试时会发现这一点。

(f) 成捆电缆中的电缆数量

在任意数量的电缆以很长的平行长度捆在一起时,具有相同绞距的成捆电缆中不同电缆的线对电容耦合(如蓝线对到蓝线对),会导致串扰明显提高。这称为“外来串扰”,这一指标还有待布线标准的规范或精确定义。消除外来串扰不利影响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并行线缆的长度,以伪随机方式安装成捆电缆。

(g) 电缆护套剥开

在电缆端接点上,在端接后从外皮到IDC 露出的线对必须保持到最小。并没有绝对的必要剥开电缆护套,其只是可以舒适地把导线接到IDC 上。TIA 或ISO 布线标准规定了剥开的护套长度。通过使剥开的护套长度达到最小,这保证了可以保持电缆内部的线对绞距,以实现最有效的传输通路。在IDC 上剥开的护套过大将损害六类布线系统的NEXT 和FEXT 性能。

(h) 线对散开

在线缆端接点,应使电缆中的每个线对的绞距尽可能靠近IDC。线对绞距由电缆制造商计算,改变电缆绞距将给电缆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尽管ISO 和TIA 超五类布线标准规定了线对散开的长度(13 毫米),但它们没有对六类布线作出此类规定。目前的建议是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建议。在触点和环导线顺序发生错误的端接点上,增加一对绞线要好于去掉一对绞线,以保证与相关IDC 对齐。

六类布线?

UTP6类线缆就是俗称的六类线。

"六类"是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各项参数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250MHz或更高。

六类线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慧埋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五类的带宽,五类线为100M、超五类为155M、六类为200M。

扩展资料:

选购六类线的要素

作为网络建侍做设的基础设施,布线系统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由不良布线系统所导致的网络故障占故障数的70%。因此,选择一套真正的六类布线系统一定要注意以下要素:

1、真正的六类系统应该从接插件、线缆到链路和信道全部满足六类的性能要求,其中包括前谈蚂模块、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件。

2、提交系统测试报告中所采用的必须是ISO/IEC 11801和TIA/EIA-568标准中定义的最坏情况模型,即3连接点90米链路或4连接点100米信道。

3、厂商应提供在6类产品及系统在250MHz带宽内全面的测试数据,并经得起与六类ISO/IEC 11801和TIA/EIA-568标准要求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一一对比。某些特征频点的测试结果不能代表完整测试带宽内的性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类线

六类布线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六大注意事项。

一 。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

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

二 。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

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三。 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

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

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四 。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

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

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五 。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芹御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

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六 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大楼的各种工程负责人要及时沟通,发现问题马

上通知甲方,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及时完成本工种任务。

六类布线选择与施工要求

1. 六类布线系统应该从整体传输介质中来选择,因为六类是一个永久链路级别的布线系统,除了选择性能卓越的线缆外,接插件部分也相当重要,如六类信息模块、六类配线架以及成品的六类UTP跳接线。

2. 产品的兼容性与匹配性也相当重要,所以,在选择六类布线产品时,最好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六类布线产品,因为各厂家接插件结构不同,跳接线高低触点各异,连接匹配性也随之不同。任何一个不兼容与之不匹配的接插件都会影响整条信息链路的传输。

3. 厂商应提供在6类产品及系统在1-250MHz带宽内全面的测试数据,并经得起与六类ISO/TIA标准要求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一一对比。同时对整体链路测试要达到标准要求。

4.提交系统测试报告中所采用的必须是TIA/ISO标准中定义的最坏情况模型,即3连接点90米链路或4连接点100米信道。

5. 产品成熟,早已商业化,应已有六类系统的工程应用,厂商还应提供一些国内外第三方和官方机构的测试结果。

6. 厂商应对集成商进行专门针对六类的安装培训,而有关集成商只有在经过培训后,方可参与六类项目的安装与施工(用户可嫌正岩要求集成商出示该类培训证书)。

7. 用户也可要求使用现场测试仪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对厂商提交的链路或信道进行现场测试,看能否满足六类指标。

8. 六类线缆内部应有隔离槽使六类UTP达到双绞线内部结构线对与线清扒对之间的隔离,降低其串扰包括六类成品的跳接线内部结构。同时接插件部分,如六类信息模块与配线架,要有高低触点的设计,使跳接线RT45与配线模块RJ45接口的匹配性达到一致。

9. 六类产品特别是六类配线架,要有背板理线系统,如背板理线器或背板理线环,在绑扎六类线束的时候,要使用专业的绑扎带,以防止六类线缆内部结构的损坏。而背板理线器则起到线缆弯折度的最低设置。

10.六类产品安装要符合综合布线标准信道100米内与链路90米的标准距离,线缆穿管材设计应视六类线外径而定,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区别开。

由于六类的测试余量小于超五类,因此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安装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如何进行六类布线系统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铺设水平线槽应注意水平线槽的结构,水平线槽内是否有金属毛刺,会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害。

2.水平子系统安装时,铺设线缆要注意线缆的拉力,无论超五类布线系统还是六类布线系统,特别是六类布线系统,线缆受到的拉力不能超过线缆制造商所规定的最大承受拉力,在TIA/EIA-568-B.1中有规定4pair 24 AWG UTP cable 拉力要小于110N = 25 lbf(磅) 。

拉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层数发生变化:

严重影响线缆抗噪音(NEXT.FEXT)的能力导体及绝缘层的拉伸破坏;

降低线缆的传输性能-导致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的数值降低;

破坏特性阻(IMPEDANCE)的稳定-导致回波损耗(RETURN LOSS) 的数值降低

3. 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这一点在管理间子系统或工作区子系统都要注意,在线缆到模块的安装与线缆到配线架的安装,线缆弯曲半径都要注意到,这一点分开来谈:线缆弯曲过大,这样会改变线缆内线对的层空间。在拉力过大时,扭绞着的线对会松开,从而形成失配阻抗,使回波损耗性能不能达到标准(而六类针对回波损耗更为重要)。另外线缆内的4个线对的层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抗噪音能力的下降。

按照TIA/EIA-568-B.1规范水平布线4 pair UTP线缆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所安装线缆直径的4倍,六类与 4pair SFTP则是8倍。这类问题经常发生的区域是配线柜。在那里,接插面板上插有大量的线缆,为了让配线柜内线缆整齐放置,有些线缆就会被挤压和弯曲的太严重。经常这些都不会被人发现,即便是最细心的安装人员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犯这样的错误,从而恶化布线系统的性能。这也意味着,引导线缆的导管最小弯曲半径则是50mm。这对建筑物内原来安装或规定安装更小直径线缆的导管系统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管理间子系统内部线缆挤压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在六类安装中所容易出现的一个故障点,应避免把线缆束得过紧,从而压迫线缆。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有许多束或捆线缆的场合,位于外围的线缆受到的压力比线束里面的大,压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变形,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影响性能,主要表现为回波损耗成为主要的故障模式。回波损耗的影响能够累积下来,这样每一个过紧的系缆带造成的影响都累加到总回波损耗上。你可以想象最坏的情况,在长长的悬线链上固定着一根线缆,每隔300mm就有一个系缆带。这样固定的线缆如果有40m。那么线缆就有134处被挤压着。当你使用系缆带时,要份外注意系带时的力度,系缆带只要足以束住线缆就足够了。

这里有一个好的原则可以遵循,就是确保在用系缆带固定线缆时,线缆外皮不变形。在配线柜,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因为配线柜里面的线缆密度很高,为了保持线缆整齐,有可能把线缆束的太紧。另外,在接插面板后面,由于很难接到端接点,也容易造成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系缆钩或环最好用专业的尼龙绑带,这总装置不会压迫线缆,而且,它们也很容易拆下来,这总方法一方面简化了往线缆束里增加线缆的操作,但另一方面,缆线也容易遭到破坏。

5.工作区子系统与管理间子系统线缆的打接与牵引处也会使六类安装出现故障。在六模块打接中,要求线缆PVC绝缘层的外皮与IDC打线端子平齐,以降低近端线对的串扰值,同时,在线缆到达IDC打线端子刀口处,尽量不要破坏对绞线的绞距。打接配线架也是如此,对于机柜内,线缆的两种走线方式一是采用顶部水平线槽出线,二是采用防静电地板式出线方式,两种方式到达六类配线架背板理线器时,均要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90度直角。

在线缆端接处,除非必须,否则线缆外皮不应被去除。TIA 或 ISO 布线标准中都没有说明需去除的外皮长度。尽可能少的地去除外皮,可确保线缆内的扭绞率和扭绞层数。在IDC 去除的外皮若过长,将会影响布线系统的NEXT和FEXT性能.

6.六类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综上所述,在每个六类布线系统的子系统中,安装环节都很重要,如果没有接受到此系统安装的培训绝不能对六类布线系统进行安装,打接模块与配线器材时,应注意打线刀的垂直与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六类综合布线产品的指标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