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2022-11-23 22:59:48 网络510
核心提示:作为一个比亚迪e5纯电新能源车的老车主,奉劝大家不要买。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在当前阶段是极其不划算的!此外,纯电新能源车还有各种缺点,让人十分无语。很多人说,纯电动新能源车是电动爹,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家现在,也在深深地后悔。

纯电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作为一个比亚迪e5纯电新能源车的老车主,奉劝大家不要买。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在当前阶段是极其不划算的!此外,纯电新能源车还有各种缺点,让人十分无语。很多人说,纯电动新能源车是电动爹,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家现在,也在深深地后悔。

我们家这辆比亚迪e5已经开了三年半了,当时我们准备买车的时候,我是极力要买燃油车的。我老婆说,她已经受够了我的油腻,不希望车也有油的味道。没办法,我说了不算,结果,我老婆买了比亚迪e5。

其实,我们和这纯电新能源车也是有蜜月期的。当时到手之后,觉得动力很足。加速很平顺,不会像燃油车那样时不时地有顿挫感。而且快充一次几十块钱,比以前一箱油动不动两三百要划算得多。保养也很便宜啊,一次保养才两三百块钱。

但是,不久之后,我见识到了什么是坑!新能源车坑车主,我老婆坑我!

新能源车比燃油车贵很多!

那一天,我在一个商场遇到一个和我开同款车的**姐,但她上的是蓝牌。虽然她当时不是很想听,但我还是把好人做到底了,我告诉她:既然是新能源车,可以去换绿牌,换绿牌可以全天走公交车道,不受高峰期限制!而且绿牌车在市内路边一些画框的收费停车位,可以免费停两个小时!

**姐白了我一眼,说:我是比亚迪速锐,是燃油的!

我很好奇,这个车和我的比亚迪e5为啥这么像?没办法,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我的比亚迪e5是比亚迪速锐的油改电版本。

由于**姐已经走了,我就去到她车前,记下了她留的挪车电话,问了她是多少钱买的。

听完她说的价格,我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落地71万元!

而我的比亚迪e5落地价格是158万元!

87000的差价,给燃油车加油够加到报废了吧!

想起老婆如此败家,我去超市买了两颗刺最粗、最尖、最硬的榴莲!想要好好收拾她一顿!

虽然当天晚上我老婆穿得比较可爱,我一时心软放过了她。但我在心里还是很不认可我老婆买这款新能源车的!

所以,还是找了个时机跟老婆说了这件事。希望她牢记这个教训,以后像买车这样的大宗消费,还得听我这个老司机的!如果不买新能源车,而是买同级别的燃油车,这省出来的87000块,做啥事不好啊!

结果我老婆马上付出了行动:把我几天内通过的电话一一回拨过去,找到了比亚迪速锐**姐,然后拉了黑……

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

买车的时候,我老婆被比亚迪e5的450公里标准续航给吸引了。她说,油车也不过是这个数。

作为一个被欺骗过的人,我阵阵冷笑。

当年我和我老婆网恋,我老婆说自己160CM,奔现之后156CM。我心想,由人家自己说出来的数据,都是不可靠的。

果然,一语中的!

首先,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本身就不能按照标准续航100%的去算。

因为,总得预留15-20%左右的电量用来找充电桩吧?

而快充一般充电80%以后,充电速度就陡然变慢,本来充电80%只需要50分钟左右的充电时间,而充满电需要1个小时40分钟左右。所以,从时间上看和电费上看,是不划算的。而且新能源车企的建议,也是不要满充满放,所以,我们一般充到80%左右。

这样一来,我们充一次电50分钟,理论上最多只有65%的续航里程可以用。大家可以算一下,快充一次可以跑多少公里?我来告诉大家,292公里!

但是,这就完了吗?

远没有完呢!

新能源车开空调会缩短续航里程,缩水幅度看开空调的大小。一般在10-30%之间。

新能源车走高速会缩短续航里程,如果是在110以上的时速的话,缩水幅度可以达到30-40%

新能源车冬天会缩短续航里程,零下15度左右的话,续航直接腰斩。

大家想想看,基本上一年四季续航就没有靠谱过!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我三年多以来,跑了57465公里,我三个APP上统计了一下,我一共充电291次(快充)。

则,我平均跑197公里,就要充一次电!

也就是说,一辆标准续航450公里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受多种因素影响,每充一次电,只能跑197公里左右。

所以,夸张一点说,我这三年多以来,不是在充电,就是在找充电桩的路上。

看到这儿,很多人说,为什么不在家装个充电桩?

你以为我不想啊?

想要装充电桩,得有自己的固定车位吧?我们小区,一个车位16万!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能装充电桩还要买新能源车?

我也想问我老婆,到底看上新能源车哪一点!

现在,三点多过去,我们隔壁市都不敢开,都得坐高铁。每年回老家,也只能选择坐灰机。

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也只能是望车兴叹!

新能源车充电太麻烦了!

前面说过,我们家装不了充电桩,所以只能选择在外面充电。

其实,我们家和我们公司附近,充电桩倒也不少,只不过三天两头充电,每次充电要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来回时间,很烦。

而且,由于我下班的时间,都是充电高峰期,时不时要排队充电。遇到排队充电,那可就欲哭无泪了。有一次,在我前面排了两个人,我晚上11点多才到家。

其实,就算是家里有充电桩,也不是很方便。

因为家里能装上的充电桩,都是慢充的。慢充,要10个小时。

小孩生病,车在充电。

老婆生小孩,车在充电。

朋友约夜宵,车在充电。

知己约良宵,车在充电。

初恋约叙旧,车在充电。

试想一下,因为充电,要耽误多少时间,错过多少事情?

电动爹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

前面说过,我这辆比亚迪e5的落地价,比同级别的比亚迪速锐贵了87000元。

好吧,已经花掉的钱,不去想它了。花出去的钱,泼出去的水。

但是,我能通过不加油把这钱省回来吗?

做梦!

我们现在来算一下,我三年半的时间,开了57465公里,我的新能源车花了多少钱。如果是燃油车,又花多少钱。(停车、洗车等共同开支,轮胎、雨刮、刹车等共同损耗不算)

比亚迪e5电费:

我充电291次,三个APP累计花费10185元。算上去,平均每公里017元,还可以。

比亚迪e5保险:

我第一年的保险是6600元,第二年5400元,第三年4600元,今年第四年的保险交了5360元!理由是新能源车要以新能源车专属保险的计费标准来算。

比亚迪e5保养:

57000公里,我一共保养了8次,累计花费2700元。

则新能源车三年半用车成本累计为10185+6600+5400+4600+5360+2700=34845元。

如果是与比亚迪e5同级别的比亚迪速锐呢?

比亚迪速锐油费:

57465公里,以7L/百公里的油耗来算,以7块钱的油价来算(前两年没有现在油价这么高,平均7块是合理的),则每公里油费是049元,油费总开支2815785元。

比亚迪速锐保险:

7万左右的落地价格,第一年保险大概3500元,第二年大概3000元,第三年2800元,第四年2500元。累计保险费大概11800元。

比亚迪速锐保养:

燃油车5000公里送一次首保,剩下52000公里保养5次,平均每次800元,保养费用4000元。

则比亚迪速锐三年半用车成本为2815785+11800+4000=4395785元。

算下来,三年半时间里比亚迪e5新能源车比起比亚迪速锐燃油车,平均每年可以省(4395785-34845)/35=2603元!

按照这样的省钱效率,买车多花的87000元,要33年时间才省得回来。

新能源车能开8年算我输!

所以,新能源车注定是省油不省钱的坑货啊。

新能源车保值率太低!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保值率是很低的!

由于用着很不爽,前一段时间拿出去给二手车的一些奸商评估了一下。

他们说,我的车换过门,而且开了57000公里,还开了三年半,电池有一定的衰减。

说了一大堆,然后说:不收!

我说,你多少给个价格。

其中一个人说,我怕我说了,你打我!

我说,那你不要说得太夸张了。

那个人说:52万!

我说:卖,只要你敢说,我就敢卖,做人就是这么痛快。

那个人大吃一惊,然后上了我的车各种检查。最后说老婆要生孩子,没钱收。

我考!我是不是答应得太爽快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给得超过这个价格,我也没有再卖了。

所以,大家可以算一下,三年保值率是多少?

52/158=329%

所以,新能源车开到最后,二手车商总能给你一个让你舍不得卖,又很后悔当初买了新能源车的价格。

新能源车安全性能比不上燃油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新能源车自燃的问题。其实,新能源车在多种情况下可能会自燃!

比如,充电的时候。比如,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充电的时候,很好理解。因为在快速充电时,导电性不好的锂电池容易产生大量热量、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热失控。这样,就会造成电池自燃。

除了高温,锂电池破裂,受挤压形变,也有可能发生自燃。所以,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伤到了电池,则很有可能发生自燃。新能源车发生交通事故起火燃烧的概率,要远高于燃油车。

同时,新能源车自燃,一般是从电池开始燃烧。而电池,又是新能源车最昂贵的部分。所以,基本上一发生自燃,新能源车就没有维修的必要了。

钱倒是小事,电池的燃烧是非常剧烈的,往往几分钟之内就会把车给烧报废了。所以,这也是十分具有危险性的。

综合全文来说,新能源车有这么几个缺点:车价远高于燃油车、有里程焦虑、充电很麻烦、省油不省钱、保值率太低、安全性不如燃油车。

这样一来,我们等于是花钱买了一辆既不便宜,用起来又很麻烦的车。何必呢?

所以,奉劝想要买新能源车的朋友们,买车要慎重,不然后悔都来不及呀。

在新能源纯电动 汽车 渗透率已经超过20%的今天,提这个问题,还是有些不合时宜的。但是不能否定的是,纯电动 汽车 还存在着一些固有问题。暂时从技术上是没有得到解决的。从两个常见的工况来描述,可能可以解决您的困惑。

一,短途通勤工况,这个工况下算是最适合纯电动 汽车 运行的了,城市里,补能基础设施越来越密集,能耗费用大概是燃油车型的三分之一,如果有条件安装自己的私人充电桩,那么费用可以降低至燃油车的十分之一。只不过安装私桩需要你有固定车位(产权或长租),这在一线城市,其价值几乎又等于一辆纯电动 汽车 。

二,长途城际间运行,超过使用车辆有效续航15倍以上的城际工况,新能源纯电动 汽车 的使用体验不如燃油车。因为补能时间是以小时计的,而燃油车的补能时长是以分钟计的。并且,这种模式下的使用,需要驾驶人在出发前即做好规划,了解清楚沿途充电桩的分布情况。甚至提前规划好用餐、休息的间隔时间,以便将充电补能的时间与驾驶人的休息时间尽可能重合。与燃油车那种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

实际上是,天朝上下,就没有纯电动 汽车 到不了的地方,但是能到和舒适的到还是有区别的。回到能不能买的问题,您可以考虑一下,日常使用中长途占比到底有多少?如果每周跑一个长途,还是买燃油车吧!省心不少。

当充电桩普及的时候就没燃油车什么事了!

当然应该买,只是像你这样的人不适合,因为出发点有问题。1、新能源车零排放,是环保人士的首选。2、新能源车驾驶感受好,安静,加速快,比汽油性能车便宜。3、可以送绿牌。4、550公里的标定值,跑个400公里,哪来那么多里程焦虑。5、老想着保值率,建议绿色出行, 汽车 是要折旧的。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像别人送我一辆宾利,我也用不起,因为实力不允许。6、车位都要16万元了,你还不买车位,稀缺品,你的房子均价应该不低于5万/平方,所以,顺序倒了。

绝对可以买,两千块的两轮电动车都能用好几年,何况十来万的电动车呢,大胆买,大胆去开

能不能买是个假问题!回答是当然能买!买纯电车的优势有:

1、对于限牌的一线城市,纯电车不限牌,这是一线城市销量大的主要原因;

2、行驶、保养经济,用电成本远远低于用油成本,保养费几乎可忽略不计,这二方面相比燃油车能节省不少钱;

3、因为电机直接驱动,电动车加速性能肯定比燃油车更好更线性,而且静溢性要更好

其它因电动车出道不久,车厂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外观、配置、售后等方面做足了功课,相比燃油车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有利必有弊,相比燃油车,电动车也存在明显的短板:

1、售价普遍偏高,研发一款车成本很高,在销量不大的情况下前期分摊大

2、电池续航里程问题,目前充电桩尚不够普及,充电不方便

3、充电时间相比燃油车长太多

4、电池后期保养成本几何倍数增长

5、车辆保值率太差,基本把行驶、保养节省的成本吞噬精光

6、新能源车大部分都是一些新新车厂研发生产,投放市场时间不长,车辆的机动性、可靠性、安全性未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基于上述分析,如果是家庭第一辆车,有时而跑长途、高速行驶要求的,且不受限牌的,还是建议买燃油车;如果只是上下班通勤,行驶距离不长的话,在大城市受限牌的条件下,建议买电动车

南方地区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北方的话,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买电动车,毕竟低温对电池的影响确实很大,严重影响冬季实用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些电动车在电池方面做了一些功课,就比如威马W6,它的电池就应用了威马热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应对低温环境,这样的车型就可以入手。具体怎么选还是看你自己的用车需求,多看看,多试驾才是最好的。

购新能源车要有几个条件,一,充电方便,如果自己没有车位充电桩,需要找地方充电是极不便利的。二,不跑长途,就当个通勤车用,在城市周边转转,续航短,充电时间长。三,千万别考虑保值这一块,两年对折都没人接手。

如果你有充电桩自己可以充电,家里有燃油车做为城市代步是可以买的!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能买!

南方,特斯拉,北方日本油电混动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还不错,在大城市充电比较方便,下面详细说一下!

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可选择的新能源汽车种类和车型也在不断增加,很多人在选择车辆时,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选择对象,虽然从以上优点来看,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但作为一种新产品,有些人在购买时,会产生一些疑虑,主要集中在车辆续航能力,以及充电上面。

从车辆续航能力来看,以电池电动车为例,根据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池电动车,车辆的续航能力基本在350公里至500公里左右,部分车辆在500公里以上。根据家庭的需要,每天出行60公里是完全足够的。其次,以45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为例,可以考虑到城市出行和短途出行的需要,所以在续航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家用车完全可以满足车辆的续航要求。

虽然今年造车新势力品牌和产品数量有所下降,但仍有汽车品牌凭借自身实力脱颖而出,备受关注。"这个行业需要英雄来扛起大旗,"顾雏军说。今年对汽车行业意味着什么?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说。"2020年是智能电动汽车挑战传统汽车的一年,也是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从0到1生存之后,现在是从1到1000,头部汽车会发展得更好。" "出租车需求是最大的,一般一天350公里,实际行驶里程可以满足一般汽车的需求。用车的真正焦虑不是里程数的问题,而是收费的便利性问题。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以上就是关于纯电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买全部的内容,包括:纯电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怎么样充电方便吗、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