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养殖安全注意事项

   2022-11-05 06:34:27 网络940
核心提示:(1)要坚持每天巡塘。平时要做好巡塘工作,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强化巡塘,要密切注意观察水生养殖动物的吃食情况和行为,并做到投喂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及时发现缺氧

水面养殖安全注意事项

(1)要坚持每天巡塘。平时要做好巡塘工作,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强化巡塘,要密切注意观察水生养殖动物的吃食情况和行为,并做到投喂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及时发现缺氧预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浮头泛塘事故的发生。

(2)要做好水质调控。当水温高于35℃时,要合理加高水位,但要注意圩埂安全,增加水体容量,保证水质的相对稳定,可视情况适量换水。控制好施肥量,根据水质状况合理施肥,以施追肥为主,一般宜少量多次,忌一次性大量施肥,同时可定期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制剂,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3)要掌控好饲料投喂量。高温季节养殖对象的摄食量增加,在灵活掌握“四定”要求进行投喂的同时,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吃食时间和残饲量等进行调节,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不宜过多投喂,从而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天气异常时吃食过饱更易缺氧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要合理使用增氧机械。要把增氧机作为增产机而不是救命机来使用。为保持适宜的水体溶氧量,需要合理地使用增氧机械,可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减少晚上水体的耗氧和浮头的风险。在天气异常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械,开机的持续时间要因天制宜。

(5)要重视病害防治。平时要加强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尤其是夏季,因水温高和细菌的繁衍速度较快,是疾病多发的季节。高温季节许多养殖户会经常防治疾病,但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情况来合理使用,一旦使用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要提高安全意识。首先平时要经常性地请专业人员对池塘的配套电力设施进行检修,防止线路老化漏电造成事故。其次要做好夏季高温室外作业时防暑降温、防雷电大风冰雹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措施,谨防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草鱼的养殖周期需要3年左右,应该怎么利用养殖水面呢?

养殖水体中有益菌群失调,无法及时分解过剩的有机质,若此时水体长时间溶氧不足,有机质就会慢慢降解出大量油脂;此外,浮游微藻生长不好时,也容易出现水面浮油脂的情况。

处理时,应首先对水体进行解毒,再使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制剂,如果浮游微藻繁殖不好,还应配合使用藻类营养素。

养殖水面早上起气泡怎么办?

我国草鱼养殖发展现状传统高密度耕作的错误方式阻碍了发展目前养殖户在养殖草鱼时,对产量的期望过高,因此选择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进行养殖,导致饲料利用率低,饲料浪费严重。高密度养殖方式也会导致草鱼在病害爆发时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落后的养殖技术很多草鱼养殖场使用的设备都是老旧的,常年不更换,养殖技术也相对落后,所以不会定期出去参观学习新开发的技术。只有不断了解和掌握草鱼育种的新技术手段,才能不断改进草鱼育种技术。

考虑使用自繁殖的鱼苗在大型水面饲养草鱼时,农民应考虑使用自己的鱼苗进行养殖。自己栽培的鱼苗有很多好处。首先,种苗的成本也是很大的成本,自己种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育种资金。其次,自繁苗种更容易培养出自己需要的相应规格。鱼苗的不同规格也会影响到鱼类的发展,自身养殖可以很好地掌握鱼类的规格。最后,它可以节省运输成本。鱼苗运输非常不便。自行栽培苗种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减少了苗种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严格日常管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管理,及时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防止天气对鱼类的生长造成危害。要及时做好鱼池情况的检查,在雨季要特别注意水面的高低,严格控制水位,保证水质,适时对鱼池周围进行加固。对饲料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新鲜无污染,及时更换过期和有问题的饲料。还要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破坏,很多鱼塘都没有警示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是人工养殖的草鱼,要及时监控这些行为,防止垂钓者在此捕鱼,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

养殖场内水面有油有什么办法可以除去

水温度升高,水中气体的溶解度降低,气体就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这样表面凝结出气泡,粘在上面。

养殖水质标准

1、 温度;18—35℃为正常温度,25—32℃为最适宜生长温度。

2、 PH值;6.5—8.5,低于6.5肥效不能正常发挥优势,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增大,易缺氧浮头。 3、 盐度;0—1%,盐分过高会影响淡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4、 氨氮;0—0.02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鳃,高于0.5时会引起无法进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 硫化氢;0—0.1mg/L,过高会损坏鱼、蚌的中枢神经,高于0.5时会引起患病或死亡。

6、 亚硝酸盐;0—0.02mg/L,过高会引发出血病,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于0.5时会引

起患病或死亡。

7、 有效磷;0.2—1mg/L,低于0.2水体中的优质藻类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水华,不利于鳙、

鲢、蚌的生长。

8、 透明度;20—30cm,过高肥度不够,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9、 溶解氧;≥3mg/L,小于3mg/L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小于2mg/L时会出现浮头,小于1mg/L会出现泛塘,直到大量死亡。

养殖水体的主要化学性质

养殖用水的诸多化学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溶解气体与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

一、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有多种气体,它们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由空气中直接溶解入水体,二是由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底质或水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在水体中产生,水中气体的溶解是因水体环境而出现差异,其差异如下。

与水体温度成反比,水温升高,气体的溶解降低。 与大气压成正比,气压增大,气体溶解度相应也增大。 与水中杂质浓度成反比,杂质多的水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

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少而多变,淡水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仅为8—10mg/L,不到空气中氧含量的1/20,海水溶解氧的含量更少。这表明水中鱼类的呼吸条件较差,不时都有面临缺氧窒息的威胁。由此可见,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动态规律对水产养殖的重要。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大气中的氧与水面接触溶解入水中,二是水生植物在光合作时所释放的氧气,大气中溶入水中的氧不到植物光合作用所产氧量的1/10。

2、硫化氢;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富有硫酸盐的水中,由硫酸盐还原变成硫化物,然后再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对鱼类都是有毒的,硫化氢的毒性最强。一般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当水中溶解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就是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化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造成鱼组织缺氧。因此,在养殖中要特别注意硫化氢的存在。

3、氨氮;氨氮在氧气不足时由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者由于氧化合物被反消化细菌还原而生成。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都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氮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是有毒的,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必须密切注意。

养殖水体表面有一层油状漂浮物可能是藻类。天气转暖后,鱼塘里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如水绵、双星藻、轳板藻、水网藻、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多甲藻、裸甲藻等,导致水体质量恶化、浮游生物减少,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甚至会引起鱼群中毒死亡。可采取如下8种办法将之清除,确保养鱼效益。

1.撒扑草净法。每667平方米用扑草净150~200克,拌湿土后扬撒于青泥苔上,害藻即刻消失。

2.碳酸氢铵法。将25千克装的碳酸氢铵捅开口子吊放在鱼塘边沿水中、塘水溶进碳酸氢铵后,水质变清、有害藻类慢慢消失。

3.喷施蓝钒法。每667平方米鱼塘水面用蓝钒2~3千克对水20千克喷洒施入,5天内便可消除鱼塘里的有害藻类。

4.泼硫酸铜法。水绵等发生后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7×10E-6浓度,2日后换三分之一新水,治理害藻效果非常理想。

5.洒草木灰法。选晴天上午,在鱼塘上风头抛洒草木灰,使其均匀地覆盖在青苔上,一般施草木灰后3天有害藻类便死亡下沉。

6,猪粪清除法。每667平方米鱼塘水面用新鲜猪粪250~300千克撒在害藻生长稠密的地方,10天内便可将其杀死消除。

7.施生石灰法。害藻发生前经常更换新水,调节水质,破坏其衍生环境,发生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千克施入水体,即可灭除之。

8.摆放松枝法。每隔2米摆放一棵碗口粗细的松枝尾梢,松针叶散发出的松节油芳香汁液可防止害藻生长,将其遏制消除。

以上就是关于水面养殖安全注意事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