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的转化形式是什么?

   2022-10-30 19:36:29 网络700
核心提示: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

太阳能的转化形式是什么?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利用光伏效应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能,原则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

扩展资料:

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

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太阳能的利用目前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即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能

太阳能的转化形式有哪些?

太阳中心通过氢转变为氦的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功率约为3.90×1023千瓦,这些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射向四面八方,约8.5×1013千瓦到达地球表面,相当于全世界发电量的几十万倍。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的能源。正是这些优势让太阳能在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太阳能电池,也叫作“光电池”,或者“太阳能芯片”。它只要被阳光照射到,就可以输出电流,是一种环保的发电方式。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的一种重要应用,已经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为什么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转化成电呢?

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转化为电,其基本原理是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最早于1839年由法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埃德蒙·贝可勒尔发现,是指在光照射下的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之间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当半导体(如硅)吸收了太阳光子,其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一个较高能量的激发态之中。它与所属原子的绑定就变得“松了”,从而可以在材料中运动。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特殊构造(比如半导体pn结)具有定向的内部电场,电子就只能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上运动,形成电流供电。根据构成电池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质不同,发电本领也有差异,比如在室温下,只有波长小于1100纳米的光才能使晶体硅发电。

1883年第一块太阳能电池诞生,器件是用硒半导体覆盖一层金形成的半导体金属结,它的发电效率仅有1%。第一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1954年诞生于贝尔实验室,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卫星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来源。1973年能源危机之后,各国开始认识到太阳能开发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发生了四次重大变化。第一代太阳能电池以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为原料,发展最长久技术也最成熟。目前市场上大量生产的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约为15%。质量较好的单晶硅片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5%。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碲化镉、砷化镓、铜铟硒化物、铜铟镓硒化物等。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是利用有机物和纳米科技,如光化学太阳能电池、染料光敏化太阳能电池、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纳米结晶太阳能电池等。第四代太阳能电池则是针对电池吸收光的薄膜做出多层结构。

太阳能的能源转化形式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

太阳能的转化形式:

1、光-热转换

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

2、光-化学转换

包括半导体电极产生电而电解水制氢、利用氢氧化钙或金属氧化物热分解储能等。

3、光-电转换

太阳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技术原理

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一次能源。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地球赤道周长为40076千米,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的能量。

太阳能转换为各种能量的原理是什么?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我们现今所使用的能源,有些直接来自太阳,有些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像水能、风能、生物能,有些是早期由太阳能转化来的一直储存在地球上的能源,像煤炭、石油这样的化石燃料.

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具有即时性,必须即时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利用和贮存.将太阳能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需要不同的能量转换器,集热器通过吸收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利用光伏效应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质能,等等.原则上,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量,但转换次数越多,最终太阳能转换的效率便越低.

太阳能-热能转换

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以黑色吸收面不是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选择性吸收面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的发射比,吸收太阳辐射的性能好,且辐射热损失小,是比较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这种吸收面由选择性吸收材料制成,简称为选择性涂层.它是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1955年达到实用要求,70年代以后研制成许多新型选择性涂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已研制成上百种选择性涂层.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选择性涂层,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在太阳集热器上广泛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太阳能-电能转换

电能是一种高品位能量,利用、传输和分配都比较方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技术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转换途径很多,有光电直接转换,有光热电间接转换等.这里重点介绍光电直接转换器件--太阳电池.世界上,1941年出现有关硅太阳电池报道,1954年研制成效率达6%的单晶硅太阳电池,1958年太阳电池应用于卫星供电.在70年代以前,由于太阳电池效率低,售价昂贵,主要应用在空间.70年代以后,对太阳电池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地面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但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而言,与常规发电相比,成本仍然大高.

目前,世界上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4%(4cm2),多晶硅电池18.6%(4cm2), InGaP/GaAs双结电池30.28%(AM1),非晶硅电池14.5%(初始)、12.8(稳定),碲化镉电池15.8%, 硅带电池14.6%,二氧化钛有机纳米电池10.96%.

我国于1958年开始太阳电池的研究,40多年来取得不少成果.目前,我国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0.4%(2cm×2cm),多晶硅电池14.5%(2cm×2cm)、12%(10cm×10cm),GaAs电池 20.1%(lcm×cm),GaAs/Ge电池19.5%(AM0),CulnSe电池9%(lcm×1cm),多晶硅薄膜电池13.6% (lcm×1cm,非活性硅衬底),非晶硅电池8.6%(10cm×10cm)、7.9%(20cm×20cm)、6.2%(30cm×30cm), 二氧化钛纳米有机电池10%(1cm×1cm).

太阳能-氢能转换

氢能是一种高品位能源.太阳能可以通过分解水或其它途径转换成氢能,即太阳能制氢,其主要方法如下:

1、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效率较高(75%-85%),但耗电大,用常规电制氢,从能量利用而言得不偿失.所以,只有当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后,才能实现大规模电解水制氢.

2、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将水或水蒸汽加热到3000K以上,水中的氢和氧便能分解.这种方法制氢效率高,但需要高倍聚光器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温度,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氢.

3、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为了降低太阳能直接热分解水制氢要求的高温,发展了一种热化学循环制氢方法,即在水中加入一种或几种中间物,然后加热到较低温度,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成氢和氧,而中间物不消耗,可循环使用.热化学循环分解的温度大致为900-1200K,这是普通旋转抛物面镜聚光器比较容易达到的温度,其分解水的效率在17.5%-75.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间物的还原,即使按99.9%-99. 99%还原,也还要作 0.1%-0.01%的补充,这将影响氢的价格,并造成环境污染.

4、太阳能光化学分解水制氢.这一制氢过程与上述热化学循环制氢有相似之处,在水中添加某种光敏物质作催化剂,增加对阳光中长 波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化学反应制氢.日本有人利用碘对光的敏感性,设计了一套包括光化学、热电反应的综 合制氢流程,每小时可产氢97升,效率达10%左右.

5、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1972年,日本本多健一等人利用n型二氧化钛半导体电极作阳极,而以铂黑作阴极,制成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两电极用导线连接便有电流通过,即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同时实现了分解水制氢、制氧和获得电能.这一实验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高度重视, 认为是太阳能技术上的一次突破.但是,光电化学电池制氢效率很低,仅0.4%,只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和近紫外光,且电极易受腐蚀,性能不稳定,所以至今尚未达到实用要求.

6、太阳光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从1972年以来,科学家发现三联毗啶钉络合物的激发态具有电子转移能力,并从络合催化电荷转移反应,提出利用这一过程进行光解水制氢.这种络合物是一种催化剂,它的作用是吸收光能、产生电荷分离、电荷转移和集结,并通过一系列偶联过程,最终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尚不成熟,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7、生物光合作用制氢.40多年前发现绿藻在无氧条件下,经太阳光照射可以放出氢气;十多年前又发现,兰绿藻等许多藻类在无氧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光合放氢作用.目前,由于对光合作用和藻类放氢机理了解还不够,藻类放氢的效率很低,要实现工程化产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据估计,如藻类光合作用产氢效率提高到10%,则每天每平方米藻类可产氢9克分子,用5万平方公里接受的太阳能,通过光合放氢工程即可满足美国的全部燃料需要.

太阳能-生物质能转换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生物质能)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转换太阳能的过程,现代人类所用燃料是远古和当今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目前,光合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能量转换效率一般只有百分之几,今后对其机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太阳能-机械能转换

20世纪初,俄国物理学家实验证明光具有压力.20年代,前苏联物理学家提出,利用在宇宙空间中巨大的太阳帆,在阳光的压力作用下可推动宇宙飞船前进,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科学家估计,在未来10~20年内,太阳帆设想可以实现.通常,太阳能转换为机械能,需要通过中间过程进行间接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是我们所熟知的,根据定律我们知道能量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实现相互转换。比如风车可以通过风力的转动带动螺旋桨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最终转换为电能。现在农村每家每户装的太阳能电池板也是利用了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起来,电能也能通过电灯转换为光能。

太阳能应用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光伏、光热。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以及化学能。本质上都是光被介质通过各种途径所吸收,从而引发介质的激发态。介质的激发态有很多种形态,大部分都是通过吸收光子而实现的。

“太阳能”接触到形成激发态的分子时,分子轨道中的电子会被推到空轨道中。由于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分子变成了比原来更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个分子处于激发态遇到更强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时,会发生电子传递的现象,这个分子原有的形态也会被彻底改变,产物是离子自由基和外来反应物的相反电荷。这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电子带动原子核移动,使电子无法回到原来的位置,导致物质的状态及成分发生改变。这个转变过程与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不同在于:电子并不是从阳极跑到阴极,而是直接滞留在“被受体”中。

光能转换为热能:光子之间的碰撞,把自身所携带的动能传递给被撞击的粒子,增加他的能量,从而自身的能量得到降低,然后再继续撞击其他的粒子传递能量。通俗地说就是你将一个球扔出去,赋予了它一定的动能,它撞击到其他球时,其他球就会运动,而扔出去的球动能减少,这就是最简单的能量交互。

以上就是关于太阳能的转化形式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