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巧:怎样科学的养育肥猪

   2022-09-29 00:09:01 网络810
核心提示:肥育猪按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肥育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肥育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1.营养水平肥育猪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品质影响极大。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胴体脂肪越多。因此,在肥育后期采取限量饲

养猪技巧:怎样科学的养育肥猪

肥育猪按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肥育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肥育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

1.营养水平

肥育猪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品质影响极大。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胴体脂肪越多。因此,在肥育后期采取限量饲喂,限制能量水平,就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相应提高瘦肉率。应该注意的是,能量水平控制要适当。如能量水平限制过低,将会导致采食量增加,但由于猪进食量有限,到一定程度后进食量的增加不能完全补偿食入消化能的减少,猪的增重减慢,脂肪减少,胴体较瘦,屠宰率和饲料利用率均降低。用这种方法来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是不经济的。与能量浓度密切相关的是粗纤维的含量,对胴体瘦肉率亦有较大的影响。粗纤维水平越高,能量浓度相应越低,增重慢,饲料利用率低。对胴体品质来说,瘦肉比例虽有提高,但利用增加粗纤维的比例来提高瘦肉率,其经济效果不好。一般肥育猪日粮粗纤维含量以5%~8%为宜。同样,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除可提高日增重外,还可以获得背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胴体。但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肉质不经济,一般肥育猪的蛋白质水平不超过18%。蛋白质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更为突出。日粮中应含有足够数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矿物质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时,会导致肥育猪代谢紊乱,轻者增重速度缓慢,饲料消耗增多,重者能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2.饲养方式

(1)“直线肥育”饲养方式 所谓直线肥育,就是根据肥育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给予相应的营养,全期实行丰富饲养的肥育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肥育期短,但饲料利用不经济,胴体较肥。

(2)“前敞后限”饲养方式 肥育前期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敞开饲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充分生长。肥育后期适当限制其采食量或降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让猪自由采食,以减少脂肪的沉积。这种饲养方式胴体较瘦,饲料利用经济,但肥育期稍长。

3.饲喂技术

肥育期日粮以精料型为主,采取“直线肥育”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采取“前敞后限”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限量饲养,按随意采食量的80%~85%饲喂,自由饮水。或适当降低肥育后期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限量饲喂。

河蟹养殖育肥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

育肥猪对一个种猪场来说是最好管理的阶段,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育肥猪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肥猪的饲养方法

喂量猪以日喂3次为好,25公斤以下的可日喂4次。喂量是猪的体重×0.04。小猪要适当偏多点,大猪可适当减少。最佳饲喂方法为“吃饱吃了,不舔饲槽”。既让猪吃饱又不剩料,而吃饱的标志是不舔饲槽,剩点料渣为不舔饲槽的标志。

投料方式应将每个圈栏所需的饲料从饲槽的一端均匀地撒到另一端。这样有利于每头猪有均等的饲料。更有利于胆小抢不上槽的猪从两端切入吃到饲料,防止个别猪瘦弱掉膘。

饲喂前清理饲槽喂前务必清除饲槽里的粪尿,决不能带粪撒料。猪吃饱后将剩料清扫干净,防止污染浪费饲料。

育肥猪喂料形式很多,主要是稀料、湿拌料和干料。喂过稀的料会减弱咀嚼功能,冲淡消化液,同时也影响猪采食量,影响增重。容易出现“草包肚”,降低出肉率湿拌料是用1~1.2倍水将拌料拌湿,以手握饲料渗出水为宜,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能较快完成饲喂工作生干料可以延长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育肥猪的出肉率,深受生猪市场的欢迎。

适时换料育肥猪的饲料分小猪料,30公斤以前饲喂中猪料,30~60公斤饲喂大猪料,60公斤到出栏阶段饲喂。按时换料不仅能适应肥猪不同阶段的需要,而且还能降低饲料成本。

育肥猪的饲养要点

1 生长发育规律

猪群的生长受到品种、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不同猪种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不尽相同,但其生长规律一致。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是先提高(加速生长期),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 (减速生长期),转折点发生在成年体重的40%左右,相当于生长育肥猪的适宜屠宰期。猪的各种体组织增长速度类似于体重增长,其生长顺序和强度不平衡,但各部分的生长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总的顺序是:神经组织—骨骼—肌肉—脂肪。猪体的化学成分也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即幼龄时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而幼龄时猪体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以后则迅速增高。在生长育肥猪的一生当中,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最大,而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小。此外,从增重成分上看,年龄越大,增重部分所含水分越少,含脂肪越多,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在胚胎期与生后最初几个月增长很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速。

2 育肥方式

育肥方式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均有很大的影响,生长育肥猪的育肥方法一般可分为直线育肥法、吊架子育肥法和一贯限制育肥法。直线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开始到育肥结束,猪只一直自由采食高能日粮的培育方法,整个育肥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方法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商品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采用的方式。吊架子育肥法是将猪的整个育肥期划分为小猪、中猪(架子猪)和催肥阶段小猪阶段饲喂较高比例的精料,而到其骨骼发育较快的中猪阶段时,利用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限制饲喂,饲粮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 4~5个月,最后的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提高饲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成本,但拖长了饲养期,且生长效率较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当地饲料条件所采用的一种育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一贯限制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到育肥结束,始终用低能量日粮让猪随意采食,这种原始的饲养方法,现已被淘汰。

3 饲养管理

3.1 科学搭配日粮

生长育肥猪的日粮设计不仅要求其要含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要保证其浓度的平衡,使猪只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日粮中除了要注意钙和磷的平衡外,各种氨基酸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因为过量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被氧化分解,抑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所以,日粮的科学配制应根据生长育肥猪的实际营养需要、饲养标准以及当地饲料原料资源确定其饲料配方,并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制,配制出全价日粮饲养。

3.2 合理调制饲料

饲料的调制与其适口性、饲料转化率有关,猪的饲料只有经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其适口性。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饲料应生喂还是

熟喂要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选择,谷实饲料如玉米、大麦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糠麸类适宜生喂,煮熟后饲料营养价值约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会被严重破坏但大豆、豆饼、棉籽饼和菜籽饼等宜煮熟为好,这样可破坏其内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3.3 饲喂次数

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方法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时不必考虑饲喂的次数,而在限制饲喂或定时投料时,当营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限量饲喂的集约化养猪场多采取生长育肥猪每日饲喂两次的方法。

另外,从猪食欲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猪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这种现象在夏季更趋明显,所以饲养员对生长育肥猪可日喂 2 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时进行。

3.4 合理分群

生长育肥猪一般采取群饲的大圈饲养方式,最适当的猪群大小应该根据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是否易于管理来决定,育肥猪群的大小一般在20头左右。此外,不同性别的猪只生长速度不同,公猪的生长速度最快,青年母猪生长速度最慢,而阉公猪的生长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故公母猪分开饲养不仅能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还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和圈舍的利用率。目前,分性别饲养已成为大规模猪场标准化的饲养方式。

3.5 充足的饮水

水是维持猪体生命最重要的物质,猪体重的 50%~65%是水分,水还是细胞和体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参与猪体的体温调节以及猪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因此猪场必须供给猪群充足的饮水,如果饮水不足,会导致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致使猪的生长速度减慢并导致疾病等。供应的饮水应干净且没有污染,应避免水中携带病原微生物。此外,如果水中钠的含量过高,应降低日粮中盐的含量。

4 环境条件

4.1 温度

因为猪汗腺不发达,自身调节温度能力较差,并受体重、采食量、空气流速和地板类型的影响,故猪的温度要求由猪舍类型和体重决定。生长肥育猪的适宜环境温度在 20℃左右,猪生长前期为 20~23℃,生长后期为16~20℃,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在设计猪舍时,要保证圈舍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可以通过排风系统来调节,以此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4.2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指每头猪占有的圈舍面积,生产中育肥阶段一般不再合并栏,因此每头猪所需的面积从开始进猪时就必须考虑到猪只在达到出栏时所需的空间和面积,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密度以0.8~1.0 m2/头为宜,过密或过稀都会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要做到既能合理利用圈舍面积又不影响猪的生长,还要尽量减少转群和并群的次数。此外,地面结构、气候条件等都会对猪群的合理养殖密度有所影响。

4.3 圈舍卫生状况

生长育肥猪的圈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处铺干燥的垫草,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对重新组群的个体应该及时“三角定位”进行调教,尽快养成采食、卧睡和排泄定点的习惯。此外,要加强环境绿化,注意对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

鹌鹑养殖如何科学育肥

目前,河蟹正处脱最后一次壳并进入育肥与快速增重阶段。此时饲养管理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水质问题

这一阶段,尽管水温已经下降,但池中的河蟹、鱼类、虾类等存塘量处于较高的水平,所消耗溶解氧的量激增,加上处于脱壳期的河蟹对溶氧的要求远高于平时生长期,需要池水保持充足的溶氧。同时,池中水草进入老化阶段,断肢烂草时有出现,也会腐败水质。所以,此时更应重视水质问题,及时割去一部分水草并捞去残草,有效增加水体空间。

二、加强饲料投喂

河蟹脱壳、育肥与快速增重均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动物性营养物质的投喂更为重要。要增加小杂鱼或海水鱼的投喂,配合料也要提升蛋白含量,还要注意补充钙质类营养物质。要及时泼洒“虾蟹草救星”,补充微量元素,促使水草长根发芽,只有保持水草活力,才能使得河蟹在后期的脱壳饱满、壳靓的一个关键。

     由于4壳受到梅雨影响,脱壳翻壳都受到影响,所以进入5壳期间,育肥要经过40天以上的育肥期,所以要从保肝、促进脱壳、补充微量元素方面都要考虑。

三、注意异常现象

河蟹脱最后一次壳往往先是母蟹集中脱壳,约一周后公蟹也相对集中开始脱壳,这属于正常现象。养殖户应当每日巡塘2-3次,观察河蟹摄食与活动情况以及观察河蟹脱壳情况,如果发现河蟹有脱壳不遂的情况,应认真分析原因,或是水质问题、或是营养不足引起等等,要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河蟹脱好最后一次壳并快速育肥与增重,以期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育肥牛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安静环境 对淘汰鹌鹑育肥,须在光线较暗和安静的室内进行,室内温度以18℃~25℃为宜,严防任何骚扰。

限制运动 淘汰的公母鹌鹑要分开饲养,应适当增加饲养密度,每箱可饲养淘汰鹌鹑30~40只,通过限制运动,以减少饲料消耗。

改善饲料 对淘汰鹌鹑的育肥饲料,应以玉米、麦麸、稻谷等为主,可以占到日粮的75%~80%;蛋白质饲料可降低到18%;饲料中要加入0.5%的食盐,以刺激鹌鹑饮水,并要适当加喂青绿伺料。每昼夜可喂饲料4~6次,以喂饱为宜。

适时出售 淘汰鹌鹑的育肥期,一般为2~3周,当体重达到120~140克,翅膀根部肤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即可上市。

育肥牛的养殖方法:养殖地、饲料、温度。技术:做好管理和疾病防治。

养殖方法

1、养殖地

养殖育肥牛需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光照充足的地方建舍。

冬季牛舍饲养密度不能太大,防止拥挤和牛舍潮湿,育肥牛体保持干净、防止寄生病(癣),夏季高温季节应在牛舍前沿或运动场内搭遮荫凉棚,避免曝光直射,防止中暑。

牛舍每天打扫干净,每月消毒一次。春秋两季生产区进行大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乳、火碱溶液、过氧乙酸溶液、福尔马林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饲料

每天定时投喂,主要投喂玉米、麦麸、棉籽饼等饲料。

3、温度

生长环境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5℃以上,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育肥牛被低温冻伤。育肥牛只夜间休息,白天饲喂都在牛舍内,应每天让牛晒太阳3—4个小时,日光浴对皮肤代谢和牛生长发育有良好效果,被毛好,易上膘,增重快。

技术

管理和疾病防治

育肥牛较易感染疾病,各养殖户在做好日常保健、驱虫、健胃工作的基础上,应参照国家制定的防疫程序,做好育肥牛免疫接种工作。

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疾病的肉牛,应立即隔离,并及早确诊,选择排泄快、药物残留少的药物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于休药期进行销售,保证食品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养猪技巧:怎样科学的养育肥猪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