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是什么鱼

   2023-04-27 18:45:00 网络1270
核心提示: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

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斑点叉尾鮰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养殖方法有哪些?

鮰鱼学名长吻鮠,别称江团、肥沱、肥王鱼等,为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养殖前景和经济价值,

鮰鱼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斑点叉尾鮰的养殖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其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 斑点叉尾鮰是我国大面积引进并成功饲养的优良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降血压、降血脂等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适合加工中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斑点叉尾鮰的理想养殖和加工地。"

近年来,我国斑点叉尾鱼的养殖发展很快,其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 斑点叉尾鱼是我国大面积引进并成功养殖的优良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降血压、降血脂等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适合加工 中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斑尾鱼理想的养殖和加工地。"

池塘养殖斑尾鱼的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放养密度和产量 根据提出的产量指标,建议选择斑尾塍鱼作为主养鱼,适度搭配滤食性鱼类,这既符合斑尾塍鱼的特性,也符合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养殖模式,即收获时80%的产量由投喂颗粒饲料的 "高价值 "鱼类组成;20%的产量由滤食性、"服务性 "或肉食性鱼类组成)。

上述放养模式是根据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设计的。然而,在中国南方,由于平均气温高,生长期长,饲养了800 ~ 1000种"(10 ~ 20厘米),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或第二年5月, "的重量可达到7501000克,单位产量可达到600800公斤/亩该品种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放养。但从运输伤害和鱼饵考虑,2~3月水温在15℃以下为最佳。

以上就是关于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养殖技术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