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仙幼虫饲养方法

   2022-09-12 05:41:13 网络960
核心提示:独角仙是我们儿时经常捉的昆虫,但由于现在独角仙越来越少了,独角仙 饲养 已成必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独角仙幼虫饲养 方法 ,一起来看看。独角仙幼虫饲养方法 蛋的孵化:幼虫约在10天左右会孵化出来,如果提早用手把蛋找出来,有可

独角仙幼虫饲养方法

独角仙是我们儿时经常捉的昆虫,但由于现在独角仙越来越少了,独角仙 饲养 已成必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独角仙幼虫饲养 方法 ,一起来看看。

独角仙幼虫饲养方法

蛋的孵化:幼虫约在10天左右会孵化出来,如果提早用手把蛋找出来,有可能长霉,因此在母虫死后2周左右才挖比较安心!

取出幼虫:母虫死后两周左右才把土倒在报纸上找幼虫,用汤匙取,不可用手拿虫!

养殖箱的布置:箱子可以用原来的产卵箱重新整理,箱子太小,幼虫会太拥挤,将来会造成死亡,或是成虫体型较小。盖子也很重要,最好能保湿,可以加用塑胶袋,部份通风外,可以保湿。底部用10-15公分的黑土或细土(书上写的,应该是一般泥土即可)压紧做地基,上面再放20到25公分的腐植土(按前次所提先杀菌),将来幼虫多会交界出化蛹。幼虫也可分开养(也比较好,因为大家的箱子很少是超大能容下20~30只幼虫。放置场所避免日照,通风好,最好也看得到,免得忘记了,厕所是个好地方!

水份的添加:幼虫饲养最忌土过於乾燥,春天和秋天约二三天加入土量10分之一的水,冬天时有塑胶袋包著,一个月加两次,也是10分之1的水!冬天由於温度较低,放置室内较温暖的地方,甚至是温室!

换土:幼虫食物就是腐植土,排出的粪便会往上推,虫越大时,粪便越大粒,当土的表面开始出现粪便,用汤匙取出,换新的腐植土再继续饲养。以后,看下表面,木屑干了就发白的均匀的撒点水就有一种潮潮的感觉就可以,但不能浇得如烂泥一般,不能挤出水来,太湿会影响独角仙幼虫呼吸,所以保持潮潮的就好了,建议在新土中加入少许旧土粪便,让虫子更适应。幼虫的生长应该尽量避免去挖掘泥土,如果是新手很想观察,生长状况,可以使用透明材质的容器饲养,4月末换完土的,后5月 -6月绝对不可以去挖泥土的,因为做蛹室。每次都要消耗大量的体力。6月后只须少量水、减少移动,以免过多的加水、震动破坏蛹室。

温度:幼虫冬眠要保持在2~6度C左右幼虫分开养比较好管理,不同大小的罐子,随幼虫更换,或是直接用大的。如果是不冬眠的成虫冬天要保持在22~25度C左右必要时用电热器保温。

羽化:每年六七月独角仙会陆陆陆续化蛹,要进入化蛹阶段前,幼虫会用体内大便(就是幼虫吃进去的土)制造出一个坚硬的蛹室,从容器的外面观察如果看到有一区颜色不同的土,很可能就是独角仙做的蛹室,这时就尽量不要打扰化蛹,蛹期大约30天左右,成虫就能羽化出来。刚羽化出来的独角仙成虫需要经过大约10天的蛰伏期,这时独角仙不爱动也不会进食和交配,可以将其取出分别放入小容器中,置入沾水的手纸,保持适当的湿度。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独角仙是一年一化的昆虫,当独角仙的卵粒在夏末被产下之后,经过十天至十四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孵化出一龄幼虫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则会脱皮成为二龄幼虫再经过一个月后会再次脱皮成为三龄幼虫。经过一龄、二龄、三龄的成长过程一直至化蛹、羽化为成虫。在三龄幼虫期时才能区别公和母。

独角仙药用价值

独角仙除可作观赏外,还可入药疗疾。入药者为其雄虫,夏季捕捉,用开水烫死后晾干或烘干备用。中药名独角螂虫,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

1976年有人从独角仙提取到独角仙素“dicotastin”,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对实体瘤W-256疡瘤有很高活性,对P-388淋巴白血病有边缘活性。

独角仙幼虫饲养环境

金蝉(知了)的成功饲养,应该掌握种源获取、寄主植物选择、饲养地选择、防护措施配置等要点:

1、获取种源。初级种源的获取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 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全年均可采集。

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待用。

捕获若虫,以自然成熟的老熟若虫为对象,若虫的采集可以在傍晚7~12时在树体主干基部用手电照射捕捉;采集后放入纱笼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笼内栽灌木状寄主,以各种实生果树为主。

抓获树上成蝉的方法很多,如在夜晚采用火堆诱集。为了保证成蝉不受损伤,可以利用小麦面筋粘获,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多次用水冲洗,去除淀粉,留下纯面筋,存放于宽大的荷叶、杨树叶内,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

应当以产卵枝条的采集作为获取种源的主要途径。

2、殖种。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

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孵化方法: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

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 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

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成熟的若虫(知了龟),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三年若虫(知了龟)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

3、供应优质饲料。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此外,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

4、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5、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可以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6、搞好防疫。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知了龟),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虫(知了龟)或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

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处理措施是利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条或DDVP、强氯精等进行土壤处理。

姬双尾蝶幼虫怎么养

独角仙有着雄壮有力一只独角而著称,因其角的顶端分叉,在中国命名为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独角仙幼虫饲养环境,一起来看看。

独角仙幼虫饲养环境

购买回的独角仙需要准备一个较大通风的饲养箱(如:大号塑料水族饲养箱、中号储物箱盖子打小孔),箱低可以铺垫细小枯树枝或树桩给独角仙攀爬。食物最好用专用甲虫果冻让他尽快恢复元气,也可以先喂香蕉、苹果、菠萝等水分适中的水果调理(千万不能喂西瓜、番茄等高水分的水果),或喂乳酸类果冻也是可以的。

需要繁殖,只要在箱底铺上腐叶土适当压实就可以了。压实后最少要有15~20cm的厚度. 接着在将土填满整理箱, 稍微用手拍实后, 保持7~8成满的状况. 接着布置一些木块木片, 提供雌虫再表面爬行不慎翻倒还能抓住木片翻身. 繁殖中食物供应也是不能轻忽的, 雌虫高强度的产卵工作, 随时需要食物保持体力. 依照观察所得, 产卵中的雌虫, 大约每隔2~5天会爬到土表进食. 所以再这段时间的食物供应绝对不可中断.

从放入母虫算起,一般1个月可以开始采集卵了,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放置2个月后直接采集L1幼虫。这时就要注意幼虫的饲料,一般可以自己制作发酵木屑和腐叶土,但在没有实际经验和原材料质量不能确认的情况下,还是建议使用甲虫专用腐叶土加专用木屑混合饲养比较保险。

一般情况,一龄期大约需时15~20天, 二龄期需时20~30天, 三龄期大约在9~11个月.公虫的饲育时间通常较母虫久。大致上从孵化到羽化的时间: 双叉犀金龟(独角仙) 10~12个月。饲养当然希望养出来的成虫越大越好, 养出大型成虫的前提是要有足够份量的幼虫(体重). 体重到最后转化为化蛹时的体液决定成虫的大小. 想要养好幼虫最主要的关键就是饲育的食材, 温度控制及饲育空间.如何把这三方面都搭配好就是饲育者的最重要课题。

比较重要的细节:

1. 除了定时的更换腐植土外, 平时不要无谓的打扰幼虫.。常有新手过于兴奋把幼虫每天照三餐拿起来观看, 对幼虫太过频繁的打扰严重点可能造成幼虫死亡。

2. 注意幼虫可能换龄的时间, 避免在换龄时换土. 转龄时幼虫相当脆弱, 太过剧烈的晃动可能造成无法挽回悲剧.

3. 尽量避免高密度混养, 以免互食.

4. 更换新腐植土时确定换入的土不会造成幼虫排斥,并且至少把底层压实.

独角仙外形特征

独角仙体大而威武。不包括头上的犄角,其体长就达35-60毫米,体宽18-38毫米,呈长椭圆形,脊面十分隆拱。体栗褐到深棕褐色,头部较小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

花盆罩纱饲养等方法。

姬双尾蝶幼虫饲养有以下几个方法:1、花盆罩纱饲养。用一只种有姬双尾蝶幼虫寄主植物的花盆,插上几根细木棍做撑架。再罩上一块透明纱,用橡皮筋将纱的边缘箍在花盆外侧。

2、玻璃杯罩纱饲养。取一只玻璃杯或直径较大的玻璃管一段,在其顶部罩上透明纱,再用橡皮筋将纱固定在玻璃杯外侧。寄主植物可插在吸满水的海绵里或盛满水的小瓶中。

3、树枝罩纱饲养。在野外或园中发现幼虫在寄主植物上取食时,可直接用透明纱网将幼虫和寄主植物一起罩住,封住纱口。这样使幼虫仿佛就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

4、考察地临时性饲养。用剪子将有幼虫的枝叶剪下,放人随身携带的观察瓶或网笼中观察。

蛱蝶科双尾蝶属的一个物种。其外观特征为展翅宽60~70毫米,下翅具2根尾突,下翅腹面靠近外侧有紫褐色条状斑,每个翅室均有双括号形的蓝黑色斑纹。每个翅室均有双括号形的蓝黑色斑纹。其翅基部无宽大的黑色部位,翅下缘斑点较少,前翅上缘有黑色横带及斑点,前翅腹面前缘有一枚短的线斑,双尾蝶为2枚黑色斑点,本属有两个尖长的尾突,本种又称二尾蛱蝶,雄蝶的双尾突略呈平行,雌蝶则呈一角度向外张开。近似种为双尾蝶。

生态习性为,除冬季外,成虫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云南、台湾、北京等。幼虫以山黄麻、台湾朴、颔垂豆等植物寄主,成虫於4-10月出现,喜吸食树液、腐果、水液、粪便。

以上就是关于独角仙幼虫饲养方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