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大头鱼

   2023-05-25 02:51:00 网络1130
核心提示:1、养殖模式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

如何养殖大头鱼

1、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3、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

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食料使用

食性分析

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根据对鳙鱼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

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而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

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

也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1、食性

水中大量生长的浮游生物。食物的主要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也包括多种藻类。从个体数量上看,藻类往往多于动物性食物。但从体积上来看,动物性食物仍占主要成分。

2、生长

长江鳙鱼体长的生长速度快于珠江,原因是虽然珠江适温期比长江要多2个月,但浮游生物的平均生物量显著少于长江。而在人工施肥的池塘,鳙鱼的生长情况,则依各地的气候及水中饵料的生物丰度而有较大的差异。

3、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鳙鱼与其他家鱼一样,其性腺在静水中可以发育,但卵子成熟却需要江河水环境和水位上涨等生态条件。

在长江的干、支流中,每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流域内降雨汇集干流造成水位上涨、水温达到18℃时,亲鱼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成熟,由IV期转入V期即行产卵和受精,鱼卵受精后顺水漂流发育,孵化成鱼苗。

据调查,鳙鱼成熟年龄,珠江流域为3—4年,长江流域为4—5年。鳙鱼的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相对怀卵量在110—160粒/g体重之间,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成正相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鳙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鳙

大头鱼养殖技术和密度,吃什么饲料为主

     1、在水质清洁且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池塘,且池塘的面积以4-8亩为宜。2、放干池塘中的清水,让其被阳光暴晒1-2天,再往土壤中施加尿素和腐熟的鸡鸭粪便,提高土壤肥力。3、大头鱼需要每天投喂2次,可以在早上7-8点和傍晚6-7点进行,每隔1个月就要向池塘中泼洒1次生石灰水,消灭池塘中的病菌。

一、养殖大头鱼怎样快速生长

      1、大头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清水中,所以养殖大头鱼时,一定要在水质清洁且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池塘。池塘的面积为4-8亩,这样有利于大头鱼活动,池塘的高度为3-3.5米,水深为2-2.5米左右。

      2、养殖大头鱼之前,要先放干池塘中的清水,让其被阳光暴晒1-2天,再往池塘里面施加尿素和腐熟鸡鸭粪便。这样能提高池塘土壤的肥力,使水质更为肥沃,促进微生物繁殖,同时也可以在池塘里栽种水草等水生植物。

      3、大头鱼需要每天投喂2次,可以在早上7-8点和下午6-7点进行,这样能保证大头鱼食物充足。投喂时要给大头鱼提供鱼粉、豆粕、菜饼、麸皮、玉米饼等物质混合配制的饲料,这样可以使大头鱼营养均衡。

      4、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每隔1个月向池塘中泼洒1次生石灰水,这样能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寄生虫,降低大头鱼染病几率。并且要每隔2-3个月更换一次清水,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1/3,以免大头鱼发育不良。

二、大头鱼养殖技术

      1、大头鱼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所以在放养大头鱼之前,一定要准备比较大的鱼池,大约为4-8亩左右,水深一般为1.5米到2米左右。在放养之前,可以适当的施肥,让大头鱼更容易存活。

      2、大头鱼放养的时间约为为5-6月,放养时可以采用混养的方式,这样不仅能节约环境使用率,并且水体的利用率也会提高。大头鱼与其他鱼类的习性不同,所以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混养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各种鱼类的不同需求。

      3、大头鱼的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一般池水肥沃之后,浮游生物就会多起来。在夏花放养之后,要定时定量的给大头鱼施绿肥和熟粪肥,保持水质一直呈现褐绿色。投放饵料的时候也要保持定位定质,这样能有效提高饵料使用率。

      4、每天都要观察水的颜色和鱼的动态,把周围的水草杂物清除干净,大头鱼进食的食台要消毒,保持卫生和清洁,以免大头鱼生病感染。同时还要做好防逃、防盗的这些防护工作,帮助大头鱼铲除敌害,预防鱼病。

      5、到了秋冬季节,水温会逐渐下降,这时大头鱼一般不会进食,一定要把鱼捞出来放到更深的鱼塘里过冬。要注意在捞出大头鱼之前的一个星期都不要给它投放食物,而且拉网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天气,避免鱼受伤,或者发生水霉病。

大头鱼适合多少度的水温

     可在水温为5-10°C的冬季或者初春时投放鱼苗,投放每尾0.15-0.5公斤的大头鱼为宜,1kg的大规格鱼种亦可而且在饲养大头鱼的时候,需要每天都观察水的颜色以及大头鱼的动态也要及时把池塘周围的水草杂物给清理干净,食台也需要消毒。

一、大头鱼养殖技术和密度

      1、一般可在水温为5-10°C的冬季或者初春时投放鱼苗,投放每尾0.15-0.5公斤的大头鱼为宜,1kg的大规格鱼种亦可,通常情况下,1亩池塘不可放养超过100尾的大规格鱼种。

      2、在饲养大头鱼的时候,需要每天都观察水的颜色以及大头鱼的动态还需要定期把池塘周围的水草杂物给清理干净,而食台也需要消毒同时要做好防逃、防盗等防护工作,并铲除敌害、预防鱼病。

      3、当到了秋冬时节时,池塘的水温会下降,这时应该把大头鱼捞出来并放到更深的鱼塘里养殖过冬。在捞出大头鱼的前1个星期,应停止喂食,而且还要在一个好天气拉网。

二、大头鱼吃什么饲料为主

      1、大头鱼可以吃什么饲料

      大头鱼可吃全价配合粉状饲料,一般大头鱼常用的饲料配方为:5%的鱼粉、28%的豆饼、20%的菜饼、25%的次粉、12%的米皮糠、6%的麸皮、2%的添加剂及矿物质盐、1%的大豆卵磷脂、1%的菜油。

      2、大头鱼的生活习性

      (1)性情:大头鱼生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

      (2)生活区域:大头鱼平时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

      (3)吃食:大头鱼主要吃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

养殖大头鱼喂什么长得快?

专家解答

大头鱼适合的水温是25-30℃左右,属于温水性的鱼类。当水温低于20℃的时候,它们的活动量就会受到影响。当水温低于15℃的时候,它们的食欲就会减退。

如果水温再低,它们基本上就会停止进食。

大头鱼也叫鳙鱼,主要生长的江河干流、湖泊、水库的上层,性格温顺,能适应比较肥沃的水体,但是行动比较迟缓。

大头鱼的养殖方法:

1、池塘:养殖大头鱼的水深控制在1.5-2.5米之间最合适,因为它们是中层鱼,水位太浅它们可能无法适应。

2、放苗:选择的大头鱼苗要体质强壮、活动力强的,放养的时间可以选择2-3月份,放养时的温度最好在8-10℃之间。放养前需要先杀菌消毒,避免鱼儿出生生病的情况。

3、喂食:鳙鱼主要是以天然的有机肥料和藻类为食,人工饲养的时候,可以定期投喂一些精饲料,也可以投喂一些合成的饲料。

大头鱼要达到高产,必须依靠饲料的投入。饲料最好是采用全价配合粉状饲料,粗蛋白含量要在30%左右。目前常用的饲料配方是:鱼粉5%,豆饼28%,菜饼20%,次粉25%,米皮糠12%,麸皮6%,添加剂及矿物质盐2%,大豆卵磷脂1%,菜油1%。

大头鱼需要每天投喂2次,可以在早上7-8点和下午6-7点进行,这样能保证大头鱼食物充足。

大头鱼,学名鳙鱼,中国著名四大家鱼之一。此鱼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是鱼头火锅的首选。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养殖大头鱼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