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污水处理办法?

   2023-05-30 10:29:34 网络570
核心提示:考虑到生猪养殖中产生的污水中往往会带有猪的粪便以及其他污染物,但猪粪中丰富的氮、磷物可以有效作为肥料。因此在处理生猪养殖污水时,首先可以使用固液分离机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初次分离,随后继续对沉淀后得到的猪粪等固态废弃物进行二次分离,在有效提取

生猪养殖污水处理办法?

考虑到生猪养殖中产生的污水中往往会带有猪的粪便以及其他污染物,但猪粪中丰富的氮、磷物可以有效作为肥料。因此在处理生猪养殖污水时,首先可以使用固液分离机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初次分离,随后继续对沉淀后得到的猪粪等固态废弃物进行二次分离,在有效提取出残留在污水与猪粪当中,含有大量氮磷元素的固体物质的基础上,及时对其进行堆肥处理,进而可以在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经济性与肥效的同时,为后续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而得到的固体污物可以直接进入农业生产体系肥料厂作为农业生产体系肥原料。由于带有猪粪的污水中,可能会因猪粪含大量粘稠物资的影响,使得单纯利用絮凝池进行污水沉淀处理,无法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此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气浮技术,并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完全去除污水中所含的大量COD物质。较后,工作人员应当采用厌氧处理的方式,有效降解生猪养殖污水中的COD物质,即可以在去除污水中的COD物质后,使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借助活性非常高的厌氧颗粒污泥有效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再通过充分发挥过滤净化装置的效用,使得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水质得以净化。此时液体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以发电,剩余的沼液也能够在经过过滤与进化处理后作为周围农作物灌溉用水。

养猪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受到生产工艺季节及产品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须选择耐冲击负荷强的工艺。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格栅、沉淀、过滤等。主要可以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饲料残渣、猪毛等可能对管道和水泵造成堵塞或磨损的物质。

2、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消毒、中和等。可以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可溶解性有害物质,比如酸碱性有机物和各种清洗猪圈使用的有机溶剂等。

3、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下利用微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对于养猪场废水来说,固液分离是处理的最基础步骤。所以需要在正式处理之前采用预处理的方式去除废水中存在的大部分固态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负荷降低。对于固液体分离后的液体部分则一般采用厌氧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机废水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对于养猪场废水这种较高浓度的有机物含氮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式是UASB-缺氧-好氧处理工艺(A2-O法),可以保证较高的COD去除率,并且还有一定的脱氮除磷的作用。

厌氧处理中的UASB法全称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这种方法与其它厌氧反应器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容积负荷率高,污水在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减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也不需要设计污泥回流装置,也不需要填充填料,不需要设置机械搅拌装置,造价也相对全家,更加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的问题。

厌氧处理时一般需要水解酸化池,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中的BOD/COD比,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消毒创造更好的环境。废水经过水解反应后生化性能提高,降低了废水的pH值,也减少了其中的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经过缺氧处理的出水中还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和没有充分降解的有机物,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此时一般选用好氧生物处理的方式,让缺氧出水稳定的达到排放标准。

此时采用氧化沟工艺。即将曝气池封闭成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可以涌入其中得到净化。

还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水处理。同时使用生物流化床,通过砂(无烟煤、活性炭等)作填料并作为生物膜载体,使废水自下向上没试过砂床使载体吓死流动状态,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加大生物膜同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充分供氧,利用填料沸腾状态强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构筑物。

此外,还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即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养殖对环境有哪些污染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总量的扩张,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规范生猪养殖、注重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事关生猪产业科学持续发展和万年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件不容迟疑的大事。近期,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县政协就我县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分别与农业、环保等部门及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多次充分座谈、讨论和实地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生猪养殖业发展及其污染物排放的基本情况

(一)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简要情况

全县现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专业户)160户,其中1000头以上82户,建有万头猪场24个(正在兴建5个)。现有注册养猪企业62个,201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33.7万头,出栏70.22万头,实现生猪养殖产值7.9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1.12%。供港生猪7.3万头,创汇8540多万港币,居全省首位。

2007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万年生猪养殖产业,创响万年生猪养殖品牌,我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整合资源、分步推进、干部服务”的原则,组建了江西万年生猪产业集团,集团现有成员54家,注册资本1.53亿元。集团中吉星、山庄、现代等3 家生猪养殖企业被国家商务部列为生猪养殖活体储备基地。我县已成为全省生猪养殖出口主要基地和沪、闽、粤、浙等沿海发达地区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

(二)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情况

综观我县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情况,随着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县生猪养殖已从农户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这就使得: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导致生猪粪便及污水量集中排放,在区域地段污染增大;另一方面,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日益分离,生猪粪便不能得以有效利用与消化。而大多数养殖场往往是依库、塘、湖而建,养殖场粪污或沼液又未能得到合理处置,长期自流排放,导致养殖区下游及其周边水体、土壤及空气等污染。

据测算:生猪养殖污染负荷:1头猪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按BOD5计算)相当于10~13人,1个万头猪场(存栏约为5000头左右)的污染负荷相当于5~6.5万人口的城镇。2010年全县生猪养殖出栏70.22万头,相当于增加了727~945.1万人口污染负荷量;粪尿排放量:参照国家环保部推荐的排泄系数,可以计算出2010年我县生猪养殖粪便产生的总量为74.06万吨,污染物BOD5为1.82万吨,CODcr为1.87万吨,NH3-N为0.14万吨,TP为0.12万吨,TN为0.33万吨;废水排放量: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其所产生的废水排放量也存在较大差异。采取干清粪工艺,每头生猪养殖每天的废水排放量为5kg;采取水冲粪工艺,每头生猪养殖每天的废水排放量为10kg;依据此标准(平均)测算,2010年我县生猪养殖养殖废水排放总量为192万吨左右。

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

(一)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

1、水源污染。据资料介绍,生猪日粮中氮和磷的吸收率只有30%~35%,其余大部分被排出体外。经粪尿排出的氮、磷,其中一部分氮挥发到大气中增加大气中氮含量,严重时形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的大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河严重污染水质,造成江河、池塘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多种有害物质,进一步危害环境。

2、空气污染。由于规模猪场高密度饲养,猪舍内潮湿,粪尿排泄量大,而猪粪恶臭成分高达230种,加上猪呼出的C02,大量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排放到大气中,加剧空气污染,随着恶臭气体不断产生、扩散,污染半径可达2~5 km,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3、土壤污染。猪饲料中都添加有一定剂量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因而生猪粪尿排泄物中同样存在这些成分。如果将猪粪尿作为有机肥料投放到农田中,长此以往,将导致氮、磷、铁、铜、锌及其他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富积,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养猪废水、粪便直接排入农田或农田灌溉水渠,导致肥力过剩,从而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甚至无法耕种而抛荒。

4、生物污染。有些人畜共患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也随污水排到环境中,形成生物污染。特别是在农村,相当多群众饮用井水,其水源为浅表水,这样就更是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目前的治理措施和现状

针对日益突显的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近些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采取污染防治和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抓:一是从生产源头上抓。全面推行干清粪工艺,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以减少废水排放量。二是从治污技术运用上抓。大力推广应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净化技术、三级沉淀降解和“猪—沼—果(鱼、菜)生态养殖模式。将收集的干粪进行堆肥或提供给有机肥厂(2004年8月建设有一家富尔生物有机肥厂,后因种种原因于2009年停产)作为生产原料,加工成复合有机肥产品;废水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基本达到国家畜禽养殖行业排放标准。提倡沼渣、沼液用于农田、果园、鱼塘以及油茶、雷竹、泡桐树种植基地。

养殖污染主要是有,动物排泄物收集困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以及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等对周边环境影响,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2013年3月初旬发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使在养殖业生猪养殖,鸡鸭养殖,水产养殖在环保生态系统中被忽视的中国养殖业污染问题从而浮出水面,被更多人关注,从而促使出现"养殖污染 [1] "这一个词汇被更多人关注,且养殖污染也仅仅只是农业污染的一小部分。这一事件表明,养殖业造成区域性水质、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加大,养殖业污染很可能成为下一轮环保问题的“引爆点”,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之后,大量的养殖业污染正成为中国环保新挑战。对于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三点:1、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并不彻底,随意抛弃河流造成河流污染,严重的可能会滋生疫病.2、动物排泄物收集处理困难,个别地区还有水源地大面积水产养殖的区域.3、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以上就是关于生猪养殖污水处理办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