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您好
   https://www.fobmy.com 2023-05-31 06:40:3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小型养殖场投入比较少的,购种、基建、后期养殖成本等综合大概在20万左右。 水貂的养殖技术:水貂的生活习性水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小貂和欧洲水貂两种。现在世界各国人工饲养的均为美欧水貂

小型养殖场投入比较少的,购种、基建、后期养殖成本等综合大概在20万左右。 水貂的养殖技术:

水貂的生活习性

水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小貂和欧洲水貂两种。现在世界各国人工饲养的均为美欧水貂的后代。

水貂的食物品种来源:

动物性饲料:包括畜禽肉、鱼类、乳品、蛋类、蚕蛹及其它小动物。

植物性饲料:包括谷物类、豆类、果菜类。

维生素饲料:常指鱼肝油、VE、VB、VC等。

矿物类饲料:多指骨粉、食盐等。

代替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大豆粉、花生饼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鲜猪血、蛋、奶拌和,以增强适口性。

水貂养殖场设备和建造:

设备:貂棚、貂笼、小室、食碗、水杯、捕捉网及貂箱等。

水貂笼舍要求结实、耐用,多采用电焊网或铁丝编织而成。

一般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0厘米,大小与貂笼相似的小室,多数做成水箱,也可用砖砌成

仔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从断奶分窝到冬季取皮为仔貂育成期。从分窝到9月末为仔貂个体发育最快时期,这一时期应保证幼貂吃饱、喝足,但不要剩食。 幼貂常见的疾病有饲料腐败中毒、慢性胃肠炎、佝偻病等。这些病多因饲料质量差、搭配不合理引起。预防让述病症首先应把好饲料质量关和卫生关。在炎热夏天要认真防暑,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饲养好仔貂的同时,要注意恢复母貂的体质。当体况普遍恢复之后,再转入常规饲养。 水貂抗病能力很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这些病目前都有疫苗,一年防疫一次即可。另外平时要注意场地卫生、饲料卫生、食具卫生。 2、水貂的繁殖管理技术 A、配种 一般从9月份开始到翌年2月止。这一时期要供给足够的全价饲料,满足生长发育、换毛、生殖器官发育所需的营养。特别是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酵母及维生素的供应。动物性饲料要占65%,谷物性饲料占10%~15%,果菜占10%~12%,同时每只要补给麦芽10克,棉油0.5克、酵母粉3克,鱼肝油500 国际单位~1000国际单位,VE25毫克。同时要认真选留种貂,选毛色好、食欲旺盛、性情温顺的留种 从配种开始到配种结束,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在配种季节母貂可以出现2~3个发情周期。一个发情周期通常是6~9天,发情持续1~3天,间情期是5~6天。 从冬至后70天左右,当日照延长到11小时以上时,就具备了配种能力。 日照在11.5~12小时是发情旺期,即3月上中旬。在这一时期配种的母貂空怀少,产仔多, 仔貂死亡率低,此时要做到适时配种。发情鉴定要做到看、检、放。“看”是观察母貂发情表现。发情的母貂往往兴奋、活跃,常在笼内来回走动,时而在笼网上攀立四望,时而坐蹭外阴部,尿液呈绿色。性情温和,捕捉时温顺。“检”是检查母貂外阴部的变化和阴道分泌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发情母貂外阴部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阴毛略分开,阴唇微开张,呈淡粉红色;第二阶段,阴毛明显分开倒向两侧,阴唇肿胀突出,有的外翻,有的呈现几瓣,呈乳白色;第三阶段,阴唇肿胀,但有皱纹,较干燥,呈苍白色。镜检阴道分泌物,发情的母貂与公貂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表现。发情的母貂愿意进入公貂笼,当公貂追逐时,兴奋地与其周旋嬉戏,且发出咕咕的叫声。水貂的配种方式有两种,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情周期内达到2个或2个以上交配。周期复配可以分为;第一,两个周期两次配种。即前一个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达成复配;第二,两个周期三次配种。即第一个发情周期达成初配,间隔6~9天连续2天达成2次交配。 交配期的公、母貂食欲下降,应喂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饲料要新鲜、适口性强,尽量使其多吃,保持体力 B、妊娠 从最后一次受配到产仔, 这段时期营养水平应是全年最高的。要求饲料新鲜、多样,而且搭配合理,供应相对稳定。日粮中蛋白质供给应达到25~30克。在孕期前10~15天里供给配种期的饲料量,以后逐渐增加。除保证蛋白质供给外,每日还要供给VA750国际单位~1500国际单位,VD75~100国际单位,VE5毫克,VC10~20毫克。这一时期,饮水要清洁卫生、充足,环境力求安静,早防产后缺奶;减少捕捉母貂,防止惊恐。在小室内垫草做窝,注意场地消毒防疫。 C、产仔 产仔泌乳期是从产仔开始,到仔貂断奶分窝这一时期。即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临产前, 要注意识到临产前征兆。 母貂临产前2-3天外阴肿胀,在仰卧晒太阳时,可看到母貂腹部胎儿活动;产前出现尿频、活动减少,时时发出咕咕的叫声,骚动不安,并叼草做窝。这时应及时观察其是否产仔。母貂在产仔后2-4小时排出油黑色胎便,说明产仔结束,这时通过听、看来判断貂健康与否。仔貂叫声粗短、洪亮者为健康仔。声音嘶哑、有气无力者为弱仔,对吃不上的弱仔要进行代养。 对母貂要保证饮水供给,认真护理,防止母貂将仔貂叼出小室。在仔貂15-20日龄开始吃食时,要注意适当给母貂补饲。仔貂到25日龄时母貂泌乳能力下降,要适当对仔貂补食。到40-50日龄时要及时分窝。 3、水貂的饲料配制 水貂的饲料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动物性饲料包括畜禽肉、鱼类、乳品、蛋类、蚕蛹及其它小动物。植物性饲料包括谷物类、豆类、果菜类。维生素饲料常指鱼肝油、VE、VB、VC等。矿物饲料多指骨粉、食盐等。水貂繁殖期要求动物性饲料不能少于60%。商品貂育成期和种貂非繁殖期动物性饲料可适当降低,植物性饲料可适当增加。 日粮配制:以种母貂妊娠中期为例,每只日粮总量为300克, 其中含可消化蛋白质30克左右。日粮配方:肉类15%、奶蛋10%、谷物10%、菜类15%、水15%。按以上日粮比例分别计算出每种饲料的重量。根据自己饲养只数算出每种饲料总量。总量称量后开始加工。鲜肉、鲜鱼及副产品要洗净,除去过多的脂肪。冻鱼、冻肉化冻后去脂除污。对不新鲜的动物性饲料,要用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洗净再加工,一般应煮熟饲喂,以防染病。肉粉、鱼粉、骨肉渣、蚕蛹等,需用清水浸泡4~6小时,待软化后与谷物面粉调和制成窝窝头蒸熟再打成糊状喂貂,牛、羊奶要经煮沸消毒后再拌入饲料。蛋类要对水打匀,蒸成嫩糕状拌入饲料。菜类要去杂、洗净、打成浆拌入饲料。 4、水貂的生活习性 水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属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有美洲小貂和欧洲水貂两种。现在世界各国人工饲养的均为美欧水貂的后代。 水貂的主要商品部分是皮。水貂皮、狐狸皮与波斯羔羊皮,为世界裘皮市场的三大支柱商品。目前,水貂皮在国内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很好。 在野生状态下,水貂主要栖息在河边、湖畔和小溪,利用天然洞穴营巢,巢洞长约1.5米,巢内铺有鸟兽羽毛和干草,洞口开设于有草木遮掩的岸边。 食物以扑捉小型啮齿类、鸟类、两栖类、鱼类、以及鸟蛋和某些昆虫为食。水貂听觉、嗅觉灵敏,活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潜水,常在夜间以偷袭的方式猎取食物,性情凶残。除交配和哺育仔貂期间外,均单独散居。 水貂每年繁殖1次,2~3月交配,4~5月产仔,一般胎产仔5~6只。仔貂9~10月龄性成熟,2~10年内生育能力,寿命12~15年。每年春秋季各换毛一次。

疫病防治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要求,预防育成期的常见病。要把好饲料关,保证新鲜、清洁,坚决杜绝用腐败发酸的饲料喂貂,以免造成后患。有条件的貂场(养殖户)要定期为水貂进行犬瘟热、巴氏杆菌、副伤寒等疫苗接种。

水貂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及调控

换毛长绒期指的是冬毛生长期,水貂换毛长级期是水貂全年生产环节中的一个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生产环节。了解和掌握水貂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和调控技术,目的是为了在尊重水貂生产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水貂的生产向着有利于提高毛皮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方向发展。

一、 换毛长绒期的时间概念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水貂的换毛长绒期一般为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老兽6月上旬至9月上旬,小兽7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金州水貂场根据水貂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繁殖情况、生长发育和换毛规律,结合本场多年的生产实践,将水貂一年的生活周期化分为以下不同饲养管理时期:准备配种期,12月11日至3月4日;配种期,3月5日至3月20日;妊娠期,3月21日至4月20日:产仔泌乳期,4月21日至6月20巳 老兽恢复期,公兽3月21日至9月20日,母兽6月21日至9月20日;幼兽育成期,6月21日至9月20日;冬毛生长期,9月21日至11月15已取皮期,11月16日至12月10日。

水貂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但各时期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每一个时期都是以前一个时期为基础的,各个时期都是有机联系一环紧扣一环的,只有重视每一个时期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及关键时期的重点管理工作,水貂生产才能获得成功,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生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换毛长绒期饲养管理重要性及主要任务

水貂换毛长绒期是全年生产管理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换毛期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不亚子甚至高于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毛皮动物讲的是货卖一张皮,水貂繁殖期饲养工作搞得好与坏,主要决定当年产品数量的多少,而换毛长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搞的好与坏,确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皮张卖价的高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生产实践有很多饲养场因为忽视换毛期的饲养管理,而导致丰产不丰收,致使全年的生产管理工作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水貂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食肉性毛皮动物,每年繁殖一次,换毛两次,夏毛无利用价值,冬毛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人工饲养水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多产仔,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毛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根据水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需要,全面科学地做好水貂繁殖及各期饲养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水貂繁殖和换毛的饲料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冬穆长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换毛期的营养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水貂换毛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冬毛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质量好等级高尺码大的毛皮。

三、水貂皮肤的概念及冬毛生长发育规律

(一)毛和皮肤

水貂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的主要衍生物是毛。毛皮是毛和皮肤的统称。水貂的被毛主要分为触毛、针毛、绒毛三类。皮肤覆盖干整个体表,毛被覆盖于全身,有保护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二)毛皮的季节变化

水貂的被毛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渐渐从毛囊中脱出并被新毛代替,称为换毛。水貂一年两次脱换毛.春季脱冬毛长夏毛,秋季脱夏毛长冬毛,属于周期性季节换毛。

春季换毛:随着配种季节的到来,夏毛的胚胎毛在真皮下开始形成。春分后,随着配种季节的结束,冬毛开始脱落,夏毛长出。换毛顺序是先从头部和足开始,逐渐由前向后扩展,臀部与尾部最后脱换。新生的夏毛也按此顺序先后长出。

秋季换毛:随着日照时间的逐渐缩短,一般在八月下旬,日照时间约为13.5~12.5小时,皮肤中冬季胚胎毛开始生长发育,秋分后,夏毛脱落,冬毛长出。秋季换毛比春季换毛快。换毛顺序与春季换毛顺序正好相反,先从尾部开始,经臀部、躯干向头部扩展。由于前部毛被短,生长期也短:臀、尾部毛被长,生长期也长,因此,毛皮还是前部先成熟,臀、尾部最后成熟。

(三)幼貂冬毛生长发育规律

分窝后的50至60天内,幼貂的食欲非常旺盛,生长发育最迅速,这个时期是决定水貂体型大4、的关键时期。分窝后的110~180天幼貂开始脱夏毛长冬毛、此期是决定毛皮质量的关键时期。仔貂从出生到冬毛成熟,其毛软兑换要经历3次,即胎毛换成初期毛绒,初期毛绒换成夏毛,夏毛换成冬毛。其冬毛的生派发育同于成年貂,但时间较成年貂稍晚一些。

(四)成貂冬毛生做育脉

水貂是季节性换毛的动物,成年貂每年换毛两次,一次是脱冬毛换夏毛,一次是脱夏毛换冬毛。这种季节性脱换毛的实现,是以光周期的变化为条件的。脱冬毛换夏毛是在长日照条件下进行的,脱夏毛换冬毛是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的。夏至后,日照逐渐缩短,当日照缩短到13个小时左右,即夏至后的70天左右,皮肤内开始形成冬季 “胚胎毛”随着“胚胎毛”的生长发育,皮肤颜色从尾部到头部逐渐变黑,当日照逐渐缩短到12.0~11.5个小时,即秋分之后,冬毛长出,夏毛脱落,此时的皮肤颜色最深。当日照缩短到 11.0~10.5个小时,即秋分后的30天左右,除头部外,全身冬毛长齐。当日照缩短到9.5个小时左右,即从冬季“胚胎毛”形成开始约经90天左右,全身冬毛长齐,皮肤颜色变成淡粉红色,冬季毛皮达到成熟。冬毛的生长发育速度,在满足水貂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以光周期变化的影响为最大。水貂的毛一经长出皮肤,其形状就是一定的,直到脱落,不再变化。因此,从冬毛生长发育开始,就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提高毛皮质量。

水貂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及调控技术

影响水貂换毛长绒的主要因素

水貂的繁殖和换毛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水貂繁殖和换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条件,四季分明的光周期变化规律,有利于水貂的繁殖和换毛,其次是营养、气温等饲养和环境因素。

(一)光照条件 一永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哺乳动物,又是一年两次季节性换毛的毛皮兽。这种季节性的生殖和换毛是由于水貂祖先生活在北纬45度以上的地区,长期适应这种高纬度地区的环境条件,经自然选择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适应性,而成为水貂的一个突出的种族特征。由于水貂祖先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它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换毛等生理活动与高纬度地区周期变化规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成为实现水貂生殖与换毛周期的触发信号和必要条件。在生殖周期与换毛周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密切联系。

秋分后,生殖器官开始缓慢发育,同时,夏毛脱落,冬毛长出。在这里,秋分信号似乎起着“板机”作用。此后,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经过大约70~80天,冬毛发育成熟,这表明脱夏毛长冬毛是一个短日照反应。春分后,日照时间继续增加,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冬毛脱落,夏毛长出。在这里,春分信号似乎也起着“板机”作用。春分后,夏毛开始长出直至夏毛发育成熟是一个长日照反应。 人工控制光周期变化以改变水貂的生殖与换毛周期的大量科学试验,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光周期变化规律与生殖、换毛周期密切相关的内在规律。夏毛一旦长出或完成生长发育,人工缩短每天光照的时间就可加速成夏毛的脱落,开始冬毛的生长发育,但冬毛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恒定的,而与开始缩短光照时间的日期无关。给千秋分信号后,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夏毛开始脱落,冬毛开始长出,从给与秋分信号到冬毛生长发育的完成,需经80~90天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光周期变化规律与水貂生殖周期、换毛周期的相关规律的逐步认识与掌握,把这些规律应用与养貂工作的生产实践中,己取得了明显效果。水貂冬毛的成熟一般是在 11月中下旬到 12月上旬。己证明,只要夏毛长出,无论是否发育成熟,人工给予秋分信号,随之逐渐缩短每日的日照时间,经80~90天,冬毛即可发育成熟。因此,通过控光养貂或埋植褪黑激素可使冬毛提前成熟、提前取皮。

(二)营养水平

水貂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换毛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它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饲养水貂所用的饲料,种类繁多,所含各种营养物质也不相同,饲料品质的优劣也有差异。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水貂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换毛,采用不同的饲料和饲喂制度,可产生不同的生产效果,因此,饲料营养与水貂的生产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充分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各种饲料所含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及其营养价值,就可以科学地、经济地制定水貂的日粮,以便充分发挥水貂的生产性能,达到饲养水貂的预期目的。水貂换毛期营养不良会造成夏毛脱落不净,冬毛长不全,白底绒、食毛、自咬等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毛皮质量。

(三)气候条件

气温的高低会影响针绒毛的密度,光照强度会影响毛色深浅,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影响针毛的长度和平齐度。

(四)品种类型和个体差异

不同品种类型的水貂其毛绒品质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有优良品种的水貂才能产生优质的毛皮,不同颜色类型的水貂其冬毛成熟期的早晚也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情况下是颜色越浅成熟越早。不同个体的水貂换毛早晚和成熟的早晚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是母貂比公貂成熟早、成龄貂比幼龄貂成熟早。健康状况较好的貂冬毛成熟也较早。

一般情况下影响水貂换毛起步早晚的主要因素是光周期变化规律,而影响水貂换毛速度毛绒品质、皮张等级尺码的主要因素则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

五、影响水貂毛皮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先天的遗传因素

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类型的水貂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其内在的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质量。胜状中的毛色遗传,标准貂和彩貂后代的毛色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不同颜色类型的彩貂后代的毛色表现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数量性状中的体重、体长、毛绒品质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不同品种类型水貂的后代性状表现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要取得高质量的毛皮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兽为基础。

(二)后天的饲养管理派

同属于一个品种类型的水貂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其外在的饲养管理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饲养场由于饲料条件、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的差异,尽管饲养的品种类型是一样的,但其生产水平和毛皮质量确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要取得高质量的毛皮,除了要有优良的品种做基础外,还必须为水貂的生长发育和换毛创造一个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

遗传因素是内因,饲养管理是外因,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水貂的数量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取得高质量的毛皮,在邀级优良品种的基础之上,还必须具备科学的饲养管理 二者缺一不可。

以上供参考,养殖水貂技术要求比较高.

水貂养殖场怎么彻底消毒

丹麦将要扑灭250万水貂是真的,主要是当地已经有水貂,感染了新冠病毒。根据官方的说法,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方圆八公里内的养殖场,养殖户必须自行实施扑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之一,丹麦养殖了大量的水貂。这次在扑杀之后,没有感染新冠的水貂养殖户,将会得到全部赔偿。感染新冠的水貂养殖户,会得到少量赔偿。

1、为什么要扑杀

根据丹麦政府表示,养殖户和兽医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扑杀至少250万的水貂。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水貂已经感染新冠病毒。虽然仅仅是少数,但是为了避免传染,必须将一定范围内的水貂全部扑杀。毕竟现在很多国家,都检测出兽传人的案例。作为一个养殖水貂的大国,一旦开始传染,就是不可挽回的局面。为了保证人民的安全,扑杀水貂的计划是必须要进行的。

2、为什么有那么多水貂被扑杀

既然是范围性的感染,那么只要扑杀一定范围的水貂就可以,怎么可能达到250万。这次丹麦政府,扑杀的水貂仅仅是8公里以内的。由于丹麦是貂皮生产大国,国内有很多水貂养殖户,方圆8公里以内的水貂,还真有这样庞大的数量。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水貂是如何感染上新冠病毒的,并且研究它们会不会传染给人类。可在研究没有结果之前,这些水貂就有可能感染人类,只能被扑杀。

3、政府补偿

扑杀的水貂大多数都是养殖场内的,在被扑杀之后政府将给到一定的赔偿。据说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养殖户,将得到全部的赔偿。感染新冠病毒的养殖户,将得到少量的赔偿。这个举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民众安全,同样也是提醒养殖户,加强疫情的防控。

水貂的饲养技术方法

撒一些石灰,然后就是地板消毒 还有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的话 ,只能靠香港的 A Q 消毒喷雾 了,这个是唯一一个能在空气中消毒 杀菌的东西了,很多人都是用这个的,对于消毒 杀菌 除臭的效果都挺不错的,不仅室内可以用,像鸡鸭鹅养殖场都能用

彩色水貂养殖

随着水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 饲养 水貂了,在水貂饲养方面有什么技术要求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的饲养技术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貂饲养技术

1、准备配种期

抓紧时间(12月末至元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并对种貂的膘情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加强运动的方式,减少脂肪的积累。特别是公貂,要养成戏耍的习惯保持7、8成膘(体重指数以24~26为宜)。进入配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大蒜、大葱、胡萝卜等。

2、配种期

准确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中旬,此期的貂饲料营养要求全面。公貂饲养期短,饲料中添加瘦肉、鸡蛋补充氨基酸。近些年,在配种结束的4月就开始杀配完种的公貂卖皮,貂场开始只饲养母貂。

3、怀孕期

怀孕期又称为妊娠期,管理上要求精细。饲料防霉菌、防中毒防激素化胎,防惊吓、防流产,防化胎空怀貂,在饲料里添加保胎药ve及黄体酮。

4、产仔期

貂进入4月中旬开始产仔,又叫产仔哺乳期。产仔期及哺乳期是养貂最难管理的时期及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近几年的产仔情况都是产得多、活得少,每只貂产仔数量差距很大,1只母貂最多产12只,少的产4只,平均产6~8只,但死亡率高,特别是产后不足2周死亡率达50%,还有的死亡率达73%。平均产3只不挣钱,只能保本平均产4只以上有利可图。为达到这个目标,许多养殖户用奶粉、豆浆、鸡蛋喂仔貂和母貂。

5、分窝期

到6月底仔貂能自食饲料,体重近0.5kg(40~45月龄)就可断奶分窝,进入幼貂饲养管理期。分窝期管理得好坏影响成活率,采取二级、三级分窝法(根据仔貂发育状况,大小分批断乳),可提高成活率20%。

6、防疫

7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7、选种

当年的幼貂到9月份体成熟,体重达1.5~2.0kg就可以选种(为初选)。母貂选留自己场母性好、奶水足、其所产仔貂成活率高的优秀个体种公貂与外场调换,相隔的越远越好。初选留种数量要比实际选的数量多出30%,到9~10月份再定下留种的个体。留种的貂要分开饲养不做种用的貂增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饲料的供给,促进换毛,使其皮张增大。种貂的品质好坏关系到受胎率、产仔率、成活率,而三率直接影响到翌年的生产经济效益,好品种与劣质品种个体皮张能差1个等级,差1个等级就少收入几十元。目前的品种以锦州黑、美国短毛黑、胶州黑、红眼白等为优,多数以、饲养黑貂为主,很少有彩貂,彩貂的价格要比黑貂高出20%。种用标准最重要的是公貂体重达2kg以上,不超过2.5kg母貂体重1.2kg以上,不超过2kg。体长:公貂鼻尖至尾根45cm以上,母貂38cm以上。健康无疫病:头眼灵活、好动戏耍、吃料饮水正常,无残疾、生殖器官无畸形、无患病史、无食毛症及咬尾病。繁殖能力:母貂产仔数在6只以上,且母性好公貂配种能力在10次以上。达不到体长标准、出生晚的不能做种用用过激素的貂不应留种夏毛未退全不可选为种用,头体比例失常,有咬尾、食毛症不可选为种用。选种还要仔细调查引进的品种系谱,避免近亲。

8、自然熟皮

在饲料里添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的饲料,可选用猪下水油脂、鸡肠及各种肉类、鱼等促进换毛速度,喂3个多月就可出皮,以11月至12月初为集中采皮时间。

夏季水貂养殖的主要任务及注意事项

1、我们要给幼貂分窝(按照往年 经验 ,2只同性幼貂一笼饲养效果较好,采食量增加,还能减少自咬症的发生),并且要做好水貂的初选工作,包括水貂的阿留申检测,阳性貂就要淘汰。

2、绝窝、空怀的老母要淘汰,埋植褪黑激素,提早取皮。

3、分窝后的仔貂驱虫,包括疥螨、消化道线虫、附红细胞体。(金海三维立体驱虫组合推荐:金乐清+金舒乐+金常乐)。

4、分窝后的仔貂接种疫苗,包括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肉毒梭菌(鉴于以往水貂发病情况,建议犬瘟热在接种14天后进行二次加强免疫,效果更好)

5、夏天温度较高,细菌大量繁殖,蚊蝇滋生,传染病易盛行,水貂会大量腹泻,一定要加强消毒,一周至少三次饲料办入环丙氨嗪,并喷洒蚊蝇通灭,消灭蝇蛆,同时做好肠道保健,投放益生菌(金海金常乐)。

6、防饲料酸食,温度升高,饲料也很容易酸败,水貂食用后也容易腹泻,呕吐,严重的死亡,所以饲料要做保鲜处理(建议拌入金海金立酸),调节饲料ph为6.0,抑制细菌繁殖的同时,还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促进钙形成络合物,防止水貂尿结石的发生。

7、正直育成期,水貂长个头,这是决定皮张大小的关键时期,此时水貂营养需求大,采食量逐渐增多,一定要给够食量,合理搭配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仔貂的生长发育(建议饲料拌入加多宝,1%貂狐貉预混料)

光照与水貂的养殖

水貂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与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自然状态下,水貂随季节更替,即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一次,换毛两次。而在人工控光状态下,可以使水貂在一年的任何时期均能进行繁殖,并可以有效地缩短繁殖周期,实现两年产三胎。同时可以使水貂冬皮提前成熟,提前屠宰,节省饲料开支和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日照也可促其夏季长冬毛。但在生产中应注意,水貂的冬毛生长有一个无应期。冬毛成熟后,延长光照时间,虽可加速性器官的发育,但并不引起夏毛的生长,直至进入妊娠期后,夏毛才开始生长。如果在冬毛成熟前延长光照,会阻止冬毛发育,抑制性器官的生长。因此,养殖场户应注意掌握好人工控光的最佳时期。

生产中一般从12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开始每天给予1小时光照,至1月1日延长到每日8个小时,之后每隔5天增加15分钟―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日照时数达到15小时25分钟。采用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水貂的配种受胎率。如要促进冬毛成熟,生产中一般在6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大多采用40瓦日光灯照明,人工光照周期变化为本地自然光周期变化速度的两倍,每周调整一次,使光照时间迅速缩短,促使冬毛迅速发育,一般于10月6日冬季毛皮即可成熟。

配种结束后7天―8天即用电灯延长光照,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4个半小时,开灯期间打开控光棚小室盖,使水貂充分接受光照,直至开始产仔再停止增光。采用此法,初生仔貂活泼、健壮,且仔貂成活率较高。

1、 选择养殖项目的地域问题

选择养殖项目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论证,一定要考虑本地区地理纬度、气候、地势、饲料来源、市场需要等各种条件。建场应以具备稳定的饲料来源为基础,养貂场最好建在沿海地区和肉类加工厂附近或内地产鱼地区,因为饲养100只种貂1年大约需要20吨动物性饲料。

北纬32゜以南地区不要发展水貂、狐、貉等季节性换毛和繁殖的毛皮动物,这些地区即使能养,毛皮质量也将逐年下降,出现繁殖力降低、生产下滑等现象,饲养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建议该地区发展狸獭、麝鼠等水陆两栖毛皮动物.

2、种貂的质量

种貂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档次。引种时必须到有种畜许可证的场去引种,原则上北貂南移,若南貂北移则生产效果会减弱.要始终把种貂的质量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建立种貂谱系和生产记录,每年坚持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

3、把高质量 迎接挑战

应把提高毛皮质量作为办好企业的战略重点,树立 “以质取胜”的观念.市场上商品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竞争,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这项事业将会怎么样?我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将能享受WTO现在 134个成员国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政府将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对这项事业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国外巨大的裘皮消费市场将会给我国养貂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应看到加入WTO后我国养貂业,将面临国际市场同行业、同类产品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养貂业起码要过几关:一是应取得裘皮或其它产品的标签认可;二是要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三是通过WTO的技术标准,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资格证;四是要有一个优质的名牌产品,这是站稳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要想实现产品国际化、标准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之处于有利的

国际竞争地位,必须首先有优质产品,优质产品越多,主动权越掌握在自已手里。因此,水貂养殖业的出路还在于优质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型系列产品的开发上,应广泛开展综合性开发研究_开发新产品不但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4、规模经营 形成产业

以效益为中心加速产业发展步伐,由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开展规模经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养貂产业,重视质量,增强竞争力。要以具有供种能力的大型貂场为中心,结合我国农村将要实行的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示范基地,逐步形成规模基地。

目前,我国水貂养殖户有上千家,但区域分散,规模小,饲养种类单一,兽群质量差异很大。这种多而散的经营机制,不仅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且面对市场竞争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和长足发展的后劲。

5、规范法制管理 遏制炒种

这是发展养殖业中的老问题,各地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畜禽种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和确定各地种兽场,取缔非法营销种兽,严防炒种、倒种的现象再度泛滥。

6、制定产品标准 规范销售渠道

在毛皮销售方面,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和正规渠道,全是买卖双方现场协商,自由交易。这种一商一价、一场一价的随机成交方式根本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低质低价的原则,甚至有时还为劣质产品提供了市场,损害了优质产品场家的利益。现在有些劣质种兽之所以不能彻底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它有所谓的市场保护。现在不少地区的毛皮经销商基本是中间商,他们以赢利为目的,收购毛皮压级压价,转手倒卖则提级提价,从中渔利。应该改革这种毛皮流通方式,取消毛皮流通领域中的中间环节,多采取定点拍卖或利用交易会、博览会等以合同方式销售,提倡公平竞争。以质论价的市场机制。毛皮及其成品销售应有统一标准和正规渠道,保护场家和制装企业的经济利益。

7、加强质量管理

饲养场的经营管理必须以良好的种貂为基础,以优质饲料为条件,以先进的技术为后盾,以科学的管理为保障。同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根据养貂生产的规律,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生产管理上明确以6月末群平均育成数和年末死亡率为数量考核指标;以年末皮张的毛绒品质、等级尺码为质量考核指标。

配种:

1.配种期

水貂的性器官从秋分开始发育。从冬至后70天左右,当iEI照为11.5~12小时期间(3月10~20 日)

则进入配种旺期。开始配种日期不宜过早,由于各地纬度不同,水貂配种时间稍有不同,有的是从3月1

日为初配阶段,3月8日为初配、复配并举阶段。但大多数地区在3月5~6日至23日左右进行配种,在3

月12 日以前初配基本结束,3月13~20 日为复配期,3月20日后为补配期,争取在25日前结束配种工作。

经产母貂比初产母貂发情早,因此,配种初期尽量先配经产母貂,尤其是较瘦的母貂。

2.配种方式

水貂的配种方式可分为同期复配和异期复配两种。

在一个发情周期里连续1天或间隔两天交配两次(1+1或1+2),称为同期复配。

在两个以上的发情周期里进行两次以上的交配,称为异期复配。异期复配可分为:两个发情周

期两次配种,即在前一个周期初配,间隔7~9天后再复配一次(1+7或1+9),两个周期三次交配

(1+7+1或l+8+1)。

采用1+7+1或1+8、1+1的配种方式效果较好。3月1日开始配种,在3月7日以前已发情的母貂

只初配1次,待下次发情时再配1次或配2次,称为1+7+1或1+8的配种方式;而到3月8日后才发情

的母貂,则采用连日或隔日连续复配称为1+1或1+2的配种方式。

由于母貂交配后出现5~6天的排卵不应期,因此,应在初配后的1~2天或7~10天进行复配,

不应该在初配后的3~6天内复配。凡是被公貂爬跨而未达成交配的母貂,应尽量在两天内达成交配,

在2天内仍未达成交配,可等下一次发情剧期到来时再放对交配。

3.发情鉴定

以水貂的外生殖器官的变化为主,还结合放对试情、阴道黏液涂片显微镜细胞学检查、观察动

物活动表现等。

(1)外生殖器官的变化:公貂睾丸发育成熟者,睾丸明显增大,且睾丸囊疏松下垂。发情母貂依其阴门肿胀程度、色泽、阴门的形状以及黏液变化情况分为三期。

1)发情前期:母貂的阴毛略微分开,阴唇稍开,轻度充血肿胀,呈淡粉红色。

2)发情期:母貂的阴毛完全倒向四周,两阴唇开张外翻,充血肿胀明显,有的分成几瓣,呈粉红或

乳白色,有血清色黏液性分泌物,是配种适宜期(图3—2—10)母貂发情期的外阴部变化

3)发情后期:母貂的阴唇仍肿胀外翻,但有皱纹较干燥,呈苍白色,有时稍发紫。

(2)异性刺激:将公貂笼放于母貂笼上,隔笼引诱,以促进种貂的性兴奋并判断发情表现。

(3)放对试情:将公貂放入母貂笼时,母貂无敌对行为,公貂爬跨时,母貂翘尾,抬后臀,温顺地接受交配。未发情母貂,与公貂打斗,尖叫或在貂笼一角回避公貂追逐。

(4)阴道黏液涂片显微镜检查:发情前期视野中白细胞减少,有较多的多角形有核角质化细胞;发情期出现大量的多角形无核角化上皮细胞或角化细胞崩溃而形成碎片呈菱形或船形;发情后期可见无核角质化细胞迅速减少、崩解并出现少量的白血球。

(5)观察活动表现:公貂食欲下降,不时发出“咕咕”叫声。母貂发情时频繁出入小室,尿液呈绿色,有时在笼底爬行,磨蹭阴部。

4.放对和配种

初配阶段放对时间一般在早饲后0.5~1小时进行;复配阶段,放对时间为上午6~9时,下午为4时,上、下午都是先放对后喂饲。

放对方法:将母貂抓至公貂笼门前,来回逗引,如果公貂有求偶表现,发出“咕咕”叫声,即打开笼门,将母貂头颈部送入笼内,待公貂叼住母貂颈背部后,将母貂顺手放于公貂腹下,关好图3—2—11水貂的交配

笼门,让其交配。如果公貂与母貂有敌对表现,立即分开,

另换一只公貂或停放一天。

发情好的母貂,多半在被公貂叼住颈部时很快把尾巴翘向

一侧,如果能观察到母貂抬尾还能听到顺耳叫声,一般能达

成交配(图3 2一11)。

公貂射精是断续性射精,交配时间一般为40~50分钟,

有的长达2~3小时。交配时间长短与产仔多少相关性不大,

只要交配时间达1 0分钟以上者都有效。

5.公貂的培驯和利用

在正常情况下公貂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如果低于70%,当年配种工作会受到影响。

在临近配种前的7~1 0日内,对所有公貂进行异性刺激,以促使公貂早期参加配种。

配种开始时,培驯重点应放在幼龄公貂,先把发情好、性情温顺的经产母貂与初配公貂放于一

个笼内,使其配成第一只,第二天继续配另一只。在配种期公貂一般能配10~l 5次,多者达25次。

初期每天每只公貂只配1次,连续配3~4天休息一天;复配期一天可配2次,两次间隔4~5小时,

连续两天交配3~4次者,休息1天。

对于在3月l 5日还不发情的母貂,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1 70国际单位/只,注

射后在4~9天内可以放对交配。在配种前、后期不可乱用各种激素催情,更不能无规律地延长或缩

短光照时间,以免造成大批空怀。

水貂常见疾病诊治 Post By:2008-9-8 11:07:43

水貂乳房炎

病因:母貂在3种情况下易得乳房炎。①仔貂咬破母貂乳头,造成外伤性感染。②貂舍垫草不洁感染乳房炎。③母貂乳腺发达,泌乳量大,仔貂吮乳力不强或仔貂死亡,致使过多的乳汁长期积蓄于乳房内,造成淤滞性乳房炎。

母貂患乳房炎后不愿护理仔貂,常停留在运动场上,由于仔貂得不到足够的乳汁而会发出不正常的叫声。若检查乳房,可发现乳房红肿、结块、发热,乳头或乳房被咬破,个别的则会破溃。

治疗:治疗母貂的乳房炎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情况下要用青霉素20万~30万单位,每日2~3次肌肉注射,也可视病情酌情掌握剂量及注射次数。对未破溃化脓的可做热敷治疗,用温热的0.3%雷夫努尔溶液浸湿纱布后敷在乳房上进行按摩,每日两次;对已化脓破溃的不能进行热敷,要用0.3%雷夫努尔溶液洗净创面,并涂油质青霉素。仔貂30日龄后,可适当分出部分仔貂,必要时全部分窝。

水貂饲料中毒的防治

病因:水貂吃了不卫生不新鲜的饲料容易引起中毒。水貂一旦发生饲料中毒,应立即采取解救措施。

治疗:停喂可疑饲料,改喂新鲜、适口性好和营养丰富的饲料,同时可添喂适量牛奶和葡萄糖粉。

大量补液。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复合维生素B1毫升、维生素C1毫升混合一次性皮下多点注射,以维持肌体营养,稀释体内毒物,加速毒素排出。

青霉素20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氯霉素0.03克、乳酶生1克、维生素C片50毫克调后一次口服。

使用特异性解毒剂,使毒物变成无毒物,从体内排出。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乐果、敌百虫、敌敌畏、1605、1059等)可肌肉注射解磷啶,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3毫克,一小时后减半内服一次。

在饲料中毒中,较常见的是腐败肉、鱼类饲料中毒,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严禁使用腐败变质肉类饲料喂貉,不新鲜饲料的可用0.1%的高锰酸钾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对可疑的动物饲料,应高温处理,煮透直至肉内不带血色。在运输、贮藏、加工时,注意不使肉类饲料接触地面或其他不干净的东西,以减少污染。

3、貂的维生素缺乏症

⑴缺维生素A

症状:角膜软化,眼干燥,夜盲。

治疗:增加鱼肝油喂量或加入鲜肝脏。

⑵缺维生素B

症状:食欲减退,继而拒食,发出嘶哑尖叫声,头向后仰。

治疗:注射维生素B1毫升;大群拒食,要加大维生素B1和酵母粉喂量,停喂淡水鱼或减其用量后熟喂。

⑶缺维生素C

症状:多发生于5日龄仔貂,趾部有疱疹,口腔明显发白。

治疗:仔貂滴喂维生素C,严重者加速度毫克,母貂的饲料中增加维生素C。

⑷缺维生素D

症状:步行蹒跚,肢体消瘦,生长停滞,被毛粗乱,骨骼变形,脊柱弯曲。

治疗:增加鱼肝油、骨粉(或钙剂)喂量和加强光照等。

咬伤

治疗:消毒伤口,涂青油和磺胺结晶,重伤者肌注青油。

肿胀

多见于春秋两季。治疗:排脓,消毒,滴注和肌注青霉素,撒上消炎粉。

脱肛

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温洗,再用明矾、普鲁卡因温敷,或用食用醋热敷。

中暑

1、症状:病初不安,僵直躺卧,后躯麻痹,张口垂舌剧喘,并发出刺耳叫声,随之走路不稳;有的口吐白沫、呕吐,最后昏迷,痉挛而死。

2、治疗:把貂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敷头部;皮注尼可刹米0.2~0.3毫升强心;皮下多点注射葡萄糖氯化钠10~20毫升。

食毛症

治疗:增加投喂含硫和b族维生素及糖类饲料。

自咬病

多发生于3~4月和7~8月,突然发作,一天数次。除供给足量的含硫和b族维生素饲料外,可用下列办法治疗:①百部涂患处,内服中药驱风散湿。②肌注盐酸氯丙嗪2.5毫升,维生素b11毫升,菸酰胺0.5毫升。③皮注0.2%高锰酸钾1.5毫升。④饲喂灰黄霉素和维生素b6及葛根汤。⑤加喂大剂量绒毛膜激素等。

癞皮病

治疗:用冰片、水杨酸酊涂患部,或用1%酚软膏(水溶液)涂患部,也可选用抗菌素治疗。或喂服蜂王浆、维生素b6或喂服肌醇、维生素b2。或用敌百虫0.5%~1%水溶液涂患部。

产科病

1、流产治疗:妊娠初期肌注维生素e5毫克、黄体酮05毫升,并改善营养,尚能保胎。

2、难产治疗:人工助产或催产,肌注脑垂体后叶素0.2~0.3毫升。如仍未见产,再注0.15~0.2毫升。如过半小时后仍无作用,即行剖腹产。

仔貂脓疱症

1、多发生于仔貂出生后5~6天。

2、治疗:排脓、消毒,涂抹青霉素,口服金霉素、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其母貂饲喂金霉素、维生素C、B1。

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

1、症状:瘦得很快,呕吐下痢,便中带血;严重者后肢瘫痪,颈部溃烂,死亡率很高。

2、治疗:皮注猪或鸡用多价免疫血清15~20毫升(仔貂或预防用减半)、肌注青霉素20万单位或土霉素10万单位,或链霉素0.1~0.2克。

炭疽

1、症状:病初体温急剧升高,口吐白沫,行步摇晃,拒食,多数出现血尿,下痢,不久呼吸困难,抽搐死亡。

2、治疗:皮注免疫血清10~15毫升、青霉素20万单位。消灭传染源,接种炭疽疫苗预防。

养貂增效七招 Post By:2008-3-5 10:28:21

一、选好种貂。要选养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强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商品价值高。

二、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水貂每年繁殖一次,每年2月至3月发情、配种。因此,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种公貂要保证供给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肝、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六味地黄丸、淫羊藿和维生素E、B、C等。要杜绝近亲交配,防止水貂退化。种母貂在妊娠后期,要保证供给优质饲料,宰杀动物喂养时,要摘除肾上腺、脑垂体等含有性激素的器官,以免母貂食后造成死胎或流产。

三、注意保温,提高仔貂成活率。仔貂出生后要在产仔箱上下和两则放上热水袋保温,以提高仔貂成活率。

四、预防疾病。7、8月份是幼貂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时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饲料易变质,水貂极易感染消化道疾病。应采挖新鲜的马齿苋、败浆草、车前子、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中草药加入饲料中。这样,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防暑和预防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在6、7月份就要接种犬瘟热、副伤寒和巴氏杆菌等疫苗,防止发生传染。接种疫苗注射部位在后大腿内侧。

五、采用代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大豆粉、花生饼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鲜猪血、蛋、奶拌和,以增强适口性。

六、换毛期加强营养。秋分时节,水貂进入换毛期,这时是提高毛皮质量的关键时期,除应喂优质精饲料外,还要在饲料中加入植物油(豆油或花生油等)和维生素B2,每只貂每日10毫克。

七、成熟取皮。水貂换毛后即可宰杀取皮。取皮时成熟一只取一只,决不可成批一次性取皮。宰杀时要注意皮毛的完整,切不可把毛皮割破,否则就会降低毛皮等级

以上就是关于您好 我想养殖水貂 可是什么都不懂请你指点 谢谢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