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的养殖方法

   2023-05-31 10:15:44 网络350
核心提示:1、开穴与施基肥定植穴需提前1个月挖好,定植穴的大小一般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穴土表层土与底层土分别放置。每个定植穴施15kg腐熟的有机肥和0.5千克钙镁磷肥。施基肥时先将表土填入穴中,再将有机肥、钙镁磷肥与底层穴土搅拌均匀混合成

山竹的养殖方法

1、开穴与施基肥

定植穴需提前1个月挖好,定植穴的大小一般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穴土表层土与底层土分别放置。每个定植穴施15kg腐熟的有机肥和0.5千克钙镁磷肥。

施基肥时先将表土填入穴中,再将有机肥、钙镁磷肥与底层穴土搅拌均匀混合成肥土备用。定植时间一般在5-11月,在阴天的下午较好,以避免山竹小苗受到太阳光灼伤。

2、小苗定植

选择实生苗,或者嫁接苗定植都可以。栽苗前去掉病虫枝叶及残叶,再剪去一些过多的叶片,避免蒸发量大,失水过多。种植时,先将混匀的肥土填入穴中至40厘米,然后去掉种苗营养袋,放入穴中,种苗的支撑棍不必拔出来,带棍一起栽苗,发挥防风的作用。

接着回填肥土,用脚踩实后淋足定根水。山竹定植的株行距规格一般为4米×6米,种植密度为每亩28株左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园地密度可减少至22株/亩。

3、遮荫

山竹苗生长需要弱光照条件,否则易晒伤枝叶,因此要对苗进行有效的遮荫。在山竹四周打桩,用木棍、竹竿或PVC管作为支架材料,再用透光率(遮荫度)为90%的遮阳网固定在方形支架上,搭成方形遮阳棚遮挡阳光。

4、根区覆盖

山竹苗定植后对其根区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园区内生长的铁芒箕覆盖根区,既能有效保持根区土壤湿润,还能增加根区土壤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一般从树干向外直到树冠滴水线内的30cm范围内保持覆盖。根区覆盖对保证山竹健壮生长实用有效。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莽吉柿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相对粘土,山竹更喜欢有机物丰富、pH值在5-6.5的砂壤。

排水条件要求好,莽吉柿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1300-2500mm就能满足其旺盛生长;年内降雨量分布的均匀程度也会影响山竹的生长速率,一般均匀分布的降雨量更有利于莽吉柿的快速生长。

莽吉柿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在25-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旺盛,20-25℃的温度范围也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但是,当温度降到20℃以下时,山竹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当温度长期低于5℃或高于40℃时,会引起山竹植株的死亡。

莽吉柿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荫蔽度40%-75%最适宜山竹的生长。直接光照下,山竹的叶片,特别是新抽生的叶片,容易受强光照射而灼伤。

莽吉柿寿命长达70年之久,但生长缓慢,从栽培到结果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果实成熟期为10-12月,以11-12月产量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竹

想问一下山竹应该怎样种植呢?有什么技巧吗?

种植山竹之前需要对于土壤进行深翻,深度可在30厘米左右,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为山竹补充养分,处理好土壤之后可挖定植穴,用手扶住山竹幼苗,同时将坑填满为至,山竹是喜湿润环境,期间要及时的进行补充,保持土壤的湿润,方可促进山竹的生长。

山竹树的种植方法

1、土壤深翻

山竹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选择土壤时最好是以疏松透气为主,这样会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这也是山竹树怎么种植的关键,将周边的杂草去除掉,再将土壤进行深挖,深度可在30厘米,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为植株补充营养。

2、幼苗种植

在处理好土壤之后便可以进行种植了,此时可对于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深挖定植穴,一边用手轻轻的扶住树苗,一边可填土,这样可以保持树苗处于直立的状态,直至把坑填满为止即可。

3、留养母竹

在种植之后需要在7月份的时候进行一次松土处理,同时将老弱的竹鞭去掉,及时的追施有机肥一次,在种植的第二年需要对母株进行保留,最好使每亩的数量控制在600竹左右即可,有利于山竹的生长。

4、浇水保湿

山竹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补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在养殖期间植株很容易出现雌黄病,要时刻的进行观察,若是出现此病需要使用专门的药剂记性喷杀,可以有效的治疗病害。

近年来,山竹在中国水果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即使价格相对昂贵,也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购买。 此外,山竹本身的口感和功效也不错,让更多的果农看到了山竹的种植前景。 来看看山竹是怎么种地?

1.种植土壤

事实上,山竹的适应性很强,适合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不能适应钙质土壤、沙质冲积土和腐殖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 在热带地区,要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和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和土壤最适合山竹生长。

2. 养殖方法

一般选择扦插繁殖。 开花期间,将花枝上的茎叶剪下,切入幼苗基质中。 当这些叶子和茎长出完整的幼苗时,它们可以移植并再次长成高大的山竹树。 当然,山竹的繁殖也可以采取分层嫁接。

3、种植密度

一般每亩可种植22~30棵山竹。 行距一般为6米,株距约4米/月。 当然,我们在种植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和种植地的地形,进行合理的密度调整。

4. 肥料和水管理

山竹生长初期主要以氮肥为主。 后期可适当进行外施,补充微肥。 干燥天气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洪水泛滥。 山竹进入结果期后,需要分为生长期、开花期、坐果期、壮果期和后期追肥;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水量进行浇水和排水。

5. 整形和修剪

山竹定植后,种植户需要合理调节种植区光照,避免种植区强光照射,抑制山竹幼苗的生长。 山竹种植后,为了使山竹长得更好,种植者可以选择搭建遮光棚,遮光棚的遮光度最好控制在85%~95%之间。 山竹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密枝、杂枝、病枝、枯枝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枝条。 此时应根据树势的生长情况剪除这些枝条,以提高园间的透气性,提高坐果率。

以上就是关于山竹的养殖方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