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养殖场选择

   2023-06-01 01:42:58 网络800
核心提示: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

田螺的养殖场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施肥投饵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水质调节

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田螺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料,投放的幼螺可达10~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田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选择水源充足,有流水,无污染螺池。一般池宽1.5米,长10~15米,深30~50厘米,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田螺养殖作为土著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田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圆田螺属,共有4种,分别是中国圆田螺、、胀肚圆田螺和乌苏里圆田螺。养殖的主要是中华圆田螺。田螺一般适合在稻田、浅水沟、低洼地、湿地等地方养殖。田螺对养殖的场地要求不高,一般在浅水水域稍加整改,具有腐殖质多的软泥底水域均可养殖,具有一定的微流水条件则更佳。田螺的病害和虫害至今为止发现较少,有报道的也不多。

在此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冬眠状态。须注意夏季要防高温,因稻田的水浅,在夏季水温可能会达到上限致死温度;而冬季越冬的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有毒物质而影响田螺越冬。 敏感,正常生活要求水中溶氧每升在4毫克以上,当降到3.5毫克时,食欲会下降,当降到1.5毫克时则会引起死亡。 鲤鱼摄食。 农药,而且应晴天用;宜在稻田一半一半用。 水蛭、泥鳅、黄鳝等混养,则其经济效益更佳。 种螺每平方米放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

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防止田螺外逃。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田螺要怎么养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

扩展资料:

饲养技巧

1、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

2、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3、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田螺

益阳田螺养殖基地在哪里

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可在夏、秋季节捕取。不过田螺应该怎么养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田螺的介绍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 方法 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田螺的养殖方式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 饲养 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田螺的 故事

从前有一个撑船人,有一日天光,他把船撑到蝴蝶岩下,将锚抛好,走归去。走到 田边,看见田当中有一个田螺,爬出壳产仔,产好了,爬来爬去,寻不到 田螺壳,撑船人见田螺太可怜了,就把壳拿到田螺嘴边,田螺见是自己的壳,一下钻了进去。

第二日,撑船人撑船走归,又从这块田边经过,看见稻田里的田螺爬出这样几句话:

蝴蝶岩下勿歇舟, 菜油倒发休洗头。头谷只捣 三升米, 一双 苍蝇捧笔头。

撑船人看不出是什么意思,就记在心底,他半夜回到屋子,门锁了,老安叫不醒就爬窗门进去。一跳下,“扑”一声,一瓶物事倒在头上。撑船人用手一摸,一闻,嗬,原来是菜油。本想洗洗头再困,后来一想,嗳,田螺的字眼,第二句是“菜油倒发休洗头”,算了,不洗了。老安叫不醒倒在另一头困。

再讲有一个卖肉人,和撑船人的老安不三不四,早就想杀了撑船人,把他的老安夺来。这一日半夜,他带着杀猪刀,轻手轻脚跳进窗门,慢慢拔开蚊帐。房间里暗,认不出那一头困的是撑船人。这头闻闻,那头闻闻,唔,这头菜同气重,想想这个菜油自的一定是女的,就把另一头的一刀砍下,逃走了。那晓得杀死了女的!

第二日,隔壁晓得这女的死了,都讲一定是撑船人杀的,把他抓去见官。

土话讲:“官有千条理”。不管撑船人怎么叫冤,县官还是判他死罪。提起朱笔要点下,咦,有两只大苍蝇飞来捧住笔头。县官点,点不下点,点不下。只好停下。笔一停,苍蝇飞到一边了。县官看苍蝇飞走,又拿起笔,正要点,嗨,苍蝇又来了。这样来了去,去了来,总共三次。县官无法点朱笔,他想:苍蝇会捧笔头,看来,这案情定有冤枉。就先把撑船人送进牢,派捕手出外查,专门查被杀互的女人平时和哪些人有来往。

捕手去村里查,听村里人说,这女的跟糠七蛮好。这糠七,是七月初七生的,也有人叫他巧七,是个卖肉的。他卖肉不用秤,一刀落,三两就是三两,一斤就是一斤,很准。

捕手回府的路上,正好碰到一个卖肉人。捕手特地要买肉,一个说买半斤,一个说买一斤。那个卖肉人一起一落“嚓”、“嚓”两刀,秤也不秤,把肉递了来。两个捕手断定:好,他就是糠七,一下把他抓来。

县官升堂审,糠七死也不认。县官令打手上刑。指板挟一上,糠七受不了皮肉苦,就一五一十全招了。

县官令手下的人放出撑船人,把糠七问斩。

撑船人从牢中一放出,正碰到天下大雨。撑船人想,自己坐牢恁长久,船歇在蝴蝶岩下,晓不得怎么样了,赶去看看。

撑船人走到蝴蝶岩下,咦,又想起田螺的字眼:“蝴蝶岩下休歇舟。”想想恁大的雨,蝴蝶岩悬空,还是驶远的好,赶紧把船驶外边。撑船同行觉得奇怪,这老实人,恁下雨打雷天还驶外面,一定是坐牢坐呆了。正想叫他呢,好,一阵雷声过,“轰隆隆”山震地裂,蝴蝶岩塌了。除了他一船,歇在蝴蝶岩下的船统统压沉了。

养田螺技术方法

资阳区张家塞乡万港村第七村民组。根据查询百度地图位置信息,益阳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其中田螺养殖基地在资阳区张家塞乡万港村第七村民组。田螺是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

养田螺技术方法

养田螺技术方法,田螺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特别是在乡下的田里有特别多,也有的人开始饲养田螺,那么养田螺要注意田螺的养殖场地和饲料的投放和水源的调节,这些都关系到田螺的存活率。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养田螺技术方法。

养田螺技术方法1

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三、水质调节:

1、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

2、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四、田螺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饲养田螺一定要小心仔细,不能粗心。

养田螺技术方法2

饵料投喂

人工投喂饵料品种主要有米糠、麦麸、菜饼、豆渣和动物下脚料等。水温15℃以下不投喂,水温20℃--28℃间最适合摄食和生长,需大量投喂。投饵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早晨或傍晚进行。投喂饵料应在一些固定的食场遍洒。

追肥

养螺水色以茶褐色或淡绿色为佳,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水色有日变化,并达到同养鱼水体“肥、活、嫩、爽”的要求。根据水的肥度确定是否追施肥料或施肥的多少,追肥品种既可用发酵后的粪肥,也可用化肥,不管施用哪类肥料都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免过量败坏水质,一般每次追施粪肥量为100公斤--200公斤,或尿素1公斤--2公斤。

开启增氧机和换水

田螺耐缺氧能力不强,应保持水体溶氧时4mg/L以上。发现鱼缺氧浮头对惊扰不敏感,或田螺批量爬行到水的表层说明水体缺氧已很严重,必须及时开启增氧机和加注新水抢救,否则将造成田螺批量死亡。因此,平时要经常观察水质,及时科学开启增氧机和适时换注新水调节,防止水质败坏老化缺氧,保持水体含有丰富的溶氧。

防逃

田螺常从进排水口、洞穴、溢水的池埂等处逃逸,因此要经常检查,特别上暴雨时更要仔细查看。

观察田螺的生长和繁殖

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田螺的生长情况,如果生长速度缓慢就要及时从投喂饵料的方法、质量、数量和水环境、病害等多方面查找原因,同时改进。发现池塘中有仔螺出生,就要添加一些营养价值更高的饵料投喂。

越冬管理

除入冬前要强化培育使田螺体质健壮外,入冬后必须加深池水保温,注意水质状况,防止缺氧。

以上就是关于田螺的养殖场选择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