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2023-06-02 09:23:38 网络810
核心提示:1)根据单位仪器设备情况,专设仪器管理员(或组),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检校和一般鉴定、修理。2)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规格、性能、附件、精度鉴定、损伤记录、修理记录及移交验收记录等。3)仪器设备的借用、转借、调拨、大

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1)根据单位仪器设备情况,专设仪器管理员(或组),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检校和一般鉴定、修理。

2)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规格、性能、附件、精度鉴定、损伤记录、修理记录及移交验收记录等。

3)仪器设备的借用、转借、调拨、大修、报废等应有一定的审批手续。

4)外业队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使用。作业队的负责人,应经常了解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和使用等情况,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5)仪器入出库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登记制度。

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

一、仪器使用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规范精密仪器的使用及其记录。  

二、精密仪器室应建立在通风、干燥、防震、无日光直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化学试剂腐蚀的地方。同时,仪器要求放置整齐,并有防尘罩。

三、精密仪器应建立档案和使用登记,制订操作规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做到定人保管,定室存放,定期保养,定期校验,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四、工作人员进入精密仪器室,必须穿工作服,仪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对精密仪器室进行卫生清扫,确保其清洁,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

五、仪器使用人开机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归位,如未归位应及时报告。检查完毕,接通电源,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操作精密仪器,操作完毕,仪器应复位

六、仪器操作及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特点和基本操作方法,并具有一定的保养和检修能力。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该仪器设备;

七、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故障或机件损坏,以及故障处理过程等必须记录在案,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目的

1通用仪器设备的管理

1.1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设备编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1.2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仪器型号,购进日期,启用时间, 验收记录表,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有关人员存档。

1.3 使用操作前,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与工作实际拟定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其说明书与作业指导书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1.4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由仪器责任人向主管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维修。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用。维修好后仪器要进行校验才可使用。

1.5 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

1.6 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并登记备查。

1.7 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

2 精密仪器的管理

2.1 各种精密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浊度仪等)应分别安放在不受环境干扰,比较安全的地方和仪器室内坚固的分析台上,并注意防震、防潮、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防腐蚀和防高温热源的影响。2.2 不得随意搬动拆卸、改装精密仪器,如确有需要必须经实验室主管同意,并应作出相关的备查记录。

2.3 精密仪器的使用须经计量部门校正合格才能使用。

2.4 精密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拨动仪器旋钮,以免损坏仪器,也不得挪作它用。

2.5 精密仪器技术资料应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并做好使用检修记录。

3 玻璃仪器及化验设备的管理

3.1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玻璃仪器须放在平稳不易摔落之处,最好放在专用的试管架上。3.2 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应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用过程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3.3 所有玻璃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洗干净。不要在容器内遗留油脂、酸、碱液等腐蚀性及毒性物质。滴定管、移液管等洗净后要放在专用试管架上晾干,常时间不用时应用洁净滤纸包住两端,以防沾污。

3.4 成套性的玻璃仪器使用完毕须即时洗干净,磨口接口用干净纸包好,放入仪器盒中保存。

4 仪器设备的维修

4.1 仪器发生故障时,如仪器使用人员可以自己解决,就由仪器使用人员自行排除。并在仪器使用记录表上登记。

4.2 当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上报部门负责人,且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维修,大中型精密贵重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4.3 检修中,使用人员和检修人员积极配合。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

4.4 当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目的如下:

1. 化验室负责人对化验室安全工作负责。

2. 化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化验人员要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