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2023-06-09 00:22:48 网络890
核心提示: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鹅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鹅饲养管理的方法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

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鹅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鹅饲养管理的方法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公母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菌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卉,晾干室内。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进雏前要备好饲料、兽药、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后进行预温,在进雏前,将育雏室温度调至28~30℃,相对湿度65%~75%。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

3.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率和出雏时间,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雏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早、过晚,则鹅雏的质量差。健康强雏精神饱满、眼睛有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洪亮羽毛整洁,符合品种特点体格匀称,大小适中,无残疾两腿结实,手握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吸收良好,肛门洁净无粪迹等。剔除弱雏鹅,弱雏鹅羽毛粘有蛋壳或蛋清等污迹不能站立、腿部干瘪,精神痴呆无神、叫声嘶哑或发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门粘有粪便脐部水肿或有血迹、钉脐等腹部触之水样无弹性或有硬块体格大小参差不齐。

4.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雏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 25~30℃,雏鹅胎毛于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汽车运输,车箱底板、垫草要严格消毒,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箱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压米秸、竹竿)隔开,以便通气。雏箱或包装盒四周要留有通气孔。天热时在早晚凉爽时运输天冷时在中午温度高时运输。箱(盒)内雏鹅密度要适中,每箱最多装60只。运输途中,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通风,途中不能停留。运输雏鹅用具上要有覆盖物或防雨用具等。途中要勤检查,用手赶动,防止集堆挤压。行车要稳,转弯、刹车不要过急,下坡要减速,以免雏鹅堆压死亡。若距离太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宜采用嘌蛋方法运输,即运输孵化到28~29天雏鹅开始啄壳的种蛋。

5.育雏条件 温度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烟道、网上)育雏,进雏1~2天为30~29℃,以后每周下降2~2.5℃,直至脱温,温度是指炕面上方8~10厘米处的适合温度,切忌将温度计吊得过高或平放在垫草上。但掌握温度要灵活,只要雏鹅不远离热源或集堆于热源附近,而是"满天星"式地分布在火炕或网上,食欲旺盛,休息时很舒适,说明温度恰到好处。力求温度平稳,严防忽高忽低,更不能过高过低。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经常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为了方便和节省垫草,可用稻草编织几个草帘,用后晒干消毒,循环使用。15日龄以前的雏鹅切忌直接按触地面,否则潮湿受凉,易引起感冒、下痢、腿脚麻木等。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招致感冒。雏鹅采取弱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3日龄内可不定时关灯1~2小时,使其熟悉黑暗环境,以免以后突然停电时发生惊恐、集堆、挤压。饲养密度要适宜。育雏适宜温度、湿度、密度

鹅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

二、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始喂给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其中加有豆饼,使粗蛋白水平为15%~16%,每天每只喂给250~300克,并全天供应足够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若有放养条件的,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

三、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产蛋率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产蛋40~80枚。

四、留好公鹅。农村农户养鹅大多走自繁自养的路子,这样有以免引入新病的好处。一般鹅群可利用3~4年,要选留好公鹅,因公鹅好斗,编群最好在产蛋前(即在繁殖季节),以免临时编群造成骚扰,影响产蛋鹅受胎率,鹅的公母比例为1∶6。

五、人工辅助。交配鹅喜在水上配种,受精率高,还可采取人工辅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鹅两脚和翅膀,引诱公鹅靠近,当公鹅踏上母鹅背上时,可一手把住母鹅,另一手把母鹅尾翅提起,以便交配。训练几次,公鹅看到人捉住母鹅就会主动接近交配,每当母鹅产蛋一次,就要人工辅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种蛋鹅受精率。

大鹅的饲养方法

土鹅,具有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鹅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土鹅的饲养方法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第1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供给雏鹅的日粮,5―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821―30日龄可调整到1:9―12。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雏鹅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需加喂“夜食”。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

雏鹅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开始短途放牧,放牧时间分2次,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每次放牧时间开始不宜过长,约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雏鹅在15日龄前后可开始饮水,每次饮水时间约15秒。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中鹅阶段。中鹅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饲养为主。放牧时以200―300羽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放牧时间以每天9小时左右为宜,上午5―6小时,下午3―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一般清晨出牧,上午10:00左右收牧,中午进行补饲下午15:00以后再放牧,傍晚时收牧。

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每次应让鹅吃饱后,才能让其饮水。一般让鹅饮到食道膨胀到喉头下方才能饮饱,最好每天上午饮2次,下午饮3次。每次饮水时间0.5小时左右,上岸休息30―60秒后继续放牧。

中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喂青草或混合精料。混合精料以玉米、豆粕等为主,再适量添加骨粉、食盐、矿物添加剂等物质。

三、肉鹅的快速育肥

肉鹅快速育肥是畜牧科技人员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加快肉鹅生长发育、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用新技术。进行快速育肥的肉鹅应选择狮头鹅、莱茵鹅等体型大、生长快的肉用型杂交雏鹅品种。当雏鹅饲养到45日龄时可进行快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3种:

1、放牧育肥法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用收割后残留的遗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应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季节,提前育雏。物色好放牧茬地,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早晚顺序,一路放牧过去,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经育肥,尽快上市出售。

2、舍饲育肥法把45日龄的中鹅赶到光线较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这样圈养约15―20天,即可使鹅迅速育肥。

3、填饲育肥法将配合好的饲料加水拌成干泥状放置3―4小时,待饲料全部软化后制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条状食条。然后两腿夹住鹅体使其保持直立,用左手握住鹅的后脑部,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喙分开,用右手将食条将强制填入鹅的食道。每填一条用手顺着食道轻轻地推动一下,帮助鹅吞下。每天进行3―4次。每次填食后,将鹅放入安静的鹅舍内饮水休息,约经10―15天后,鹅体内脂肪沉积增多,育肥完成。填饲鹅的饲料要求蛋白质丰富,能量提高。可参考以下配方(%):玉米50―55,米糠20―25,豆饼5―7,麸皮10―15,鱼粉2―3,食盐0.5,细沙0.3,多种维生素0.1。填饲量:第1―3天为200―250克,第4―5天为300―350克,第6―7天为400―450克,第8―10天为500―550克,第11―15天为600克。

四、种鹅的饲养管理

种鹅的饲养管理在冬季和休产期,应使种鹅得到优质的粗料,适当补充精料即可。一般在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6%―17%。在整个繁殖期间每天每只种鹅按体重不同喂给250―300克的混合粉料,并全天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2年以上的种鹅主要靠放牧粗料为主,适当补饲少量精料。

公鹅喜欢啄斗,编群最好在繁殖季节之前,以免临时编群、引起骚乱,影响鹅群受精率。种鹅一般可以在陆地配种,但饲养大型种鹅如狮头鹅需要有深度在1米左右的水面。大型鹅种在水中配种,可获得较好的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繁殖力,需做好以下技术措施:

1、选择饲养优良品种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饲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高的优良鹅种,如莱菌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豁眼鹅等。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个体做种。

2、重视后备鹅的培育 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4月龄至产蛋配种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饲料,减少精料,加强运动,防止母鹅过肥或过早开产。为防止公鹅过早配种,公母鹅须分开饲养。

3、充分配种一般大型鹅种公母比为1:3―4,中型1:4―5,小型1:6―8。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有条件的种鹅场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对提高种蛋受精率和饲料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4、补充光照合理补充光照是提高种鹅产蛋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25勒克司就能满足鹅产蛋、配种需要。把光照时间适当延长到14―16小时,可使鹅产蛋期延长,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种蛋量,提高种蛋利用率。

5、供足营养种鹅繁殖期需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每公斤精料含代谢能11340―11760千焦,粗蛋白质16%―17%,钙、磷比为2.5―3:1。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混合精料为主,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饲料。

五、鹅的疫病防治

小鹅瘟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内的雏鹅。适时地免疫接种小鹅瘟疫苗是防止该病发生的重要途径。预防时可在种鹅开产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疫苗,所产种蛋可获得母源抗体,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避免发生小鹅瘟。对开产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用其种蛋孵化的雏鹅无母源抗体,应在雏鹅出壳后立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后再接种疫苗1次,可获终生免疫。

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尤其对水禽的危害较大。在饲料中添加0.3%的土霉素粉,连用3―5天,每月1次。也可采用禽霍乱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止疾病发生。圈舍每天至少清扫1次,食槽、水槽每周用消毒液洗刷1次,鹅群及运动场每半月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全面消毒1次。适时对鹅的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药,定期在饲料中投放一些广谱抗菌素。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对发生疾病的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土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公母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菌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卉,晾干室内。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进雏前要备好饲料、兽药、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后进行预温,在进雏前,将育雏室温度调至28~30℃,相对湿度65%~75%。并做好各项安全检查。

3.雏鹅的选择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雏鹅。种鹅必须进行小鹅瘟、鸭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雏鹅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率和出雏时间,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雏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早、过晚,则鹅雏的质量差。健康强雏精神饱满、眼睛有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洪亮羽毛整洁,符合品种特点体格匀称,大小适中,无残疾两腿结实,手握挣扎有力,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吸收良好,肛门洁净无粪迹等。剔除弱雏鹅,弱雏鹅羽毛粘有蛋壳或蛋清等污迹不能站立、腿部干瘪,精神痴呆无神、叫声嘶哑或发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门粘有粪便脐部水肿或有血迹、钉脐等腹部触之水样无弹性或有硬块体格大小参差不齐。

4.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雏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 25~30℃,雏鹅胎毛于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汽车运输,车箱底板、垫草要严格消毒,每行雏箱之间、雏箱与车箱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条压米秸、竹竿)隔开,以便通气。雏箱或包装盒四周要留有通气孔。天热时在早晚凉爽时运输天冷时在中午温度高时运输。箱(盒)内雏鹅密度要适中,每箱最多装60只。运输途中,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通风,途中不能停留。运输雏鹅用具上要有覆盖物或防雨用具等。途中要勤检查,用手赶动,防止集堆挤压。行车要稳,转弯、刹车不要过急,下坡要减速,以免雏鹅堆压死亡。若距离太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宜采用嘌蛋方法运输,即运输孵化到28~29天雏鹅开始啄壳的种蛋。

5.育雏条件 温度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烟道、网上)育雏,进雏1~2天为30~29℃,以后每周下降2~2.5℃,直至脱温,温度是指炕面上方8~10厘米处的适合温度,切忌将温度计吊得过高或平放在垫草上。但掌握温度要灵活,只要雏鹅不远离热源或集堆于热源附近,而是"满天星"式地分布在火炕或网上,食欲旺盛,休息时很舒适,说明温度恰到好处。力求温度平稳,严防忽高忽低,更不能过高过低。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经常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为了方便和节省垫草,可用稻草编织几个草帘,用后晒干消毒,循环使用。15日龄以前的雏鹅切忌直接按触地面,否则潮湿受凉,易引起感冒、下痢、腿脚麻木等。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有"贼风"直接吹及雏鹅,更不应在雏鹅睡觉时突然打开门窗,否则易招致感冒。雏鹅采取弱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以。3日龄内可不定时关灯1~2小时,使其熟悉黑暗环境,以免以后突然停电时发生惊恐、集堆、挤压。饲养密度要适宜。育雏适宜温度、湿度、密度。

鹅是食草性为主的家禽,具有出生发育快、吃草长肉、消耗精料少、肉类肥嫩、抗病力强、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等特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鹅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大鹅的饲养方法

一、雏鹅的培育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一个月龄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1、育雏前的准备

(1)品种及季节的选择

现本地饲养的品种有黑龙江大白鹅、雁鹅、疤拉眼鹅(又名五龙鹅、豁眼鹅)、均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引进品种有莱茵鹅等。产蛋性能及生长速度都很好,但就肉用性能及毛色品质说来,养殖户及市场上受欢迎的是黑龙江大白鹅,四月龄育成体重8—10斤,毛色洁白雁鹅为中型鹅品种,毛色为灰羽色,销售价格低疤拉眼鹅在辽宁、吉林及我省南部县份如双城、延寿饲养较多,为小型鹅品种,产蛋较高,但育成体重为6—8斤,体重偏小,当为肉仔鹅用途饲养时,养殖户不愿养。

在育雏季节的选择上,我省由于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温度、出售时的羽绒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育雏季节多选择在五月下旬至七月初最为适宜,饲养4—5个月,10月中下旬溜完秋茬下小雪后出栏。

(2)育雏方式

在规模饲养超过百只的情况下,一般多采用地面平面育雏方式,搭地炎龙人工给温。

(3)育雏舍的维修,对漏风的墙壁要修补好,以保证室内没有贼风进入对老鼠洞要堵严,以防老鼠咬死鹅雏对门窗封闭不严的要用塑料布封好,以利雏舍保温对照明用的线路要安装好,灯泡个数及分布按每平方米3W的照度安排,灯泡度数以45度为宜对鹅雏饮水所用的以塑料饮水器为好,育雏时不能用宽口的饮水槽同时备好采食用的塑料布。

4、育雏舍的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地面及墙壁消毒要用3%火碱水彻底喷洒消毒,新利用的雏舍可用3%来苏儿水溶液消毒,育雏室门口要没有白灰消毒槽,但不可以用白灰粉用于地面消毒。

(5)垫料的准备,在地面育雏的情况下,在消毒后的地面上铺8分厚的垫料,从经济实用方面,可采用干燥无霉烂的稻壳做垫料。

(6)饲料的准备。要保证雏鹅进入育雏舍能吃到营养而易消化的饲料,所备饲料有:小米、玉米面,鸡蛋黄(煮熟去清每100只1个)苦买菜,同时要准备投料喂饲时用的塑料布(每张为1.5m×1.5m)。

(7)预温。进雏前一天要对地火龙试烧预温,主要目的是看能否达到育雏时所需28—27℃,同时,要看舍内是否保温,温度计要放置于能代表舍内平均温度的位置,从天棚上用线垂到距垫料上距温度计下缘8—10火处,以鹅头顶不上为准。

(8)不同日龄鹅雏占舍面积参改系数(净面积)。1—10日龄15—20只/m211—20日龄10—15只/m221—30日龄8—10只m2每10m2应用尼龙网隔成一个圈栏,可容纳3周龄以内的鹅雏100只,育雏时每个舍的饲养数量应根据舍内的有效面积(净面积)来计算,在这样规范的饲养系数范围圈内,鹅雏才能生长发育快,否则密度过大,鹅群拥挤,表现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出现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现象密度过小,会造成房会浪费而增加成本。

2、雏鹅的运输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若途中照料不周,雏鹅易引起受凉、受热、受挤压,从而常引起雏鹅生病,甚至窒息死亡,造成经济上的很大损失。因此,在运输雏鹅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上几点。

(1)盛放鹅雏的用具必须干净,不受污染即要保温又要透气,每箱盛放鹅雏的数量要适中,不要过多,以免闷死、压死,运输车上要有覆盖牧及防晒用具。

(2)在买鹅雏时必须加以选择,挑选健康鹅雏,这直接关系到雏鹅的育雏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合格的雏鹅应该是:健壮活泼,眼睛灵活而有神,个体大,绒毛洁净,握在手中强壮有力。

(3)起运的时间要待出壳的鹅雏胎毛已干,能站立行走后才可装箱起运,运输途中要开箱检查注意温度状况,鹅雏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天气热时,可在早晚赶路。

3、雏鹅的饲养

(1)及早开水,当鹅雏运回后,立即进入育雏室。此时的育雏室应已预热温达到28—30℃,放完鹅雏稍事休息后,就要准备给鹅雏饮水,一般说来,鹅雏最佳饮水时间是出壳12小时左右开始给水,如果是较远距离运输回来的鹅雏,则宜首先饮用5%—10%的葡萄糖水,其后可改用普通清洁水如果是较近距离运输回来的鹅雏,在饮水中可加入VC,其比例为100毫升水加10毫升VC,饮用一次后可改用清洁水这两种做法,在实践中证明育雏成活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鹅雏饮水时间宜早不宜晚,否则会引起“呛水”暴饮现象,造成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引发“水中毒”,死亡率极高。一经开水后,以后就不能断水,保证雏鹅随时都能喝到水。初次饮水也叫:“潮口”,一定要在开料之前进行,否则影响雏鹅的生产发育。

(2)适时开食。开食必须在第一次饮水后当鹅雏行走自如,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是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

(3)喂饲方法

1—3日龄,将煮成八成熟的小米(有硬心),捞出控干水分亮凉,每100只鹅雏0.5斤,玉米面0.5斤,新鲜苦卖菜1斤要切成细丝状,再加一个熟鸡蛋黄,将其混合后拌成不干不粘的程度,均匀撒在塑料布上让鹅自由啄食,日喂5次,其中夜间喂1次,每次喂饲时间约为半个小时左右,到第3日龄时,要加大一倍喂量,每百只喂量为1斤小米、1斤玉米面、2斤苦卖菜,同时要给以充足我饮水。

4—10日龄,可喂给混合饲料,其配方是:苦卖菜64%、玉米面30%、浸泡豆饼2%、贝粉1%、骨粉1%、食盐0.25%,苦卖菜切成细丝状,喂饲次数每日可喂6—8次,其中晚向要喂2次,喂饲量以每次8成饱为宜,并从第4日龄开始,在每个饮水器旁边四周,要放置一些沙粒,大小以鹅雏能吃下去即可。

11—20日龄,雏鹅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此时应转为以青菜为主,精饲料与青菜的比例为1:8—9,每天喂饲次数为6次,其中晚上喂2次。

21—30日龄,如天气晴暖,中午时分可以开始放牧,让鹅自由采食青草,放前不喂料,放牧时间不要过长,以后可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同时减少舍饲喂饲次数到每日4次,白次3次,晚上1次。

4、雏鹅的管理

雏鹅的管理是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对提高成活率和增重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育雏如育婴”,“四分饲料,六分管理”,雏鹅的管理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合适的温度,第一周28—27℃第二周26—24℃第三周23—20℃,以后可常温饲养。我县近几年来一些养殖户失败的原因多为育雏温度不够,鹅雏着凉,拉稀死亡较多,因此说温度是决定育雏成败的关键所在。对养殖户说来一定要抓好温度这一关。

二是适宜的湿度。鹅虽然属于水禽,但确怕圈舍潮湿,尤其是30日龄以内的雏鹅,俗语说:“养鹅无巧,窝干吃饱,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影响很大,因此育雏室要具有通风条件和透光条件,室内相对湿度的具体要求是:0—10日龄时,相对湿度为60%—65%11—21日龄时相对湿度为65%—70%。

三是正确的光照,每平方米3W灯泡,安装在棚顶,第一天可采取24小时光照,以后每2天减少1小时,到4周龄时采用自然光照。

四是加强对鹅雏的昼夜看护,防止夜间人工给温不足,舍温降低,鹅雏出现”扎堆“现象。要在前两周昼夜看好炉子,保证育雏的合理温度,防止扎堆压死,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重要一环。

五是防止应激,育雏室的内外环境应保持安静,严禁粗暴操作,大声喧哗,易引起惊群扎堆光线不宜亮,只要鹅雏能看见饮水吃料就行,灯泡以暗色较好,可防止雏鹅啄毛癖的发生,而且对鹅眼睛的刺激较为温和。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也叫育成鹅,是指31—90日龄内的鹅。这个阶段鹅的特点是:鹅的消化道容积增大,消化力和对处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增强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并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根据这一特点,中鹅的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采取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放牧的时间刚开始短点,晚出早归,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要早出晚归,一般每天放牧9小时左右,放牧时要选择有草有水的地方。让鹅吃饱玩好。放牧与归牧时,要用牧鹅竿配合以3只3只的清点鹅数,同时赶鹅速度要慢不要快,特别是归牧吃饱了的鹅群,放牧时要注意观察鹅群中是否有病鹅和掉队的,要抓住检查隔离饲养或治疗。

当遇到天热,日光强烈时,放牧不宜过远,上午早放,下午晚放,同时要注意避免鹅曝晒雨淋。游泳在鹅的生活中很重要,能增加鹅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以适应鹅的生活习性,还要注意在放牧时避开喷过农药的田间地头,以防中毒,刚放牧时,回来后夜间要补饲一次,以后可以不补饲。对规模饲养鹅群较大的情况下,个体间的生长发育会出现不整齐,需将鹅群分成“大、中、小”三群,实行控料饲养,对小的鹅群要适当增加夜间补饲一次以提高营养水平,形成整齐群体质量,其中鹅补饲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6.70%,糠麸15%,豆饼5%,青菜30%,骨粉1%,贝粉2%,食盐0.3%。

三、育肥鹅的饲养管理

育肥鹅是指91日龄—120日龄,此期的饲养管理的特点是:逐渐减少放牧时间,增加舍饲精料给量,蓄积能量增加脂肪。目前北方的育肥方法多采用放牧加舍饲育肥法,即进入育肥期后开始留秋茬,半个月后,大部分鹅就可以达到出栏体重而上市,剩下的一些育成鹅虽然体重较大,但却比较瘦,这部分鹅就需要进行舍饲育肥达到出栏体重,舍饲育肥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以能量饲料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育肥舍内采用闭光饲养,弱光照明喂饲,限制活动减少体内养分消耗,保持安静环境,尽量减少一切应激因素产生,此期的饲料配方为:玉米面45%、豆饼5%、糠麸29%、青菜20%、贝粉1%、食盐0.3%,另外添加适量沙子。

四、疫病防治

1、小鹅瘟

小鹅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订症状是精神萎顿、废食,严重泻下和出现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7—20日龄的雏鹅,一旦发病会导致雏鹅全部覆灭,用各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必须搞好预防注射,一是在种母鹅产蛋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疫苗。做100倍稀释,每只鹅肌肉注射1毫升,二是小鹅出壳3天注射小鹅瘟疫苗,做20倍稀释,每只小鹅股内侧皮下注射0.2毫升。

2、禽霍乱

本病主要对成鹅危害较为严重,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伴有恶性下泻症状及摇头、张口呼吸,慢性病例多呈关节炎症,以春秋两季多发,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成鹅一定要春秋两季进行预防注射禽霍乱蜂胶灭活菌,免疫效果好,反应小,安全可靠,一旦发病可用磺胺增效剂与磺胺嘧啶按1:5比例混合,按饲料量的0.002%与饲料混合均匀喂服,或用复方敌菌净每只鹅一次1—2片口服,每日2次,连用2天,或肌肉注射链霉素10万IU(100mg),每日2次,连续2天,效果较好。

鹅的营养分析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