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馒头的做法和配方

   2023-06-15 09:46:18 网络950
核心提示:1、配方:面粉1000g, 酵母10g, 水500g, 糖60g. 2、将糖,酵母分别用水溶解,加入面粉中, 揉成均匀面团; 3、将面团放置大锅中加盖,等其发酵充分膨胀,其时间得看室内温度而定,夏天3-4个小时,冬天会更长; 4、将面

阜阳馒头的做法和配方

1、配方:面粉1000g, 酵母10g, 水500g, 糖60g.

2、将糖,酵母分别用水溶解,加入面粉中, 揉成均匀面团;

3、将面团放置大锅中加盖,等其发酵充分膨胀,其时间得看室内温度而定,夏天3-4个小时,冬天会更长;

4、将面团用擀面杖压成长条形,折叠,压延重复3次,使表面光滑,然后将长条形面皮卷成圆柱体,用刀切成馒头胚;

5、将馒头胚再放置半个小时至松软,拿起手感很轻,放入蒸笼;

6、水开后将蒸笼放入锅内, 大火蒸12-15分钟即可。

阜阳的美食是什么

枕头馍其形似枕头而得名。枕头馍是安徽阜阳特产,故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每个馍长约1至1.5市尺,宽约0.5至0.8市尺,厚约0.3至0.5市尺,重约2至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面粉揉和几百遍,使馍有了很多层次,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约2小时而成。馍焦呈金黄色,似油炸一般,厚约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湿润柔筋,干而不燥,松软而又耐嚼。由于蒸制前没有放碱、发酵粉等物质,存放数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旧。

阜阳大馍历史悠久,相传南宋初年顺昌(阜阳宋时旧称)之战时,南宋将领刘锜率领两万多八字军英勇抗金。四乡百姓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解饥,困时枕头而卧。后经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阜阳小吃属安徽沿淮风味,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鱼”、“香炸琵琶虾”,“鱼咬羊”、“卷馍” “老蚌怀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古楼广场的空气里都曾弥漫着沁人肠胃的香气。风味小吃的配方往往来自某个师傅的偶然触动,一旦形成食物,将使无数人的胃口大开。

地锅鸡:现盛行于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了鸡特有的香味。

名称来历: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

枕头馍:阜阳特产,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每个长约1市尺、宽约半市尺,重2——3斤,堪称馍中之王。其馍焦金黄,厚约半寸,香酥爽口;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湿润柔筋,干而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枕头馍源自南宋。南宋抗金将领之一的刘錡,他在顺昌(就是阜阳)抗金,打败金兀术主力,取得顺昌大捷。交战期间,正值新麦登场,为了坚壁清野,并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面条,都叫格拉条。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当你吃它不放辣椒的时候,它的味道就少了七分。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加之又是在铁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太和县不大,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制作方法:逐一取制好的面皮,用面杖擀压成片,取10~12个面片放手上,在铁板上用力平摔,待其摔长以后丢入沸水锅内,待水重沸后,再放入已备好的小白菜。用漏勺去将已经煮熟的面和菜捞出,然后放入黄色铁瓷碗内,浇一份制好的味汤料即可。太和板面一吃上瘾,食者无不感叹:“太和板面,面中之王,食太和板面,天下无面”。

以上就是关于阜阳馒头的做法和配方 阜阳馒头的做法介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